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工具包括组织、权力和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管理工具的运用,组织的合理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保障,权力的适度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利器,文化的恰当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润滑剂。
关键词:管理工具;组织;权力;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4903
1 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管理工具的运用
1.1 管理工具的含义
所谓管理工具,也就是构筑诱导对方进行行为选择的情境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管理工具包括组织、权力和文化。由于任何人都只会对外部情境带来的感触做出反应,并且其感触不同,所做出的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也会完全不同,因而组织、权力、文化三种管理工具并不能自动有效地起作用,现代企业即使使用同样的管理工具,在影响他人的行为选择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对于同样的工具,存在着组合使用艺术上的差别。
1.2 管理工具的运用能保证现代企业有效运行
现代企业不论是生产性企业还是服务性企业,要想正常及有效运行,离不开组织的实施、权力的运用和文化的支撑。
(1)组织机构是组织管理工具的实践应用。组织机构应该服从各自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根据各自经营分工的专业、经营对象的技术复杂程度及其品种机构、经营操作的物质技术装配先进程度、经营的规模等具体因素加以权衡,从经营管理的水平加以确定。
(2)织织机构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管理者权力的运用。管理者的权力包括惩治权、奖赏权、立法权、参议权、专业权、交易权等。管理者权力的运用,能使组织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根据权变理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是否与环境相适应。
(3)管理者的权变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管理者的权变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
总之,企业要想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离不开权力、组织和文化等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
1.3 管理工具的运用能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1)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权力的运用与组组织目标相一致,能使组织运行更有效率,有利于组织完成发展目标和战略,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组织内部各层级管理者的管理效率,管理工具之一就是文化,合理运用文化,有利于组织塑造企业文化,提高现代化管理程度,能更好地促进企业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2)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属性,为了高效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管理者合理运用权力,使得组织内部员工的自然属性得以充分发挥,员工为了获得劳动报酬和超额奖励,往往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力量,利用过硬的产品力和营销手段,提高产品的品牌度,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也可从中获得品牌溢价,提高企业效益。
(3)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帮助组织建立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干部的素质,使得有才能的人得以提升,获得相应的职位和报酬,企业从而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管理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提高对决策的支持作用和对科研生产的作用,更好的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政策,提高企业所处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组织的合理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保障
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群体。也可以说,组织也就是一种社会群体,只不过在这种社会群体中,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是有序的,凡是资源和信息流动具有有序性的社会群体就是组织,并且这种有序性的大小还是检验组织运行效率的标准。
2.1 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影响企业的有效运行
在当代社会,组织结构不同,在这个组织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在集权的纵式结构和分权的横式结构的组织中,成员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企业运行效果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在集权的纵式结构的组织中,底层成员与顶层成员之间相隔的层次多,二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异很大,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会更加严重。而在分权的横式结构的组织中,底层成员与顶层成员之间相隔的层次少,从而使二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差距较小,也就是说相互之间较为平等。这种平等和不平等的差异会造成企业不同的运行效果。
2.2 不协调的意志目标会影响企业的有效运行
不平等的地位和作用会使组织成员在意志目标上发生分歧,并且不平等的差异越大,分歧也就会越大。不平等的地位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使他们从组织活动中获得的价值满足在性质上不同。比如在自治组织中,处于上层或高位的成员,可直接从这个组织的存在中获得价值满足,而底层成员却只有在组织的目标达成之后才能获得一定的价值满足。从而使上层高位的成员把组织的维持和延续当作意志目标,相反地,底层成员却追寻组织目标的达成。虽然也可以通过组织制度来协调,但是很显然,差距越大,协调的难度也就越大。而意志目标的任何不协调,都会降低企业运行效果,不协调的意志目标会彼此抵消其努力的作用。
