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渡汉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渡汉江》教学设计

西洞学校 周成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2、通过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比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自学导练法

教学过程:

一、中考回望:2014中考试题简析

二、导入:由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三、板书课题:渡汉江 宋之问

四、作者简介

五、指导朗读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六、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

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词语解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七、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

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

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

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八、写作特色探究

九、比较探究

异曲同工“真”“奇”“妙”

——《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述怀 杜 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以下简称“宋诗”) 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

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述怀》(以下简称“杜诗”) 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

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

赏析。

十、小结练习

1. 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

表达作用?

明确: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

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 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明确: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

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

者可以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十一、作业:

1. 阅读《逢入京使》,完成各题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

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 阅读鉴赏,完成训练:

(1)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 . 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

来访时的感受。

B . 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

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 . 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

淡的心情。

D .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

景,含蓄而有韵味。

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这首诗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中第之后而作。

(1)这首诗留给后人的两个成语是 、 。

(2)请解释“龌龊”、“放荡”在本诗中的含义。

龌龊: 放荡: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

《渡汉江》教学设计

西洞学校 周成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2、通过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比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自学导练法

教学过程:

一、中考回望:2014中考试题简析

二、导入:由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三、板书课题:渡汉江 宋之问

四、作者简介

五、指导朗读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六、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

越胆怯,不敢询问遇到的家乡来人。

词语解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七、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

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

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

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细致。

八、写作特色探究

九、比较探究

异曲同工“真”“奇”“妙”

——《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述怀 杜 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以下简称“宋诗”) 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

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述怀》(以下简称“杜诗”) 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

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

赏析。

十、小结练习

1. 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

表达作用?

明确: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

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 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明确: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

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

者可以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十一、作业:

1. 阅读《逢入京使》,完成各题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

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 阅读鉴赏,完成训练:

(1)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 . 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

来访时的感受。

B . 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

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 . 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

淡的心情。

D .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

景,含蓄而有韵味。

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这首诗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中第之后而作。

(1)这首诗留给后人的两个成语是 、 。

(2)请解释“龌龊”、“放荡”在本诗中的含义。

龌龊: 放荡: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


相关文章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 ...查看


  • 北师大初中语文目录
  •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 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鲁 迅 拣麦穗-------张 洁 *童年絮味------舒 婷 *生 命------- 沉 ...查看


  • 1-12册古诗归类整理
  • 1-12册古诗归类整理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 1.春 晓 (唐.孟浩然)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下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绝句 (唐•杜甫) (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用书)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白衣天使]教学反思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白衣天使>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新选入的课文,在教学中很难把握.在教学<白衣天使>一课时,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课文讲述的是南丁格尔从事护理事业和在护理事业上作出的杰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文统计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文统计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1.<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2.<晏子使楚> 婴闻之,橘生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材目录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材目录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语文天地一>         <平分生命>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礼物>课时二 <礼物> 第二单元 & ...查看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
  • 北师大版<相交与垂直>教案_数学一年级语文二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语文五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九年级语文高中语文一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七年级数学八年级数学九年级数学高中数学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太阳的话
  •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太阳的话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了解诗意,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2.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