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乡镇,抓好乡镇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县乡党政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一是对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研究落实不够,当地没有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和办法。二是一些县政府协调不够,还没有形成多个涉农部门齐抓共建农村大文化的格局。三是一些地方虽然将文化建设纳入规划,但不积极落实,文化面貌变化不大。
(二)农村文化投入不足,乡镇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乡镇文化设施改造主要靠当地财政,由于乡镇财力困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太低,使农村文化乡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吉林全省700多个乡镇约50%的文化机构没有独立的活动场所,25%的乡镇文化站被称为“背包站”。全省60%的村没有文化室。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乾安县,15个乡镇中只有2个乡镇有独立的站舍,全县没有一个村建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
(三)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一是全省队伍数量不足,全省共有786个乡镇文化机构,省编委核定编制为1294个,实有810人,基本上是一乡一人,难以承担大文化工作的职能。二是在岗人员素质不高,人员年龄偏高,难以胜任工作。三是由于待遇偏低,现有人员流失严重,也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充实到农村文化工作中。
二十年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业发展举世瞩目。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目前的农村文化工作,仍是整个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有些地方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对文化事业投入少的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基层文化场所较少,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文化设施仍非常简陋,迄今全国还有226个县无图书馆,78个县无文化馆,6974个乡镇无文化站。不少地方农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此,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文化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农村也不例外。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是“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二是认为有钱不如发到农民手里实惠,搞文化投入是打“水漂漂”,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二)文化生活单一,难解群众之“渴”
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年轻者认为看看电影、上上舞厅、看看录像便是文化消费,年长者则干脆认为花那个冤枉钱干嘛,有那钱还不如多买点吃的。有些家庭文化生活年支出几近于零。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多数乡村的文化生活只仅限于红白喜事、偶尔看坝坝电影。三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四是“不良文化”在农村有一定市场,赌博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大有人在,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投入力度不大,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群众看了则了,于基础建设不多。二是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由于文化工作缺人抓,组织开展的活动少,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又扶持引导不力,发展基本处于“顺”其自然、良莠参杂、供不足需的状态。三是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虽然全市各乡镇在名义上都有“文化站”,但现在具有文化站站址的乡镇只有聚源、天马、柳街。其中,聚源镇文化站产权属政府,但现已挪作他用;天马镇文化站具备一级文化站标准,但属租赁性质;柳街镇文化站也属租凭性质,且不具备一级文化站标准,其余乡镇文化站均无站址。村文化室则更是挂牌而已,有名无实。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开展活动十分困难。同时,现代传媒设施滞后,原有农村广播基本丧失、闭路电视覆盖户不足50%、网络刚在起步,制约了农民对文化、科技的渴求,与市场、世界的联系。
(四)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
一是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目前大多数农村文化专干年龄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二是学历偏低;以柳街镇为例,据统
计,全镇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约20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5人,约占总人数的2.5%,高中文化程度的仅40人,约占总人数的20%,初中文化程度的达100人,约占总人数的50%,小学文化程度的达55人,约占总人数的27.5%,可见在农村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在大多数的文化程度不高。石羊镇文化服务队能日益发展,其热衷文艺又能编能演的几位骨干功不可没。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近年来农村文化发展的状况,研究制定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洪湖市文化局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组成4个调研组,对西片峰口、曹市、汊河、万全和东区新滩、龙口、乌林等乡镇进行了调研。从这几个乡镇的情况来看,基本反映了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分析
近十年来,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其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具体而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层文化力量逐渐削弱
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精神,机构改革后,洪湖市原文化站一律改称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各乡镇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机构转型后,国办乡镇文化站基本消失,使多数文化服务中心已徒有虚名,没有新书和报刊,器材设施陈旧破损,门庭冷落,工作瘫痪,被称为“空壳”中心。有的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和工农业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因而对宣传、贯彻、落实国办发〔2002〕7号文件、《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规定政策不够,文化工作提不到议事日程,必要的机构和人财物问题得不到解决。乡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经费,现有的文化服务中心器材不足,设备差,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随着国办文化站的解体,相对削弱了基层文化队伍的力量,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二)文化基础设施普遍落后
由于市县乡各级财政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滨湖是洪湖市最具湖乡特色的乡镇,又紧邻市区,但是至今仍然是全市唯一没有站址的乡镇。还有乌林、螺山镇,也没有象样的文化场所,谈不上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空白点。
其次是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面积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大多乡镇电影院或者礼堂为上世纪80年代建设,经过20多年,很多场所老化严重,危房、老房比比皆是。文化设备简单陈旧,难以吸引群众的积极参与。
(三)农村基层文化队伍逐步老化
目前很多农村文化专干仍然年龄偏大,大多数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农村文化站文化专干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其次是从事农村文化工作既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
(四)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据调查,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为零。大部分文化站(中心)由于受现有场地、经费限制,同时也受干部专业素质、观念的局限,文化活动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主要以唱歌、跳舞、鼓乐队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受众则以老年和妇女为主。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文化站的功能在逐渐萎缩和降低。
(五)农村文化市场腐朽、落后文化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农民群众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无论数量、品种、质量都远不能满足需要,群众看戏、看电影和看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受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资源极为匮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阵地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农民群众很少能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个别乡镇文化娱乐场所的低俗、色情等不健康演出仍时有发生;盗版音像制品依然存在;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出版物还屡有出现,盗印教辅教材的非法印刷销售活动尚未杜绝等等。
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过去长期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其原因很多。通过调查思考,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工作重心转移,干部精力转向。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各级领导的精力开始转向,抓文化建设的热情下降,人力、财力也都向经济建设倾斜。许多干部片面认识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群众文化淡漠、忽视,在文化事业改革滞后的情况下,采取“断粮”、“断奶”、“抽薪”的做法,使群众文化工作急骤滑坡。虽然各级党委都一再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但实际工作中都是一手硬、一手软;而且又把文化当作“软中之软”。
2.偏重人为,文化工作缺乏保障。一些地方的文化工作,常常因人而兴,又因人而衰。多年来,各级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缺少对文化工作投入比例的明确要求,更没有法律保障,文化经济政策并未落实到位。因此,往往一个时期领导干部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就可以得到长足发展,反之,就滑坡回落,甚至出现阵地被占,经费断源。农村文化
事业建设主要以获得社会效益为第一位,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如果忽视制度和措施的保障是难以发展的。
3.市场竞争激烈,文化需求失调。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广大农村群众文化萎缩的同时,以个体民办为主体的各类娱乐文化经营户趁热而上,许多农民群众的欣赏口味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同聚一堂的男女老少,现在已经分化成各有所求的不同群体。另外,一部分人文化选择偏向,甚至出现文化消费畸形,有的地方群众热衷“堂会”活动,摘封建迷信;有的搞以赌博为目的的“娱乐”活动,这也是影响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4.文化工作位虚薪低,人心思迁。农村文化站下放乡镇管理,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但新旧交替之际,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和各种历史的原因形成文化落后,多数农村乡镇没有财力扶持文化,因而农村文化队伍难留人才,“事在人为而无人为”,形成恶性循环态势。
上述表明,农村文化严重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我市的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意见和建议
第一,从建设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重视农村文化工作。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认识。要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和富民兴市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洪湖市农村农业人口占85%。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作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治穷和治愚结合起来。
第二,政府投入为主,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按照省委鄂发13号文件要求,真正做到五纳入。即: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总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要切实做到“四保留”:即保职能、保阵地、保经费、保牌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文化事业还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扶持。建议市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农村文化专项基金,每年挤出一定数量资金与各级地方财政配套使用,多渠道加大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要认真落实好省人大提出的“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应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的要求。市乡两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乡镇文化站年度活动经费补助应不少于1万元。主要用于乡镇文化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改扩建,解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第三,从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入手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要有计划地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建议从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三难”问题着手,以市图书馆、群艺馆、电影队为龙头,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文化网络,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四,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整合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洪湖市旅游资源丰富,建设和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是我市的重头戏。但是没有文化品位的旅游业缺乏纵深发展的依托,是不能持久的。洪湖市以瞿家湾、峰口、府场为龙头的乡镇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或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应下大力开发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洪湖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建议政府拨出专款,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继续抓好《洪湖赤卫队》系列情景剧的艺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工作,要积极申报府场《十样锦》等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努力打造洪湖民间文化品牌。
第五,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
一是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和区域协作,增强管理工作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通过部门协调和区域协作,最大限度地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
二是加大文化产业政策倾斜力度。洪湖市农村文化市场普遍发育不良,建议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健康文明的文化产业,促进城区文化市场的发展。
三是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坚决防止文化阵地设施被挤占、挪用和流失。通过完善和新建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辐射范围广、富有生机活力的基层文化阵地,构建起以市区为中心,乡镇(街道)为枢纽,农村(社区)为前沿的三级文化网络,并借助这三级文化网络,广泛开展积极向上、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和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山西发展农村民办文化的调查思考
本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我省农村活跃着的一种新型大院文化――文化大院。这些大院以特有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缓解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和文化强省建设的扎实推进,我省农村基层民办文化蓬勃发展。相应地丰富和活跃了基层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基层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发展能力,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新的发展途径。而《焦点访谈》的报道,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刊登成葆德、赵晋蓉撰写的《发展农村民办文化的调查思考》一文,以第一手资料,从更深层次上,对为基层服务、为农民服务,在丰富和活跃基层农民的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我省各地农村的基层文化站、民营文化团体,以及他们的文化活动、生存状况等等,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解读。这些,不仅对我省,而且对全国的农村文化建设都是宝贵的经验。
――编者
我省农村民办文化发展现状
农村民办文化已成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省有农村文化大院569个,农民书屋498个,农村个体放映队424个,民办剧团341个。这些农村民办文化机构分布广泛,其影响和辐射面几乎遍及全省各地。在许多地方,个体放映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个体放映户起到原来一个县电影公司的作用,有的甚至比一个县电影公司作用还大。汾阳市电影公司退休职工李云山,从1994年起先后投资8万余元购买16mm放映机5台、拷贝70余部(其中科教片10部)、幻灯机3部、摩托车3辆,组建了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办喜事放映队”。近年来,李云山的“办喜事放映队”累计为贫困村、部队、福利院放映故事片1500多场,科教片600多场。仅2002年就放映800余场。通过科教片的引导作用,先后帮助贾家庄村等6个村建起了科技示范点,培养了一批养殖、种植能手。他在不断拓宽电影放映市场的同时,赢得了广大农民信任和支持,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与时代同步、与农民同行的民营电影放映的新路子。在我省吕梁地区临县,民办剧团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现有在册民办剧团14个,按正常演出情况,一个民办剧团全年的演出在400场左右,这些团一年向观众能提供5600多场演出。每场戏的观众以600人计算,全年的观众可达到330万人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远山村,就越是他们经常去的
地方。农村民办文化机构在基层农村的广泛兴办,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基层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增强了农村发展实力,为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抵御落后消极文化的影响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民办文化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我省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大都以“自己投资、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式组成,框框少,包袱轻,成本低,渠道广,贴近群众,运转协调,面对现实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
我省的农村个体放映队紧盯市场做文章,哪里需要到哪里,放映费每场视情况最少50元,最多不超过200元,经营灵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民营剧团大团五六十人,小团仅有十几人,道具、布景较为简单,演出队伍可大可小,可统可分,即便是山庄窝铺也请得起,盛得下。在管理上,民办剧团更为自主、灵活,小剧团成员自由组合,薪酬一般以场计,视情况30元到80元不等。大剧团对人员一般采取一年一聘制,薪酬实行月工资制,一般每50场为一月工资计算单位(如演出正常,一年一般可领到8个月工资),最高者月工资可拿到2000元以上,最低者只有1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优劳优酬。农民自办文化正是凭借这种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但站住了脚跟,而且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忻州市民办艺校21家,这些民办艺校的办学层次多数以培养普通文艺人才为主,学员多的有一百多人,一般是二三十人左右,少数较高层次可达中专和职高水平,学员毕业后,多数到民间剧团就业。民办艺校的发展,为基层民办文化提供了人才资源。
