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9期电力建设
Vol.28No.9
第9期年9月2007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
Sep,2007
・83・
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在SVC 的应用
成旭鹏1,焦东亮2
(1.宝钢股份公司热轧厂,上海市,200941;2.辽宁荣信电力电子股份公司,辽宁省鞍山市,114041)
[摘要]与普通的电触发晶闸管ETT对比,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具有直接光触发和内置BOD保护两大
优点,使得LTT阀塔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维护量明显降低、成本显著节省。随着LTT应用量的不断扩大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LTT技术在高压直流输配电换流阀和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关键词]
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
电触发晶闸管ETTBOD保护
SVC
中图分类号:TN34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7229(2007)09-0083-03
ApplicationofDirectLight-triggeredThyristor(LTT)inStaticVarCompensator(SVC)
CHENGXu-peng1,JIAODong-liang2
(1.Hot-RollFactory,BaosteelCo.,Ltd.,Shanghai200941,China;2.RongxinPowerElectronicCo.,Ltd.,Anshan114041,China)
[Abstract]
ComparedtoordinaryETT,directLTThastwomajoradvantages,suchasdirectlighttriggeringandbuilt-inBODprotection,resultingin
muchhigherreliability,lowermaintenancework,andlowercostsofvalvetower.Asgainingmoreapplicationsandlowercosts,therearegreatprospectsforLTTtechnologyinHVDC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includingconvertervalves,andstaticvarcompensators(SVC),etc.[Keywords]
directlight-triggeredthyristor(LTT);electrionictriggeredthyristor(ETT);BODprotection;staticvarcompensator(SVC)
0引言
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LightTriggered
1ETT晶闸管阀塔的主要特点
晶闸管阀的技术特点
用光电混合触发系统的晶闸管阀塔属于比较成
1.1ETT
Thyristor)是在普通的电触发晶闸管ETT(ElectronicTriggeredThyristo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元器件,其电气性能与ETT完全一致,自1993年以来进
入实用阶段,并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其发展历程可分为2个阶段:(1)将光触发功能单元集成到LTT硅片内部;(2)将用以正向过电压保护(简称BOD保护)的转折二极管(BreakOverDiode)集成到LTT硅片内部,使得LTT本身即具备BOD保护功能。
与普通的ETT一起,LTT技术开始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和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的晶闸管阀塔之中。由于LTT内部集成了光触发和BOD保护功能,使用此类晶闸管构成
熟的技术,为2000年前建成的SVC装置所采用,其晶闸管元件的门极为“电触发”。
为解决处于低电位的触发脉冲发生装置与处于高电位的晶闸管元件门极通道之间的绝缘问题,以及触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晶闸管的触发、监控均以光脉冲形式通过光缆在阀基电子设备(ValveBaseElectronic,简称VBE)和阀塔之间传输。在ETT阀中晶闸管为电触发方式,VBE输出的光触发脉冲首先经光缆传送到与晶闸管等电位的晶闸管电子设备(ThyristorElectronic,简称TE板),TE板将光触发脉冲转换成电脉冲并放大其功率,然后再将此强电触发脉冲送到晶闸管门极触发晶闸管。位于高电位的TE板为ETT阀控制保护功能的核心部件,它包括:取能回路、放大器回路、光电
