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2.3.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学习目标】 1. 了解同素异形的概念

2. 了解碳的多种存在形态及碳的各种同素异形体的特点。 3. 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二者的区别和鉴定。 【自学探究】 知识点1 同素异形体

1.同素异形体:

⑴ 定义:由相同的 组成的 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 ,氧的同素异形体有 ,磷的同素异形体有 。 ⑵ 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知识点2 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知识点2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 预测与假设

⑴只有氧化性的微粒: ⑵只有还原性的微粒:

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 2. 实验方案

⑴证明 只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铁粉、铜粉、锌粉等。 ⑵证明 只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新制氯水、硝酸等。

⑶证明 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锌粉等;证明 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新制氯水、硝酸等。

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⑴Fe 3+的性质探究

⑵Fe 2+的性质探究

【思考探究】

1. 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分析铁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用于检验和分离金属铁的简单方法是什么? 2. 分析Fe 3O 4中二价铁元素与三价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3.Fe 在Cl 2中燃烧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FeCl 3,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说明了什么? 4. 思考如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Fe 2+或Fe 3+? ⑴Fe 3+的检验 ⑵Fe 2+的检验

5. 如图所示的铁三角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三种价态铁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对各步转化写出相对应的一个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6. 实验室中盛硫酸亚铁溶液的试剂瓶中,同场加些铁屑或铁钉,这是为什么? 【典例探究】

【典例1】如图所示装置,用NaOH 溶液、铁屑、稀H 2SO 4等试剂制备白色的Fe(OH)2沉淀。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2】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 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对腐蚀废液的处理某工程师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案:

(1)加入的过量物质①的化学式是________,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③的成分是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加过量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②、⑤合并通入⑥后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方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

1. 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①FeCl 2 ②FeCl 3 ③Fe (OH )3 ④HCl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③④ D. 全部

2. 将铁片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铁片质量与加入前相同的是( ) A.FeCl 2溶液 B.AgNO 3溶液 C.FeCl 3溶液 D. 盐酸

3. 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 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 A. 盐酸 B. 氯气 C.CuSO 4溶液 D. 稀硫酸

4. 下列物质能将Fe 2+氧化为Fe 3+,且能使单质Fe 由0价变为+3价的是( ) A. 氢气 B. 氯气 C. 浓盐酸 D. 稀硫酸

5.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 3、KSCN 和H 2SO 4、NaOH 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BaCl 2溶液 B.FeCl 2溶液 C.FeCl 3溶液 D.Fe(NO3) 3溶液

6.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FeCl 3,可加入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FeCl 3溶液中的少量FeCl 2,可加入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CuCl 2,可加入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 ②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铁元素 ③Fe 在纯氧中燃烧可得Fe 2O 3④Fe 2O 3不可与水反应得Fe (OH )3,所以

Fe 2O 3不是碱性氧化物 ⑤Fe (OH )2在空气中加热,可得FeO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⑤

2. 向某溶液中加入Fe 2+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红色,则下列结论

中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 B. 氧化性:Fe 3+>Cl2 C.Fe 2+与SCN -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Fe 2+被氯水氧化为Fe 3+

3. 将铁片放入下列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A.CuCl 2溶液 B.AgNO 3溶液 C.Fe 2(SO4) 3溶液 D. 稀硫酸 4. 下列物质能将Fe 3+转化为Fe 2+的有( ) ①新制氯水 ②铁 ③铜 ④稀硫酸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5.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 3+而可能含Fe 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 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 溶液 A. ①② B. 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

6. 将适量铁粉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 3+和Fe 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 3+和未

反应的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3 B.3∶2 C.1∶2 D.1∶1

7.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的FeCl 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 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 -浓度基本不变 B. 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 溶液,呈红色 C.Fe 2+和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8.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 H2,且溶液中加入KSCN 溶

