《醉翁亭记》教案
科 目:初二语文(下册) 授课时间:2012年08月25日 试讲人: 课 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②熟悉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③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语句形式的特点与表意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②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在经过了前两节课对文章词义的疏通后,现在同学们都可以正确的
理解这篇散文的文意了,但学习文言作品光理解表面的文意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将进一步探究学习《醉翁亭记》这篇文言散文向人们传达的更深一层的涵义。
一、 朗读全文,注意个别字词的正确读音。
二、 走进文本,把握主旨:
1、文章中贯穿全文、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乐”
2、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名字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⑴ 自然环境
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总领写景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⑵ 亭名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⑶ 教师指出重点词语,学生朗诵课文。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⑴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⑶ 总结全段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⑴ 四层(一句一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核心) ⑵ 前后照应:本段最后一句与第一段中的哪一句照应?(学生讨论回答)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⑴ 禽鸟鸣林的乐趣 游人的乐趣 太守的乐趣(最高的境界)
3、中心归纳:本文以“乐”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岁遇而安,与民同乐
的旷达情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答)
三、 走进作者,体悟感情:
欧阳修在写本文时只有39岁,被贬前曾任朝廷的四大谏官之一。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职远调。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的表示。
思考:太守欧阳修在乐的同时,字里行间有没有流露出别的情绪?请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例:
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顾自号曰醉翁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结: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文章中表露出他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的同时,字里行间同样也隐含着他的一丝失落、一丝无奈,但即便是失落、无奈也丝毫不影响欧阳修努力找乐,与民同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让学生明确:欧阳修乐在与自然溶为一体,乐在与民同乐。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和虽遭贬谪却仍情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四、拓展延伸:
被贬职的坎坷在欧阳修心中隐隐作痛,革除弊制的报国之志却换来了贬谪的命运。然而欧阳修没有抱怨,没有沉沦,却写出了自己醉情山水的悠然自乐的情怀。你还熟悉历史上的哪位文学家也与欧阳修有类似的情怀呢?
(学生课后总结回答)
五、作业设计:
1、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课外阅读欧阳修的其他散文。
六、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一部分: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及名字的由来 (山水之乐)
第二部分:写山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四时之乐)
第三部分:写宴游: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乐 民
之 乐
: (宴酣之乐) 写归: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 乐
写乐:禽鸟—游人—太守 点题:道出姓名,揭示主旨(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教案
科 目:初二语文(下册) 授课时间:2012年08月25日 试讲人: 课 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②熟悉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③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语句形式的特点与表意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②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在经过了前两节课对文章词义的疏通后,现在同学们都可以正确的
理解这篇散文的文意了,但学习文言作品光理解表面的文意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将进一步探究学习《醉翁亭记》这篇文言散文向人们传达的更深一层的涵义。
一、 朗读全文,注意个别字词的正确读音。
二、 走进文本,把握主旨:
1、文章中贯穿全文、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乐”
2、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名字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⑴ 自然环境
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总领写景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⑵ 亭名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⑶ 教师指出重点词语,学生朗诵课文。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⑴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⑶ 总结全段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⑴ 四层(一句一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核心) ⑵ 前后照应:本段最后一句与第一段中的哪一句照应?(学生讨论回答)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⑴ 禽鸟鸣林的乐趣 游人的乐趣 太守的乐趣(最高的境界)
3、中心归纳:本文以“乐”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岁遇而安,与民同乐
的旷达情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答)
三、 走进作者,体悟感情:
欧阳修在写本文时只有39岁,被贬前曾任朝廷的四大谏官之一。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职远调。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的表示。
思考:太守欧阳修在乐的同时,字里行间有没有流露出别的情绪?请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例:
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顾自号曰醉翁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结: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文章中表露出他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的同时,字里行间同样也隐含着他的一丝失落、一丝无奈,但即便是失落、无奈也丝毫不影响欧阳修努力找乐,与民同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让学生明确:欧阳修乐在与自然溶为一体,乐在与民同乐。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和虽遭贬谪却仍情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四、拓展延伸:
被贬职的坎坷在欧阳修心中隐隐作痛,革除弊制的报国之志却换来了贬谪的命运。然而欧阳修没有抱怨,没有沉沦,却写出了自己醉情山水的悠然自乐的情怀。你还熟悉历史上的哪位文学家也与欧阳修有类似的情怀呢?
(学生课后总结回答)
五、作业设计:
1、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课外阅读欧阳修的其他散文。
六、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一部分: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及名字的由来 (山水之乐)
第二部分:写山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四时之乐)
第三部分:写宴游: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乐 民
之 乐
: (宴酣之乐) 写归: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 乐
写乐:禽鸟—游人—太守 点题:道出姓名,揭示主旨(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