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谢

地球的公转

时间:2009年3月11日

班级:中预(1)班

教室:300室

执教人:谢毓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公转的特点。

(2)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及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能用一些道具来演示。

(3)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参与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

(2)以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结合,明确公转的方向。

(3)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方向、特点的观察,理解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四季的作用。

(4)指导学生通过对模拟地球公转实验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四季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懂得地球上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热情。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运动方式

2.地球公转产生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四季的形成

四、教学准备:

地球仪、篮球、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每年都有几个季节?

(2)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们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

短?

(3)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问题都是平时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的,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那么这些差别与地球的什么运动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

一、地球的公转

提问:1、地球自转围绕什么旋转?(地轴)

2、地球公转围绕什么旋转?(太阳)

3、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否同时进行?

地球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自转的,而是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运动。那么,地球到底是如何绕太阳公转的呢?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那两位同学自告奋勇?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注意观察两位同学的身体演示,看谁发现的问题多!(一旦有同学有疑问,请演示的同学立即按原有的姿势停下来)

学生提出问题(演示是否正确)

首先我们来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

1、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是否一致?

自转——以地轴为中心自西向东转动

公转——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旋转

2、公转的轨道

认识它是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

3、公转的周期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时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4、公转的特点

(小组讨论 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

学生归纳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自转轴对于公转轨道面是倾斜的,夹角等于66.5°,而且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不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哪一点,地轴的倾斜角度始终不变。地轴的倾斜方向也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就是这样一面自转,又一面侧着身子公转。

请两位同学再正确的演示一遍。

通过几位同学的演示和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我想同学们应该对于地球的公转运动有了深刻地认识。由于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

由于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角度不变,这样就造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大,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小,有时太阳高度居中。我们知道太阳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温的变化,这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气温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二、四季的形成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半球移动,(演示公转从太阳方向观看)要求学生观察哪两条纬线是太阳光能够垂直照射到最北的界线和最南的界线。(23.5°N 、 23.5°S) (演示从赤道地区观看)

小结: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任何地方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居住在什么半球?那么北半球接受阳光照射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下面我们进行定点实验,观察讨论这一问题。

学生演示模拟地球的公转并讨论:

①当地球转到A和C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北半球的白天、黑夜一样长吗?气温怎样?这时分别是什么季节?

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春分日, 3、4、5三个月为北半球的春季 ;每年 9月23日前后,太阳也是直射在赤道上,9、10、11三个月为北半球的秋季;南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

②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这时北半球的白天长还是黑夜长?气温应怎样?这时应是什么季节?

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夏至日,6、7、8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南半球少)

③当地球转到D位置时,太阳还直射北半球吗?和地球在B位置时相比,应有哪些变化?这时应是什么季节?

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冬至日,12、1、2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南半球多)

提问: 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学生讨论、回答)

太阳的直射点就是这样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因此地球上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在正午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

在上海地区能否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现象?新疆、海南呢?

小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北半球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有时太阳光直射或(太阳高度大),有时太阳光斜射(太阳高度小),有时太阳高度适中,这样在一年中就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变化。 (演示太阳高度)

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提问: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只有公转,地球上会有昼夜现象吗?

(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得出:假如没有地球的自转,只有公转,地球上也会有昼夜现象,但昼、夜时间较长,各为半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假如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上是否会有四季变化呢?

假如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不倾斜,而是垂直的,太阳的直射点就不会移动,地球上同一地区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能量就没有变化,也就不会有四季变化。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如何绕太阳公转的,通过同学们的自身演示,对地球的公转有了更深刻地了解,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还不停的自转,且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导致太阳的直射点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出现四季变化。

地球的公转

时间:2009年3月11日

班级:中预(1)班

教室:300室

执教人:谢毓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公转的特点。

(2)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及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能用一些道具来演示。

(3)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参与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

(2)以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结合,明确公转的方向。

(3)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方向、特点的观察,理解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四季的作用。

(4)指导学生通过对模拟地球公转实验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四季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懂得地球上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热情。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运动方式

2.地球公转产生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四季的形成

四、教学准备:

地球仪、篮球、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每年都有几个季节?