农村民办文化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途径。“二人台之乡”、“民歌之乡”的河曲县,农闲时,无论是到农村,还是住宾馆、逛商场,都会遇到“二人台”家庭剧团在演出。据了解,全县以家庭为单元组成的“二人台”剧团已发展到20多个,从业人员达500余人。这些家庭“二人台”剧团靠一把二胡、一架扬琴、一支笛子三大件打天下,民歌当作事业来发展,当作产业来开发,用原汁原味的河曲民歌“二人台”唱出了致富曲,走上了致富路。这些民间剧团借助河曲民间的万余首民歌和80多台二人台传统剧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戏,每年演出不下5000余场次,人均收入达3000元,成为晋、陕、内蒙古三省区几十个县靓丽的风景线。刘传斌是阳城县电影公司一名下岗职工。1996年,成立了家庭个体放映队。最近五年多来,他踏遍了阳城县的山山水水,进学校,住农家,上矿山,下军营,共放映电影3500余场。观看电影的农民朋友达到100余万人次,中小学生10万余人次,工人干部达25万余人次,此外,他还为残疾人、老党员、老八路、中小学生及武警官兵免费放映30多场,总计人数达150余万人次,收入达到40余万元。长子县仅鼓书说唱艺人就有600多名,农村八音会从业人员近千人。这些民办文艺演出团体,有夫妻队,有兄妹队,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据了解,演出一场收入三四百元或一千多元,最高的则达到数千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虽然我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历史、环境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农民自办文化存在或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随着建设文化强省奋斗目标的确立以及对“三农”问题的极大关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自办文化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未能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农民自办文化的重要性。有的领导认为农民自办文化是农民自己的事,与政府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有的领导认为贫困的农村地区温饱尚未解决,花钱的地方太多,没有实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更多的领导则认为文化是“软指标”,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不会“立竿见影”出政绩,所以对农民自办文化关注的程度小,投入的精力少,更缺乏资金上的扶持与保障。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受经济状况和地区文化特点的影响,民办文化的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地方发展较快,有些地方发展较慢,还有些地方的民办文化基本处于空白。
管理跟不上的问题。由于民办文化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因此它的发展还不很规范,相当多的地方民办文化的发展还处于自发状态。急需制定政府对农村民办文化的管理政策、扶持政策等。
队伍素质急需提高的问题。农民自办文化的创办者,大都是过去曾经从事过文化经营管理的人员或者是文化爱好者。如农民书屋的创办者有退休回乡的老干部、老教师,有高中毕业后回乡的有志青年,还有一些是富起来的农民。民办剧团、民办艺校的创办者则多为原来国有剧团的演职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经济基础薄弱。好在这部分人有热情,有一股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培养接班人的任务已十分迫切。这种状况在民办剧团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农村民办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同时也必需要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交通、人口、环境等各方面的差距,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强调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还提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
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必将使文化建设突破种种壁垒,改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仅由政府提供的单一性,转为由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提供的模式,从而提高服务水平,使公众更多地提高服务,更广泛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毫无疑问,随着政策壁垒逐步消除,民间资本得以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流向文化高地,参与文化创造,逐步实现文化的“社会化”,这是未来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贯彻中央精神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经济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也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必然要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强调,要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作为工作重点,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该说,这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的重点。但是,对于我们山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全省一百多个县,贫困县占到了近一半以上。县小、县多、县穷,绝大多数地方每年的文化投入极少甚至没有。特别是那些偏远贫困地区,根本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投入文化事业。在此情况下,仅仅依靠送文化下乡,靠县乡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有限的服务资源根本不可能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基层的文化设施在多方投资建成后,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持久的投入机制和缺乏必要活动内容,导致许多地方文化设施建起来之后不能正常开展活动,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常的大量的文化需求。实践证明,解决县以下尤其是一些山庄窝铺偏远地区农民的文化需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文化,让农民群众通过自己办文化来活跃和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从实际的社会需求看,农村民办文化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基层农民群众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难上加难,因而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一个农民书屋可以缓解方圆数里地内农民群众读书看报难的问题,一个文化大院在更大的程度上则满足了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而一个农村个体放映队或一个民办剧团,足迹更可遍及周边各县市甚至外省区,为物资交流会、庙会、庆典以及婚丧嫁娶等活动添彩助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乡胡窝村离休教师李洪一,1986年他把积攒的8万元钱买了书,办起了一个家庭图书室,后取名为“春芽书屋”。十几年来,图书室由小到大,为了扩大服务范围,他发展了8个流动书点,现读者已达5万多人次。这些年来他把书送到了种植、养殖的棚院里,送到学校的课堂上,送到普通农民家中。2004年他的“春芽书屋”藏书达到了10849多册。我省近80%的人口主要生活在农村,好多地方即便是普及率较高的电视也最多能收到5―6个台,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是国办文化鞭长莫及很难触及的地方,农民自办文化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据统计,临县每年仅固定的戏剧演出台口就有近1000个,按每个台口7场戏计算,就是7000场戏。这一市场需求份额就非常之大。社会对农民自办文化的旺盛需求还体现在对人才的集聚与吸引上。社
会在进步,农村经济在发展,基层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更在不断地增长与提高,应运而生的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前景广阔,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基本定位与发展思路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被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提到了与经济、政治同等的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提出,更使全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进一步的部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进一步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成为维护人民正当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逻辑。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基层文化建设热潮。如何进行基层文化建设?山西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路应该是什么?山西省文化厅党组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三坚持、四发展”的农村民办文化建设思路。
所谓“三坚持”,即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从省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山西就将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绝大多数地方每年的文化投入极少甚至没有。就山西省目前的状况来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将会向好的方向发生积极变化,但在近期内,各级财政状况仍然比较紧张,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和文化需求的矛盾仍然会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可能拿出更多钱来进行文化建设。在此情况下,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文化投入的同时,向多渠道、多形式兴办文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全社会兴办文化,逐步促进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办文化的格局形成,是各级文化部门的主要任务。
所谓四发展,就是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在基层(县以下)积极发展以民办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大院、农民书屋、农村个体放映队和民间剧团。因为这四种民办文化组织,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离农民最近,也最能体恤民情,温暖民生,最能挠到农村文化的痒处,而且服务好,管理好,农民最受欢迎。因此,这四种民办文化是我们扶持和发展的重点。
如何扶持和发展民办文化?作为文化主管部门,首先要对发展民办文化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否则,民办文化的发展就会产生盲目性,会走弯路。
建设文化强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办文化的发展。从全局来看,文化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应当在文化建设中处于主体和主导的地位。民办文化则是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补充。
在县以上,我们要提倡政府为主导的以公益文化为主体,各类民办文化为补充。比如县一级要重点抓好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努力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
在县以下的乡镇农村,特别是条件比较落后的地方,则充分发挥农村民办文化的重要作用,除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文化站或文化中心以外,要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以此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积极鼓励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和文化经营户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在以乡镇为中心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上,倡导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把现有的设施管好、办活,真正发挥传播科学知识、发展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作用;在以村为中心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上,要突出体现“群众文化群众办”的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兴办文化事业。通过积极引导和管理,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帮助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农户创办文化大院、民间剧团、农民电影院、家庭图书室等民办文化机构。
农村民办文化今后发展应当坚持16字方针,即政府扶持、政策调控、社会参与、村民自办。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农村民办文化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强省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农民自办文化作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发展农民自办文化放到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扶持与资助。宣传、文化部门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基层农村在文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要用实际行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宣传引导工作的力度,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民自办文化,积极参与到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中来。
加强管理,为农民自办文化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要为民办文化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要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加强对民办文化的管理。文化站属于乡镇建制,一般配备一名辅导员,肩负着本乡镇的文化管理与活动组织辅导职责,但目前乡镇文化站人员问题比较多,如待遇问题、劳动关系长期没有理顺问题等,在我省较为普遍,要解决好现有人员的待遇问题,理顺他们的劳动关系,让他们确实担负起对农民自办文化的管理职责。
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自办文化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一种长期的教育与培训机制,把对农民自办文化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纳入常规性工作当中。一是学校培训,主要是各级艺校和艺术培训机构。政府主要应通过政策、资金上的扶持扩大招生规模,为社会、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提供稳定、长期的人才保障。二是在职培训,主要是由政府直接举办专门的业务培训,如各种政策、法规以及专业技能、管理、市场经济知识培训。通过对民办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文化素养,逐渐造就一批批优秀的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通过对各民办文化带头人的培训,强化他们的法制意识,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建立机制,通过政策调控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活力。政府部门要建立调控农村民办文化发展的政策引导机制,鼓励、支持民办文化的发展,要设立一项专门的奖励、扶持基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并推动农民自办文化发展。通过建立农村文艺创作奖励机制,对农民自办文化组织或个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应依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资助,鼓励创作。通过建立农民自办文艺团体演出奖励机制,鼓励农民自办的文艺团体多闯市场,多演出,对完成一定演出任务额后的超出场次可实行补贴与奖励,以奖代补,扶强不扶弱,推动文艺团体发展壮大。同时,应通过调演、表彰、命名等形式树立一批农民自办文化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可以协商有关部门建立低息或免息的信用贷款制度,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可以出台一些优惠的扶持、资助和鼓励性政策,设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民自办文化中来,增强农民自办文化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
把握重点,不断改善民办文化条件。近年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实施的“文化工程”、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对基层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将这几项工程长期地坚持下去,并将农民自办文化作为这几项工程扶持的主要内容,为农民书屋送书、为农村个体放映队送电影放映设备,鼓励农民自建资源共享站点。同时应做好上下联动工作,省、市、县、乡(镇)各级都要相应地配套开展,形成共同推动、层层扶持的良好格局。
对我县农村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
考
作者:欧应群 转贴自: 点击数:375
重庆直辖以来,忠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505元增长到2004年的2282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4% 。然而,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农村调查中发现,农村经济增长了,农民生活渐渐步入了小康,但农村文化生活却越来越少了。
现状:电视进了农家,电视内容却不姓“农” ;“农书”上千种,农民手空空;文娱节目年年新,农村文娱活动一年更比一年少。
据调查,忠县目前农村的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有32.5%共计93382户农户安装了闭路电视。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如今已是不愿看电视。他们很希望能看到农业技术、农经信息以及政府对农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的电视节目,特别爱看在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防虫治病技巧等节目,但电视上很少有这些方面的内容。
据了解,每年出版“三农”方面的新书达1000多种,再版重印的800多种,加上其它出版社出版的,“三农”图书可谓种类齐全繁多。但事实上真正到农民手中的书却了了无几。据分析,造成农民群众无书读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过发行机构层层筛选,真正到了乡镇图书市场,没有几本可供农民选购的适用书籍了。二是书价偏高。三是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不够解放。
在随机调查的50位村民中,有近80%的农民群众反映,一年除了村组中的红白喜事还有那么一点娱乐味道之外,已经是十多年没有看过电影、没有听过广播,更谈不上什么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老百姓在农闲时除了看电视、打麻将(牌)、说闲话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他们留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村都按顺序轮流放电影,有文娱比赛、文艺演出团(队)下乡演出、天天听广播了解一些时事等。
影响:信息、技术传递不畅,农村经济发展徘徊;农民群众精神空虚,邪教、迷信泛滥农村;传统文化生活日渐失落,民间文艺后继无人。
农民群众获得外界信息变得非常困难,在思想上拉大了与党和政府的距离,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新的、先进的生产信息、技术不能及时传达到农民中,甚至连天气预报信息都无法及时了解,造成农民群众对乡镇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不理解、不支持;自主盲目性生产行为较多,遇到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较大。
由于近些年来农村文娱活动的大大减少,轻闲的农民精神空虚,便以玩扑克、麻将和吃喝玩乐消磨时光,赌博成风,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渗透到农村宣扬神教、宣扬封建迷信。2004年经公安机关查处的门徒会非法传教就达6起,信徒涉及11个乡镇1000多人,其中拘留6人,劳教3 人,治安处罚20人。
忠县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县,特别是民间文化艺术花样繁多,如彩船、倒钱、狮子、龙灯、竹琴、评书等都曾是农村老百姓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但竹琴、评书、倒钱等一些节目已经失传。
建议:加大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已有农村文化活动的正确引导,引进健康向上的新型农村文化活动;大力发掘和扶持传统农村文化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在大力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农村文化生活,注重农村经济和文化生活同步建设。一是要建设和完善现有广播、电视网络,开通到村到户的农村广播,确保党和政府的宣传渠道畅通无阻;二是要建设乡镇、村、组三级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室)、图书室和其它一些健康娱乐场所,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要搭建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平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如县级文化部门可以组织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汇演,组织狮舞、龙舞、倒钱等方面的年度比赛,举办农民运动会或其它适合农村文化建设的其它一些比赛或联谊活动。这样,既能继承和发扬我县已有的民间传统文化,又能把新型的文化艺术带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健康发展。
激活农村民办文化
吴洪 陈建平 陈新华 詹国兵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和热忱,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不均,还可以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人才。而且,当农民们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大力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我省石狮、莆田等地农村民办文化的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脱颖而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和队伍。
相辅相成 服务农民
作为著名的侨乡,石狮市蚶江镇享有“中国灯谜之乡”的美誉。其中石湖村的村民们更是人人爱猜灯谜,善猜灯谜。然而,猜灯谜虽厉害,石湖村人却没“猜”透经济发展的奥妙。改革开放后,邻近的村庄都富裕起来,石湖村却依旧一穷二白,这可急坏了村干部。
要发展村经济,首先要改变村民的传统观念,让他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可是,村里大会小会不断开,思想工作不停做,成效却不高。怎么办呢?
