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提升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案例研究

思维导图提升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案例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个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目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为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由此,促进个体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仔细思考后,我们会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一丝不苟地讲解数学知识,学生规规矩矩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看似如此规范的课堂中,是否缺少点什么。难道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没有疑问,有的只是接受。为什么整节数学课堂显得那么平静,波澜不惊。再翻看学生的数学作业,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如出一辙。因此,我们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闪烁学生个性思维的光芒。

3. 学生发展的需要

数学个性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标中也特别强调对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我们教师在课改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不够,还停留在机械学习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大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和应用,因为更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它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培养我们的个性思维能力。这恰恰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解题方法多、知识点繁杂等困难的需求,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个数学知识点的联系,提高记忆力,协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度,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对思维导图与学生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关联认识,笔者对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文献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收集教学案例,观察和分析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对学生个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旨在探讨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策略,并对其课堂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客观评价思维导图对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影响,为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开启一扇新窗户。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思维导图(Mind Map)又被称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等。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 )于1970年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使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使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得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国外教育界与思维导图相似的研究还包括“概念图”(Concept Map) 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系的Josehp d Novak 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主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Novak 教授认为,概念图对于学习者和教师同样重要,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生的认知活动。此外,思维导图作为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目录中也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使用了思维导图。

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来说,国内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刚刚起步,教育界的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一些小学、中学、大学进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尝试,使思维导图的应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不少学校都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大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在据互联网所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主任黎加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的赵国庆等等已经有众多的教育界的先行者在关注和积极谈讨它的应用,也已经有相关的公

司在进行思维导图软件的制作开发和汉化工作。目前中文互联网上有不少关于思维导图的论坛,有利于人们互相切磋。可以肯定的是,在明确的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思维导图必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也必将更加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联系:本课题的研究借鉴、继承的相关成果,顺应了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区别: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把思维导图与培养学生的数学个性思维能力联系起来,开辟出一个培养学生个性思维的新视角,是对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

(三)本课题可能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范式有所创新,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执行力,开辟出一个培养学生个性思维的新视角,探索出提升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新途径与方法,是对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教师加深对思维导图对数学个性思维能力影响的认识,达到了把思维导图与培养学生的数学个性思维能力联系起来的目的,开辟出一个培养学生数学个性思维的新视角,是对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为提高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 加强教师上课的有效性。相比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课程内容图形化,简单易懂,建立了知识间的连接和网络化,更能刺激学生在课上的45分钟要效率,更容易掌握所学。

2. 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地发挥自我的能力和作用,将知识构建系统化,整体化,并且能够灵活地处理所有信息,更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学习的策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够从问题的焦点出发,思维的

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得到发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在不同知识之间构建桥梁,是学生能够会学,乐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思维导图:这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这种发散性的结构符合大脑工作的原理,体现了人们个性思维过程中的多向性和跳跃性,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整理思路、快速学习的方法和工具。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个性思维: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

数学个性思维: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活动、解决问题时的个性思考方式就是数学个性思维。数学个性思维是以数与形为个性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与符号为个性思维载体,并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个性思维。

能力:指在任务或情景中表现的一组行为。

数学个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个性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课题界定:指对利于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来提升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活动、解决问题时的运用个性思维进行思考时表现出的一组行为的案例研究,以探索出提升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新途径与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探索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方式的策略。

(二)培养能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的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调查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个性思维能力现状,分析其原因。

(二)进行与思维导图整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探索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方式的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查阅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阅读思维导图、数学个性思维等方面的专著,拓宽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从中获得理念上的创新、实践上的借鉴。

(二)案例研究:包括教师案例、学生案例、课堂教学案例等。

(三)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基于思维导图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具体的操作途径与方法。

(四)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

1. 确定研究主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 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阅读书目《小学个性思维导图应用魔方》,掌握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0月)

1.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阅读有关理论书籍《个性思维导图》,收集原始材料。

2. 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思路,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 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读书笔记和研究论文,做好课题的案例分析工作,形成文字性材料,

(三)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 根据调整后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进行课题的研究。

2. 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研究论文、案例等。

3. 做好结题相关工作,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

4. 邀请专家进行课题结题鉴定。

九、课题预期研究的成果及完成的时间

十、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本人有课题研究经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二十多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而且在本课题申报之前,本人已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相关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有了一定课题研究基础。

(二)围绕本课题,本人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及时撰写读书笔记进行了学习研究,掌握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并认真制定了相应的详实研究计划,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对相关课题的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案例分析,形成案例分析集,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

(三)完成研究任务的有力保障条件

学校为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充分提供时间、政策及其它条件的保证。领导及教研部门也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该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学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晓宁.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2] 5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托尼·巴赞著(英).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 ]. 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4]齐伟. 概念图.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 ]. 软件导刊,2005,(08). [5]侯建军,李海青. 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04).

思维导图提升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案例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个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已成为目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为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由此,促进个体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仔细思考后,我们会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一丝不苟地讲解数学知识,学生规规矩矩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看似如此规范的课堂中,是否缺少点什么。难道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没有疑问,有的只是接受。为什么整节数学课堂显得那么平静,波澜不惊。再翻看学生的数学作业,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如出一辙。因此,我们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闪烁学生个性思维的光芒。

3. 学生发展的需要

数学个性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标中也特别强调对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我们教师在课改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不够,还停留在机械学习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大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和应用,因为更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它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培养我们的个性思维能力。这恰恰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解题方法多、知识点繁杂等困难的需求,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个数学知识点的联系,提高记忆力,协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度,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基于以上对思维导图与学生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关联认识,笔者对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文献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收集教学案例,观察和分析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对学生个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旨在探讨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策略,并对其课堂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客观评价思维导图对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影响,为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开启一扇新窗户。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思维导图(Mind Map)又被称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等。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 )于1970年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使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使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得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国外教育界与思维导图相似的研究还包括“概念图”(Concept Map) 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系的Josehp d Novak 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主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Novak 教授认为,概念图对于学习者和教师同样重要,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生的认知活动。此外,思维导图作为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目录中也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使用了思维导图。