SVC阀塔的用户将会由此而获得更加先进的技
术,并使得操作维护工作更加简便,运行成本更加低廉。
收稿日期:2007-06-17
作者简介:成旭鹏(1969-),男,大学本科,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厂供配电设备、大电机设备技术工作。
・84・
电力建设第28卷
转换器件、监视回路和保护回路(实现晶闸管正向电压超过设计值时的强迫安全导通即BOD保护)。
封装技术与ETT基本相同。与ETT不同的是,LTT的陶瓷外壳上没有穿透其的门极套管,触发光脉冲经过金属接触面被直接引入到硅片中心。
1.2
运行情况分析
TE板上电路较复杂,电源功率较大且高电位运
LTT没有内部门极触点,安装没有压力要求,也
就不需要机械弹簧进行阀串的压接,可靠性更高。
行,占据了晶闸管阀塔中90%以上的电子元件,是阀塔中最“脆弱”的元件。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晶闸管阀塔上约90%的TE板损坏由耦合取能回路引起,约
IREQ对运行时间10年以上晶闸管的失效情况进
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老化的门极触点是造成晶闸管失效的原因之一。
10%由晶闸管过电压保护BOD元件故障所致。
2LTT晶闸管阀塔的主要特点
LTT技术的核心之一,是光脉冲不经光电转换
而直接送到晶闸管元件的门极光敏区以触发晶闸管阀片。因此,除LTT阀片本身具备其特有的光敏区从而在阀片技术特性上与ETT相比有改变以外,它在光信号源、光脉冲传输及监控保护技术等方面也有独特的技术特点。LTT技术的核心之二是DOD保护。BOD保护被集成到晶闸管内部,晶闸管与BOD之间真正达到了“无感”连接,大大提高了保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除触发方式、BOD保护内外置方式不同以外,
2.2LTT晶闸管的触发
2.2.1LTT晶闸管阀的触发光源和触发方式
与需要数瓦大功率门极触发(电)脉冲的ETT相比,LTT仅需峰值功率为40mW触发光脉冲即可得到同样的启动性能。一般较小功率(3W)的激光二极管(LD)做触发光源,其能量强度和稳定性即可满足要求。激光二极管的加速老化试验表明,给LTT产生触发脉冲的激光二极管的寿命可达40年,其后仍能放射相当于初始光能95%的能量,而给ETT产生触发脉冲的激光二极管的寿命在10年以内。
在ETT阀塔中,从VBE输送到晶闸管电子设备TE的光信号一般为红外线光信号。LTT的光触发信号为激光信号,由VBE的激光二极管经过光缆直接输送到阀塔上的LTT硅片中心,抗干扰的能力更强,误触发的概率几乎为0,维护量很小。
LTT与ETT在其他电气机械方面的性能区别不大。对德国Eupec公司3.5、4.0、4.5英寸ETT和2.0、4.0、4.5英寸LTT相关技术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的结果如表1。
2.1LTT的外形和结构
ETT和LTT的外形尺寸如图1所示,左侧为E-upec生产的T2851N系列ETT,右侧为Eupec生产的T1503N系列LTT。从图中可以看出,LTT的外壳
表1
特性额定电流
典型最小保护电压/V
2.2.2
LTT晶闸管阀的BOD触发方式
在LTT中,晶闸管正向过电压保护(BOD)的功
能被集成到晶闸管硅片内部。采用这种技术后,即使晶闸管的触发信号中断,当晶闸管正向电压达到
BOD保护电压值时自动触发晶闸管。这一点对串联
LTT与ETT的性能对比
LTT
ETT
相同英寸数的晶闸管,即使最小保护电压相同,LTT的额定电流一般也较ETT小。
5200300A/μs
2000V/μs一般比较敏感
7500300A/μs
2000V/μs不敏感
di/dton
dv/dtoff电磁干扰触发脉冲
触发脉冲能量提供无电启动
系统欠电压、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启动性能
过电压保护的可靠性电子设备可靠性
触发脉冲高位取能光发射器
光纤的传输距离/m
IGTmax=350mA,VGTmax=2.5~3.5V,电脉冲宽度tgd=2μs。位于高电位的晶闸管电子设备,无冗余。
PLMmax=40mW,激光脉冲宽度tgd=5μs。VBE在低电位,有冗余的激光二极管。
可能(当足够的触发能量能够长时间储存在晶闸管电子设备上时)没有限制可能(当足够的触发能量储存在晶闸管电子设备上时)由外部的电子设备(150个元器件组成)起保护作用
没有限制
内部集成BOD保护,不需要额外的组件
1个晶闸管1个晶闸管电子设备由许多电气元件和集成电路决定取自RC阻尼回路红外二极管,50mW不超过40
2个晶闸管配1个TVM板可靠性高,因为电气元件少不需要
激光二极管,3W可达100
备注:2类晶闸管的其他电气性能和热性能基本一致,机械性能完全一致。