2002年,一支特殊文艺队伍的出现,悄然改变了石湖村人的命运。这一年,石狮雅韵艺术团与石狮农村信用社合作,联合成立了石狮信合雅韵艺术团。在信用合作社的资助下,艺术团奔走于乡村田野之间,一方面由信用社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又由艺术团以歌曲、小品等形式为村民宣传“三农”政策。传统灯谜被搬上舞台,还增添了不少银行贷款知识,让村民耳目一新。渐渐地,村民的观念和生活悄然变化,一个传统的捕渔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运输村。
如今,石湖村拥有3000吨以上的船舶1160艘,并成立了石狮海运集团。2005年,石湖村营业额3亿元,人均收入3万元。村书记郭及时感叹地说:“多亏了雅韵艺术团和信用社,这种艺术与经济的联合比我们开上几百次会都管用哪!”
民办公助 红红火火
临近春节,在南平农村颇受欢迎的黄毓顺组建的闽剧团更加忙活了。从当初赶鸭子上架,到现在每年不下40场的演出,多亏了南平市延平区文化馆的帮助。
1990年,农民黄毓顺刚刚创办闽剧团的时候,由于演员都是被“赶”上台的,根本没什么演技,演的又是老掉牙的戏本,观众寥寥无几,剧团濒临散伙。南平市延平区文化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姻”,派专业辅导人员帮助他提高演员演技,并编写、创作农民喜闻乐见的剧本,使一度冷清的闽剧市场又热闹起来,许多农民自发把已毁坏
的戏台修葺、搭建起来。现在,闽剧团每年为本区农民演出不下40场,足迹踏遍全区村落,还不时被争抢到宁德、三明地区农村演出。闽剧团队伍也更壮大了,不仅有本地农民演员35人,还聘用外地演员6人。
“我们捧出一个黄毓顺,服务农民就有了‘千手观音’。”延平区文化馆馆长夏冰说,文化馆现有专业干部9名,尽管人人身怀绝技,但只靠自身力量去服务农村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们通过帮助民办文化发展,很好地摆脱了文化工作“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处处要钱,处处求人”的窘境。
尝到甜头的黄毓顺,在文化馆的扶持下,又先后组建了踩高跷队、旱船队、舞龙队和舞狮队。这几支队伍和闽剧团一起汇聚成了为农村演出的强大的“乌兰牧骑”团队,闹腾的延平乡野山随人欢水随人笑。
一户中心户 引来一帮人
近日,走进莆田市笏石镇坝津村老协总会会长林金东的院落,来这里看书读报、下棋打牌的老人络绎不绝;挂在二楼的喇叭飘出悠扬的莆仙戏曲。
正在整理花盆的老党员林金东身材瘦削,虽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1991年,他从笏石镇企业办退休后,便热心投入村老协会的工作,被全村老人推选为老协会总会长,他家也成了老协总会会址。1997年,一贯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的林金东,家里又被村里定为文化中心户。
为了给大家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老林动员家人搬到楼上居住,把自家一层的房子都腾出来,右厢房成了读书阅报室,左厢房成了棋牌室,大厅变成了电视室,添置了茶座。他还在占地上百平方米的院子里栽花植树,设立花台、摆放座椅。这个农家小院还成了乡村舞台,喜欢音乐的村民常到这里吹拉弹唱。
热心的老林,虽然退休金不多,却自费订了类别繁多的报纸;又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添置了400多本图书„„乡村文化建设,单靠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为此,他还不遗余力成立了老婆婆舞蹈队,倡议村老协会开展“百名老人送文化进官庙”活动,结果村里的7座神宫寺庙,全都改建成文化活动场所„„
多姿多彩的农村文化,不但丰富了坝津村民的业余生活,还提高了村民们的素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看着村庄日新月异,老林乐开了花。
农民:加大投入,多些文化设施
吴金龙是南靖县龙山镇涌口村的文化中心户,他自办的图书报刊阅览室、黑板报远近驰名,过路的村民常会顺道进门读读书、看看报。像这样的文化户,南靖县每个村都有,深受村民喜爱。
不过,除此以外,村民的业余生活还是很单调。吴金龙说,县里虽然以庙宇为阵地发展农村文化,但只有正月初一、十五才会组织村民上上课、听听曲。大多数时间,大家仅呆在家看电视,或是聚在一起打牌,一些人还沉迷于赌博。一位村民感慨地说:“要是村里多些文化设施、多些活动场所就好了,这样,闲时既有个去处,又可学点东西。” 刘美德是南靖船场镇新溪尾宣传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现在来参加文体活动的村民越来越多,但村里的活动设施简陋,常供不应求。
吴金龙认为,农村文化工作应当一方面依靠政府投入,另一方面依靠村委的积极推动,发挥党员、共青团员的作用,组织村民开展文化生活。吴金龙计划,新一年走出家门,主动到田间地头为村民们提供文化服务。
部门:政府到位,服务农村公共文化
随着沿海、山区经济差距的拉大,农村文化也呈现出贫富不均的现象,一些贫瘠山区的文化现状更是令人堪忧。“文化发展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文化需求。”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王晓萌坦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重点地区的文化建设,而对落后山区的投入则有所不足。
王晓萌认为,落后山区应加快文化多元化建设,通过民营文化、自办文化、文化大户等形式,发展文化产业,弥补资金上的缺陷。他说,文化不均的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一系列政策显示,发展杠杆正在向农村倾斜,政府对农村文化投入将逐步增大。不过,文化投入不均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政府是否重视到位。王晓萌说:“开展公办文化资金投入大、回报小,市场运作可节约大量财政。因此,有的发达地区将文化完全推向市场,政府缺位,其投入恰恰与经济发展成反比。而一些不发达地区,虽然每年投入不多,但没有大项目需建设,反而保持了文化的平稳投入。”
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表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以地方投入为主,省市适当扶持的办法,兴建、改扩建一批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加大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坚持开展文化下乡、送书下乡和文化扶贫工作;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依托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扩大福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我省城乡的覆盖水平。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力争再投入1亿元,用于扶持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以改变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
专家:培养人才,制定文化发展规划
近两年体制改革后,基层文化站改为文体服务中心,由乡镇直接管理,服从于当地的中心工作。于是,一些地方把文化站人员视同计生、征兵、税收等部门的“突击队员”,随意抽调,大大削弱了乡镇文化站的作用。而沿海经济的发展,又使大量人才向沿海转移,基层文化队伍青黄不接,民俗文化濒临失传„„这些都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跨越的屏障。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的王犹升处长。
“乡镇工作点多面广,让文化专员协助一些季节性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文化专员还是应以文化工作为主。”王犹升表示,乡镇文化站的问题由来已久,改革前文化站人员的编制未解决好,而改革过程中又未建立起长效机制,才出现了诸多的矛盾。他建议,给乡镇文化专员设定服务期限,这样,既可保证基层文化站名副其实,又可培养后继人才。
从1990年起,泉州南音被陆续写进中小学教材。此后,上百所学校开设了南音课,十几万中小学生接受了南音教育。随后,“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在全省各地不断展开。王处长认为,这种方式既促进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培植有志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
“但人才的培养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他说,应自上而下建立激励机制,同时,积极培养乡土人才,建立起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队伍。
王犹升告诉记者,今年“两会”,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他们提议,尽快制定农村文化发展规划,将基层人才培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农民开展农村文化生活,从而带动农村科教文卫总体水平的提升。本报记者 吴洪
采访手记——
让更多文化融入生活
在采访中,记者不时看到各地争相举办自己的特色文化节。“过节”在农村有着特殊的意义,许多传统节日都源自农村。近年来,依照地方风俗开展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需求,也为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到盛会,农民们大都拖家带口赴盛会者。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基层的文化馆、文化站、活动室平日里的冷冷清清,其中不乏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缘何如此?一位乡镇文化站的负责人一脸茫然地答道:“今天不过节啊。”
然而,这样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动,并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的文化需求。采访中,曾问过许多村民,平常闲下来做些什么?打麻将、喝酒、玩牌……相似的答案,不禁使人纳
闷,是农村人不喜欢文化生活?不。每逢各种文化节来临,村头村尾的人潮攒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却暴露了当前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内热外冷”。
一方面是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热烈渴盼,另一方面却是他们日常文化生活的贫乏。为何如此呢?
