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的治疗

青霉素过敏的治疗

1案例 患者,女,37岁,因右踝部肿痛3天,局部见脓性分泌物而于2001年7月3日入院。5天前局部曾有蚊虫叮咬史,在外院肌注青霉素未坚持治疗(量不详)。入院查体:T37.2℃,P80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一般情况好,心(-),双肺(-),腹(-),查右踝部见一3.5cm×3.5cm大小红肿区,表面见脓性分泌物,局部有压痛。诊断为左足蜂窝炎。给予局部外用消毒杀菌药处理,并给予做青霉素皮试(-)后,给予青霉素800万U加5%GS250ml中静滴,液体滴入50ml后病人突感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四肢发凉,继之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查体:T37℃,P85次/min,R30次/min,BP85/50mmHg,神志欠清,叫之能应,口唇发绀,双肺(-),HR85次/min,心音有力,四肢末梢凉,发绀。考虑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滴入青霉素,分别给予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5mg肌注st,并给予吸氧,10min后血压仍不升,烦躁未缓解,听诊心率110次/min,遂给予多巴胺20mg,间羟胺10mg加入5%GS200ml中静滴,半小时后血压恢复正常,呼吸平稳,查心电图正常,病人仍有烦躁,给予VitC2.0,VitB 6 0.2,地塞米松10mg加入液体250ml中静滴维持,2h后病人完全恢复。第2天改用红霉素1.25g加入液体静滴治疗7天后痊愈。

2 讨论 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本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各种人体感染性疾病。应用青霉素应注意其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及用药过程中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四肢强直,最后惊厥,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1] 。因此对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尤为重要。本例过敏性休克起病突然,且发生在再次应用青霉素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四肢末梢缺氧、循环不良表现)、血压下降。因此青霉素皮试阴性的病人再次应用青霉素时仍不可大意,应密切观察病人。本例如若不及时有效的抢救,后果难料。 通过本例的成功抢救,体会如下:(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后,应立即停止应用青霉素。(2)及时应用抗过敏及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药物。(3)病人开始滴入青霉素后,务必观察20~30min后再离开。(4)吸氧以缓解呼吸困难。(5)医护要密切配合,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6)做好病人家属的解释工作,以利配合抢救。 青霉素以它的快速杀菌性,高效低毒性,价格低廉而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菌药。但它也是一种最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居所有临床用药的首位,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我院自1995年至今,曾成功地抢救过因青霉素过敏而休克的患者,现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在本文中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26岁,因患感冒、支气管发炎,于1995年8月27日上午来我院就诊。医嘱予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d,常规皮试阴性,观察30min,患者无不良反应而离院,4h后患者由家人以急症送回医院,患者已出现胸闷、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至60/45mmHg。同时合并大小便失禁。立即给予平卧、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按医嘱静注高渗糖及阿托品0.5mg。随后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脉搏触摸不到,患者呈昏迷状,心电图示室颤波,立即电击除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注安定10mg、地塞米松20mg、利多卡因200mg等,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心电监护,抗休克,导尿并留置尿管。继之出现肺水肿症状,双肺底大量湿?音,予皮下注射吗啡10mg,静注西地兰0.4mg、地塞米松20mg、氨茶碱0.125g等,呼吸机接酒精湿化瓶,抢救2h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min,血压113/83mmHg,12h后意识转清醒。 例2,患者,女,40岁,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d,患者皮肤过敏试验为阴性,连续用药3d,注射第6针后5min出现与例1患者相同的症状。患者血压降至60/38mmHg,立即给予平卧、吸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并给地塞米松10mg静注。由于发现早,抢救及时,约6min后患者神志清醒、呼吸平稳、血压开始回升到83/45mmHg,又给补液及升压药维持应用。8h后患者血压升至105/60mmHg。观察24h后患者无特殊病情变化。 2 体会 (1)在临床应用青霉素时,必须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并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皮试时或

肌注后,应就地观察患者20~30min,医护人员不得离开,并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材。(2)青霉素过敏反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以青壮年居多,女性较男性高,多发生于用过青霉素或经常和青霉素接触者,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者皆易发生。但初次用药亦可发生过敏。(3)青霉素过敏反应可发生于任何给药途径,可发生于皮试时,也可发生在规定时间不需做皮试时限内,甚至皮试阴性或连续用药中。总之,过敏反应情况比较复杂,没有任何规律性。(4)青霉素过敏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常常发病迅速。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阻塞症状(呼吸困难、胸闷);循环衰竭(大汗淋漓、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5)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平卧、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如果症状不缓解,可间隔20~30min皮下或静脉重复注射肾上腺素0.5mg。如患者血压不回升,需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回升,可用升压药维持。呼吸受到抑制时,可用呼吸兴奋剂。在抢救的同时,应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如:血压、呼吸、脉搏及一般情况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还要提醒大家,对青霉素皮试阴性者,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亦不能麻痹,密切观察,有关资料报道也有发生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患者。

青霉素过敏的治疗

1案例 患者,女,37岁,因右踝部肿痛3天,局部见脓性分泌物而于2001年7月3日入院。5天前局部曾有蚊虫叮咬史,在外院肌注青霉素未坚持治疗(量不详)。入院查体:T37.2℃,P80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一般情况好,心(-),双肺(-),腹(-),查右踝部见一3.5cm×3.5cm大小红肿区,表面见脓性分泌物,局部有压痛。诊断为左足蜂窝炎。给予局部外用消毒杀菌药处理,并给予做青霉素皮试(-)后,给予青霉素800万U加5%GS250ml中静滴,液体滴入50ml后病人突感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四肢发凉,继之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查体:T37℃,P85次/min,R30次/min,BP85/50mmHg,神志欠清,叫之能应,口唇发绀,双肺(-),HR85次/min,心音有力,四肢末梢凉,发绀。考虑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滴入青霉素,分别给予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5mg肌注st,并给予吸氧,10min后血压仍不升,烦躁未缓解,听诊心率110次/min,遂给予多巴胺20mg,间羟胺10mg加入5%GS200ml中静滴,半小时后血压恢复正常,呼吸平稳,查心电图正常,病人仍有烦躁,给予VitC2.0,VitB 6 0.2,地塞米松10mg加入液体250ml中静滴维持,2h后病人完全恢复。第2天改用红霉素1.25g加入液体静滴治疗7天后痊愈。

