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穿花衣的热带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新课程提倡,美术课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调动学生对于海洋、鱼类的储存知识,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热带鱼,并用添画和撕贴的方法装饰,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热带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穿花衣的热带鱼》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折、撕、剪、贴、画等方法来创作,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掌握拉折的方法,感受鱼儿之美,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学会折热带鱼的方法,尤其是掌握折叠中将正方形剪、拉、贴变成鱼形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穿花衣的热带鱼》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学会拉折的方法。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折、撕、贴、画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美国的罗恩非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说到,设计一堂课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当我看到这一课的图片时,就不由得对海洋世界浮想联翩。因此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也跟我一样,渴望进入那神奇的海底,看看那美丽的热带鱼。在导入时,我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随之而来的《海底总动员》吸引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于是今天的学习主题——《穿花衣的热带鱼》,顺利揭示出来。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
2、赏鱼,感知鱼儿特征
我先用课件展示在海洋里游动的各种热带鱼,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 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只鱼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到每只热带鱼的图片上时,这只鱼就会“听话“地停下,学生能仔细观察鱼的几何形状—三角形以及漂亮
的颜色和花纹。让小朋友对鱼的结构和特征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创作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潜水员和它的“热带鱼号”潜水艇升上了海面: “巧巧手,折纸鱼。哪一组的小朋友看懂了示意图,就能上我们的潜水艇啦”,在这里我仍沿用巧妙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建立探究的兴趣。
袁贵仁在他的著作中说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实践出真知,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我一直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实验室的氛围——不怕学生失败,只怕学生不肯去做。有时候学生可能尝试过后却一无所获,但这就是学习的自然过程,因此我从来不责怪学生的失败。
我给每组一张卡纸,让他们对照书一起研究方法。学生出现的问题很多,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我再开始演示。当学生都掌握了方法后,潜水员会请大家登上潜水艇,去和鱼儿作游戏。这样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去探究。
4、演鱼画鱼,走进鱼儿世界
成功登上潜水艇,我便让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热带鱼来模仿一下“鱼儿游游”。孩子都有表现
自己的欲望,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这时候,我戴着一个特大的五彩热带鱼头饰登场了。小朋友马上注意到了它的与众不同。接着我出示了一个特别的课件:将鱼儿的图片由黑白变为彩色,这样就让学生无形中感觉到了前后的差异,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那么:“小朋友,你会用什么方法来给鱼儿穿上美丽的衣服呢?” “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装饰。”接下来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一张纸剪的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大鱼缸,看哪一组的鱼缸最先装满鱼。
(板书)贴出四个大鱼缸的挂图。
六、课堂评价
1、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学生把自己作好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的大鱼缸,师生共同欣赏。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创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学生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小学一年级美术《穿花衣的热带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新课程提倡,美术课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调动学生对于海洋、鱼类的储存知识,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热带鱼,并用添画和撕贴的方法装饰,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热带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穿花衣的热带鱼》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折、撕、剪、贴、画等方法来创作,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掌握拉折的方法,感受鱼儿之美,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学会折热带鱼的方法,尤其是掌握折叠中将正方形剪、拉、贴变成鱼形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穿花衣的热带鱼》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学会拉折的方法。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折、撕、贴、画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美国的罗恩非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说到,设计一堂课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当我看到这一课的图片时,就不由得对海洋世界浮想联翩。因此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也跟我一样,渴望进入那神奇的海底,看看那美丽的热带鱼。在导入时,我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随之而来的《海底总动员》吸引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于是今天的学习主题——《穿花衣的热带鱼》,顺利揭示出来。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
2、赏鱼,感知鱼儿特征
我先用课件展示在海洋里游动的各种热带鱼,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 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只鱼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到每只热带鱼的图片上时,这只鱼就会“听话“地停下,学生能仔细观察鱼的几何形状—三角形以及漂亮
的颜色和花纹。让小朋友对鱼的结构和特征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创作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潜水员和它的“热带鱼号”潜水艇升上了海面: “巧巧手,折纸鱼。哪一组的小朋友看懂了示意图,就能上我们的潜水艇啦”,在这里我仍沿用巧妙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建立探究的兴趣。
袁贵仁在他的著作中说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实践出真知,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我一直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实验室的氛围——不怕学生失败,只怕学生不肯去做。有时候学生可能尝试过后却一无所获,但这就是学习的自然过程,因此我从来不责怪学生的失败。
我给每组一张卡纸,让他们对照书一起研究方法。学生出现的问题很多,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我再开始演示。当学生都掌握了方法后,潜水员会请大家登上潜水艇,去和鱼儿作游戏。这样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去探究。
4、演鱼画鱼,走进鱼儿世界
成功登上潜水艇,我便让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热带鱼来模仿一下“鱼儿游游”。孩子都有表现
自己的欲望,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这时候,我戴着一个特大的五彩热带鱼头饰登场了。小朋友马上注意到了它的与众不同。接着我出示了一个特别的课件:将鱼儿的图片由黑白变为彩色,这样就让学生无形中感觉到了前后的差异,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那么:“小朋友,你会用什么方法来给鱼儿穿上美丽的衣服呢?” “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装饰。”接下来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一张纸剪的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大鱼缸,看哪一组的鱼缸最先装满鱼。
(板书)贴出四个大鱼缸的挂图。
六、课堂评价
1、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学生把自己作好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的大鱼缸,师生共同欣赏。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创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学生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