在惠安,记者遇到了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她不识字,却常到镇文化中心上网。她说,工作人员会手把手教她如何用电脑,将网页上有关种菜种粮的知识念给她听。回去后她试了试,结果收入翻了一倍。这说明,文化只有通过引导才能真正融入生活。如今,农民眼界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若不积极引导他们,一些低俗文化就会侵蚀这块阵地,占领主流文化的生存空间。
文化节应当办,但切勿形式化、套路化、政绩化。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应从农民的日常生活注重起,让文化融入村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起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创农村文化新辉煌 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董 晓 晖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长期的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建设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建设农村文化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要求,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深入我县广大农村,我们会深切感受到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形成强烈反差。一是传统文化断层。我县传统文化经历了新安江大移民的冲击,同时又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浩劫,大量文化建筑被毁,文献资料散失,文化人才外流,农民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日益疏远,传统文化断层特征明显。二是现代文明缺失。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乡村文化设施荒废、文化队伍解散,农村丧失了文化娱乐阵地和文化组织能力,农村广播、电影、演出等文化载体和形式几近消失,教育、科技、卫生等资源流向城镇。目前农村当家的文化传播和消费形式电视在我县还没有完全普及。特别是农村有文化的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多为老幼病残群体,使现代文明在农村传播、消费更受局限。三是 “不良文化”侵入。目前农村文化消费趋于畸形,村民多以打牌、打麻将、喝酒猜拳打发空闲时间,更有甚者,赌博恶习蔓延,封建迷信抬头,黄色书刊、音像、演出等“垃圾文化”充斥着农村文化市场,毒害农民身心健康,冲击乡村纯朴民风,增添农村不安定因素。
近年来,我县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逐渐重视,配合秀水节举办了富有农村文化色彩的踩街活动,旅游部门对农村在民居等资源进行了调查,文化馆等单位对民间故事和艺术进行了整理,实施了东海明珠工程,加强了文物保护,等等。但是,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建设能力仍然十分脆弱,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县文化馆是群众文化业务指导部门,每年业务经费只有2.5万元。2004年乡镇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1000元的有8个,不足5000元的13个,超过1万元的只有9个。基本没有力量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培训辅导和组织活动。二是阵地设施十分简陋。全县乡镇建立文化科技培训中心(或青年中心)的有18个,创建省、市东海明珠工程的13个,其他12个乡镇没有专用站舍和活动场所。藏书量在1万册以上的图书室只有5个。广大农村缺乏文化设施。三是文化干部队伍势单力薄。全县乡镇文化员只有31人,其中专职的仅6人,另25人都是兼职人员,安阳、光昌、屏门还尚无专业文化干部。四是文化建设脱离需求。改革开放后,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停留在乡镇一级,没有深入广大农村,缺乏农民群众的参与,文化成果不能根植农村沃土。
农村文化的贫乏,不仅滞缓了农民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也严重制约了农民经济活动能力和收入创造能力的提升,阻碍了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实现,加剧了城乡“二元”社会格局,需要我们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我县农村文化现状,我们建议:
(一)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
昨天的文化是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今天的文化将是明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象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作为重塑文献名邦的重要战略,作为打造淳安文化品牌的战略。
(二)要对农村文化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农村文化建设规划是龙头,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资金投入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召开农村文化建设动员会议,切实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三)要传承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
我县素有锦山绣水、文献名邦之称,拥有丰富深厚的历史名人文化、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内生性、基础性,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因库。我们要深入发掘、整理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建设农村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设立乡(镇)、村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做法,将农村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祠堂等建筑列为乡村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设立宣传橱窗、编辑文物说明、培训文物讲解员等形式,赋予农村文物鲜活的内容,使文物成为农民感受历史文化的平台。
二是要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农村历史文献。要加强搜集各级档案馆、图书馆和民间的历史文献,理出淳安文献的脉络和体系,编辑有关文献小册子,使之成为农村群众雅俗共赏的书面文化。
三是要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农村文化艺术。要加强民间文化艺术包括传说故事、戏曲杂耍、民间工艺乃至民俗民风的整理转化工作,使之成为农民可读可看可参与的文化产品和项目。
(四)要打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是创建特色文化村。要在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如文昌进士村、浪川芹川民居村、里商商辂故乡、横沿毛际可故乡、郭村瀛山书院朱熹第二故乡、金峰朱家村等创建特色文化村,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用特色文化塑造村庄形象,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激情,吸纳外在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是建好农村文化室。要把在自然村建设便民读书室作为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配套“四个二”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功能:“两室”,即便民读书室和电教室:“两场”,即戏场和球场:“两栏”,即宣传栏和阅报栏:“两种活动”,即日常性的、分散的、自发的、规模较小的休闲活动和村民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集体文化活动。
三是举办农村文化节。本着“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农民自办”的原则,以村、镇为单位,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办法搞农村文化节。所谓“旧瓶”就是农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节日。“新酒”,就是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如在原来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如庙会、地方戏、舞龙等形式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融汇更多的时代气息。通过文化节为农民提供一个社会交际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农民在办文化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五)要以社会化产业化模式发展农村文化。
要鼓励农民以个人或合伙、股份投资等形式发展文化产业,鼓励企业或招商引资创办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千岛湖旅游品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旅游工艺品等文化产业。
(六)要培育农村文化人才和组织。
农村文化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面向群众挖掘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要帮助建立村级老年协会、青年中心等社会组织,扶持这类社会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七)要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能力。
政府要把农村文化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研究、文化创作、文化培训的经费。要设立文化建设奖励资金,开展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要充分利用东海明珠工程、集团帮扶、“双百结对”以及社会捐赠等途径,建立县乡村配套投资政策,鼓励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主管部门要主动开展农村文化创作、人才培训、文化项目包装设计等工作,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对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建立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增强农村文化的建设能力。
建设孝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的战略问题。最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我们结合孝昌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现实,对如何建设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孝昌县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少取、多予、放活”的原则,把中央、省委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建设孝昌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2005年,孝昌县农业税全部免征,结束了长期以来农民种田要缴“皇粮国税”的历史,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统计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孝昌县农民人均费税负担为0.6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4%,仅免征农业税一项,人平减负35.6元。同时,孝昌县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的补贴、良种补贴及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政策。为了保护广大粮农的利益,又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据统计,仅2005年,孝昌县实行“一折通”兑现“两补”资金1000万元,人平政策增收17元。
2、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农业总产值再上一个新平台。2005年,孝昌县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完成总产值16501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其中,种植业88513万元,增长0.2 %;林业2235万元,增长5.1 %;畜牧业59237万元,增长9.4%;渔业12833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2200万元,增长22.2% 。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丰产丰收。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43.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96千公顷,增长2.2%。其中夏收粮食播面16.6千公顷,增长5.0%;秋收粮食播面27.36千公顷,增长0.1%.全年粮食产量27.85万吨,比上年增产0.55万吨,增长2.0%.其中夏收粮食总产5.2万吨,增长6.1%;秋收粮食总产2
2.65万吨,增长1.2%。另外,油料播面12.84千公顷,增长8.0%,总产24774吨,增长11.8%;蔬菜瓜果播面5.71千公顷,下降13.2%,总产18.74万吨,下降12.6%;水果产量4.5万吨,增长6.3%.全年大牲畜出栏1.07万头,比上年增长1.9%;生猪出栏25.17万头,增长15.5%;羊出栏1万只,增长2.2%;家禽出笼1015万只,增长12.5%.全年肉类总产量3.79万吨,增长14.2%.全年水产品产量20229吨,增长4.5%。
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05年孝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1元,在2004年高起点的基础上人平增加103元,同比增长5.5%。从而为夯实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3、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基础巩固。孝昌县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得到更快的发展。2005年末,孝昌县共有各类学校177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107639人,其中普通中学29 所,在校学生52479人,普通小学124所,在校学生55160 人,初中学龄入学率96.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5150人。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立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危房清理和改造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农村中小学面貌大为改观,今后孝昌县将要进一步扩大“两免一减”政策范围,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的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2005年,孝昌县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至目前为止,孝昌县已有行政村440个,已实现村村通电;通汽车的村有439个,占99.8%的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的村有429个,占总数的97.5%。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7.8 m2,其中楼房面积已达到85%,比“九五”末的2000年提高25 个百分点。2005年孝昌农村家庭固定电脑覆盖率达到2.1%,有线电视覆盖率为45.6 %,分别比2000年提高2 和15个百分点。
5、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05年,孝昌县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同时,孝昌县关心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农村特殊困难群众建立救助体系,从2004年起,孝昌县有10247个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005年人数比例不断扩大。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重视“三农”工作前所未有,财政支农力度空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长期以来,“三农”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诸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老化严重。孝昌县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为70年代修建,年久
2、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当前,孝昌县农民持续增收仍面临诸多困难,主要是农民增收比较单一,增收渠道不宽,以致城乡居民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严重制约着城乡和谐社会建设。2005年,孝昌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03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91元,二者绝对数相差5512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77:1,2004年这一比例为3.49 :1,而1998年这一比例为2.75 :1,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3、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抵消了国家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孝昌县农资价格在2004年涨幅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上扬,尤其是化肥价格普遍上涨,影响农资价格总水平上升14%以上。其中尿素上涨17%,碳铵上涨20.2%,磷肥上涨34.5%。其次是种子价格同比上涨12.5%,地膜价格上涨了17.8%;农用柴油上涨15.7%,农药价格同比上涨8.8%,农资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加大了农民种田成本,农民对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反映较为强烈。
4、耕地资源不足,制约了农民增收。耕地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孝昌县土地资源紧缺、人多地少的矛盾制约了孝昌农业发展,从耕地资源看,全国人均耕地1.41亩,湖北人均耕地1.18亩,而孝昌人均耕地仅0.78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63亩、 0.4亩。
5、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文化素质偏低。孝昌农村现有从业人员25.26万人,目前已转移在外从业人数在13万人左右,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以上,随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外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然部分低文化的农民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此外, 农村文教卫生发展滞后,尤其是小学教育比较薄弱。农村卫生设施简陋,医疗水平亟待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不尽人意,脏、乱、差随处可见。
三、建设孝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与对策。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当前我县要以“文明新村”为建设重力点,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时下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产业新水平。按照“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粮食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坚持“建管并重、适度开发、优化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做大做强全县的“三优四特”农业优势产业,加快土鸡、三元杂交猪等畜牧小区建设,大力培植富民产业。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突出抓好“十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力争奶牛养殖农业产品加工项目有所突破。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扶持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
2、规划建设新村镇。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元投入,以点带面”的原则,全面完成乡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编制好“文明新村”建设规划,支持每个乡镇办好1-2个“文明新村”试点,然后逐步扩大建设范围,整合农村项目资源,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我县是全省唯一节水型社会建设契机,抓好水库除险加固、渠系整治、节水灌溉改造、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通村公路、高产农田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等农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扎实做好农机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农村通信、文化、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探索建立新机制。进一步巩固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理顺乡镇“三大办”管理职能和“六大中心”服务职能,建立运转协调、服务到位的行政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的办法,建立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按照民主、自愿原则,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探索项目补助、社会资助、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认真落实涉农补助资金“一折通”制度,加强涉农收费监督检查,努力化解村级债务,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4、加快培育新农民。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增强村规民约的自我约束力,努力提高村民文明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整合各种培训资源,以产业为依托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5、倡导文明新风尚。根据当前孝昌县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设施的建设和普及,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农村文化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乡镇,抓好乡镇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县乡党政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一是对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研究落实不够,当地没有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和办法。二是一些县政府协调不够,还没有形成多个涉农部门齐抓共建农村大文化的格局。三是一些地方虽然将文化建设纳入规划,但不积极落实,文化面貌变化不大。
