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说
通过“名人故事”、“名人知识知多少”、“名人论坛”等活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悟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名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对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初步体验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联系的乐趣,从而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教学重、难点】:
开展竞赛,合理安排环节,以名人为榜样,激发自己,奋发向上,使课堂寓教于乐。
【教学活动策略】:
1、引导法: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树立正确追星的观点。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表达、交流、思考、讨论。
【课前准备】:
教师向学生推荐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的参考书,如:《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影响世界的100个名人》、《中外名人传记》、《名人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名人传》、《院士自述》、《获诺贝尔奖科学家传记》、《十大元帅的故事》、《体育影视名人故事》等,要求学生阅读,分五个学习小组,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正如歌曲中所唱的“把我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正是因为努力付出,所以人才能成功,成为英雄,成为明星。他们是我们的心中偶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就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心中偶像是谁?你为什么崇拜他?他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二、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一)星光闪耀——小组展示课前准备成果——手抄报大比拼。
由各小组长介绍手抄报创作思路,制作过程,最佳栏目。然后由代表介绍手抄报中的一个明星,讲述一个明星故事。最后由各小组长投票评选最佳设计者,最佳美术,最负责任人。
(二)竞赛激趣,知晓明星——五个小组展开竞赛(由两名学生做记分员)
1、必答题。教师共准备五组图片,每组图片有六个人物,分为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文艺家和体育健将等不同领域的明星。先由小组代表抽题选择题组,教师出示对应组别的一组图片人物,由每个小组的成员介绍明星,其他成员作补充。(根据答出人物的多少给出相应的分数,共六分。本小组不能完全说出的,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正确,一个加二分。)
2、抢答题。共有两个环节,一是给图片人物,小组抢答他是谁?(每答对一题给二分,答错扣一分)。二是文字叙述题,各小组可以在教师讲述不同条件时进行抢答。(在第一条件答对给五分,第二条件给三分,第三条件给二分,最后条件给一分。)
3、计分员宣布比赛结果。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课下确实做了很充分地准备,才能够在刚才的竞猜环节中展示个人的风采。其实在我们心目中,“明星”并不应该仅仅是让人家知道名字的人,能真正称得上“明星”的人,一定是以自己超人一等的才华和超人一等的努力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过超人一等的奉献的人。
三、星海论坛,各抒己见。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不免让人为他们感到遗憾。因此,我们对名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求全责备。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只是他们可能在某一个方面为社会作出了比较多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生的各个方面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比如,我们常看到或听到:某某歌星偷逃税款、某某主持人索要高额出场费„„等等。那么,你知道你所崇敬的名人有哪些缺点吗? 如果有,是些什么样的缺点? 今天你又是如何看待“追星”这个问题的? 请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教师小结:追星,是因为我们年轻!学习,更是因为我们年轻!向明星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我们的生命就会更丰富,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具价值!
四、沐浴星光——说说身边的星
星无需要寻找,其实在我们身边普通人身上就能发现闪光点。
五、我也是明星——畅谈明星梦想:
谈谈自己长大后想当怎样的名人,并准备如何付出行动。
六、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能广泛查阅资料,搜集名人的小故事、贡献等,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展示自己,真正做到了“玩得开心,学得高兴”。同时,通过活动也使我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我们的语文生活,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同学们将这些金石之言牢记于心,多读书,多关注名人,与名人为伴,他们会照亮你的生活,使你进步更快。最后送同学们两句话:奋斗,使人生更精彩;拼搏,使人生更有意义。
七、作业:(任选一题)
1. 请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写一篇《我也说“追星”》的作文.
2. 古今中外, 你最渴望与哪位名人见面呢? 请展开想像写写他(她) 吧.
我也追“星”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练习写命题作文,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力培养目标:论证观点的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话题内容:我最崇敬的名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郭达、蔡明、赵丽蓉合演的小品《追星族》
二、看法:你怎样看小品中的女儿和父亲呢?