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来说,国内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刚刚起步,教育界的很多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一些小学、中学、大学进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尝试,使思维导图的应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不少学校都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大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关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在据互联网所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主任黎加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的赵国庆等等已经有众多的教育界的先行者在关注和积极谈讨它的应用,也已经有相关的公

司在进行思维导图软件的制作开发和汉化工作。目前中文互联网上有不少关于思维导图的论坛,有利于人们互相切磋。可以肯定的是,在明确的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思维导图必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也必将更加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联系:本课题的研究借鉴、继承的相关成果,顺应了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区别: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把思维导图与培养学生的数学个性思维能力联系起来,开辟出一个培养学生个性思维的新视角,是对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

(三)本课题可能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范式有所创新,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执行力,开辟出一个培养学生个性思维的新视角,探索出提升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新途径与方法,是对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教师加深对思维导图对数学个性思维能力影响的认识,达到了把思维导图与培养学生的数学个性思维能力联系起来的目的,开辟出一个培养学生数学个性思维的新视角,是对思维导图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为提高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 加强教师上课的有效性。相比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课程内容图形化,简单易懂,建立了知识间的连接和网络化,更能刺激学生在课上的45分钟要效率,更容易掌握所学。

2. 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地发挥自我的能力和作用,将知识构建系统化,整体化,并且能够灵活地处理所有信息,更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学习的策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够从问题的焦点出发,思维的

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得到发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在不同知识之间构建桥梁,是学生能够会学,乐学,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思维导图:这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这种发散性的结构符合大脑工作的原理,体现了人们个性思维过程中的多向性和跳跃性,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整理思路、快速学习的方法和工具。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个性思维: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

数学个性思维: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活动、解决问题时的个性思考方式就是数学个性思维。数学个性思维是以数与形为个性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与符号为个性思维载体,并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个性思维。

能力:指在任务或情景中表现的一组行为。

数学个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个性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课题界定:指对利于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来提升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活动、解决问题时的运用个性思维进行思考时表现出的一组行为的案例研究,以探索出提升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新途径与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探索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方式的策略。

(二)培养能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的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调查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个性思维能力现状,分析其原因。

(二)进行与思维导图整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探索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数学个性思维能力的方式的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查阅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阅读思维导图、数学个性思维等方面的专著,拓宽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从中获得理念上的创新、实践上的借鉴。

(二)案例研究:包括教师案例、学生案例、课堂教学案例等。

(三)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基于思维导图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具体的操作途径与方法。

(四)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

1. 确定研究主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 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阅读书目《小学个性思维导图应用魔方》,掌握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0月)

1.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阅读有关理论书籍《个性思维导图》,收集原始材料。

2. 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思路,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 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读书笔记和研究论文,做好课题的案例分析工作,形成文字性材料,

(三)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 根据调整后的工作计划,进一步进行课题的研究。

2. 对前面两阶段的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研究论文、案例等。

3. 做好结题相关工作,归类整理和汇编研究成果。

4. 邀请专家进行课题结题鉴定。

九、课题预期研究的成果及完成的时间

十、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本人有课题研究经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二十多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而且在本课题申报之前,本人已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相关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有了一定课题研究基础。

(二)围绕本课题,本人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并及时撰写读书笔记进行了学习研究,掌握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并认真制定了相应的详实研究计划,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对相关课题的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案例分析,形成案例分析集,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

(三)完成研究任务的有力保障条件

学校为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充分提供时间、政策及其它条件的保证。领导及教研部门也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该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学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晓宁. 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2] 5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托尼·巴赞著(英).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 ]. 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4]齐伟. 概念图.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J ]. 软件导刊,2005,(08). [5]侯建军,李海青. 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04).


相关文章

  • 案例: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案例 课题学习: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 瓜州县第三中学:崔宏岩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又通过类比数的运算的方法学习了同底数幂乘除法法则,进而学习了整式乘除运算.在学 ...查看


  • 微课题研究报告案例
  • 微课题研究报告案例 案例一: 用真诚的关爱走进她的心 一.发现问题 新学期,学校安排我做四(3)班的副班主任.在与学生几天的接触中,我发现了一位姓李的女学生非常特殊:歪扭的小辫.羞涩的目光使小脸显得有些苍白,时而发呆撵头发.时而嘬手指,就是 ...查看


  •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研究
  •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迫切的 任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思维活动,经历 ...查看


  •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摘要 2005年九月我校低年级组向区课题组申请了题为<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实践>并于05年十月份在区级立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 ...查看


  •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的校本研修个案
  • 数字社区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修作为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其有效性得到了认可.这一期"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出"思维 ...查看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 ...查看


  • 个人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短期) 编号:XG/2013/0918 低年级拼音识字方法与语言训练整合的案例研究 结题报告 连云港市某某小学 徐某某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本课题于2012年12月份申报,,201 ...查看


  • 教材教法考试题 1
  •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五)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 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 ...查看


  • 教育培训机构宣传手册
  • 宇光教育宣传手册文案策划 (宇光教育告白皮书) 目录 一 简介 二 宇光教育模式特色 三 宇光教师简介 四 成功案例 五 宇光教育企业文化 六 宇光教育(分析中小学性格特点) 七 宇光教育课程介绍及明星学员 八 答家长问.感言,社会.媒体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