2.3 组织成员向上的流动性影响企业的有效运行
只有当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都充分发挥出来时,这个组织也才能有生气,并发展壮大,这个组织也才能有效地运行。但是,在集权纵式结构的组织中,成员的向上流动性并不是建立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而是由上一级领导来选择和决定,他们选择的依据不一定是组织目标达成的需要,往往是为了巩固他们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的需要,也就是说对自己的忠诚。他们往往会选择其才智和能力都低于自己的成员委以重任,因为才智和能力强于自己的成员,其地位的上升会直接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很快就会使整个组织成为庸人当道的组织,因为有智有能的人难以兼容而被窒息和扼杀,除非他有“大智若愚”的本事把自己的才智隐藏起来,待到被选用之后再显露,这本身又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这就要求进行组织变革,打破用人常规,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使有才智和能力的组织成员能够顺畅地向上流动,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的有效运行,才能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及管理效果的提升。
3 权力的合理运用是企业发挥最大管理效率的利器
3.1 适度的权力运用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1)不同权力的独断性分析。
权力包括惩治权、立法权、参议权、专业权、交易权、奖赏权。不同权力所包含的独断性的大小与这种权力所由此形成的依据对管理对象依存程度大小相关。所谓权力的独断性也就是权力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对方不给对方以自主选择的可能性。惩治权的独断性最大,管理对象完全没有选择的自主权,权力主体的意志主张必须无条件接受,管理对象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立法权的独断性也较大,但比惩治权要小一些,承认了权力主体的合法性,也就必须接受他定规立矩的意志。交易权的独断性较小,人情大如天,欠债可以讨价,但欠情却不能讨价。专业权的独断性仍然存在,但只有很小的自主选择余地。参议权的独断就很小了,社会地位给权力主体带来了这种权力,但管理对象仍可选择不听取权力主体的意见。奖赏权就完全没有独断性了,奖赏只是一根胡萝卜,也只有需要这根胡萝卜的人,胡萝卜才有引诱他使之调整其意志行为的作用。
(2)管理对象对权力性质的限制。
管理对象素质有高有低,所谓素质高就是指他的意志能力强、文化知识多、反应变化快、道德修养好。要使权力与管理对象相适应,也就必须使所选用的权力的性质与这种差异相吻合。高素质的人更看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会把仍属于自我保存范围内的自我感官刺激和满足确定为他的意志目标,也不会认为吃、喝、玩、乐是一种满足。因为高素质的人把自我存在仅仅当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相反地,低素质的人没有自我保存之外的追求,因而总是想方设法刺激感官,激起欲望后又再满足它。低层次的需求可以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复满足而使人不能超越。素质高的人与素质低的人对权力性质的限制不同,管理者所运用的权力性质也应有所区别。
(3)最大管理效率来自于适度的权力的灵活运用。
最大效率并非来自于最大的权力,也并非来自最小的权力,掌权人的权力越大,其自身弱点也就越明显,失误率也就越高。但是,掌权人的权力越小,协调组织成员意志行为的能力也就越小,也就无法提高管理效率。只有适度权力的灵活运用才有可能达到最大的管理效率,这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再有才能的管理者有时也有可能犯错误,如果管理者的权力过大,被管理者敢怒不敢言,明知道管理者的观点、方法和措施是错误的,也不敢指出来,怕受到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长日久,组织就会遭遇灭顶之灾。如果管理者的权力过小,没有相应的惩治权和奖赏权,被管理者也就不会把管理者当一回事,此时组织将会变成一盘散沙,组织成员各自为政,没有计划,没有决策,没有统一的行动方案,这样组织将变得没有管理效率,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2 合理的权力运用能保证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管理者拥有适度的权力并不必然会给组织带来最佳效果,如果管理者拥有不大不小的适度的权力,但却滥用这种不大不小的职权,该惩治的人得到了奖赏,该奖赏的人却受到处罚,该发挥专业权时却为了私利言不由衷、蛮目代言,成为第二个“牙防组”专家,久而久之,管理者的权威就会大打折扣,被管理者心有怨言,往往会阳奉阴违,日积月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就会变得不可调和,甚至对立。在这种状态下,组织不可能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组织目标也不可能充分实现。
管理者如果不滥用职权,但也不轻易用权,即权力运用不足,就会变成好好先生,谁也不去管,谁也不过问,权力形同虚设,天长日久,这样的管理者就变得碌碌无为,可有可无,被管理者也会将他遗忘,工作没有统筹,办事没有计划,形成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没有激励,没有处罚,赶路的人会放慢脚步,闲逛的人会停下休息,组织资源将会闲置和浪费,管理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只有合理地运用权力,该处罚的人要处罚,该奖励的人要奖励,客观公正,赏罚分明,极积地工作,合理运用手中的惩治权、奖赏权、立法权、参议权、专业权、交易权,并灵活运用管理技术,与被管理者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管理工作之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4 文化的恰当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润滑剂
文化就是一定社会共同体共同的而又非遗传的行为规则,文化并不是一种实物,尽管有物质文化一说,工具、武器、建筑物、艺术承载文化,但它们都不是文化本身,任何文化都是以一种信息的形式存在的。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直接使人按照共同的思维模式、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人际意志行为的协调,因此,先进企业文化的运用能使企业运行得更加顺畅。