三、交流:可以说说你心中的那颗星吗?
四、怎样看中学生的追星现象:
1、你认为追星有利还是有弊?为什么?
2、你为什么追星?
五、总结:
(1)同学们大都追一些歌星和影视明星。
(2)有部分同学不顾父母的反对仍然追星。
(3)同学们追星的目的一般是消遣、跟随潮流、聊天有话题等等。
我发现追星的性质其实也并不会怎么恶劣,只不过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好这个度,并且没有好好地与长辈交流沟通,而引起了父母的不理解,但只要克服这些不足,这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确追星的目的,不可以盲目地随潮流,在这股热浪中冲昏了头,迷失了方向,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中学生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1)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2)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3)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通过上述分析,你应该能明白,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该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
3.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祟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
4.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六、老师说追星
我们主张热爱明星、学习明星、争当明星,反对盲目崇拜明星、依恋明星、丧失自我。热爱而学习,以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与明星同行,既是社会之需,也是个人之求,亦是明星之所愿,如此才有利于社会和人的进步。把明星视为偶像,盲目崇拜、依恋,从而丧失了自我,则是错误的。明星者,人也,有其长,也有其短,有其超人的天赋、智慧和技能,也有其不如常人之处,不必迷信,无须崇拜。
我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片面追求,伏地生存。对于演艺界、体育界的真正的明星,做出独特贡献的人物,如冼星海、聂耳、郭兰英、李宁等等,应当尊敬,更应当学习。对于科技界、教育界、实业界以及军界和政界的人民之星,如钱学森、李四光、陶行知、粟裕等等,也应该尊重和学习。而只知道演艺界的明星,不知道科技界的明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只知道场面的热烈,不懂得艺术的品味,则是一种悲哀。所谓伏地生存,指的就是这种长期生活在艺术低层的精神状态。青年就是未来,未来是由成长构成的,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成长,就没有未来。多少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又有多少民族正处于灭亡的边缘,他们缺少的正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而不是歌舞!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说
通过“名人故事”、“名人知识知多少”、“名人论坛”等活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悟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名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对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初步体验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联系的乐趣,从而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教学重、难点】:
开展竞赛,合理安排环节,以名人为榜样,激发自己,奋发向上,使课堂寓教于乐。
【教学活动策略】:
1、引导法: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树立正确追星的观点。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表达、交流、思考、讨论。
【课前准备】:
教师向学生推荐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的参考书,如:《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影响世界的100个名人》、《中外名人传记》、《名人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名人传》、《院士自述》、《获诺贝尔奖科学家传记》、《十大元帅的故事》、《体育影视名人故事》等,要求学生阅读,分五个学习小组,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活跃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正如歌曲中所唱的“把我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正是因为努力付出,所以人才能成功,成为英雄,成为明星。他们是我们的心中偶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就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心中偶像是谁?你为什么崇拜他?他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二、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一)星光闪耀——小组展示课前准备成果——手抄报大比拼。
由各小组长介绍手抄报创作思路,制作过程,最佳栏目。然后由代表介绍手抄报中的一个明星,讲述一个明星故事。最后由各小组长投票评选最佳设计者,最佳美术,最负责任人。
(二)竞赛激趣,知晓明星——五个小组展开竞赛(由两名学生做记分员)
1、必答题。教师共准备五组图片,每组图片有六个人物,分为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文艺家和体育健将等不同领域的明星。先由小组代表抽题选择题组,教师出示对应组别的一组图片人物,由每个小组的成员介绍明星,其他成员作补充。(根据答出人物的多少给出相应的分数,共六分。本小组不能完全说出的,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正确,一个加二分。)
2、抢答题。共有两个环节,一是给图片人物,小组抢答他是谁?(每答对一题给二分,答错扣一分)。二是文字叙述题,各小组可以在教师讲述不同条件时进行抢答。(在第一条件答对给五分,第二条件给三分,第三条件给二分,最后条件给一分。)
3、计分员宣布比赛结果。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课下确实做了很充分地准备,才能够在刚才的竞猜环节中展示个人的风采。其实在我们心目中,“明星”并不应该仅仅是让人家知道名字的人,能真正称得上“明星”的人,一定是以自己超人一等的才华和超人一等的努力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过超人一等的奉献的人。
三、星海论坛,各抒己见。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不免让人为他们感到遗憾。因此,我们对名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求全责备。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只是他们可能在某一个方面为社会作出了比较多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生的各个方面都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比如,我们常看到或听到:某某歌星偷逃税款、某某主持人索要高额出场费„„等等。那么,你知道你所崇敬的名人有哪些缺点吗? 如果有,是些什么样的缺点? 今天你又是如何看待“追星”这个问题的? 请说给我们大家听听。
教师小结:追星,是因为我们年轻!学习,更是因为我们年轻!向明星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我们的生命就会更丰富,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具价值!