(二)农村文化投入不足,乡镇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乡镇文化设施改造主要靠当地财政,由于乡镇财力困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太低,使农村文化乡镇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吉林全省700多个乡镇约50%的文化机构没有独立的活动场所,25%的乡镇文化站被称为“背包站”。全省60%的村没有文化室。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乾安县,15个乡镇中只有2个乡镇有独立的站舍,全县没有一个村建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
(三)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一是全省队伍数量不足,全省共有786个乡镇文化机构,省编委核定编制为1294个,实有810人,基本上是一乡一人,难以承担大文化工作的职能。二是在岗人员素质不高,人员年龄偏高,难以胜任工作。三是由于待遇偏低,现有人员流失严重,也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充实到农村文化工作中。
二十年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业发展举世瞩目。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目前的农村文化工作,仍是整个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有些地方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对文化事业投入少的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基层文化场所较少,一些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文化设施仍非常简陋,迄今全国还有226个县无图书馆,78个县无文化馆,6974个乡镇无文化站。不少地方农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此,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文化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农村也不例外。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是“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二是认为有钱不如发到农民手里实惠,搞文化投入是打“水漂漂”,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二)文化生活单一,难解群众之“渴”
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年轻者认为看看电影、上上舞厅、看看录像便是文化消费,年长者则干脆认为花那个冤枉钱干嘛,有那钱还不如多买点吃的。有些家庭文化生活年支出几近于零。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多数乡村的文化生活只仅限于红白喜事、偶尔看坝坝电影。三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四是“不良文化”在农村有一定市场,赌博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大有人在,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投入力度不大,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群众看了则了,于基础建设不多。二是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由于文化工作缺人抓,组织开展的活动少,对群众自发的活动又扶持引导不力,发展基本处于“顺”其自然、良莠参杂、供不足需的状态。三是农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虽然全市各乡镇在名义上都有“文化站”,但现在具有文化站站址的乡镇只有聚源、天马、柳街。其中,聚源镇文化站产权属政府,但现已挪作他用;天马镇文化站具备一级文化站标准,但属租赁性质;柳街镇文化站也属租凭性质,且不具备一级文化站标准,其余乡镇文化站均无站址。村文化室则更是挂牌而已,有名无实。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开展活动十分困难。同时,现代传媒设施滞后,原有农村广播基本丧失、闭路电视覆盖户不足50%、网络刚在起步,制约了农民对文化、科技的渴求,与市场、世界的联系。
(四)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
一是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目前大多数农村文化专干年龄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二是学历偏低;以柳街镇为例,据统
计,全镇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约20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5人,约占总人数的2.5%,高中文化程度的仅40人,约占总人数的20%,初中文化程度的达100人,约占总人数的50%,小学文化程度的达55人,约占总人数的27.5%,可见在农村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在大多数的文化程度不高。石羊镇文化服务队能日益发展,其热衷文艺又能编能演的几位骨干功不可没。
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近年来农村文化发展的状况,研究制定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洪湖市文化局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组成4个调研组,对西片峰口、曹市、汊河、万全和东区新滩、龙口、乌林等乡镇进行了调研。从这几个乡镇的情况来看,基本反映了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分析
近十年来,洪湖市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其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具体而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层文化力量逐渐削弱
根据中办发(2000)30号文件精神,机构改革后,洪湖市原文化站一律改称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各乡镇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机构转型后,国办乡镇文化站基本消失,使多数文化服务中心已徒有虚名,没有新书和报刊,器材设施陈旧破损,门庭冷落,工作瘫痪,被称为“空壳”中心。有的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和工农业是硬任务、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因而对宣传、贯彻、落实国办发〔2002〕7号文件、《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规定政策不够,文化工作提不到议事日程,必要的机构和人财物问题得不到解决。乡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经费,现有的文化服务中心器材不足,设备差,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随着国办文化站的解体,相对削弱了基层文化队伍的力量,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二)文化基础设施普遍落后
由于市县乡各级财政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滨湖是洪湖市最具湖乡特色的乡镇,又紧邻市区,但是至今仍然是全市唯一没有站址的乡镇。还有乌林、螺山镇,也没有象样的文化场所,谈不上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空白点。
其次是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面积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大多乡镇电影院或者礼堂为上世纪80年代建设,经过20多年,很多场所老化严重,危房、老房比比皆是。文化设备简单陈旧,难以吸引群众的积极参与。
(三)农村基层文化队伍逐步老化
目前很多农村文化专干仍然年龄偏大,大多数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农村文化站文化专干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其次是从事农村文化工作既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
(四)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据调查,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为零。大部分文化站(中心)由于受现有场地、经费限制,同时也受干部专业素质、观念的局限,文化活动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主要以唱歌、跳舞、鼓乐队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受众则以老年和妇女为主。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文化站的功能在逐渐萎缩和降低。
(五)农村文化市场腐朽、落后文化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农民群众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无论数量、品种、质量都远不能满足需要,群众看戏、看电影和看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受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资源极为匮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阵地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农民群众很少能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个别乡镇文化娱乐场所的低俗、色情等不健康演出仍时有发生;盗版音像制品依然存在;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出版物还屡有出现,盗印教辅教材的非法印刷销售活动尚未杜绝等等。
上述这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过去长期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其原因很多。通过调查思考,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工作重心转移,干部精力转向。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各级领导的精力开始转向,抓文化建设的热情下降,人力、财力也都向经济建设倾斜。许多干部片面认识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群众文化淡漠、忽视,在文化事业改革滞后的情况下,采取“断粮”、“断奶”、“抽薪”的做法,使群众文化工作急骤滑坡。虽然各级党委都一再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但实际工作中都是一手硬、一手软;而且又把文化当作“软中之软”。
2.偏重人为,文化工作缺乏保障。一些地方的文化工作,常常因人而兴,又因人而衰。多年来,各级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缺少对文化工作投入比例的明确要求,更没有法律保障,文化经济政策并未落实到位。因此,往往一个时期领导干部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就可以得到长足发展,反之,就滑坡回落,甚至出现阵地被占,经费断源。农村文化
事业建设主要以获得社会效益为第一位,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如果忽视制度和措施的保障是难以发展的。
3.市场竞争激烈,文化需求失调。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广大农村群众文化萎缩的同时,以个体民办为主体的各类娱乐文化经营户趁热而上,许多农民群众的欣赏口味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同聚一堂的男女老少,现在已经分化成各有所求的不同群体。另外,一部分人文化选择偏向,甚至出现文化消费畸形,有的地方群众热衷“堂会”活动,摘封建迷信;有的搞以赌博为目的的“娱乐”活动,这也是影响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4.文化工作位虚薪低,人心思迁。农村文化站下放乡镇管理,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但新旧交替之际,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和各种历史的原因形成文化落后,多数农村乡镇没有财力扶持文化,因而农村文化队伍难留人才,“事在人为而无人为”,形成恶性循环态势。
上述表明,农村文化严重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我市的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意见和建议
第一,从建设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重视农村文化工作。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认识。要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和富民兴市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洪湖市农村农业人口占85%。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作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治穷和治愚结合起来。
第二,政府投入为主,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文化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按照省委鄂发13号文件要求,真正做到五纳入。即: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总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要切实做到“四保留”:即保职能、保阵地、保经费、保牌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文化事业还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扶持。建议市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农村文化专项基金,每年挤出一定数量资金与各级地方财政配套使用,多渠道加大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要认真落实好省人大提出的“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应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的要求。市乡两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乡镇文化站年度活动经费补助应不少于1万元。主要用于乡镇文化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改扩建,解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第三,从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入手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要有计划地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建议从解决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三难”问题着手,以市图书馆、群艺馆、电影队为龙头,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文化网络,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四,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整合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洪湖市旅游资源丰富,建设和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是我市的重头戏。但是没有文化品位的旅游业缺乏纵深发展的依托,是不能持久的。洪湖市以瞿家湾、峰口、府场为龙头的乡镇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或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应下大力开发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洪湖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建议政府拨出专款,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继续抓好《洪湖赤卫队》系列情景剧的艺术创新与市场开发工作,要积极申报府场《十样锦》等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努力打造洪湖民间文化品牌。
第五,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加快文化产业化步伐。
一是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和区域协作,增强管理工作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通过部门协调和区域协作,最大限度地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
二是加大文化产业政策倾斜力度。洪湖市农村文化市场普遍发育不良,建议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健康文明的文化产业,促进城区文化市场的发展。
三是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坚决防止文化阵地设施被挤占、挪用和流失。通过完善和新建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辐射范围广、富有生机活力的基层文化阵地,构建起以市区为中心,乡镇(街道)为枢纽,农村(社区)为前沿的三级文化网络,并借助这三级文化网络,广泛开展积极向上、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和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促进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山西发展农村民办文化的调查思考
本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我省农村活跃着的一种新型大院文化――文化大院。这些大院以特有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缓解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更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和文化强省建设的扎实推进,我省农村基层民办文化蓬勃发展。相应地丰富和活跃了基层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基层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发展能力,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新的发展途径。而《焦点访谈》的报道,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刊登成葆德、赵晋蓉撰写的《发展农村民办文化的调查思考》一文,以第一手资料,从更深层次上,对为基层服务、为农民服务,在丰富和活跃基层农民的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我省各地农村的基层文化站、民营文化团体,以及他们的文化活动、生存状况等等,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解读。这些,不仅对我省,而且对全国的农村文化建设都是宝贵的经验。
――编者
我省农村民办文化发展现状
农村民办文化已成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省有农村文化大院569个,农民书屋498个,农村个体放映队424个,民办剧团341个。这些农村民办文化机构分布广泛,其影响和辐射面几乎遍及全省各地。在许多地方,个体放映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个体放映户起到原来一个县电影公司的作用,有的甚至比一个县电影公司作用还大。汾阳市电影公司退休职工李云山,从1994年起先后投资8万余元购买16mm放映机5台、拷贝70余部(其中科教片10部)、幻灯机3部、摩托车3辆,组建了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办喜事放映队”。近年来,李云山的“办喜事放映队”累计为贫困村、部队、福利院放映故事片1500多场,科教片600多场。仅2002年就放映800余场。通过科教片的引导作用,先后帮助贾家庄村等6个村建起了科技示范点,培养了一批养殖、种植能手。他在不断拓宽电影放映市场的同时,赢得了广大农民信任和支持,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与时代同步、与农民同行的民营电影放映的新路子。在我省吕梁地区临县,民办剧团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现有在册民办剧团14个,按正常演出情况,一个民办剧团全年的演出在400场左右,这些团一年向观众能提供5600多场演出。每场戏的观众以600人计算,全年的观众可达到330万人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远山村,就越是他们经常去的
地方。农村民办文化机构在基层农村的广泛兴办,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基层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增强了农村发展实力,为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抵御落后消极文化的影响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民办文化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我省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大都以“自己投资、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式组成,框框少,包袱轻,成本低,渠道广,贴近群众,运转协调,面对现实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
我省的农村个体放映队紧盯市场做文章,哪里需要到哪里,放映费每场视情况最少50元,最多不超过200元,经营灵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民营剧团大团五六十人,小团仅有十几人,道具、布景较为简单,演出队伍可大可小,可统可分,即便是山庄窝铺也请得起,盛得下。在管理上,民办剧团更为自主、灵活,小剧团成员自由组合,薪酬一般以场计,视情况30元到80元不等。大剧团对人员一般采取一年一聘制,薪酬实行月工资制,一般每50场为一月工资计算单位(如演出正常,一年一般可领到8个月工资),最高者月工资可拿到2000元以上,最低者只有1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优劳优酬。农民自办文化正是凭借这种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但站住了脚跟,而且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忻州市民办艺校21家,这些民办艺校的办学层次多数以培养普通文艺人才为主,学员多的有一百多人,一般是二三十人左右,少数较高层次可达中专和职高水平,学员毕业后,多数到民间剧团就业。民办艺校的发展,为基层民办文化提供了人才资源。