(1)文化特性对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文化被用作管理的工具,是因为文化具有管理功能,而文化的管理功能又直接是由文化的特性决定的。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直接使人按照共同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人际意志行为的协调。文化的渐变性使享有这个文化的社会成员的观念和意识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使之不会因为过于频繁变化而降低对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同而产生离心倾向。文化虽然不能对共同享有它的社会成员进行强制性约束,但它却可以通过众人的认同来激励人们按照这种文化所选定的价值取向活动。文化的可传播性和可塑性为人们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发挥其功能作用提供了可能,也使得文化本身可通过设计改造,从而把它的功能转换为人们自己的权能。
(2)人本文化最能帮助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而以价值观念为依据进行分类也就能最准确地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和本质,以价值观念为依据可将文化分为四大类,即出世文化、物本文化、权本文化和人本文化。这四大类文化是彼此融合纠缠在一起的,只不过各自都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属于某种类型的文化所独有,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不同文化的分界线。
出世文化不能用做管理工具,其管理效果也最低;物本文化管理效果比出世文化要高,但是,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若没有任何合作的基础,这个社会群体也就濒临瓦解,在这样的文化之中,寻求管理效果也不可能,因此物本文化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权本文化是秩序的文化,“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尊下卑,君臣父子,名正言顺,这种权本文化有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程度,但是与权本文化相伴的有两个直接扼制管理效果提升的后果,一是导致无谓的服从,二是下属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而权本文化仍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只有人本文化才最能帮助企业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人本文化与较高的管理效果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最根本的一点是,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可发挥到最大,从而可把大多数人的聪明才智都转变成组织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
[2]舒化鲁.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兴.经济学基础――项目化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8).
[5]杨兴.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企业,2012,(11).
[6]罗宾斯等.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7]詹姆斯克劳森.权力与领导:如何影响他人,怎样激发正能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3).
[8]周海炜,张阳,唐震.谋略与战略:管理文化的观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摘要:管理工具包括组织、权力和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管理工具的运用,组织的合理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保障,权力的适度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利器,文化的恰当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润滑剂。
关键词:管理工具;组织;权力;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4903
1 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管理工具的运用
1.1 管理工具的含义
所谓管理工具,也就是构筑诱导对方进行行为选择的情境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管理工具包括组织、权力和文化。由于任何人都只会对外部情境带来的感触做出反应,并且其感触不同,所做出的反应的性质和程度也会完全不同,因而组织、权力、文化三种管理工具并不能自动有效地起作用,现代企业即使使用同样的管理工具,在影响他人的行为选择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对于同样的工具,存在着组合使用艺术上的差别。
1.2 管理工具的运用能保证现代企业有效运行
现代企业不论是生产性企业还是服务性企业,要想正常及有效运行,离不开组织的实施、权力的运用和文化的支撑。
(1)组织机构是组织管理工具的实践应用。组织机构应该服从各自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根据各自经营分工的专业、经营对象的技术复杂程度及其品种机构、经营操作的物质技术装配先进程度、经营的规模等具体因素加以权衡,从经营管理的水平加以确定。
(2)织织机构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管理者权力的运用。管理者的权力包括惩治权、奖赏权、立法权、参议权、专业权、交易权等。管理者权力的运用,能使组织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根据权变理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是否与环境相适应。
(3)管理者的权变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管理者的权变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
总之,企业要想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离不开权力、组织和文化等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
1.3 管理工具的运用能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1)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权力的运用与组组织目标相一致,能使组织运行更有效率,有利于组织完成发展目标和战略,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组织内部各层级管理者的管理效率,管理工具之一就是文化,合理运用文化,有利于组织塑造企业文化,提高现代化管理程度,能更好地促进企业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2)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属性,为了高效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管理者合理运用权力,使得组织内部员工的自然属性得以充分发挥,员工为了获得劳动报酬和超额奖励,往往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力量,利用过硬的产品力和营销手段,提高产品的品牌度,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也可从中获得品牌溢价,提高企业效益。