第9期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在SVC的应用
・85・
图1ETT和LTT的外形尺寸图
连接的晶闸管非常关键。位的VBE柜,以控制触发脉冲和监控晶闸管的状态。用于监控的光功率仅为LTT触发功率的1‰,故上述监控用LED在mA级微小电流下运行,其寿命大于30年,如图2所示。
2.2.3LTT晶闸管阀触发方式带来的优点
LTT内部集成了BOD保护的功能,采用直接光
触发的方式进行触发,省却了阀塔上处于高电位的晶闸管电子设备TE。TE被省却以后,优点明显:
(1)LTT不需要高电位逻辑电路和BOD保护触发电路,因此采用LTT的SVC阀塔的元器件数量将减少近7000个,故障率将下降,可靠性将提高。
(2)LTT无须辅助电源以给与晶闸管等电位的触发回路提供电源,所以交流系统电压降和外部故障(如直流陷落)对LTT的影响很小。
(3)与晶闸管等电位的门极驱动单元取消后,模块接线被简化,局部放电和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大为降低,设备投运后维护工作发生意外故障的可能性大为降低,LTT晶闸管阀塔可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4)将过电压保护功能集成到LTT的晶闸管硅片之中,减少了对匹配特性的要求,使得保护具备对外界影响固有的安全特性。
(5)阀塔无须预充电即可启动。当滤波回路与
图2LTT与ETT监控回路比较
3LTT晶闸管阀塔在SVC系统的应用
从1999年开始,Siemens、Toshiba、RXPE、Ansalto
等公司开始将LTT技术应用在SVC系统中。从2004年开始,国外进口提供的2套大容量基于LTT技术的SVC系统陆续在武钢2250热轧厂、宝钢厚板厂开始应用。据悉,这2套SVC工作稳定、运行情况基本良好,LTT晶闸管没有发生异常情况。
由于LTT具备直接光触发和内置BOD保护的两大优点,使得LTT阀塔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维护量明显降低、成本显著节省。LTT技术将是未来
TCR共用一个断路器送电时,TCR无须辅助电源的
等待时间即可对滤波回路组进行快速补偿。
2.3LTT晶闸管阀的监控
每个晶闸管元件上均有一电压监控回路
(ThyristorVoltageMonitor,简称TVM),它包括一向发
光二极管(LED)馈电的分压器。当晶闸管元件上所承受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导致LED发射光脉冲到地电
SVC和高压直流输配电换流阀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李汉才)
第28卷第9期电力建设
Vol.28No.9
第9期年9月2007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
Sep,2007
・83・
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在SVC 的应用
成旭鹏1,焦东亮2
(1.宝钢股份公司热轧厂,上海市,200941;2.辽宁荣信电力电子股份公司,辽宁省鞍山市,114041)
[摘要]与普通的电触发晶闸管ETT对比,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具有直接光触发和内置BOD保护两大
优点,使得LTT阀塔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维护量明显降低、成本显著节省。随着LTT应用量的不断扩大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LTT技术在高压直流输配电换流阀和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关键词]
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
电触发晶闸管ETTBOD保护
SVC
中图分类号:TN34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7229(2007)09-0083-03
ApplicationofDirectLight-triggeredThyristor(LTT)inStaticVarCompensator(SVC)
CHENGXu-peng1,JIAODong-liang2
(1.Hot-RollFactory,BaosteelCo.,Ltd.,Shanghai200941,China;2.RongxinPowerElectronicCo.,Ltd.,Anshan114041,China)
[Abstract]
ComparedtoordinaryETT,directLTThastwomajoradvantages,suchasdirectlighttriggeringandbuilt-inBODprotection,resultingin
