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陈寿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隆中对    陈   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屏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4)愿诸君勿复言               愿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 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分)

翻译: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

翻译: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 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答:(    )。

阅读答案:

1.(共4分)屏:命人退避   信:(通“伸”)伸张  日:一天天   愿:希望 (一词1分)

2.(3分)A (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

3.(共6分)(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3分,“出于秦川”1分,“箪食壶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4.(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解析】略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隆中对    陈   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屏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4)愿诸君勿复言               愿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 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分)

翻译: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

翻译: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 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答:(    )。

阅读答案:

1.(共4分)屏:命人退避   信:(通“伸”)伸张  日:一天天   愿:希望 (一词1分)

2.(3分)A (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

3.(共6分)(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3分,“出于秦川”1分,“箪食壶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4.(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解析】略


相关文章

  • 烟雨古隆中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烟雨古隆中 古隆中很小,小到如同故乡相望相守的一片山丘:古隆中很大,大到历经千百年后,依然牵引着无数仰慕的目光. 在一派烟雨迷蒙中,我穿行于留下先贤遗迹的这片再平常不过的山丘间,吟诵着罗贯中先生"山不 ...查看


  • 隆中对知识归纳与练习题目
  • 隆中对知识归纳与练习 一.通假字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2. 自董卓已. 来 二.古今异义词 1.将军宜枉顾.之 2.凡.三往 3. 孤.不度德量力 4.此殆.所以资将军 5. 遂用.猖獗 6.遂用猖獗.. 7. 抑.亦人谋也 8.此可以. ...查看


  • 隆中对练习与答案
  • 隆中对 一.基础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三国志>是部 史书,共65卷,人们把它和 . . 合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作者陈寿是 朝人, 学家."隆中对"的"对"是 ...查看


  • 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 第 23 课<隆中对> 学习目标 :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读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 27 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学习重难点: 1.积累一 ...查看


  • 隆中对试题
  • 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查看


  • 23[隆中对]测试(含答案)
  • 23 隆中对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最好能背诵: 2.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及诸葛亮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过程与方法:1.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2.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情感态度与 ...查看


  • [出师表][隆中对]中考题(含答案)
  • >>复习 1. 黄石市(09湖北省)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查看


  • ★★苏教版四(下)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苏教版四(下)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bǎn tú jīng què gōng jìng wéi fàn qīn qi xún guī dǎo jǔ ( )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8分) 翼 ...查看


  • 人教版语文初三上:23隆中对习题精选
  • <隆中对> 习题精选 基础知识: 1.给黑体字注音. ①陇亩( )②倾颓( )③乐毅( )④殆天( ) 2.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①先主器之( )③因屏人曰( )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 )④将军既帝室之胄( ) 3.翻译下面的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