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出重拳
【引语】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学校提出了“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课程改革理念,各学科大胆创新、互相整合,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语文学科打破传统,在课程改革中力排众难出重拳,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排头兵。2014年2月,学校全面启动并实施了“语文素养提升工程”,为学校语文教学开启了新的航程。
“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简介和实施概况
“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由“课外阅读”、“经典积累”、“习作”、“汉字读写”、“课前展示”五大板块构成,共同建构学生语文素养的坚实大厦。
课外阅读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努力创建书香校园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为确保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的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积累
传承经典、弘扬国粹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为此,学校专门组织学校优秀教师编写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经典积累校本教材,并开设了校本课程。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丰富了语言积累,丰厚了文化底蕴。
写作
习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学校从激发
写作兴趣和开拓写作素材等方面进行改革,打通写作与阅读的通道,搭建写作与生活的桥梁。同时,通过开辟班级习作墙报和进行小组轮流日记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
汉字读写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是汉字读写板块的精髓。汉字的认读、听写、书写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汉字读写教学的有效、实效,学校专门开设了写字课,一、二年级开设了识字课;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校级、年级的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形式促进了汉字读写教学的开展。
课前展示
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朗诵、演讲等外在语文素养,学校专门开设了课前五分钟环节,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同时,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级各类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才艺比赛等的途径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师资建设出成效
【引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直以来,学校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2014年,学校进一步创新方法,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逐步走出了一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子。
以德为美,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1、以师德为中心,深入开展“四爱四比”活动,即爱祖国、爱事业、爱职业、爱学生;工作面前比干劲,学生面前比爱心,事业面前比贡献,荣誉面前比风格。
2、 开展“以校兴为己任,为学校做贡献”主题系列活动,使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激发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以“师德规范”为依托,评选校级“最美教师”,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使教师一言一行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于有声之处传播文明的声音,于无声之处体现文明的魅力。 以能为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
“青蓝工程”,把新教师带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让新教师成为学校教学教研的后备军。为更好地落实“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学校给每一位新老师在本年级内选定了
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共同钻研教材、讨论教学设计、互相听课、指导上公开课等途径让新教师尽快成长。
2、实施“课程改革工程”,让新课程的理念深入每一个老师心中,并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好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实效,全面提升学生素养。①通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和引导教师自我研修,让每位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每个年段的各项教学目标了然于心,做到心中有纲,在具体教学中不人为地降低和拔高要求。②每双周的教研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逐步提高每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③通过撰写教学反思,让教师不断总结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在经验中成长,在教训中成长。教研组通过随堂听课及时地发现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难点、困惑并予以指导。
以学为美、提升教师文化修养;
学校发展在教师,我校将在今后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教师潜能,弘扬教师个性,激发教师生命活力,提升教师生命价值,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共赢的远景目标。
努力构建“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
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特长”的人才,学校突破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积极开发和建构特长教育课程。
体育教育
学校通过组建校田径队、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全面提升学生健康水平。校田径队曾连续多年在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傲人成绩,积累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成为全县小学体育教育的领头雁。
竹竿舞是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它节奏欢快、队形多变,把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极具观赏性和活力,获得很多学生的青睐,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此外,羽毛球、跆拳道等体育教育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学校体育特长教育的生力军。
艺术教育
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学生开设了舞蹈、电子琴、绘画、书法等兴趣小组。校舞蹈队曾多次参加县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的佳绩,展现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水平。
技能教育
为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本领和劳动技能,学生专门开设了“生活技能训练馆”,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这项课程包括一般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野外生存技能、逃生技能等。
今后,河小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人、会生活、会劳动”的新时代少年做出不懈的努力。
课程改革出重拳
【引语】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学校提出了“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课程改革理念,各学科大胆创新、互相整合,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语文学科打破传统,在课程改革中力排众难出重拳,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排头兵。2014年2月,学校全面启动并实施了“语文素养提升工程”,为学校语文教学开启了新的航程。
“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简介和实施概况
“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由“课外阅读”、“经典积累”、“习作”、“汉字读写”、“课前展示”五大板块构成,共同建构学生语文素养的坚实大厦。
课外阅读
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努力创建书香校园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为确保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的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积累
传承经典、弘扬国粹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为此,学校专门组织学校优秀教师编写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经典积累校本教材,并开设了校本课程。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丰富了语言积累,丰厚了文化底蕴。
写作
习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学校从激发
写作兴趣和开拓写作素材等方面进行改革,打通写作与阅读的通道,搭建写作与生活的桥梁。同时,通过开辟班级习作墙报和进行小组轮流日记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
汉字读写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是汉字读写板块的精髓。汉字的认读、听写、书写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汉字读写教学的有效、实效,学校专门开设了写字课,一、二年级开设了识字课;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通过校级、年级的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形式促进了汉字读写教学的开展。
课前展示
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朗诵、演讲等外在语文素养,学校专门开设了课前五分钟环节,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同时,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级各类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才艺比赛等的途径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师资建设出成效
【引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直以来,学校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2014年,学校进一步创新方法,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逐步走出了一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子。
以德为美,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1、以师德为中心,深入开展“四爱四比”活动,即爱祖国、爱事业、爱职业、爱学生;工作面前比干劲,学生面前比爱心,事业面前比贡献,荣誉面前比风格。
2、 开展“以校兴为己任,为学校做贡献”主题系列活动,使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激发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以“师德规范”为依托,评选校级“最美教师”,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使教师一言一行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于有声之处传播文明的声音,于无声之处体现文明的魅力。 以能为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
“青蓝工程”,把新教师带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让新教师成为学校教学教研的后备军。为更好地落实“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学校给每一位新老师在本年级内选定了
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共同钻研教材、讨论教学设计、互相听课、指导上公开课等途径让新教师尽快成长。
2、实施“课程改革工程”,让新课程的理念深入每一个老师心中,并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好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实效,全面提升学生素养。①通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和引导教师自我研修,让每位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每个年段的各项教学目标了然于心,做到心中有纲,在具体教学中不人为地降低和拔高要求。②每双周的教研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逐步提高每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③通过撰写教学反思,让教师不断总结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在经验中成长,在教训中成长。教研组通过随堂听课及时地发现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难点、困惑并予以指导。
以学为美、提升教师文化修养;
学校发展在教师,我校将在今后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教师潜能,弘扬教师个性,激发教师生命活力,提升教师生命价值,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共赢的远景目标。
努力构建“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
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特长”的人才,学校突破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积极开发和建构特长教育课程。
体育教育
学校通过组建校田径队、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全面提升学生健康水平。校田径队曾连续多年在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傲人成绩,积累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成为全县小学体育教育的领头雁。
竹竿舞是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它节奏欢快、队形多变,把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极具观赏性和活力,获得很多学生的青睐,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此外,羽毛球、跆拳道等体育教育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学校体育特长教育的生力军。
艺术教育
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学生开设了舞蹈、电子琴、绘画、书法等兴趣小组。校舞蹈队曾多次参加县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的佳绩,展现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水平。
技能教育
为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本领和劳动技能,学生专门开设了“生活技能训练馆”,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这项课程包括一般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野外生存技能、逃生技能等。
今后,河小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做人、会生活、会劳动”的新时代少年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