(3)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够帮助组织建立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干部的素质,使得有才能的人得以提升,获得相应的职位和报酬,企业从而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管理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提高对决策的支持作用和对科研生产的作用,更好的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政策,提高企业所处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组织的合理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保障
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群体。也可以说,组织也就是一种社会群体,只不过在这种社会群体中,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是有序的,凡是资源和信息流动具有有序性的社会群体就是组织,并且这种有序性的大小还是检验组织运行效率的标准。
2.1 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影响企业的有效运行
在当代社会,组织结构不同,在这个组织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在集权的纵式结构和分权的横式结构的组织中,成员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企业运行效果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在集权的纵式结构的组织中,底层成员与顶层成员之间相隔的层次多,二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异很大,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会更加严重。而在分权的横式结构的组织中,底层成员与顶层成员之间相隔的层次少,从而使二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差距较小,也就是说相互之间较为平等。这种平等和不平等的差异会造成企业不同的运行效果。
2.2 不协调的意志目标会影响企业的有效运行
不平等的地位和作用会使组织成员在意志目标上发生分歧,并且不平等的差异越大,分歧也就会越大。不平等的地位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使他们从组织活动中获得的价值满足在性质上不同。比如在自治组织中,处于上层或高位的成员,可直接从这个组织的存在中获得价值满足,而底层成员却只有在组织的目标达成之后才能获得一定的价值满足。从而使上层高位的成员把组织的维持和延续当作意志目标,相反地,底层成员却追寻组织目标的达成。虽然也可以通过组织制度来协调,但是很显然,差距越大,协调的难度也就越大。而意志目标的任何不协调,都会降低企业运行效果,不协调的意志目标会彼此抵消其努力的作用。
2.3 组织成员向上的流动性影响企业的有效运行
只有当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都充分发挥出来时,这个组织也才能有生气,并发展壮大,这个组织也才能有效地运行。但是,在集权纵式结构的组织中,成员的向上流动性并不是建立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而是由上一级领导来选择和决定,他们选择的依据不一定是组织目标达成的需要,往往是为了巩固他们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的需要,也就是说对自己的忠诚。他们往往会选择其才智和能力都低于自己的成员委以重任,因为才智和能力强于自己的成员,其地位的上升会直接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很快就会使整个组织成为庸人当道的组织,因为有智有能的人难以兼容而被窒息和扼杀,除非他有“大智若愚”的本事把自己的才智隐藏起来,待到被选用之后再显露,这本身又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这就要求进行组织变革,打破用人常规,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使有才智和能力的组织成员能够顺畅地向上流动,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的有效运行,才能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及管理效果的提升。
3 权力的合理运用是企业发挥最大管理效率的利器
3.1 适度的权力运用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1)不同权力的独断性分析。
权力包括惩治权、立法权、参议权、专业权、交易权、奖赏权。不同权力所包含的独断性的大小与这种权力所由此形成的依据对管理对象依存程度大小相关。所谓权力的独断性也就是权力主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对方不给对方以自主选择的可能性。惩治权的独断性最大,管理对象完全没有选择的自主权,权力主体的意志主张必须无条件接受,管理对象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立法权的独断性也较大,但比惩治权要小一些,承认了权力主体的合法性,也就必须接受他定规立矩的意志。交易权的独断性较小,人情大如天,欠债可以讨价,但欠情却不能讨价。专业权的独断性仍然存在,但只有很小的自主选择余地。参议权的独断就很小了,社会地位给权力主体带来了这种权力,但管理对象仍可选择不听取权力主体的意见。奖赏权就完全没有独断性了,奖赏只是一根胡萝卜,也只有需要这根胡萝卜的人,胡萝卜才有引诱他使之调整其意志行为的作用。
(2)管理对象对权力性质的限制。
管理对象素质有高有低,所谓素质高就是指他的意志能力强、文化知识多、反应变化快、道德修养好。要使权力与管理对象相适应,也就必须使所选用的权力的性质与这种差异相吻合。高素质的人更看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会把仍属于自我保存范围内的自我感官刺激和满足确定为他的意志目标,也不会认为吃、喝、玩、乐是一种满足。因为高素质的人把自我存在仅仅当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相反地,低素质的人没有自我保存之外的追求,因而总是想方设法刺激感官,激起欲望后又再满足它。低层次的需求可以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复满足而使人不能超越。素质高的人与素质低的人对权力性质的限制不同,管理者所运用的权力性质也应有所区别。
(3)最大管理效率来自于适度的权力的灵活运用。
