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根据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方面,按以下四类反应具体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沉淀。

2.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生成CO2、H2S等气体。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生成H2O、弱酸、弱碱等。

有时复分解反应的2种反应物中的一种要为溶液(即有水参加)例如Ca(OH)2固体无法与CO2反应,要有水参与,形成Ca(OH)2溶液,溶液中电离出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再与CO2反应生成CaCO3和H2O

(1)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等弱电解质。

如:2HCl+CaCO3=CaCl2+H2O+CO2↑ BaCl2+H2SO4=BaSO4↓

+2HCl

AgNO3+HCl=AgCl↓+HNO3

注:大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以钠盐为例)

如: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NaHCO3 + H2SO4 = Na2SO4 + 2H2O + 2CO2↑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Ba(OH)2=BaSO4↓+2H2O

2HCl+Cu(OH)2=CuCl2+2H2O

2HCl+Ca(OH)2=CaCl2+2H2O

HCl+NaOH=NaCl+H2O

2HCl+Ba(OH)2=BaCl2+2H2O

(3)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4)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铵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NaOH+NH4Cl=NaCl+NH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Fe(OH)2与NaCl不会发生反应 Fe(OH)3与NaCl也不会发生反应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注意:只有在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性酸)。

(2)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弱电解质(如:

NaOH+HCl=NaCl+H2O)生成 。

方法指导:

概括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等弱电解质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解性顺口溜(不主张死背死记,初中阶段只要记住Cl-里Ag+不溶,SO42-里Ba2+不溶、碱里钾钠钡钙溶钾钠铵硝溶即可): 氢氧钾钙钠钡溶,盐酸除银和亚汞;

硫酸不溶有钡铅,钾钠铵硝全都溶;

碳酸盐中多不溶,只有钾钠铵盐溶。

酸易溶碱难溶,碱中钾钙钡钠溶。

钾钠硝铵溶水快,硫酸盐除钡银钙,

氯化物中银不溶,碳酸盐中多不溶。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溶,盐酸除银,硫酸除钡。其他盐类均不溶)。 (微溶盐: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

初三适用版本: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盐酸盐要除银;硫酸盐要除钙银钡和铅;碳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学过的酸全溶;可溶的碱只有钾钠钡和铵,氢氧化钙是微溶。(仅适用于初三)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氯化物不溶只有银;硫酸盐不溶只有钡; 酸易溶,碱难溶;多数不溶碳酸盐。

(还有4种微溶物质单独列出:氢氧化钙、硫酸银、硫酸钙、碳酸镁)。

注意;有酸反应酸必须可溶,无酸反应必须全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根据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方面,按以下四类反应具体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4、AgCl、CaCO3等沉淀。

2.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生成CO2、H2S等气体。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生成H2O、弱酸、弱碱等。

有时复分解反应的2种反应物中的一种要为溶液(即有水参加)例如Ca(OH)2固体无法与CO2反应,要有水参与,形成Ca(OH)2溶液,溶液中电离出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再与CO2反应生成CaCO3和H2O

(1)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等弱电解质。

如:2HCl+CaCO3=CaCl2+H2O+CO2↑ BaCl2+H2SO4=BaSO4↓

+2HCl

AgNO3+HCl=AgCl↓+HNO3

注:大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以钠盐为例)

如: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NaHCO3 + H2SO4 = Na2SO4 + 2H2O + 2CO2↑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Ba(OH)2=BaSO4↓+2H2O

2HCl+Cu(OH)2=CuCl2+2H2O

2HCl+Ca(OH)2=CaCl2+2H2O

HCl+NaOH=NaCl+H2O

2HCl+Ba(OH)2=BaCl2+2H2O

(3)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4)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铵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NaOH+NH4Cl=NaCl+NH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Fe(OH)2与NaCl不会发生反应 Fe(OH)3与NaCl也不会发生反应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注意:只有在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性酸)。

(2)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弱电解质(如:

NaOH+HCl=NaCl+H2O)生成 。

方法指导:

概括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等弱电解质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解性顺口溜(不主张死背死记,初中阶段只要记住Cl-里Ag+不溶,SO42-里Ba2+不溶、碱里钾钠钡钙溶钾钠铵硝溶即可): 氢氧钾钙钠钡溶,盐酸除银和亚汞;

硫酸不溶有钡铅,钾钠铵硝全都溶;

碳酸盐中多不溶,只有钾钠铵盐溶。

酸易溶碱难溶,碱中钾钙钡钠溶。

钾钠硝铵溶水快,硫酸盐除钡银钙,

氯化物中银不溶,碳酸盐中多不溶。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溶,盐酸除银,硫酸除钡。其他盐类均不溶)。 (微溶盐: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

初三适用版本: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盐酸盐要除银;硫酸盐要除钙银钡和铅;碳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学过的酸全溶;可溶的碱只有钾钠钡和铵,氢氧化钙是微溶。(仅适用于初三)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氯化物不溶只有银;硫酸盐不溶只有钡; 酸易溶,碱难溶;多数不溶碳酸盐。

(还有4种微溶物质单独列出:氢氧化钙、硫酸银、硫酸钙、碳酸镁)。

注意;有酸反应酸必须可溶,无酸反应必须全溶


相关文章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说课稿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说课稿 ★教材和学情分析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复分解反应规律的应用贯穿第十和第十一两个单元,是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 ...查看


  •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也可根据参加反应的微粒,分为离子间.离子与分子间.离子与原子间的反应等.极浓的电解质跟固态物质反应时,应根据反应的本质 ...查看


  •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重构
  • 作者:陆军 中学化学 2008年08期 在新的化学课程体系中,<课程标准>将"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只安排在"化学1"中,其实,当学生的认知结构由"化学1"螺旋上长到&qu ...查看


  •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1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案 化学化工学院2012级2班刘光清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 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查看


  • 复分解反应的微教案
  •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微教案 一 .设计理念: 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是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重要反应,综合性强,难度集中.通过复习酸.碱.盐性质,对比.分析的方法,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学习:通过 ...查看


  •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 第26天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要点] 1.掌握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理解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类别. [家教点窍] 1.溶液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从反应物的角度来考虑的,即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 ...查看


  • 初二下册化学期末选择
  • 初二下册化学期末选择 初二下册化学期末选择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2.(2012 •梧州)现将20gA 和足量B 混合加热,A 和B 发生反应,2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16gC 和9gD ,则参加反 4.(2012 •潍坊)在一个密闭容 ...查看


  •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
  • 第二节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案(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 获得的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查看


  • 广东高考有机二轮训练题
  • 有机二轮复习训练 [例1]固定和利用 CO 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 2与化合物Ⅰ 反应生成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⑴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1 m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