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浅析
—— 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摘要: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利率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尽管如此,但相对于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的微观经济而言,利率改革仍很滞后,我国仍属于利率管制的国家。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结构扭曲、管制、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即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它不仅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而且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也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比较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和形成之中,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加快我国金融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中,利率的市场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国有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我国资金流通和运作的中心是银行,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金融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银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商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这就要求在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合理界定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能,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构建相应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银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宏观调控,实现由行政管理向市场导向管理的转变,推动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行为、经营方式创新,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对银行的特殊重要性更加明显。
(三)、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金融机构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是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条件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其中又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来实现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经济杠杆,对国家有效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真正形成连接个人、企业、银行、财政等金融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也不可能产生利率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利率的杠杆作用就会完全失效,政府很难获得真正的市场价格信号,任何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可能遭受失败。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WTO各成员方都要按照市场准入、非歧视性、公平竞争和扩大
透明度的原则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实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了尽快实现国内金融业的转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
(一)、利率水平低。利率水平低主要是指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低,甚至为负值。负的实际利率导致国有企业不关心企业经营,而只是运用各种手段向银行争取廉价的贷款资金。这就形成国有企业向银行争贷款,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要贷款,从而中央银行不得不对金融机构实行贷款限额。并且长期的低利率削弱了利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作用,导致整个经济的低效率。
(二)、利率结构扭曲。利率结构扭曲即各类利率的相互关的扭曲主要表现为: 1,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偏小。在1979—2004年中,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有五年为0,其中1980年得利差为-0.36%,利差最大时也仅为1999年得3.6%,而国际上30多个国家的存贷款利差大多数在2-10%。
2,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与存贷款利率倒挂。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的准备金利率应当很低,至少低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从而银行不会将存款资金作为超儿准备存入央行。而央行的再贷款利率应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从而防止银行过度依赖央行的资金。但实际上,这两种利率关系常常倒过来,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
3,国债利率过高。国债是安全性最高的金融工具,因此其利率一般是个金融工具中最低的。但是,在我国,国债的利率却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这就使得银行在资产选择的时候,大量持有国债,而不是向企业贷款。
(三)、现行管制性的利率体系不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这种不适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适应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经济实物系统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已大大提高。而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机制却远远不如商品和劳务价格具有竞争性,因而由资金引导的资源配置效率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资金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发挥。
2,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市场,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大大增加了我国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与其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即接受市场利率实际某种程度上已经自由化的现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对境内中资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过于严格,中资金融机构过于缺乏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进行竞争的经验,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某种劣势,这显然不利于我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
3,不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产品定价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
权很小,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术手段,显然不利于改革完善其经营管理制度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4、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变动难以反映货币政策操作意图。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以数量调控为主,即央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来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则通过调整超额准备率来应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这种数量调整不一定是对资金供求价格的反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货币政策操作的作用,使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降低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实际存款利率,提高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理顺目前利率体系中存在的扭曲关系。由于目前利率决定方式的多样化,利率关系扭曲现象存在,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使利率水平和结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以便利率政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中央银行应进一步放开利率管制,转变职能,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和调控能力,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引导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大投入,重视并充分利用新的电子信息设备,采集、分析各种数据信息,建立科学的成本定价、内部授权、利率风险预警等先进管理制度。
(四),善货币市场,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银行间市场的交易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份额较小;且交易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向其他机构提供资金,交易主体单一,难以形成真正的货币市场,市场的流动性也难以回归到正常水平,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性自然降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自然难以增强。
参考文献:
1《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 于辉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
2《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 龚秀国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 3《论中国货币政策传到机制的不确定性》 张勇 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 4《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研究》 马君实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
姓名:孔亚萍
班级:10706
学号:1007514018
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浅析
—— 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摘要: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利率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尽管如此,但相对于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的微观经济而言,利率改革仍很滞后,我国仍属于利率管制的国家。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结构扭曲、管制、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它利率基本放开,由市场即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它不仅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而且要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我国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也是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比较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金融市场尚处于发育和形成之中,全国统一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加快我国金融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中,利率的市场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国有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我国资金流通和运作的中心是银行,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金融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银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商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这就要求在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合理界定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能,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构建相应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银行经营机制转换方面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宏观调控,实现由行政管理向市场导向管理的转变,推动银行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行为、经营方式创新,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对银行的特殊重要性更加明显。
(三)、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金融机构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是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条件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其中又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来实现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经济杠杆,对国家有效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利率市场化,就不可能真正形成连接个人、企业、银行、财政等金融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也不可能产生利率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利率的杠杆作用就会完全失效,政府很难获得真正的市场价格信号,任何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可能遭受失败。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的要求,WTO各成员方都要按照市场准入、非歧视性、公平竞争和扩大
透明度的原则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实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了尽快实现国内金融业的转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三、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
(一)、利率水平低。利率水平低主要是指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低,甚至为负值。负的实际利率导致国有企业不关心企业经营,而只是运用各种手段向银行争取廉价的贷款资金。这就形成国有企业向银行争贷款,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要贷款,从而中央银行不得不对金融机构实行贷款限额。并且长期的低利率削弱了利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作用,导致整个经济的低效率。
(二)、利率结构扭曲。利率结构扭曲即各类利率的相互关的扭曲主要表现为: 1,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偏小。在1979—2004年中,我国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有五年为0,其中1980年得利差为-0.36%,利差最大时也仅为1999年得3.6%,而国际上30多个国家的存贷款利差大多数在2-10%。
2,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与存贷款利率倒挂。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的准备金利率应当很低,至少低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从而银行不会将存款资金作为超儿准备存入央行。而央行的再贷款利率应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从而防止银行过度依赖央行的资金。但实际上,这两种利率关系常常倒过来,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
3,国债利率过高。国债是安全性最高的金融工具,因此其利率一般是个金融工具中最低的。但是,在我国,国债的利率却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这就使得银行在资产选择的时候,大量持有国债,而不是向企业贷款。
(三)、现行管制性的利率体系不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这种不适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适应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经济实物系统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已大大提高。而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机制却远远不如商品和劳务价格具有竞争性,因而由资金引导的资源配置效率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资金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发挥。
2,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市场,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大大增加了我国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与其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即接受市场利率实际某种程度上已经自由化的现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对境内中资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过于严格,中资金融机构过于缺乏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进行竞争的经验,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某种劣势,这显然不利于我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
3,不适应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环境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产品定价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
权很小,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术手段,显然不利于改革完善其经营管理制度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4、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变动难以反映货币政策操作意图。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以数量调控为主,即央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来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则通过调整超额准备率来应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这种数量调整不一定是对资金供求价格的反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货币政策操作的作用,使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降低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实际存款利率,提高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理顺目前利率体系中存在的扭曲关系。由于目前利率决定方式的多样化,利率关系扭曲现象存在,要通过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使利率水平和结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以便利率政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中央银行应进一步放开利率管制,转变职能,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和调控能力,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引导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大投入,重视并充分利用新的电子信息设备,采集、分析各种数据信息,建立科学的成本定价、内部授权、利率风险预警等先进管理制度。
(四),善货币市场,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银行间市场的交易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份额较小;且交易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向其他机构提供资金,交易主体单一,难以形成真正的货币市场,市场的流动性也难以回归到正常水平,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性自然降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敏度自然难以增强。
参考文献:
1《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 于辉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
2《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 龚秀国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 3《论中国货币政策传到机制的不确定性》 张勇 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 4《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研究》 马君实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
姓名:孔亚萍
班级:10706
学号:10075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