(2)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们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

短?

(3)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问题都是平时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的,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那么这些差别与地球的什么运动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

一、地球的公转

提问:1、地球自转围绕什么旋转?(地轴)

2、地球公转围绕什么旋转?(太阳)

3、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否同时进行?

地球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自转的,而是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运动。那么,地球到底是如何绕太阳公转的呢?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那两位同学自告奋勇?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注意观察两位同学的身体演示,看谁发现的问题多!(一旦有同学有疑问,请演示的同学立即按原有的姿势停下来)

学生提出问题(演示是否正确)

首先我们来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

1、公转的方向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是否一致?

自转——以地轴为中心自西向东转动

公转——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旋转

2、公转的轨道

认识它是近似圆形的椭圆形轨道。

3、公转的周期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少时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4、公转的特点

(小组讨论 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

学生归纳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自转轴对于公转轨道面是倾斜的,夹角等于66.5°,而且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不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哪一点,地轴的倾斜角度始终不变。地轴的倾斜方向也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就是这样一面自转,又一面侧着身子公转。

请两位同学再正确的演示一遍。

通过几位同学的演示和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我想同学们应该对于地球的公转运动有了深刻地认识。由于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

由于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角度不变,这样就造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大,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小,有时太阳高度居中。我们知道太阳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温的变化,这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气温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二、四季的形成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半球移动,(演示公转从太阳方向观看)要求学生观察哪两条纬线是太阳光能够垂直照射到最北的界线和最南的界线。(23.5°N 、 23.5°S) (演示从赤道地区观看)

小结: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任何地方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居住在什么半球?那么北半球接受阳光照射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下面我们进行定点实验,观察讨论这一问题。

学生演示模拟地球的公转并讨论:

①当地球转到A和C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北半球的白天、黑夜一样长吗?气温怎样?这时分别是什么季节?

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春分日, 3、4、5三个月为北半球的春季 ;每年 9月23日前后,太阳也是直射在赤道上,9、10、11三个月为北半球的秋季;南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

②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这时北半球的白天长还是黑夜长?气温应怎样?这时应是什么季节?

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夏至日,6、7、8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南半球少)

③当地球转到D位置时,太阳还直射北半球吗?和地球在B位置时相比,应有哪些变化?这时应是什么季节?

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冬至日,12、1、2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南半球多)

提问: 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学生讨论、回答)

太阳的直射点就是这样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因此地球上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在正午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

在上海地区能否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现象?新疆、海南呢?

小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北半球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有时太阳光直射或(太阳高度大),有时太阳光斜射(太阳高度小),有时太阳高度适中,这样在一年中就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变化。 (演示太阳高度)

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提问: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只有公转,地球上会有昼夜现象吗?

(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得出:假如没有地球的自转,只有公转,地球上也会有昼夜现象,但昼、夜时间较长,各为半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假如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上是否会有四季变化呢?

假如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不倾斜,而是垂直的,太阳的直射点就不会移动,地球上同一地区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能量就没有变化,也就不会有四季变化。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如何绕太阳公转的,通过同学们的自身演示,对地球的公转有了更深刻地了解,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还不停的自转,且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导致太阳的直射点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出现四季变化。


相关文章

  •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查看


  • 六年级科学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河北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87页至88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学习了太阳系的奥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下一步学习地球与月球 ...查看


  • 4-6.地球在公转吗
  • 4-6.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 ...查看


  •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齐河县黄河中学 辛光明 2011年7月27日 10:11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2.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查看


  • 高中地理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doc
  •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的] 1.了解地轴空间指向,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 2.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轨道形状.方向.周期.速度. 3.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 ...查看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 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 2. 地球公转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3.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比较多.先讲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包括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两 ...查看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 2.通过绘图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总结说出四季更替的成因. 3.通过读图.绘 ...查看


  •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 1左偏. 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 相邻两个时 ...查看


  • 自转与公转
  • 1.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正确叙述是( ) A.自东向西 B.与公转方向相反 C.在北极上空看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D.在南极上空看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2.下列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3.关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