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及意义
家长姓名:王志学 北京健康广济贸易有限公司
孩子姓名:王彦喆 朝阳区大黄庄小学 一(1)班
联系电话:[1**********]
前些年在中国有一个炒得比较热的故事,是说外国媳妇教育孩子的方法让中国婆婆大开眼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是孩子不吃饭就饿着;第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三是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情。当时的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没有多少感触,因为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需要我去管理。现在我的孩子也慢慢长大,已经就读小学一年级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下面就来说说我对孩子教育的理解与想法。我主要想谈谈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的习惯培养及意义。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将成为人一生中的烙印。他的学习、生活、工作及行事风格都会有习惯的影子,习惯将会是人一生的存在。
第一方面,培养孩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习惯好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家长们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就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持之以恒。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灌输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例如让孩子去洗些自己的小件衣物或帮着大人做些家务等。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孩子把这些家务做好,或者是教会孩子做这些事情。其真实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相互合作才能更好的生活。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劳动的生活习惯时,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会增强很多。
二、孩子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讲究卫生。如果卫生习惯不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孩子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经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同时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让孩子学会节俭。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没有注意对孩子节俭这一习惯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节俭是寒酸的表现。其实想一想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节俭呢?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不给,不预支,让孩子学会节制、学会理财。家长要引领孩子不同他人攀比,当然,家长首先不能进行攀比。也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做家务挣钱的项目,如拖地、扫地完成挣3元,洗碗挣2元等等这些项目。如果孩子想要某
个合理的物件,就要靠自己在家里做家务挣钱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他就知道挣钱的艰辛,不会乱花钱了。
四、对于看电视、上网、用手机玩电游的事情,我个人的看法是堵不如疏。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少上网、少玩手机,多读书,用行动说服一切。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导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戏,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戏上了。在孩子玩游戏之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我就是跟我孩子说好每天只准一个小时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家长要多一点耐心,要慢慢指导孩子在玩游戏中自己学会控制,最好不要与孩子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要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五、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孩子客人来了不知道问候,甚至还有的孩子满嘴脏话,而家长往往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要知道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为当他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错事了,更不会去改正,所以日常的礼貌教育就特别关键。市场教育孩子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要学会让坐、端茶、送客等,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师长等。
六、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我从小跟孩子灌输的是遵守双方达成的共识。无论是玩还是做任何事情,我会和孩子达成共识,这里包含事件、时间、参与人物等。举个例子,在孩子玩游戏前,我会和孩子定好本次玩游戏的时间,到时间后他自己停下,告知我结束了。如果超过时间要我去跟他喊停的话,那么明天将惩罚不准玩了。我和孩子平时一直灌输的就是契约精神。通过我的观察只要家长坚持2-3年的时间,孩子就会在心里慢慢形成这个契约精神的雏形。在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上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比如,学习、娱乐、锻炼等时间的分配就和孩子很容易达成协议。
第二个方面,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决定孩子学习好坏的关键因素是孩子这个主体,学习成绩优秀绝大多数不是靠上校外辅导班、或是靠家长的督促在高压才取得好成绩的。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因为孩子这个主体在学习上有较强的独立性。培养独立性方面,我个人的做法是:让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做作业,家长不坐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有不会的题目,就空着不做,等做完会做的题目后再问家长。千万不能让孩子做完一道题目就问家长做的对不对,或者家长在旁边盯着,孩子一有做错的题目就立即指出来并让孩子立即改正,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感,对自己做的题目没有信心,没有家长在身边就不能安心做作业了。平常孩子放学后,我们就让孩子拿出小本子,按上面的要求自己做作业,全部做完后,我们再检查。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放学到家后,自己就主动做作业的好习惯。
二、培养孩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我们要求孩子做作业时,要坐的端正,拿笔的姿势要正确,桌子上不能放任何可能分散精力的东西,要集中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作业,做作业时不能中断做其他事情。
三、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分数考得不好时,不要过度责备孩子,而是帮孩子分析为何考得不好的原因,给他讲一些他能理解的如何才能学习好的道理。经常与孩子交流他对各门课的喜欢程度,得知孩子对哪门功课兴趣不大时及
时引导,消除对该门功课的厌倦情绪,想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以做到各门功课全面发展。
四、要求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刚开始我们指导孩子整理,然后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整理。最后到我不检查孩子整理的书包。以此循序渐进。我认为这样的做法能够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和负责的心里习惯。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要及时把学习用品放回书包,或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要整理得有条有理。如果孩子乱放了,我们就及时提醒,并提出要求。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喜欢听录音机的好习惯,孩子能自觉地利用在家里的空闲时间听故事、英语磁带。每天晚上睡觉前孩子家长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同时要求孩子也给家长讲一个故事,我认为这样坚持下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培养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我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主要是课余时间的制定。在孩子的学习桌旁贴有孩子的周课程表。我们要跟孩子计划的就是课程表之余的时间。一开始我和孩子一起来制定他的《课后学习时间表》。根据孩子每天放学的时间来制定孩子放学后的时间安排,我只列出时间段,让孩子自己来填该时间段内孩子应该做什么事
方没有填上时间及事件。这是孩子还没有想好这些时间应该做些什么。我也没有要求他立刻填上,我想让他在以后的时间里去慢慢填上。我告诉孩子以上的世间表一旦填上就应该严格做到,做不到就别填。与此同时我在孩子的课桌上买了一个闹钟,以便孩子能灵活掌握时间。以上的时间表也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变更、完善。我会在以后孩子参与的事件前都让孩子去做个计划表。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制定计划的好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以后的学习,以让他的学习,工作条理性,可执行性都变得强起来。从而达成目的的可能性会急剧增大。其好处终身受益。