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

A.B mol B.(A-B) mol C.1/2(A-B)mol D.1/2(A+B)mol

9. 将铜片放入0.1 mol·L -1FeCl 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的c (Fe 3+)∶c (Fe 2+)=2∶

3, 则Cu 2+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 B.4∶3 C.1∶2 D.5∶3

10. 向一定量的Fe 、FeO 、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 -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

出224 mL (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 A.11.2g B.5.6g C.2.8g D. 无法确定

11. (双选)将1.12 g铁粉加入到25 mL 2 mol·L -1的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其结果是( ) A. 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 (Cl-)基本不变 B. 往溶液中滴加无色KSCN 溶液,显红色 C. 溶液中n (Fe 2+)与n (Fe 3+)之比为6∶1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12. 将Fe 粉、Cu 粉、FeCl 3溶液、FeCl 2溶液和CuCl 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

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 (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________;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 (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

13. Fe (OH )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实验室中制备Fe (OH )2沉淀时需防止氧化,常用下列两种

方法。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 4溶液与用不含O 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 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 4溶液时还需加入 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 2常采用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 (OH )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 2的NaOH 溶液,插入FeSO 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 方法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为制得白色Fe (OH )2沉淀,实验时先打开止水夹a ,使A 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 ,这一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4. 常见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的商品名称是:速力菲,

正式名称是:琥珀酸亚铁薄膜片,为棕黄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暗黄色,药片中Fe 2+的含量约为34.0%~36.0%。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大。

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 2+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理论设计方案: 甲组:药片

NaOH 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溶于水−−→−−−

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 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1)分析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片服用 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淡黄色浑浊液−−−→淡红色溶液−−−→红色加深,有气体产生,后又退乙组:药片−−

(2)试剂1为________,试剂2为_______,加入试剂2 后,溶液为什么显淡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双氧水后,为什么红色加深?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1】答案:(1)稀硫酸、铁屑 (2)NaOH 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 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 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试剂1试剂2双氧水

【典例2】答案:(1)Fe 2FeCl 3+Fe====3FeCl2, CuCl2+Fe====FeCl2+Cu (2)Fe、Cu 过滤 Fe+2H+====H2↑+Fe2+

(3)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2Fe 2++Cl2====2Cl-+2Fe3+ (4)重新获得三氯化铁溶液,并回收金属铜

20答案:方法一:(1)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 (OH )2沉淀接触空气中的O 2被氧化方法二:先打开a ,Fe 与稀H 2SO 4反应生成FeSO 4,生成的H 2将A 、B 试管中的空气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a ,A 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将FeSO 4溶液沿导管压入B 试管,NaOH 与FeSO 4反应生成Fe (OH )2沉淀,试管中的H 2可保护 Fe (OH )2不被氧化 Fe+2H+====Fe2++H2↑ Fe 2++2OH-====Fe(OH)2↓ 答案:(1)Fe3+、Cu2+ (2)Fe2+、Fe3+或Cu 、Fe2+ (3)Fe、Cu Fe2+ (4)Fe、Cu

21答案:(1)该药片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少量药片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Fe2+,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盐酸 KSCN 溶液 有少量Fe 2+已经被氧化为Fe 3+,与SCN-结合成浓度较小的红色[Fe (SCN )]2+ 加入的H 2O 2能将Fe 2+氧化为Fe 3+,导致溶液中Fe 3+浓度增大,[Fe (SCN )]2+浓度也随之增大,所以红色加深氧气2Fe 2++3H2O 2+2H+====2Fe3++4H2O+O2↑

2.3.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学习目标】 1. 了解同素异形的概念

2. 了解碳的多种存在形态及碳的各种同素异形体的特点。 3. 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二者的区别和鉴定。 【自学探究】 知识点1 同素异形体

1.同素异形体:

⑴ 定义:由相同的 组成的 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 ,氧的同素异形体有 ,磷的同素异形体有 。 ⑵ 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知识点2 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知识点2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 预测与假设

⑴只有氧化性的微粒: ⑵只有还原性的微粒:

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 2. 实验方案

⑴证明 只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铁粉、铜粉、锌粉等。 ⑵证明 只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新制氯水、硝酸等。

⑶证明 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锌粉等;证明 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新制氯水、硝酸等。

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⑴Fe 3+的性质探究

⑵Fe 2+的性质探究

【思考探究】

1. 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分析铁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用于检验和分离金属铁的简单方法是什么? 2. 分析Fe 3O 4中二价铁元素与三价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3.Fe 在Cl 2中燃烧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FeCl 3,Fe 在O 2中燃烧生成Fe 3O 4,说明了什么? 4. 思考如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Fe 2+或Fe 3+? ⑴Fe 3+的检验 ⑵Fe 2+的检验

5. 如图所示的铁三角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三种价态铁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对各步转化写出相对应的一个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 6. 实验室中盛硫酸亚铁溶液的试剂瓶中,同场加些铁屑或铁钉,这是为什么? 【典例探究】

【典例1】如图所示装置,用NaOH 溶液、铁屑、稀H 2SO 4等试剂制备白色的Fe(OH)2沉淀。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2】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 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对腐蚀废液的处理某工程师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案:

(1)加入的过量物质①的化学式是________,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③的成分是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加过量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②、⑤合并通入⑥后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方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

1. 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①FeCl 2 ②FeCl 3 ③Fe (OH )3 ④HCl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③④ D. 全部

2. 将铁片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铁片质量与加入前相同的是( ) A.FeCl 2溶液 B.AgNO 3溶液 C.FeCl 3溶液 D. 盐酸

3. 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 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 A. 盐酸 B. 氯气 C.CuSO 4溶液 D. 稀硫酸

4. 下列物质能将Fe 2+氧化为Fe 3+,且能使单质Fe 由0价变为+3价的是( ) A. 氢气 B. 氯气 C. 浓盐酸 D. 稀硫酸

5.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 3、KSCN 和H 2SO 4、NaOH 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BaCl 2溶液 B.FeCl 2溶液 C.FeCl 3溶液 D.Fe(NO3) 3溶液

6.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FeCl 3,可加入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FeCl 3溶液中的少量FeCl 2,可加入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除去FeCl 2溶液中的少量CuCl 2,可加入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能被磁铁吸引 ②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铁元素 ③Fe 在纯氧中燃烧可得Fe 2O 3④Fe 2O 3不可与水反应得Fe (OH )3,所以

Fe 2O 3不是碱性氧化物 ⑤Fe (OH )2在空气中加热,可得FeO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⑤

2. 向某溶液中加入Fe 2+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红色,则下列结论

中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 B. 氧化性:Fe 3+>Cl2 C.Fe 2+与SCN -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Fe 2+被氯水氧化为Fe 3+

3. 将铁片放入下列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A.CuCl 2溶液 B.AgNO 3溶液 C.Fe 2(SO4) 3溶液 D. 稀硫酸 4. 下列物质能将Fe 3+转化为Fe 2+的有( ) ①新制氯水 ②铁 ③铜 ④稀硫酸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5.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 3+而可能含Fe 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 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 溶液 A. ①② B. 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

6. 将适量铁粉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 3+和Fe 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 3+和未

反应的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3 B.3∶2 C.1∶2 D.1∶1

7.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的FeCl 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 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 -浓度基本不变 B. 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 溶液,呈红色 C.Fe 2+和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8.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 H2,且溶液中加入KSCN 溶

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

A.B mol B.(A-B) mol C.1/2(A-B)mol D.1/2(A+B)mol

9. 将铜片放入0.1 mol·L -1FeCl 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的c (Fe 3+)∶c (Fe 2+)=2∶

3, 则Cu 2+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 B.4∶3 C.1∶2 D.5∶3

10. 向一定量的Fe 、FeO 、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 -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

出224 mL (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 A.11.2g B.5.6g C.2.8g D. 无法确定

