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输系统]教学大纲

《智能运输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智能运输系统(ITS ) 课程编号:022103

总学时数:16学时 讲课学时:16学时 学 分:1学分

先修课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基础。

教 材:智能运输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严新平,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杨兆升主编,《智能运输系统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陆化普编著,《智能运输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黄卫等编著,《智能运输系统(ITS )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杨佩昆编著,《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体系结构》,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杨佩昆编,《智能交通》,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课程内容简介:

《ITS 》是当前国际交通运输研究的前沿领域,是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课程 。内容包括国内ITS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ITS 的技术基础,ITS 的主要应用领域,ITS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ITS 》是当前国际交通运输研究的前沿领域,是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课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ITS 的研究和开发在国内逐渐展开,针对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就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本科生掌握国际、国内ITS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ITS 的技术基础,了解ITS 的主要应用领域,认识ITS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国内ITS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2、掌握ITS 的主要技术构成、技术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智能控制技术、GPS 和GIS 技术、交通仿真技术以及动态交通分析技术等;

3、掌握ITS 的主要应用领域;了解城市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自动车辆驾驶系统、自动收费系统、先进的物流系统、智能综合运输系统等;

4、认识ITS 发展的若干问题;了解ITS 的标准化、体系框架、教育培训与研究以及ITS 的评价问题。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内容共分9章。 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ITS 概述,国外ITS 发展历程与趋势,我国ITS 发展历程与现状。 重点及难点:ITS 得起源、内涵及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章 ITS的体系框架与标准

主要内容:国外ITS 体系框架,我国ITS 体系框架,ITS 的标准化。

重点及难点:体系框架的定义及组成,我国ITS 体系框架的物理及逻辑框架,ITS 标准化的组织及实施。

第三章 ITS 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ITS 技术特点,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基础,交通信息预处理与融合技术,交通信息传输技术,交通信息的显示技术,交通的智能控制技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重点及难点:GPS 、GIS 、GPRS 、识别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 ITS 规划及设计

主要内容:ITS 规划的原则、方法和步骤,ITS 需求分析与预测,ITS 系统的功能分析与设计,ITS 方案设计实施及评价,规划软件介绍。

重点及难点:ITS 功能分析及设计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程序。 第五章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自学)

主要内容:定时式脱机控制系统,感应式联机控制系统,基于多智能体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 重点及难点: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及评价方法。 第六章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主要内容:交通监控系统,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交通事件管理系统。 重点及难点:电子警察、ETC 。 第七章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主要内容: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含义与发展,服务内容与组成与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 重点及难点: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作用、特点及目标,国外典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导航系统,我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实例。 第八章 先进的车辆系统

主要内容:先进车辆系统的功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自动公路系统。

重点及难点: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辅助系统。 第九章 先进的货运管理系统

主要内容:货运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组成,车辆管理系统,特殊货运系统。 重点及难点:危化品、客运车辆管理系统。 三、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已形成的授课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采取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四、成绩考核方式

考查。

五、制定本大纲的有关说明

课后可适当布置2-3题的作业,以加强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进一步了解学生所掌握的情况,以达到帮助提高学习的目的。

《智能运输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智能运输系统(ITS ) 课程编号:022103

总学时数:16学时 讲课学时:16学时 学 分:1学分

先修课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基础。

教 材:智能运输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严新平,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杨兆升主编,《智能运输系统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陆化普编著,《智能运输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黄卫等编著,《智能运输系统(ITS )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杨佩昆编著,《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体系结构》,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杨佩昆编,《智能交通》,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课程内容简介:

《ITS 》是当前国际交通运输研究的前沿领域,是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课程 。内容包括国内ITS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ITS 的技术基础,ITS 的主要应用领域,ITS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ITS 》是当前国际交通运输研究的前沿领域,是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课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ITS 的研究和开发在国内逐渐展开,针对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就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本科生掌握国际、国内ITS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ITS 的技术基础,了解ITS 的主要应用领域,认识ITS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国内ITS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2、掌握ITS 的主要技术构成、技术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智能控制技术、GPS 和GIS 技术、交通仿真技术以及动态交通分析技术等;