农村民办文化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途径。“二人台之乡”、“民歌之乡”的河曲县,农闲时,无论是到农村,还是住宾馆、逛商场,都会遇到“二人台”家庭剧团在演出。据了解,全县以家庭为单元组成的“二人台”剧团已发展到20多个,从业人员达500余人。这些家庭“二人台”剧团靠一把二胡、一架扬琴、一支笛子三大件打天下,民歌当作事业来发展,当作产业来开发,用原汁原味的河曲民歌“二人台”唱出了致富曲,走上了致富路。这些民间剧团借助河曲民间的万余首民歌和80多台二人台传统剧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戏,每年演出不下5000余场次,人均收入达3000元,成为晋、陕、内蒙古三省区几十个县靓丽的风景线。刘传斌是阳城县电影公司一名下岗职工。1996年,成立了家庭个体放映队。最近五年多来,他踏遍了阳城县的山山水水,进学校,住农家,上矿山,下军营,共放映电影3500余场。观看电影的农民朋友达到100余万人次,中小学生10万余人次,工人干部达25万余人次,此外,他还为残疾人、老党员、老八路、中小学生及武警官兵免费放映30多场,总计人数达150余万人次,收入达到40余万元。长子县仅鼓书说唱艺人就有600多名,农村八音会从业人员近千人。这些民办文艺演出团体,有夫妻队,有兄妹队,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据了解,演出一场收入三四百元或一千多元,最高的则达到数千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虽然我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历史、环境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农民自办文化存在或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随着建设文化强省奋斗目标的确立以及对“三农”问题的极大关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自办文化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未能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农民自办文化的重要性。有的领导认为农民自办文化是农民自己的事,与政府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有的领导认为贫困的农村地区温饱尚未解决,花钱的地方太多,没有实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更多的领导则认为文化是“软指标”,扶持农民自办文化不会“立竿见影”出政绩,所以对农民自办文化关注的程度小,投入的精力少,更缺乏资金上的扶持与保障。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受经济状况和地区文化特点的影响,民办文化的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地方发展较快,有些地方发展较慢,还有些地方的民办文化基本处于空白。
管理跟不上的问题。由于民办文化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因此它的发展还不很规范,相当多的地方民办文化的发展还处于自发状态。急需制定政府对农村民办文化的管理政策、扶持政策等。
队伍素质急需提高的问题。农民自办文化的创办者,大都是过去曾经从事过文化经营管理的人员或者是文化爱好者。如农民书屋的创办者有退休回乡的老干部、老教师,有高中毕业后回乡的有志青年,还有一些是富起来的农民。民办剧团、民办艺校的创办者则多为原来国有剧团的演职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经济基础薄弱。好在这部分人有热情,有一股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培养接班人的任务已十分迫切。这种状况在民办剧团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农村民办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同时也必需要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投入,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交通、人口、环境等各方面的差距,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强调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还提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
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必将使文化建设突破种种壁垒,改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仅由政府提供的单一性,转为由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提供的模式,从而提高服务水平,使公众更多地提高服务,更广泛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毫无疑问,随着政策壁垒逐步消除,民间资本得以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流向文化高地,参与文化创造,逐步实现文化的“社会化”,这是未来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贯彻中央精神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经济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也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必然要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强调,要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作为工作重点,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该说,这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的重点。但是,对于我们山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全省一百多个县,贫困县占到了近一半以上。县小、县多、县穷,绝大多数地方每年的文化投入极少甚至没有。特别是那些偏远贫困地区,根本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投入文化事业。在此情况下,仅仅依靠送文化下乡,靠县乡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有限的服务资源根本不可能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基层的文化设施在多方投资建成后,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持久的投入机制和缺乏必要活动内容,导致许多地方文化设施建起来之后不能正常开展活动,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常的大量的文化需求。实践证明,解决县以下尤其是一些山庄窝铺偏远地区农民的文化需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文化,让农民群众通过自己办文化来活跃和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从实际的社会需求看,农村民办文化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基层农民群众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难上加难,因而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一个农民书屋可以缓解方圆数里地内农民群众读书看报难的问题,一个文化大院在更大的程度上则满足了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而一个农村个体放映队或一个民办剧团,足迹更可遍及周边各县市甚至外省区,为物资交流会、庙会、庆典以及婚丧嫁娶等活动添彩助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乡胡窝村离休教师李洪一,1986年他把积攒的8万元钱买了书,办起了一个家庭图书室,后取名为“春芽书屋”。十几年来,图书室由小到大,为了扩大服务范围,他发展了8个流动书点,现读者已达5万多人次。这些年来他把书送到了种植、养殖的棚院里,送到学校的课堂上,送到普通农民家中。2004年他的“春芽书屋”藏书达到了10849多册。我省近80%的人口主要生活在农村,好多地方即便是普及率较高的电视也最多能收到5―6个台,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是国办文化鞭长莫及很难触及的地方,农民自办文化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据统计,临县每年仅固定的戏剧演出台口就有近1000个,按每个台口7场戏计算,就是7000场戏。这一市场需求份额就非常之大。社会对农民自办文化的旺盛需求还体现在对人才的集聚与吸引上。社
会在进步,农村经济在发展,基层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更在不断地增长与提高,应运而生的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前景广阔,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基本定位与发展思路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被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提到了与经济、政治同等的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提出,更使全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进一步的部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进一步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成为维护人民正当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逻辑。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基层文化建设热潮。如何进行基层文化建设?山西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路应该是什么?山西省文化厅党组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三坚持、四发展”的农村民办文化建设思路。
所谓“三坚持”,即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从省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山西就将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绝大多数地方每年的文化投入极少甚至没有。就山西省目前的状况来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将会向好的方向发生积极变化,但在近期内,各级财政状况仍然比较紧张,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和文化需求的矛盾仍然会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可能拿出更多钱来进行文化建设。在此情况下,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文化投入的同时,向多渠道、多形式兴办文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全社会兴办文化,逐步促进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办文化的格局形成,是各级文化部门的主要任务。
所谓四发展,就是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在基层(县以下)积极发展以民办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大院、农民书屋、农村个体放映队和民间剧团。因为这四种民办文化组织,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离农民最近,也最能体恤民情,温暖民生,最能挠到农村文化的痒处,而且服务好,管理好,农民最受欢迎。因此,这四种民办文化是我们扶持和发展的重点。
如何扶持和发展民办文化?作为文化主管部门,首先要对发展民办文化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否则,民办文化的发展就会产生盲目性,会走弯路。
建设文化强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办文化的发展。从全局来看,文化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应当在文化建设中处于主体和主导的地位。民办文化则是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补充。
在县以上,我们要提倡政府为主导的以公益文化为主体,各类民办文化为补充。比如县一级要重点抓好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建设,努力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
在县以下的乡镇农村,特别是条件比较落后的地方,则充分发挥农村民办文化的重要作用,除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文化站或文化中心以外,要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以此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要积极鼓励民办社会文化团体、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和文化经营户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引导他们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在以乡镇为中心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上,倡导企业化的经营方式,把现有的设施管好、办活,真正发挥传播科学知识、发展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作用;在以村为中心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上,要突出体现“群众文化群众办”的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兴办文化事业。通过积极引导和管理,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帮助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农户创办文化大院、民间剧团、农民电影院、家庭图书室等民办文化机构。
农村民办文化今后发展应当坚持16字方针,即政府扶持、政策调控、社会参与、村民自办。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农村民办文化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强省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农民自办文化作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发展农民自办文化放到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扶持与资助。宣传、文化部门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基层农村在文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要用实际行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宣传引导工作的力度,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农民自办文化,积极参与到农民自办文化的建设中来。
加强管理,为农民自办文化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要为民办文化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要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加强对民办文化的管理。文化站属于乡镇建制,一般配备一名辅导员,肩负着本乡镇的文化管理与活动组织辅导职责,但目前乡镇文化站人员问题比较多,如待遇问题、劳动关系长期没有理顺问题等,在我省较为普遍,要解决好现有人员的待遇问题,理顺他们的劳动关系,让他们确实担负起对农民自办文化的管理职责。
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民自办文化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一种长期的教育与培训机制,把对农民自办文化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纳入常规性工作当中。一是学校培训,主要是各级艺校和艺术培训机构。政府主要应通过政策、资金上的扶持扩大招生规模,为社会、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提供稳定、长期的人才保障。二是在职培训,主要是由政府直接举办专门的业务培训,如各种政策、法规以及专业技能、管理、市场经济知识培训。通过对民办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文化素养,逐渐造就一批批优秀的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通过对各民办文化带头人的培训,强化他们的法制意识,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建立机制,通过政策调控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活力。政府部门要建立调控农村民办文化发展的政策引导机制,鼓励、支持民办文化的发展,要设立一项专门的奖励、扶持基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并推动农民自办文化发展。通过建立农村文艺创作奖励机制,对农民自办文化组织或个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应依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资助,鼓励创作。通过建立农民自办文艺团体演出奖励机制,鼓励农民自办的文艺团体多闯市场,多演出,对完成一定演出任务额后的超出场次可实行补贴与奖励,以奖代补,扶强不扶弱,推动文艺团体发展壮大。同时,应通过调演、表彰、命名等形式树立一批农民自办文化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可以协商有关部门建立低息或免息的信用贷款制度,为农民自办文化的发展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可以出台一些优惠的扶持、资助和鼓励性政策,设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民自办文化中来,增强农民自办文化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
把握重点,不断改善民办文化条件。近年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实施的“文化工程”、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对基层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将这几项工程长期地坚持下去,并将农民自办文化作为这几项工程扶持的主要内容,为农民书屋送书、为农村个体放映队送电影放映设备,鼓励农民自建资源共享站点。同时应做好上下联动工作,省、市、县、乡(镇)各级都要相应地配套开展,形成共同推动、层层扶持的良好格局。
对我县农村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
考
作者:欧应群 转贴自: 点击数:375
重庆直辖以来,忠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505元增长到2004年的2282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4% 。然而,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的农村调查中发现,农村经济增长了,农民生活渐渐步入了小康,但农村文化生活却越来越少了。
现状:电视进了农家,电视内容却不姓“农” ;“农书”上千种,农民手空空;文娱节目年年新,农村文娱活动一年更比一年少。
据调查,忠县目前农村的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其中有32.5%共计93382户农户安装了闭路电视。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如今已是不愿看电视。他们很希望能看到农业技术、农经信息以及政府对农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的电视节目,特别爱看在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防虫治病技巧等节目,但电视上很少有这些方面的内容。
据了解,每年出版“三农”方面的新书达1000多种,再版重印的800多种,加上其它出版社出版的,“三农”图书可谓种类齐全繁多。但事实上真正到农民手中的书却了了无几。据分析,造成农民群众无书读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过发行机构层层筛选,真正到了乡镇图书市场,没有几本可供农民选购的适用书籍了。二是书价偏高。三是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不够解放。
在随机调查的50位村民中,有近80%的农民群众反映,一年除了村组中的红白喜事还有那么一点娱乐味道之外,已经是十多年没有看过电影、没有听过广播,更谈不上什么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老百姓在农闲时除了看电视、打麻将(牌)、说闲话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他们留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村都按顺序轮流放电影,有文娱比赛、文艺演出团(队)下乡演出、天天听广播了解一些时事等。
影响:信息、技术传递不畅,农村经济发展徘徊;农民群众精神空虚,邪教、迷信泛滥农村;传统文化生活日渐失落,民间文艺后继无人。
农民群众获得外界信息变得非常困难,在思想上拉大了与党和政府的距离,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新的、先进的生产信息、技术不能及时传达到农民中,甚至连天气预报信息都无法及时了解,造成农民群众对乡镇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不理解、不支持;自主盲目性生产行为较多,遇到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较大。
由于近些年来农村文娱活动的大大减少,轻闲的农民精神空虚,便以玩扑克、麻将和吃喝玩乐消磨时光,赌博成风,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渗透到农村宣扬神教、宣扬封建迷信。2004年经公安机关查处的门徒会非法传教就达6起,信徒涉及11个乡镇1000多人,其中拘留6人,劳教3 人,治安处罚20人。
忠县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县,特别是民间文化艺术花样繁多,如彩船、倒钱、狮子、龙灯、竹琴、评书等都曾是农村老百姓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但竹琴、评书、倒钱等一些节目已经失传。
建议:加大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已有农村文化活动的正确引导,引进健康向上的新型农村文化活动;大力发掘和扶持传统农村文化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在大力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农村文化生活,注重农村经济和文化生活同步建设。一是要建设和完善现有广播、电视网络,开通到村到户的农村广播,确保党和政府的宣传渠道畅通无阻;二是要建设乡镇、村、组三级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室)、图书室和其它一些健康娱乐场所,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要搭建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平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如县级文化部门可以组织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汇演,组织狮舞、龙舞、倒钱等方面的年度比赛,举办农民运动会或其它适合农村文化建设的其它一些比赛或联谊活动。这样,既能继承和发扬我县已有的民间传统文化,又能把新型的文化艺术带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健康发展。
激活农村民办文化
吴洪 陈建平 陈新华 詹国兵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和热忱,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不均,还可以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人才。而且,当农民们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大力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我省石狮、莆田等地农村民办文化的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脱颖而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和队伍。
相辅相成 服务农民
作为著名的侨乡,石狮市蚶江镇享有“中国灯谜之乡”的美誉。其中石湖村的村民们更是人人爱猜灯谜,善猜灯谜。然而,猜灯谜虽厉害,石湖村人却没“猜”透经济发展的奥妙。改革开放后,邻近的村庄都富裕起来,石湖村却依旧一穷二白,这可急坏了村干部。
要发展村经济,首先要改变村民的传统观念,让他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可是,村里大会小会不断开,思想工作不停做,成效却不高。怎么办呢?