muchhigherreliability,lowermaintenancework,andlowercostsofvalvetower.Asgainingmoreapplicationsandlowercosts,therearegreatprospectsforLTTtechnologyinHVDC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includingconvertervalves,andstaticvarcompensators(SVC),etc.[Keywords]
directlight-triggeredthyristor(LTT);electrionictriggeredthyristor(ETT);BODprotection;staticvarcompensator(SVC)
0引言
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LightTriggered
1ETT晶闸管阀塔的主要特点
晶闸管阀的技术特点
用光电混合触发系统的晶闸管阀塔属于比较成
1.1ETT
Thyristor)是在普通的电触发晶闸管ETT(ElectronicTriggeredThyristo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元器件,其电气性能与ETT完全一致,自1993年以来进
入实用阶段,并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其发展历程可分为2个阶段:(1)将光触发功能单元集成到LTT硅片内部;(2)将用以正向过电压保护(简称BOD保护)的转折二极管(BreakOverDiode)集成到LTT硅片内部,使得LTT本身即具备BOD保护功能。
与普通的ETT一起,LTT技术开始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和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的晶闸管阀塔之中。由于LTT内部集成了光触发和BOD保护功能,使用此类晶闸管构成
熟的技术,为2000年前建成的SVC装置所采用,其晶闸管元件的门极为“电触发”。
为解决处于低电位的触发脉冲发生装置与处于高电位的晶闸管元件门极通道之间的绝缘问题,以及触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晶闸管的触发、监控均以光脉冲形式通过光缆在阀基电子设备(ValveBaseElectronic,简称VBE)和阀塔之间传输。在ETT阀中晶闸管为电触发方式,VBE输出的光触发脉冲首先经光缆传送到与晶闸管等电位的晶闸管电子设备(ThyristorElectronic,简称TE板),TE板将光触发脉冲转换成电脉冲并放大其功率,然后再将此强电触发脉冲送到晶闸管门极触发晶闸管。位于高电位的TE板为ETT阀控制保护功能的核心部件,它包括:取能回路、放大器回路、光电
SVC阀塔的用户将会由此而获得更加先进的技
术,并使得操作维护工作更加简便,运行成本更加低廉。
收稿日期:2007-06-17
作者简介:成旭鹏(1969-),男,大学本科,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厂供配电设备、大电机设备技术工作。
・84・
电力建设第28卷
转换器件、监视回路和保护回路(实现晶闸管正向电压超过设计值时的强迫安全导通即BOD保护)。
封装技术与ETT基本相同。与ETT不同的是,LTT的陶瓷外壳上没有穿透其的门极套管,触发光脉冲经过金属接触面被直接引入到硅片中心。
1.2
运行情况分析
TE板上电路较复杂,电源功率较大且高电位运
LTT没有内部门极触点,安装没有压力要求,也
就不需要机械弹簧进行阀串的压接,可靠性更高。
行,占据了晶闸管阀塔中90%以上的电子元件,是阀塔中最“脆弱”的元件。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晶闸管阀塔上约90%的TE板损坏由耦合取能回路引起,约
IREQ对运行时间10年以上晶闸管的失效情况进
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老化的门极触点是造成晶闸管失效的原因之一。
10%由晶闸管过电压保护BOD元件故障所致。
2LTT晶闸管阀塔的主要特点
LTT技术的核心之一,是光脉冲不经光电转换
而直接送到晶闸管元件的门极光敏区以触发晶闸管阀片。因此,除LTT阀片本身具备其特有的光敏区从而在阀片技术特性上与ETT相比有改变以外,它在光信号源、光脉冲传输及监控保护技术等方面也有独特的技术特点。LTT技术的核心之二是DOD保护。BOD保护被集成到晶闸管内部,晶闸管与BOD之间真正达到了“无感”连接,大大提高了保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除触发方式、BOD保护内外置方式不同以外,
2.2LTT晶闸管的触发
2.2.1LTT晶闸管阀的触发光源和触发方式
与需要数瓦大功率门极触发(电)脉冲的ETT相比,LTT仅需峰值功率为40mW触发光脉冲即可得到同样的启动性能。一般较小功率(3W)的激光二极管(LD)做触发光源,其能量强度和稳定性即可满足要求。激光二极管的加速老化试验表明,给LTT产生触发脉冲的激光二极管的寿命可达40年,其后仍能放射相当于初始光能95%的能量,而给ETT产生触发脉冲的激光二极管的寿命在10年以内。