3、掌握ITS 的主要应用领域;了解城市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自动车辆驾驶系统、自动收费系统、先进的物流系统、智能综合运输系统等;

4、认识ITS 发展的若干问题;了解ITS 的标准化、体系框架、教育培训与研究以及ITS 的评价问题。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内容共分9章。 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ITS 概述,国外ITS 发展历程与趋势,我国ITS 发展历程与现状。 重点及难点:ITS 得起源、内涵及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章 ITS的体系框架与标准

主要内容:国外ITS 体系框架,我国ITS 体系框架,ITS 的标准化。

重点及难点:体系框架的定义及组成,我国ITS 体系框架的物理及逻辑框架,ITS 标准化的组织及实施。

第三章 ITS 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ITS 技术特点,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基础,交通信息预处理与融合技术,交通信息传输技术,交通信息的显示技术,交通的智能控制技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重点及难点:GPS 、GIS 、GPRS 、识别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 ITS 规划及设计

主要内容:ITS 规划的原则、方法和步骤,ITS 需求分析与预测,ITS 系统的功能分析与设计,ITS 方案设计实施及评价,规划软件介绍。

重点及难点:ITS 功能分析及设计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程序。 第五章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自学)

主要内容:定时式脱机控制系统,感应式联机控制系统,基于多智能体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 重点及难点: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及评价方法。 第六章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主要内容:交通监控系统,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交通事件管理系统。 重点及难点:电子警察、ETC 。 第七章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主要内容: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含义与发展,服务内容与组成与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 重点及难点: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作用、特点及目标,国外典型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导航系统,我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实例。 第八章 先进的车辆系统

主要内容:先进车辆系统的功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自动公路系统。

重点及难点: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辅助系统。 第九章 先进的货运管理系统

主要内容:货运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组成,车辆管理系统,特殊货运系统。 重点及难点:危化品、客运车辆管理系统。 三、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已形成的授课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采取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四、成绩考核方式

考查。

五、制定本大纲的有关说明

课后可适当布置2-3题的作业,以加强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进一步了解学生所掌握的情况,以达到帮助提高学习的目的。


相关文章

  • 朱明-智能交通系统-企业信息化的基本认识
  • 推动智能交通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 打造智慧二汽 主讲人简介 • • • •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现就职市交委科技信息处 <广州智能交通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撰写者 <广州机动车驾培培 ...查看


  • 物流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 关于物流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的说明 一.物流实训中心建设思路与设计特点 (一)功能定位 1.物流专业及现代商务专业群共享的实训中心: 2.物流师职业技能鉴定实操鉴定标准场地: 3.相关专业毕业生岗位见习与工作实践基地: 4.相关专业毕业生创业培 ...查看


  • 航海技术学科导论-宋凡
  • (-学年第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 航海技术学科导论 改卷教师: 学号:116090105 姓 名: 宋 凡 得 分: 航海技术学科导论总结 航海技术专业 我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的2011级新生,在几次学科导论课上听了老师对航海 ...查看


  • 2015年漳州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
  • 漳州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漳州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 为规范我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人员中的专业条件设置和审核工作,现参考教育部颁布的高校专业目录,结合实际,制定并试行本专业指导目录.凡招考职(岗)位有专业要求的,同一职(岗 ...查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 集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2013级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本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涉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的运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修建等,学科领域包括智能化交通信息控制系统的技术,交通运输规划及运营 ...查看


  •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为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和优化用能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以下简称<大 ...查看


  •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为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和优化用能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以下简称<大 ...查看


  • 2017考研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2017考研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属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以交通运输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在确保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速.重载.高密度 ...查看


  • 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 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物网前端传感器感知技术.云计算和云服务技术的不断创新,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关键技术正在不断开发和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和城市交通管理领域.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无论是交通基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