11. (双选)将1.12 g铁粉加入到25 mL 2 mol·L -1的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其结果是( ) A. 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 (Cl-)基本不变 B. 往溶液中滴加无色KSCN 溶液,显红色 C. 溶液中n (Fe 2+)与n (Fe 3+)之比为6∶1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12. 将Fe 粉、Cu 粉、FeCl 3溶液、FeCl 2溶液和CuCl 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

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 (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________;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 (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

13. Fe (OH )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实验室中制备Fe (OH )2沉淀时需防止氧化,常用下列两种

方法。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 4溶液与用不含O 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 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 4溶液时还需加入 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 2常采用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 (OH )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 2的NaOH 溶液,插入FeSO 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 方法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为制得白色Fe (OH )2沉淀,实验时先打开止水夹a ,使A 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 ,这一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4. 常见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的商品名称是:速力菲,

正式名称是:琥珀酸亚铁薄膜片,为棕黄色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暗黄色,药片中Fe 2+的含量约为34.0%~36.0%。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大。

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 2+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理论设计方案: 甲组:药片

NaOH 溶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溶于水−−→−−−

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 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1)分析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片服用 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淡黄色浑浊液−−−→淡红色溶液−−−→红色加深,有气体产生,后又退乙组:药片−−

(2)试剂1为________,试剂2为_______,加入试剂2 后,溶液为什么显淡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双氧水后,为什么红色加深?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1】答案:(1)稀硫酸、铁屑 (2)NaOH 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 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 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试剂1试剂2双氧水

【典例2】答案:(1)Fe 2FeCl 3+Fe====3FeCl2, CuCl2+Fe====FeCl2+Cu (2)Fe、Cu 过滤 Fe+2H+====H2↑+Fe2+

(3)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2Fe 2++Cl2====2Cl-+2Fe3+ (4)重新获得三氯化铁溶液,并回收金属铜

20答案:方法一:(1)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 (OH )2沉淀接触空气中的O 2被氧化方法二:先打开a ,Fe 与稀H 2SO 4反应生成FeSO 4,生成的H 2将A 、B 试管中的空气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a ,A 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将FeSO 4溶液沿导管压入B 试管,NaOH 与FeSO 4反应生成Fe (OH )2沉淀,试管中的H 2可保护 Fe (OH )2不被氧化 Fe+2H+====Fe2++H2↑ Fe 2++2OH-====Fe(OH)2↓ 答案:(1)Fe3+、Cu2+ (2)Fe2+、Fe3+或Cu 、Fe2+ (3)Fe、Cu Fe2+ (4)Fe、Cu

21答案:(1)该药片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少量药片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Fe2+,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盐酸 KSCN 溶液 有少量Fe 2+已经被氧化为Fe 3+,与SCN-结合成浓度较小的红色[Fe (SCN )]2+ 加入的H 2O 2能将Fe 2+氧化为Fe 3+,导致溶液中Fe 3+浓度增大,[Fe (SCN )]2+浓度也随之增大,所以红色加深氧气2Fe 2++3H2O 2+2H+====2Fe3++4H2O+O2↑


相关文章

  •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课堂实录
  • [新课导入]ppt 播放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体缺少铁元素还铁的某种形式?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课题: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提问]根据预习案的完成,我们知道铁有变价,0.+2.+3价,铁的化合物比较 丰富,我们 ...查看


  • 铁及铁的化合物
  •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3价和+2价的铁的重要化合物,了解Fe 2+.Fe 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通过对灰绿色沉淀 ...查看


  •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铁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在"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 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 ...查看


  •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 ...查看


  •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练习
  •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练习 1.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铁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C .铁在Cl 2中燃烧火星四射 D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与O 2反应 2.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 ...查看


  •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学设计
  • www.canpoint.cn [设计理念] 1.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家庭实验,搭建探究学习的良好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 ...查看


  •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 铁的重要化合物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第三个框题,是中学的基础知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清晰的指出:根据生产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 教学目录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