在ETT阀塔中,从VBE输送到晶闸管电子设备TE的光信号一般为红外线光信号。LTT的光触发信号为激光信号,由VBE的激光二极管经过光缆直接输送到阀塔上的LTT硅片中心,抗干扰的能力更强,误触发的概率几乎为0,维护量很小。
LTT与ETT在其他电气机械方面的性能区别不大。对德国Eupec公司3.5、4.0、4.5英寸ETT和2.0、4.0、4.5英寸LTT相关技术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的结果如表1。
2.1LTT的外形和结构
ETT和LTT的外形尺寸如图1所示,左侧为E-upec生产的T2851N系列ETT,右侧为Eupec生产的T1503N系列LTT。从图中可以看出,LTT的外壳
表1
特性额定电流
典型最小保护电压/V
2.2.2
LTT晶闸管阀的BOD触发方式
在LTT中,晶闸管正向过电压保护(BOD)的功
能被集成到晶闸管硅片内部。采用这种技术后,即使晶闸管的触发信号中断,当晶闸管正向电压达到
BOD保护电压值时自动触发晶闸管。这一点对串联
LTT与ETT的性能对比
LTT
ETT
相同英寸数的晶闸管,即使最小保护电压相同,LTT的额定电流一般也较ETT小。
5200300A/μs
2000V/μs一般比较敏感
7500300A/μs
2000V/μs不敏感
di/dton
dv/dtoff电磁干扰触发脉冲
触发脉冲能量提供无电启动
系统欠电压、系统故障情况下的启动性能
过电压保护的可靠性电子设备可靠性
触发脉冲高位取能光发射器
光纤的传输距离/m
IGTmax=350mA,VGTmax=2.5~3.5V,电脉冲宽度tgd=2μs。位于高电位的晶闸管电子设备,无冗余。
PLMmax=40mW,激光脉冲宽度tgd=5μs。VBE在低电位,有冗余的激光二极管。
可能(当足够的触发能量能够长时间储存在晶闸管电子设备上时)没有限制可能(当足够的触发能量储存在晶闸管电子设备上时)由外部的电子设备(150个元器件组成)起保护作用
没有限制
内部集成BOD保护,不需要额外的组件
1个晶闸管1个晶闸管电子设备由许多电气元件和集成电路决定取自RC阻尼回路红外二极管,50mW不超过40
2个晶闸管配1个TVM板可靠性高,因为电气元件少不需要
激光二极管,3W可达100
备注:2类晶闸管的其他电气性能和热性能基本一致,机械性能完全一致。
第9期直接光触发晶闸管(LTT)在SVC的应用
・85・
图1ETT和LTT的外形尺寸图
连接的晶闸管非常关键。位的VBE柜,以控制触发脉冲和监控晶闸管的状态。用于监控的光功率仅为LTT触发功率的1‰,故上述监控用LED在mA级微小电流下运行,其寿命大于30年,如图2所示。
2.2.3LTT晶闸管阀触发方式带来的优点
LTT内部集成了BOD保护的功能,采用直接光
触发的方式进行触发,省却了阀塔上处于高电位的晶闸管电子设备TE。TE被省却以后,优点明显:
(1)LTT不需要高电位逻辑电路和BOD保护触发电路,因此采用LTT的SVC阀塔的元器件数量将减少近7000个,故障率将下降,可靠性将提高。
(2)LTT无须辅助电源以给与晶闸管等电位的触发回路提供电源,所以交流系统电压降和外部故障(如直流陷落)对LTT的影响很小。
(3)与晶闸管等电位的门极驱动单元取消后,模块接线被简化,局部放电和电磁干扰的可能性大为降低,设备投运后维护工作发生意外故障的可能性大为降低,LTT晶闸管阀塔可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4)将过电压保护功能集成到LTT的晶闸管硅片之中,减少了对匹配特性的要求,使得保护具备对外界影响固有的安全特性。
(5)阀塔无须预充电即可启动。当滤波回路与
图2LTT与ETT监控回路比较
3LTT晶闸管阀塔在SVC系统的应用
从1999年开始,Siemens、Toshiba、RXPE、Ansalto
等公司开始将LTT技术应用在SVC系统中。从2004年开始,国外进口提供的2套大容量基于LTT技术的SVC系统陆续在武钢2250热轧厂、宝钢厚板厂开始应用。据悉,这2套SVC工作稳定、运行情况基本良好,LTT晶闸管没有发生异常情况。
由于LTT具备直接光触发和内置BOD保护的两大优点,使得LTT阀塔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维护量明显降低、成本显著节省。LTT技术将是未来
TCR共用一个断路器送电时,TCR无须辅助电源的
等待时间即可对滤波回路组进行快速补偿。
2.3LTT晶闸管阀的监控
每个晶闸管元件上均有一电压监控回路
(ThyristorVoltageMonitor,简称TVM),它包括一向发
光二极管(LED)馈电的分压器。当晶闸管元件上所承受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导致LED发射光脉冲到地电
SVC和高压直流输配电换流阀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李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