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河南夏邑重点高中历史组 孙冬玲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看“效”字的注解,与本题有关的解释为“效果”——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近几年,教育系统中“新课改”一词使用频率极高,而“有效教学”则是新课改中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想谈一下自己通过实践对历史中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

有效教学,就是要使教学有效果,并且效果显著且比较理想。那么,新课改下,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使学生对历史课堂感兴趣,也就是说要认真地研究导入语的选择。

在此,我强调一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是挺感兴趣的,可对于历史课堂来说,就不一定感兴趣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感兴趣,让他们提到历史课就会产生期待的心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第一节课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至关重要,要通过这第一堂课,让学生对历史课堂充满希望、充满向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我们要以精神抖擞的面貌迈入教室;自我介绍不落俗套,可以配上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对你的语言先行接纳。因为我是教高一历史的,我认为接下来应该

做的是对高中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讲清楚高中和初中学习方法的区别,要知道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生们容易掌握的学习方法,正如武林中的招术一样,最致命的招术一定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日后的学习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这堂课快要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发言,说说他们心目中的历史老师,我想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会大有好处的。

其次,设计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生动形象的导入语可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他们的心理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就像一篇文章一样,开头别具一格,就会吸引着读者读下去,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当然,由于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导入语也肯定不同,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导入法,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民间谚语导入。例如学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那么,中国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的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农业的一些图片以及传说中的神农氏画像,伴随着这些图片的展示,学生一定很想知道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于是,一堂有效的历史课就开始了。

(二)结合历史图片导入。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可利用教材上《秦陵兵马俑》图片,从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及其阵容等来引出秦朝的政治。

(三)结合与本课有关的文艺作品、歌词导入。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伴随着这熟悉的歌声,学生基本上就能明白本节课的内容肯定与改革有关,同时,歌声也能使学生长久的压抑得以释放,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合现实导入。现实是学生最能感受到,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今天,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用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从而引出经济全球化课题。

(五)结合历史故事导入。这就需要具体内容具体运用了,针对要讲的历史内容,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你肯动脑筋,就可以想出各种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以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跨入。

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我曾经进行过一次历史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回答“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课”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希望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上讲”。可见,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每一个人在选择事物的时候,都会对他感兴趣

的事物进行优先的和积极的关注,并投入其全部的热情。不但如此,他还会积极的探索得更加深入,并且会因为获得感兴趣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活动而产生情绪上的满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 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本身产生愉快的感觉,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历史是富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假如历史教师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不重趣味,不加以积极诱导,课堂上将引不起学生的任何共鸣,也就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而幽默的语言首先会使人获得一种高兴的感觉,继而会使学生认为这堂课非常轻松,非常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堂课的教学也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二字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适度,尽量做到有幽默感。这就需要我们要经常接触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手机报上的内容;报纸上的内容;幽默故事中的内容等等,我们都可以随时拿来

自己用,但前提是我们得用的恰到好处,切不可东施效颦,否则就不会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幽默的语言是练出来的,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学成的,平日里,我们要多看看报纸,多浏览一些杂志,多留心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儿。俗话说:“熟能生巧”,日积月累起来的资料对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比较遥远,比较陌生。而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因此,我们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三、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要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也为有效教学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和实践环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运用条件和评价体系特点的前提下,利用和发挥自身特长,体现自身特色,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新课程以来,通过参加培训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我认为: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前,我国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不能再把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那么,使学习者喜欢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则成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我认为首先要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收入课本的只是极少部分。课堂中,适当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都有好处,另外还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时,通过介绍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一些事迹,把他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人生观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各种精神,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动力将促进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他们智力的发展。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教学模式达到多样化呢?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有了些体会,我认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习惯自由选择结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比如新授课型、复习课型、训练讲评型等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发展的双向的动态的过程,在探索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习——实践——评价——创新——构建”的思路,去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更多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能使学生不至于感到历史课堂的乏味与枯燥;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会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创设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夯实基础;要创设互动课堂,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要布置一些阶梯式训练,让学生去巩固应用。新课改要求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

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河南夏邑重点高中历史组 孙冬玲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看“效”字的注解,与本题有关的解释为“效果”——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近几年,教育系统中“新课改”一词使用频率极高,而“有效教学”则是新课改中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想谈一下自己通过实践对历史中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

有效教学,就是要使教学有效果,并且效果显著且比较理想。那么,新课改下,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使学生对历史课堂感兴趣,也就是说要认真地研究导入语的选择。

在此,我强调一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都是挺感兴趣的,可对于历史课堂来说,就不一定感兴趣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感兴趣,让他们提到历史课就会产生期待的心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第一节课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至关重要,要通过这第一堂课,让学生对历史课堂充满希望、充满向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我们要以精神抖擞的面貌迈入教室;自我介绍不落俗套,可以配上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对你的语言先行接纳。因为我是教高一历史的,我认为接下来应该