最大效率并非来自于最大的权力,也并非来自最小的权力,掌权人的权力越大,其自身弱点也就越明显,失误率也就越高。但是,掌权人的权力越小,协调组织成员意志行为的能力也就越小,也就无法提高管理效率。只有适度权力的灵活运用才有可能达到最大的管理效率,这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再有才能的管理者有时也有可能犯错误,如果管理者的权力过大,被管理者敢怒不敢言,明知道管理者的观点、方法和措施是错误的,也不敢指出来,怕受到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长日久,组织就会遭遇灭顶之灾。如果管理者的权力过小,没有相应的惩治权和奖赏权,被管理者也就不会把管理者当一回事,此时组织将会变成一盘散沙,组织成员各自为政,没有计划,没有决策,没有统一的行动方案,这样组织将变得没有管理效率,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2 合理的权力运用能保证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管理者拥有适度的权力并不必然会给组织带来最佳效果,如果管理者拥有不大不小的适度的权力,但却滥用这种不大不小的职权,该惩治的人得到了奖赏,该奖赏的人却受到处罚,该发挥专业权时却为了私利言不由衷、蛮目代言,成为第二个“牙防组”专家,久而久之,管理者的权威就会大打折扣,被管理者心有怨言,往往会阳奉阴违,日积月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就会变得不可调和,甚至对立。在这种状态下,组织不可能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组织目标也不可能充分实现。
管理者如果不滥用职权,但也不轻易用权,即权力运用不足,就会变成好好先生,谁也不去管,谁也不过问,权力形同虚设,天长日久,这样的管理者就变得碌碌无为,可有可无,被管理者也会将他遗忘,工作没有统筹,办事没有计划,形成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没有激励,没有处罚,赶路的人会放慢脚步,闲逛的人会停下休息,组织资源将会闲置和浪费,管理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只有合理地运用权力,该处罚的人要处罚,该奖励的人要奖励,客观公正,赏罚分明,极积地工作,合理运用手中的惩治权、奖赏权、立法权、参议权、专业权、交易权,并灵活运用管理技术,与被管理者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管理工作之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4 文化的恰当运用是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润滑剂
文化就是一定社会共同体共同的而又非遗传的行为规则,文化并不是一种实物,尽管有物质文化一说,工具、武器、建筑物、艺术承载文化,但它们都不是文化本身,任何文化都是以一种信息的形式存在的。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直接使人按照共同的思维模式、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人际意志行为的协调,因此,先进企业文化的运用能使企业运行得更加顺畅。
(1)文化特性对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文化被用作管理的工具,是因为文化具有管理功能,而文化的管理功能又直接是由文化的特性决定的。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直接使人按照共同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人际意志行为的协调。文化的渐变性使享有这个文化的社会成员的观念和意识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使之不会因为过于频繁变化而降低对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同而产生离心倾向。文化虽然不能对共同享有它的社会成员进行强制性约束,但它却可以通过众人的认同来激励人们按照这种文化所选定的价值取向活动。文化的可传播性和可塑性为人们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发挥其功能作用提供了可能,也使得文化本身可通过设计改造,从而把它的功能转换为人们自己的权能。
(2)人本文化最能帮助企业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而以价值观念为依据进行分类也就能最准确地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和本质,以价值观念为依据可将文化分为四大类,即出世文化、物本文化、权本文化和人本文化。这四大类文化是彼此融合纠缠在一起的,只不过各自都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属于某种类型的文化所独有,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不同文化的分界线。
出世文化不能用做管理工具,其管理效果也最低;物本文化管理效果比出世文化要高,但是,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若没有任何合作的基础,这个社会群体也就濒临瓦解,在这样的文化之中,寻求管理效果也不可能,因此物本文化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权本文化是秩序的文化,“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尊下卑,君臣父子,名正言顺,这种权本文化有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程度,但是与权本文化相伴的有两个直接扼制管理效果提升的后果,一是导致无谓的服从,二是下属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而权本文化仍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只有人本文化才最能帮助企业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人本文化与较高的管理效果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最根本的一点是,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可发挥到最大,从而可把大多数人的聪明才智都转变成组织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
[2]舒化鲁.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兴.经济学基础――项目化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8).
[5]杨兴.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企业,2012,(11).
[6]罗宾斯等.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7]詹姆斯克劳森.权力与领导:如何影响他人,怎样激发正能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3).
[8]周海炜,张阳,唐震.谋略与战略:管理文化的观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