浅谈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及意义
家长姓名:王志学 北京健康广济贸易有限公司
孩子姓名:王彦喆 朝阳区大黄庄小学 一(1)班
联系电话:[1**********]
前些年在中国有一个炒得比较热的故事,是说外国媳妇教育孩子的方法让中国婆婆大开眼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是孩子不吃饭就饿着;第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三是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情。当时的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没有多少感触,因为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需要我去管理。现在我的孩子也慢慢长大,已经就读小学一年级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下面就来说说我对孩子教育的理解与想法。我主要想谈谈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的习惯培养及意义。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将成为人一生中的烙印。他的学习、生活、工作及行事风格都会有习惯的影子,习惯将会是人一生的存在。
第一方面,培养孩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习惯好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家长们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就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持之以恒。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灌输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例如让孩子去洗些自己的小件衣物或帮着大人做些家务等。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孩子把这些家务做好,或者是教会孩子做这些事情。其真实目的是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相互合作才能更好的生活。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劳动的生活习惯时,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会增强很多。
二、孩子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讲究卫生。如果卫生习惯不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孩子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经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同时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让孩子学会节俭。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没有注意对孩子节俭这一习惯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节俭是寒酸的表现。其实想一想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节俭呢?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不给,不预支,让孩子学会节制、学会理财。家长要引领孩子不同他人攀比,当然,家长首先不能进行攀比。也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做家务挣钱的项目,如拖地、扫地完成挣3元,洗碗挣2元等等这些项目。如果孩子想要某
个合理的物件,就要靠自己在家里做家务挣钱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他就知道挣钱的艰辛,不会乱花钱了。
四、对于看电视、上网、用手机玩电游的事情,我个人的看法是堵不如疏。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少上网、少玩手机,多读书,用行动说服一切。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导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戏,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戏上了。在孩子玩游戏之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我就是跟我孩子说好每天只准一个小时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家长要多一点耐心,要慢慢指导孩子在玩游戏中自己学会控制,最好不要与孩子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要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五、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孩子客人来了不知道问候,甚至还有的孩子满嘴脏话,而家长往往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要知道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为当他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错事了,更不会去改正,所以日常的礼貌教育就特别关键。市场教育孩子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要学会让坐、端茶、送客等,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师长等。
六、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我从小跟孩子灌输的是遵守双方达成的共识。无论是玩还是做任何事情,我会和孩子达成共识,这里包含事件、时间、参与人物等。举个例子,在孩子玩游戏前,我会和孩子定好本次玩游戏的时间,到时间后他自己停下,告知我结束了。如果超过时间要我去跟他喊停的话,那么明天将惩罚不准玩了。我和孩子平时一直灌输的就是契约精神。通过我的观察只要家长坚持2-3年的时间,孩子就会在心里慢慢形成这个契约精神的雏形。在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上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比如,学习、娱乐、锻炼等时间的分配就和孩子很容易达成协议。
第二个方面,培养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决定孩子学习好坏的关键因素是孩子这个主体,学习成绩优秀绝大多数不是靠上校外辅导班、或是靠家长的督促在高压才取得好成绩的。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因为孩子这个主体在学习上有较强的独立性。培养独立性方面,我个人的做法是:让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做作业,家长不坐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有不会的题目,就空着不做,等做完会做的题目后再问家长。千万不能让孩子做完一道题目就问家长做的对不对,或者家长在旁边盯着,孩子一有做错的题目就立即指出来并让孩子立即改正,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感,对自己做的题目没有信心,没有家长在身边就不能安心做作业了。平常孩子放学后,我们就让孩子拿出小本子,按上面的要求自己做作业,全部做完后,我们再检查。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放学到家后,自己就主动做作业的好习惯。
二、培养孩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我们要求孩子做作业时,要坐的端正,拿笔的姿势要正确,桌子上不能放任何可能分散精力的东西,要集中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作业,做作业时不能中断做其他事情。
三、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分数考得不好时,不要过度责备孩子,而是帮孩子分析为何考得不好的原因,给他讲一些他能理解的如何才能学习好的道理。经常与孩子交流他对各门课的喜欢程度,得知孩子对哪门功课兴趣不大时及
时引导,消除对该门功课的厌倦情绪,想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以做到各门功课全面发展。
四、要求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刚开始我们指导孩子整理,然后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整理。最后到我不检查孩子整理的书包。以此循序渐进。我认为这样的做法能够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和负责的心里习惯。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后,要及时把学习用品放回书包,或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要整理得有条有理。如果孩子乱放了,我们就及时提醒,并提出要求。另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喜欢听录音机的好习惯,孩子能自觉地利用在家里的空闲时间听故事、英语磁带。每天晚上睡觉前孩子家长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同时要求孩子也给家长讲一个故事,我认为这样坚持下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培养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我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主要是课余时间的制定。在孩子的学习桌旁贴有孩子的周课程表。我们要跟孩子计划的就是课程表之余的时间。一开始我和孩子一起来制定他的《课后学习时间表》。根据孩子每天放学的时间来制定孩子放学后的时间安排,我只列出时间段,让孩子自己来填该时间段内孩子应该做什么事
方没有填上时间及事件。这是孩子还没有想好这些时间应该做些什么。我也没有要求他立刻填上,我想让他在以后的时间里去慢慢填上。我告诉孩子以上的世间表一旦填上就应该严格做到,做不到就别填。与此同时我在孩子的课桌上买了一个闹钟,以便孩子能灵活掌握时间。以上的时间表也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变更、完善。我会在以后孩子参与的事件前都让孩子去做个计划表。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制定计划的好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以后的学习,以让他的学习,工作条理性,可执行性都变得强起来。从而达成目的的可能性会急剧增大。其好处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