四、沐浴星光——说说身边的星
星无需要寻找,其实在我们身边普通人身上就能发现闪光点。
五、我也是明星——畅谈明星梦想:
谈谈自己长大后想当怎样的名人,并准备如何付出行动。
六、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能广泛查阅资料,搜集名人的小故事、贡献等,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展示自己,真正做到了“玩得开心,学得高兴”。同时,通过活动也使我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我们的语文生活,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同学们将这些金石之言牢记于心,多读书,多关注名人,与名人为伴,他们会照亮你的生活,使你进步更快。最后送同学们两句话:奋斗,使人生更精彩;拼搏,使人生更有意义。
七、作业:(任选一题)
1. 请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写一篇《我也说“追星”》的作文.
2. 古今中外, 你最渴望与哪位名人见面呢? 请展开想像写写他(她) 吧.
我也追“星”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练习写命题作文,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力培养目标:论证观点的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话题内容:我最崇敬的名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郭达、蔡明、赵丽蓉合演的小品《追星族》
二、看法:你怎样看小品中的女儿和父亲呢?
三、交流:可以说说你心中的那颗星吗?
四、怎样看中学生的追星现象:
1、你认为追星有利还是有弊?为什么?
2、你为什么追星?
五、总结:
(1)同学们大都追一些歌星和影视明星。
(2)有部分同学不顾父母的反对仍然追星。
(3)同学们追星的目的一般是消遣、跟随潮流、聊天有话题等等。
我发现追星的性质其实也并不会怎么恶劣,只不过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好这个度,并且没有好好地与长辈交流沟通,而引起了父母的不理解,但只要克服这些不足,这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确追星的目的,不可以盲目地随潮流,在这股热浪中冲昏了头,迷失了方向,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中学生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1)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2)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3)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通过上述分析,你应该能明白,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该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
3.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祟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
4.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六、老师说追星
我们主张热爱明星、学习明星、争当明星,反对盲目崇拜明星、依恋明星、丧失自我。热爱而学习,以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与明星同行,既是社会之需,也是个人之求,亦是明星之所愿,如此才有利于社会和人的进步。把明星视为偶像,盲目崇拜、依恋,从而丧失了自我,则是错误的。明星者,人也,有其长,也有其短,有其超人的天赋、智慧和技能,也有其不如常人之处,不必迷信,无须崇拜。
我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片面追求,伏地生存。对于演艺界、体育界的真正的明星,做出独特贡献的人物,如冼星海、聂耳、郭兰英、李宁等等,应当尊敬,更应当学习。对于科技界、教育界、实业界以及军界和政界的人民之星,如钱学森、李四光、陶行知、粟裕等等,也应该尊重和学习。而只知道演艺界的明星,不知道科技界的明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只知道场面的热烈,不懂得艺术的品味,则是一种悲哀。所谓伏地生存,指的就是这种长期生活在艺术低层的精神状态。青年就是未来,未来是由成长构成的,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成长,就没有未来。多少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又有多少民族正处于灭亡的边缘,他们缺少的正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而不是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