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

2.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

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如船舶修造业、出口加工业和口岸码头等。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3. (重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

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这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第一,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第二,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第三,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5.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首要)1、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

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常常压制和破坏爱国群众和爱国军官的反侵略斗争。反侵略战争中试试了错误的方针。2、经济技术的落后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经被远远抛在后面。

3、双方的无期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相差悬殊。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战斗能力远远低于英军。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败的重要原因。

6.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

个时代的最强音。

7.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

动了清政府的政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4、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8.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近代企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枪炮厂2、民用企业: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对数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3、建立新式海陆军: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4、创办新式学堂,遣派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9. 戊戌维新运动: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著书立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

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谭嗣同《仁学》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 ;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办报纸 《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10.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

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4、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11. 1905年8月20日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 以《民报》为机关报 是近代中国第一

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2. 《中华民族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3. 辛亥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清政府的

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从而为人民斗争开辟了新道路2、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4、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的解放运动

14. 挽救共和的3次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

15.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

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7. 五四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18. 在中国大地上首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 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5. 它也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1.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2.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3.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 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

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

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罢工的高潮

4. 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过的

5. 大革命实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期内掀起这样一场革

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

大革命中的中共作用:

1. 大革命实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

国共产党

2.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式国共

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3. 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

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4. 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抽肥补瘦。至此,

中国共产党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三次左倾错误:

1. 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

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2. 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

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功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工大武汉等中心城市

3.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遵义会议内容:

1.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 经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

错误

3.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

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4. 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的意义

1. 开始确立以马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 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国民党抗日战役: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 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士主要的,敌后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

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病例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未对组织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

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

3. 人民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所进行的主要是游击战

4. 游击战还未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展

开的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整风运动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 统一战线

2. 武装斗争

3. 党的建设(毛泽东提出的三个法宝)

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的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二、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三、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一、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二、初级农业合作组,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组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三、高级农业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反保守有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在大会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文章《评新新编历史剧》在上海《交文报》发表,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

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粉碎了“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的作出和实施,使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同年12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除农业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与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建党以来做的三件大事:

(一) 进行新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

2.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

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如船舶修造业、出口加工业和口岸码头等。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3. (重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

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这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第一,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第二,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第三,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5.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首要)1、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

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常常压制和破坏爱国群众和爱国军官的反侵略斗争。反侵略战争中试试了错误的方针。2、经济技术的落后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经被远远抛在后面。

3、双方的无期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相差悬殊。中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战斗能力远远低于英军。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败的重要原因。

6.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

个时代的最强音。

7.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

动了清政府的政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4、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8.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洋务事业的兴办1、兴办近代企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枪炮厂2、民用企业: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对数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3、建立新式海陆军: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4、创办新式学堂,遣派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9. 戊戌维新运动: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著书立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

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谭嗣同《仁学》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 ;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办报纸 《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10.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

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4、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11. 1905年8月20日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 以《民报》为机关报 是近代中国第一

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2. 《中华民族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3. 辛亥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言人清政府的

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从而为人民斗争开辟了新道路2、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4、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的解放运动

14. 挽救共和的3次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

15.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

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7. 五四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

18. 在中国大地上首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 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5. 它也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1.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2.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3.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 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

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

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罢工的高潮

4. 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过的

5. 大革命实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期内掀起这样一场革

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

大革命中的中共作用:

1. 大革命实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

国共产党

2.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式国共

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3. 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

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4. 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的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抽肥补瘦。至此,

中国共产党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三次左倾错误:

1. 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

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2. 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

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功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工大武汉等中心城市

3.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遵义会议内容:

1.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 经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

错误

3.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

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4. 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的意义

1. 开始确立以马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 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国民党抗日战役: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 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士主要的,敌后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

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病例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未对组织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

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

3. 人民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所进行的主要是游击战

4. 游击战还未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展

开的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整风运动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 统一战线

2. 武装斗争

3. 党的建设(毛泽东提出的三个法宝)

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的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二、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三、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一、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二、初级农业合作组,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组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三、高级农业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反保守有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在大会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文章《评新新编历史剧》在上海《交文报》发表,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

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粉碎了“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的作出和实施,使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同年12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除农业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与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共建党以来做的三件大事:

(一) 进行新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关文章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 湖南师范大学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题型题量 1. 单选题(20个,20分) 2. 多选题(10个,20分) 3. 简答题(3 个,30分) 4. 论述题(2 个,30分) 二.简答与论述题目复习重点 ...查看


  • 中国近代史纲要提纲(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近代史纲要提纲 专题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知识要点: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2)鸦片战争前的西方世界 16世纪开始,工业革命-社会生产率提升-市场 ...查看


  • 2015必修三复习提纲
  • 江苏省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Ⅲ复习纲要 2015年1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道家:老子(春秋晚期)和庄子(战国): 老子:①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查看


  • 2014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美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本部题型题量 单选题(20个,每题1分,共20分) 多选题(10个,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4 个,每题8分,共32分) 论述题(2 个,每题14分,共28分 四.简答与论述题目复习重点 1.简答近代中国 ...查看


  • 初三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 初三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今年担任初三(7).三(8).三(9)三(10)四个a 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研究近年来的中考历史命题,我感觉到选拔性的中考非常注重检测学生的阅读概括.综合比较.分析评价等能力.然而学生能力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能力提高 ...查看


  •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课程纲要
  •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课程纲要 九年级 XXX 一. 一般项目 1.课程名称:九年级历史总复习 2.课程类型:必修课 3.教学材料:八.九年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4.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2课时,授课36课时) 5.授课教师 ...查看


  • 历史教学反思
  • 历史教学反思 王建平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 ...查看


  • 中国近代史(上册)阶段复习纲要
  • 中国近代史(上册)阶段复习纲要 [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 [基本线索]外国侵略者.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逐渐把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社会变成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 年的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知识网络结构] : [背景知识与单元线索] 1."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