2002年,一支特殊文艺队伍的出现,悄然改变了石湖村人的命运。这一年,石狮雅韵艺术团与石狮农村信用社合作,联合成立了石狮信合雅韵艺术团。在信用合作社的资助下,艺术团奔走于乡村田野之间,一方面由信用社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又由艺术团以歌曲、小品等形式为村民宣传“三农”政策。传统灯谜被搬上舞台,还增添了不少银行贷款知识,让村民耳目一新。渐渐地,村民的观念和生活悄然变化,一个传统的捕渔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运输村。
如今,石湖村拥有3000吨以上的船舶1160艘,并成立了石狮海运集团。2005年,石湖村营业额3亿元,人均收入3万元。村书记郭及时感叹地说:“多亏了雅韵艺术团和信用社,这种艺术与经济的联合比我们开上几百次会都管用哪!”
民办公助 红红火火
临近春节,在南平农村颇受欢迎的黄毓顺组建的闽剧团更加忙活了。从当初赶鸭子上架,到现在每年不下40场的演出,多亏了南平市延平区文化馆的帮助。
1990年,农民黄毓顺刚刚创办闽剧团的时候,由于演员都是被“赶”上台的,根本没什么演技,演的又是老掉牙的戏本,观众寥寥无几,剧团濒临散伙。南平市延平区文化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姻”,派专业辅导人员帮助他提高演员演技,并编写、创作农民喜闻乐见的剧本,使一度冷清的闽剧市场又热闹起来,许多农民自发把已毁坏
的戏台修葺、搭建起来。现在,闽剧团每年为本区农民演出不下40场,足迹踏遍全区村落,还不时被争抢到宁德、三明地区农村演出。闽剧团队伍也更壮大了,不仅有本地农民演员35人,还聘用外地演员6人。
“我们捧出一个黄毓顺,服务农民就有了‘千手观音’。”延平区文化馆馆长夏冰说,文化馆现有专业干部9名,尽管人人身怀绝技,但只靠自身力量去服务农村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们通过帮助民办文化发展,很好地摆脱了文化工作“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处处要钱,处处求人”的窘境。
尝到甜头的黄毓顺,在文化馆的扶持下,又先后组建了踩高跷队、旱船队、舞龙队和舞狮队。这几支队伍和闽剧团一起汇聚成了为农村演出的强大的“乌兰牧骑”团队,闹腾的延平乡野山随人欢水随人笑。
一户中心户 引来一帮人
近日,走进莆田市笏石镇坝津村老协总会会长林金东的院落,来这里看书读报、下棋打牌的老人络绎不绝;挂在二楼的喇叭飘出悠扬的莆仙戏曲。
正在整理花盆的老党员林金东身材瘦削,虽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1991年,他从笏石镇企业办退休后,便热心投入村老协会的工作,被全村老人推选为老协会总会长,他家也成了老协总会会址。1997年,一贯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的林金东,家里又被村里定为文化中心户。
为了给大家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老林动员家人搬到楼上居住,把自家一层的房子都腾出来,右厢房成了读书阅报室,左厢房成了棋牌室,大厅变成了电视室,添置了茶座。他还在占地上百平方米的院子里栽花植树,设立花台、摆放座椅。这个农家小院还成了乡村舞台,喜欢音乐的村民常到这里吹拉弹唱。
热心的老林,虽然退休金不多,却自费订了类别繁多的报纸;又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添置了400多本图书„„乡村文化建设,单靠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为此,他还不遗余力成立了老婆婆舞蹈队,倡议村老协会开展“百名老人送文化进官庙”活动,结果村里的7座神宫寺庙,全都改建成文化活动场所„„
多姿多彩的农村文化,不但丰富了坝津村民的业余生活,还提高了村民们的素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看着村庄日新月异,老林乐开了花。
农民:加大投入,多些文化设施
吴金龙是南靖县龙山镇涌口村的文化中心户,他自办的图书报刊阅览室、黑板报远近驰名,过路的村民常会顺道进门读读书、看看报。像这样的文化户,南靖县每个村都有,深受村民喜爱。
不过,除此以外,村民的业余生活还是很单调。吴金龙说,县里虽然以庙宇为阵地发展农村文化,但只有正月初一、十五才会组织村民上上课、听听曲。大多数时间,大家仅呆在家看电视,或是聚在一起打牌,一些人还沉迷于赌博。一位村民感慨地说:“要是村里多些文化设施、多些活动场所就好了,这样,闲时既有个去处,又可学点东西。” 刘美德是南靖船场镇新溪尾宣传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现在来参加文体活动的村民越来越多,但村里的活动设施简陋,常供不应求。
吴金龙认为,农村文化工作应当一方面依靠政府投入,另一方面依靠村委的积极推动,发挥党员、共青团员的作用,组织村民开展文化生活。吴金龙计划,新一年走出家门,主动到田间地头为村民们提供文化服务。
部门:政府到位,服务农村公共文化
随着沿海、山区经济差距的拉大,农村文化也呈现出贫富不均的现象,一些贫瘠山区的文化现状更是令人堪忧。“文化发展与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文化需求。”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王晓萌坦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重点地区的文化建设,而对落后山区的投入则有所不足。
王晓萌认为,落后山区应加快文化多元化建设,通过民营文化、自办文化、文化大户等形式,发展文化产业,弥补资金上的缺陷。他说,文化不均的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一系列政策显示,发展杠杆正在向农村倾斜,政府对农村文化投入将逐步增大。不过,文化投入不均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政府是否重视到位。王晓萌说:“开展公办文化资金投入大、回报小,市场运作可节约大量财政。因此,有的发达地区将文化完全推向市场,政府缺位,其投入恰恰与经济发展成反比。而一些不发达地区,虽然每年投入不多,但没有大项目需建设,反而保持了文化的平稳投入。”
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表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以地方投入为主,省市适当扶持的办法,兴建、改扩建一批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加大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坚持开展文化下乡、送书下乡和文化扶贫工作;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依托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扩大福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在我省城乡的覆盖水平。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力争再投入1亿元,用于扶持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以改变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
专家:培养人才,制定文化发展规划
近两年体制改革后,基层文化站改为文体服务中心,由乡镇直接管理,服从于当地的中心工作。于是,一些地方把文化站人员视同计生、征兵、税收等部门的“突击队员”,随意抽调,大大削弱了乡镇文化站的作用。而沿海经济的发展,又使大量人才向沿海转移,基层文化队伍青黄不接,民俗文化濒临失传„„这些都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跨越的屏障。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的王犹升处长。
“乡镇工作点多面广,让文化专员协助一些季节性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文化专员还是应以文化工作为主。”王犹升表示,乡镇文化站的问题由来已久,改革前文化站人员的编制未解决好,而改革过程中又未建立起长效机制,才出现了诸多的矛盾。他建议,给乡镇文化专员设定服务期限,这样,既可保证基层文化站名副其实,又可培养后继人才。
从1990年起,泉州南音被陆续写进中小学教材。此后,上百所学校开设了南音课,十几万中小学生接受了南音教育。随后,“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在全省各地不断展开。王处长认为,这种方式既促进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培植有志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
“但人才的培养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他说,应自上而下建立激励机制,同时,积极培养乡土人才,建立起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队伍。
王犹升告诉记者,今年“两会”,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他们提议,尽快制定农村文化发展规划,将基层人才培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农民开展农村文化生活,从而带动农村科教文卫总体水平的提升。本报记者 吴洪
采访手记——
让更多文化融入生活
在采访中,记者不时看到各地争相举办自己的特色文化节。“过节”在农村有着特殊的意义,许多传统节日都源自农村。近年来,依照地方风俗开展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需求,也为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到盛会,农民们大都拖家带口赴盛会者。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基层的文化馆、文化站、活动室平日里的冷冷清清,其中不乏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缘何如此?一位乡镇文化站的负责人一脸茫然地答道:“今天不过节啊。”
然而,这样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动,并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的文化需求。采访中,曾问过许多村民,平常闲下来做些什么?打麻将、喝酒、玩牌……相似的答案,不禁使人纳
闷,是农村人不喜欢文化生活?不。每逢各种文化节来临,村头村尾的人潮攒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却暴露了当前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内热外冷”。
一方面是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热烈渴盼,另一方面却是他们日常文化生活的贫乏。为何如此呢?