2 讨论 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本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各种人体感染性疾病。应用青霉素应注意其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及用药过程中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四肢强直,最后惊厥,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1] 。因此对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尤为重要。本例过敏性休克起病突然,且发生在再次应用青霉素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四肢末梢缺氧、循环不良表现)、血压下降。因此青霉素皮试阴性的病人再次应用青霉素时仍不可大意,应密切观察病人。本例如若不及时有效的抢救,后果难料。 通过本例的成功抢救,体会如下:(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后,应立即停止应用青霉素。(2)及时应用抗过敏及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药物。(3)病人开始滴入青霉素后,务必观察20~30min后再离开。(4)吸氧以缓解呼吸困难。(5)医护要密切配合,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6)做好病人家属的解释工作,以利配合抢救。 青霉素以它的快速杀菌性,高效低毒性,价格低廉而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菌药。但它也是一种最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居所有临床用药的首位,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我院自1995年至今,曾成功地抢救过因青霉素过敏而休克的患者,现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在本文中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26岁,因患感冒、支气管发炎,于1995年8月27日上午来我院就诊。医嘱予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d,常规皮试阴性,观察30min,患者无不良反应而离院,4h后患者由家人以急症送回医院,患者已出现胸闷、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至60/45mmHg。同时合并大小便失禁。立即给予平卧、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按医嘱静注高渗糖及阿托品0.5mg。随后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脉搏触摸不到,患者呈昏迷状,心电图示室颤波,立即电击除颤,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注安定10mg、地塞米松20mg、利多卡因200mg等,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心电监护,抗休克,导尿并留置尿管。继之出现肺水肿症状,双肺底大量湿?音,予皮下注射吗啡10mg,静注西地兰0.4mg、地塞米松20mg、氨茶碱0.125g等,呼吸机接酒精湿化瓶,抢救2h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min,血压113/83mmHg,12h后意识转清醒。 例2,患者,女,40岁,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d,患者皮肤过敏试验为阴性,连续用药3d,注射第6针后5min出现与例1患者相同的症状。患者血压降至60/38mmHg,立即给予平卧、吸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并给地塞米松10mg静注。由于发现早,抢救及时,约6min后患者神志清醒、呼吸平稳、血压开始回升到83/45mmHg,又给补液及升压药维持应用。8h后患者血压升至105/60mmHg。观察24h后患者无特殊病情变化。 2 体会 (1)在临床应用青霉素时,必须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并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皮试时或

肌注后,应就地观察患者20~30min,医护人员不得离开,并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材。(2)青霉素过敏反应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以青壮年居多,女性较男性高,多发生于用过青霉素或经常和青霉素接触者,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者皆易发生。但初次用药亦可发生过敏。(3)青霉素过敏反应可发生于任何给药途径,可发生于皮试时,也可发生在规定时间不需做皮试时限内,甚至皮试阴性或连续用药中。总之,过敏反应情况比较复杂,没有任何规律性。(4)青霉素过敏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常常发病迅速。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阻塞症状(呼吸困难、胸闷);循环衰竭(大汗淋漓、紫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5)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平卧、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如果症状不缓解,可间隔20~30min皮下或静脉重复注射肾上腺素0.5mg。如患者血压不回升,需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回升,可用升压药维持。呼吸受到抑制时,可用呼吸兴奋剂。在抢救的同时,应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如:血压、呼吸、脉搏及一般情况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还要提醒大家,对青霉素皮试阴性者,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亦不能麻痹,密切观察,有关资料报道也有发生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患者。


相关文章

  •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
  • 监座金理厦药!Q塑至!Q旦筮:鲞笠!!翅垦!垫』堕垦!也适型垦堕i塑坐望盥g堕壁:Q!!!!!!!!塑:∑!!:!塑生!皇 ・79・ ・药物不良反应・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 姚立云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2 ...查看


  • 急症处理 -- 过敏反应
  • 让宝贝远离过敏反应 通常过敏是指在本来无害的外界物质刺激下,人的免疫系统却产生过敏反应现象.这些外界的刺激物,也就是所谓的过敏原,可能是毛发.牛奶.粉尘或者是花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宝贝患上过敏症,而且反复发作,让妈咪担心不已.生活中怎样避 ...查看


  •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 青霉素类抗生素 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 ).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苯氧甲基青霉素).(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 ...查看


  •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类 本类药物可分为: 一)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 .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苯氧甲基青霉素). 二)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 ...查看


  •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1]
  •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措施 一.过敏性休克概念: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 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 ...查看


  •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 张洁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300060) 摘要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肝肾损害等.提示临床在用该药时严格掌握其适应证,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 ...查看


  •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及处理
  •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及处理 肺结核的治疗需要联合,长疗程服药.药物种类经常得四种甚至以上,疗程至少六个月,1年,长的需要两年甚至更长,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抗痨药物的副反应.在临床上,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的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去认识它,处 ...查看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 第一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 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 ...查看


  • 围手术期药物过敏反应
  • 围手术期药物过敏反应 韩玉霞 2015年3月6日 药物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 苦的有害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产生不良反应,药物"既可治病,也可致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