做的是对高中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讲清楚高中和初中学习方法的区别,要知道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学生们容易掌握的学习方法,正如武林中的招术一样,最致命的招术一定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日后的学习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等这堂课快要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发言,说说他们心目中的历史老师,我想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会大有好处的。

其次,设计好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生动形象的导入语可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他们的心理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就像一篇文章一样,开头别具一格,就会吸引着读者读下去,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当然,由于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导入语也肯定不同,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导入法,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民间谚语导入。例如学习《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那么,中国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的呢?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农业的一些图片以及传说中的神农氏画像,伴随着这些图片的展示,学生一定很想知道古代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于是,一堂有效的历史课就开始了。

(二)结合历史图片导入。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可利用教材上《秦陵兵马俑》图片,从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及其阵容等来引出秦朝的政治。

(三)结合与本课有关的文艺作品、歌词导入。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伴随着这熟悉的歌声,学生基本上就能明白本节课的内容肯定与改革有关,同时,歌声也能使学生长久的压抑得以释放,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合现实导入。现实是学生最能感受到,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今天,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用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从而引出经济全球化课题。

(五)结合历史故事导入。这就需要具体内容具体运用了,针对要讲的历史内容,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历史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你肯动脑筋,就可以想出各种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以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跨入。

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我曾经进行过一次历史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回答“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讲课”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希望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上讲”。可见,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每一个人在选择事物的时候,都会对他感兴趣

的事物进行优先的和积极的关注,并投入其全部的热情。不但如此,他还会积极的探索得更加深入,并且会因为获得感兴趣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活动而产生情绪上的满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 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本身产生愉快的感觉,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历史是富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假如历史教师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不重趣味,不加以积极诱导,课堂上将引不起学生的任何共鸣,也就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而幽默的语言首先会使人获得一种高兴的感觉,继而会使学生认为这堂课非常轻松,非常快乐,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堂课的教学也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二字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适度,尽量做到有幽默感。这就需要我们要经常接触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手机报上的内容;报纸上的内容;幽默故事中的内容等等,我们都可以随时拿来

自己用,但前提是我们得用的恰到好处,切不可东施效颦,否则就不会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幽默的语言是练出来的,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能学成的,平日里,我们要多看看报纸,多浏览一些杂志,多留心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儿。俗话说:“熟能生巧”,日积月累起来的资料对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比较遥远,比较陌生。而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因此,我们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三、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要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也为有效教学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和实践环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运用条件和评价体系特点的前提下,利用和发挥自身特长,体现自身特色,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新课程以来,通过参加培训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我认为: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前,我国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不能再把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那么,使学习者喜欢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则成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我认为首先要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收入课本的只是极少部分。课堂中,适当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都有好处,另外还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一课时,通过介绍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一些事迹,把他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人生观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各种精神,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动力将促进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他们智力的发展。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教学模式达到多样化呢?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有了些体会,我认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习惯自由选择结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比如新授课型、复习课型、训练讲评型等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不断发展的双向的动态的过程,在探索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习——实践——评价——创新——构建”的思路,去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更多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能使学生不至于感到历史课堂的乏味与枯燥;只有教学模式多样化,才会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创设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夯实基础;要创设互动课堂,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要布置一些阶梯式训练,让学生去巩固应用。新课改要求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


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课堂
  • <初中历史课堂"快乐教学"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0年3月起,我们承担了<初中历史课堂"快乐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本着踏实认真的态度,开好局,起好步,扎 ...查看


  • 历史课题中期报告
  • 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高效 --<中学历史课堂"有效学习"的方法研究>中期报告 由我校历史组 "中学历史课堂"有效学习"的方法研究"课题,系临沂市教育科学"十一五 ...查看


  •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 2006-3-1 9:29:00 | By: fttp0000 ] 一.引言 长江河畔,波涛汹涌.名山脚下,校园如画.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历史老人踏着沉重却是矫健的步伐向你走来,为你采撷美丽可人的小花朵.愿这朵小花 ...查看


  •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 初探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江苏省丰县史店初级中学张月侠 [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历史教学灌注"活水":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化,为历史教学增添"魅力":注重 ...查看


  • 浅析新课改条件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 摘要:在新课改的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本文就从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课后辅导技能.教学评价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技等方面进行,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 ...查看


  •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课程三维目标
  •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 摘 要:落实好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核心问题:把握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实现课堂 ...查看


  • 浅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策略(喻深财)
  • 仁怀市第七届中小学教师课件制作大赛暨 现代远程教育优秀论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题 目: 单 位: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浅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仁 怀 市 二 合 中 学 喻 深 财 [1**********] 浅议农村中学历史教 ...查看


  •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的研究
  • 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及意义 (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在学生进行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如师生共同探讨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后进行自由讨论后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 ...查看


  • 对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拓展活动的思考
  • 摘 要:从高中历史拓展活动的重要性.开展高中历史拓展活动的要点两方面进行研究,指出高中历史教学拓展活动是教学的重要补充,承担着重要职能,教师应当强化研究,与教学流程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关键词:学生; 高中历史; 拓展活动; 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