在惠安,记者遇到了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她不识字,却常到镇文化中心上网。她说,工作人员会手把手教她如何用电脑,将网页上有关种菜种粮的知识念给她听。回去后她试了试,结果收入翻了一倍。这说明,文化只有通过引导才能真正融入生活。如今,农民眼界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若不积极引导他们,一些低俗文化就会侵蚀这块阵地,占领主流文化的生存空间。
文化节应当办,但切勿形式化、套路化、政绩化。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应从农民的日常生活注重起,让文化融入村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起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创农村文化新辉煌 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董 晓 晖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长期的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建设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建设农村文化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要求,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深入我县广大农村,我们会深切感受到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形成强烈反差。一是传统文化断层。我县传统文化经历了新安江大移民的冲击,同时又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浩劫,大量文化建筑被毁,文献资料散失,文化人才外流,农民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日益疏远,传统文化断层特征明显。二是现代文明缺失。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乡村文化设施荒废、文化队伍解散,农村丧失了文化娱乐阵地和文化组织能力,农村广播、电影、演出等文化载体和形式几近消失,教育、科技、卫生等资源流向城镇。目前农村当家的文化传播和消费形式电视在我县还没有完全普及。特别是农村有文化的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口多为老幼病残群体,使现代文明在农村传播、消费更受局限。三是 “不良文化”侵入。目前农村文化消费趋于畸形,村民多以打牌、打麻将、喝酒猜拳打发空闲时间,更有甚者,赌博恶习蔓延,封建迷信抬头,黄色书刊、音像、演出等“垃圾文化”充斥着农村文化市场,毒害农民身心健康,冲击乡村纯朴民风,增添农村不安定因素。
近年来,我县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逐渐重视,配合秀水节举办了富有农村文化色彩的踩街活动,旅游部门对农村在民居等资源进行了调查,文化馆等单位对民间故事和艺术进行了整理,实施了东海明珠工程,加强了文物保护,等等。但是,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建设能力仍然十分脆弱,满足不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县文化馆是群众文化业务指导部门,每年业务经费只有2.5万元。2004年乡镇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不足1000元的有8个,不足5000元的13个,超过1万元的只有9个。基本没有力量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培训辅导和组织活动。二是阵地设施十分简陋。全县乡镇建立文化科技培训中心(或青年中心)的有18个,创建省、市东海明珠工程的13个,其他12个乡镇没有专用站舍和活动场所。藏书量在1万册以上的图书室只有5个。广大农村缺乏文化设施。三是文化干部队伍势单力薄。全县乡镇文化员只有31人,其中专职的仅6人,另25人都是兼职人员,安阳、光昌、屏门还尚无专业文化干部。四是文化建设脱离需求。改革开放后,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停留在乡镇一级,没有深入广大农村,缺乏农民群众的参与,文化成果不能根植农村沃土。
农村文化的贫乏,不仅滞缓了农民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也严重制约了农民经济活动能力和收入创造能力的提升,阻碍了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实现,加剧了城乡“二元”社会格局,需要我们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我县农村文化现状,我们建议:
(一)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
昨天的文化是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今天的文化将是明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象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作为重塑文献名邦的重要战略,作为打造淳安文化品牌的战略。
(二)要对农村文化建设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农村文化建设规划是龙头,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资金投入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召开农村文化建设动员会议,切实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三)要传承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
我县素有锦山绣水、文献名邦之称,拥有丰富深厚的历史名人文化、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内生性、基础性,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因库。我们要深入发掘、整理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建设农村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设立乡(镇)、村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做法,将农村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祠堂等建筑列为乡村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设立宣传橱窗、编辑文物说明、培训文物讲解员等形式,赋予农村文物鲜活的内容,使文物成为农民感受历史文化的平台。
二是要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农村历史文献。要加强搜集各级档案馆、图书馆和民间的历史文献,理出淳安文献的脉络和体系,编辑有关文献小册子,使之成为农村群众雅俗共赏的书面文化。
三是要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农村文化艺术。要加强民间文化艺术包括传说故事、戏曲杂耍、民间工艺乃至民俗民风的整理转化工作,使之成为农民可读可看可参与的文化产品和项目。
(四)要打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是创建特色文化村。要在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如文昌进士村、浪川芹川民居村、里商商辂故乡、横沿毛际可故乡、郭村瀛山书院朱熹第二故乡、金峰朱家村等创建特色文化村,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用特色文化塑造村庄形象,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激情,吸纳外在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是建好农村文化室。要把在自然村建设便民读书室作为最低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配套“四个二”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功能:“两室”,即便民读书室和电教室:“两场”,即戏场和球场:“两栏”,即宣传栏和阅报栏:“两种活动”,即日常性的、分散的、自发的、规模较小的休闲活动和村民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集体文化活动。
三是举办农村文化节。本着“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农民自办”的原则,以村、镇为单位,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办法搞农村文化节。所谓“旧瓶”就是农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节日。“新酒”,就是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如在原来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如庙会、地方戏、舞龙等形式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融汇更多的时代气息。通过文化节为农民提供一个社会交际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农民在办文化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五)要以社会化产业化模式发展农村文化。
要鼓励农民以个人或合伙、股份投资等形式发展文化产业,鼓励企业或招商引资创办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千岛湖旅游品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旅游工艺品等文化产业。
(六)要培育农村文化人才和组织。
农村文化人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面向群众挖掘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要帮助建立村级老年协会、青年中心等社会组织,扶持这类社会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七)要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能力。
政府要把农村文化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研究、文化创作、文化培训的经费。要设立文化建设奖励资金,开展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要充分利用东海明珠工程、集团帮扶、“双百结对”以及社会捐赠等途径,建立县乡村配套投资政策,鼓励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主管部门要主动开展农村文化创作、人才培训、文化项目包装设计等工作,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对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建立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增强农村文化的建设能力。
建设孝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的战略问题。最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我们结合孝昌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现实,对如何建设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孝昌县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少取、多予、放活”的原则,把中央、省委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建设孝昌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2005年,孝昌县农业税全部免征,结束了长期以来农民种田要缴“皇粮国税”的历史,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统计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孝昌县农民人均费税负担为0.6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8.4%,仅免征农业税一项,人平减负35.6元。同时,孝昌县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的补贴、良种补贴及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政策。为了保护广大粮农的利益,又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据统计,仅2005年,孝昌县实行“一折通”兑现“两补”资金1000万元,人平政策增收17元。
2、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农业总产值再上一个新平台。2005年,孝昌县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完成总产值16501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其中,种植业88513万元,增长0.2 %;林业2235万元,增长5.1 %;畜牧业59237万元,增长9.4%;渔业12833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2200万元,增长22.2% 。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丰产丰收。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43.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96千公顷,增长2.2%。其中夏收粮食播面16.6千公顷,增长5.0%;秋收粮食播面27.36千公顷,增长0.1%.全年粮食产量27.85万吨,比上年增产0.55万吨,增长2.0%.其中夏收粮食总产5.2万吨,增长6.1%;秋收粮食总产2
2.65万吨,增长1.2%。另外,油料播面12.84千公顷,增长8.0%,总产24774吨,增长11.8%;蔬菜瓜果播面5.71千公顷,下降13.2%,总产18.74万吨,下降12.6%;水果产量4.5万吨,增长6.3%.全年大牲畜出栏1.07万头,比上年增长1.9%;生猪出栏25.17万头,增长15.5%;羊出栏1万只,增长2.2%;家禽出笼1015万只,增长12.5%.全年肉类总产量3.79万吨,增长14.2%.全年水产品产量20229吨,增长4.5%。
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05年孝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1元,在2004年高起点的基础上人平增加103元,同比增长5.5%。从而为夯实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3、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基础巩固。孝昌县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得到更快的发展。2005年末,孝昌县共有各类学校177所,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107639人,其中普通中学29 所,在校学生52479人,普通小学124所,在校学生55160 人,初中学龄入学率96.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5150人。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立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危房清理和改造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农村中小学面貌大为改观,今后孝昌县将要进一步扩大“两免一减”政策范围,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的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2005年,孝昌县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至目前为止,孝昌县已有行政村440个,已实现村村通电;通汽车的村有439个,占99.8%的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的村有429个,占总数的97.5%。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7.8 m2,其中楼房面积已达到85%,比“九五”末的2000年提高25 个百分点。2005年孝昌农村家庭固定电脑覆盖率达到2.1%,有线电视覆盖率为45.6 %,分别比2000年提高2 和15个百分点。
5、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05年,孝昌县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同时,孝昌县关心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农村特殊困难群众建立救助体系,从2004年起,孝昌县有10247个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005年人数比例不断扩大。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重视“三农”工作前所未有,财政支农力度空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但由于长期以来,“三农”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诸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老化严重。孝昌县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为70年代修建,年久
2、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当前,孝昌县农民持续增收仍面临诸多困难,主要是农民增收比较单一,增收渠道不宽,以致城乡居民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严重制约着城乡和谐社会建设。2005年,孝昌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03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91元,二者绝对数相差5512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77:1,2004年这一比例为3.49 :1,而1998年这一比例为2.75 :1,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3、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抵消了国家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据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孝昌县农资价格在2004年涨幅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上扬,尤其是化肥价格普遍上涨,影响农资价格总水平上升14%以上。其中尿素上涨17%,碳铵上涨20.2%,磷肥上涨34.5%。其次是种子价格同比上涨12.5%,地膜价格上涨了17.8%;农用柴油上涨15.7%,农药价格同比上涨8.8%,农资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加大了农民种田成本,农民对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反映较为强烈。
4、耕地资源不足,制约了农民增收。耕地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孝昌县土地资源紧缺、人多地少的矛盾制约了孝昌农业发展,从耕地资源看,全国人均耕地1.41亩,湖北人均耕地1.18亩,而孝昌人均耕地仅0.78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63亩、 0.4亩。
5、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文化素质偏低。孝昌农村现有从业人员25.26万人,目前已转移在外从业人数在13万人左右,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以上,随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外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然部分低文化的农民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此外, 农村文教卫生发展滞后,尤其是小学教育比较薄弱。农村卫生设施简陋,医疗水平亟待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不尽人意,脏、乱、差随处可见。
三、建设孝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与对策。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当前我县要以“文明新村”为建设重力点,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时下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产业新水平。按照“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粮食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坚持“建管并重、适度开发、优化机制、提高效益”的原则,做大做强全县的“三优四特”农业优势产业,加快土鸡、三元杂交猪等畜牧小区建设,大力培植富民产业。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突出抓好“十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力争奶牛养殖农业产品加工项目有所突破。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扶持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
2、规划建设新村镇。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多元投入,以点带面”的原则,全面完成乡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编制好“文明新村”建设规划,支持每个乡镇办好1-2个“文明新村”试点,然后逐步扩大建设范围,整合农村项目资源,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我县是全省唯一节水型社会建设契机,抓好水库除险加固、渠系整治、节水灌溉改造、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通村公路、高产农田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等农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扎实做好农机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农村通信、文化、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探索建立新机制。进一步巩固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理顺乡镇“三大办”管理职能和“六大中心”服务职能,建立运转协调、服务到位的行政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的办法,建立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按照民主、自愿原则,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探索项目补助、社会资助、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认真落实涉农补助资金“一折通”制度,加强涉农收费监督检查,努力化解村级债务,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4、加快培育新农民。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增强村规民约的自我约束力,努力提高村民文明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整合各种培训资源,以产业为依托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5、倡导文明新风尚。根据当前孝昌县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设施的建设和普及,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