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问题 1999年第8期
p 热点难点问题p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
黄季火昆 李宁辉 陈春来X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世界及中国自身经济的影响最近两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系列有关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影响预测的研究报告(Anderson, 1997; Wang, 199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998; 中国农业大学, 1999) 相继出版, 更是成为各种报刊、新闻媒介报道的热点。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在一个国家内部各部门和各利益群体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最近我们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冲击是不可低估的(Huangand Chen, 1999) 。
我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在国内各部门、各利益群体间和各时期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加入世贸组织对广大的农产品消费者利多弊少, 但在短期内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和许多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的中低收入阶层农民的收入和就业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对从事种植业的许多生产者的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农作物生产将相对萎缩, 农产品进口增加、农业就业减少, 部分现有的农业劳动力以及社会新增的劳动力必须转移到或直接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加入世贸组织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和舞台, 只是一种潜力。它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是机遇, 更是挑战。要把这种挑战变为机遇, 把贸易自由化提供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总体福利提高的潜力变为现实, 要减少它对中国农业在短期内造成的冲击, 需要政府尽快在农业发展战略和对策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否则在短期内它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冲击也许要超过它的正面影响。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 这比争取早日加入世贸组织更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 经过20年的努力, 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渐地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或为主的) 资源配置机制, 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制定国家政策的决策支持系统。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模拟模型(China . s Agricultural Pol-i c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Model , 简称C APSiM)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在C APSiM 模型中, 市场的供给(如国内生产、库存减少和进口) 和需求(如国内消费、库存增加、出口) 的平衡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来实现。它是一个部门均衡模型, 能对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政X 本项研究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9725001) 资助
)
策评估, 分析和预测这些政策的变动对农产品供需和市场及贸易的影响, 为政府制定农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CAPSiM 模型中的各种消费品需求弹性的估计主要采用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lmostIdeal Demand System, AIDS) 。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和城市住户收入和支出调查的数据, 以及我们的一些住户补充调查(在国家统计局的农村和城市住户收入和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查) , 我们对AIDS 模型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计量经济估计。需求模型系数和弹性的计量经济估计结果详见Huang and David (1993) , Huang and Bouis (1996) , Huang and Rozelle (1998) , 黄季火昆和罗泽尔(1998) 。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实证分析(计量经济估计) 采用了多种模型, 其中主要有:调整成本型的动态供给反应系统模型(Dynamic supply response system w ith adjustment cost approach) 和技术内生型的供给反应模型(Supply model with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采用调整成本型的动态供给反应系统模型估计参数是因为它能衡量一些准固定投入品(如劳动力和种植面积) 的动态调整过程, 同时还会对价格和其他的外生变量的变化做出反应。对该模型系数的计量经济估计结果详见Huang , Rosegrant and Rozelle (1997) , 黄季火昆和罗泽尔(1998) 。对技术内生型的供给反应模型系数的计量经济估计结果详见Huang, and Rozelle (1996) 。
对我们模型所无法估计到的一些供给和需求参数或弹性, 我们参考了其它一些研究结果, 并根据齐次性和对称性等理论条件进行了推算。根据供给和需求模型估计出的各种弹性和市场均衡条件, 我们建立了CAPSiM 。CAPSi M 系统分五个子模型群, 分别为:国内农产品生产供给模型、国内消费品需求模型、农产品库存模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模型、以及农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当处于均衡状况(总供给=总需求) 的市场受到任何外界政策及非政策因素冲击时, 该均衡模型会通过其内在的各种经济关系, 调整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以及价格等, 在一定时期内又达到新的均衡状况, 而且在任何确定的条件下, 这种均衡状况(或市场的均衡点) 是唯一的。CAPSiM 模型的详细介绍见黄季火昆和李宁辉(1999) 。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还在谈判之中, 为了探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项采取了一个间接的测定方法, 即通过分析贸易自由化(或自由贸易)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来探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可能产生的最大限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转移和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贸易自由化趋势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此我们设置了3种不同的方案, 利用CAPSi M 模型, 对未来农产品的生产、消费、进出口和市场价格等进行了预测。这3种方案分别为:A 、基准方案、B 、贸易自由化方案、C 、人民币贬值方案。基准方案假设中国不加入世贸组织, 在今后继续实行现有的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方案假设中国在2000年开始加快贸易自由化的进展, 到2005年达到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 其结果代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最大极限。人民币贬值方案假设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在今后1-2年内保持稳定(如1美元=8. 30人民币) , 而在2001年开始贬值10%(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2001年) 2005年由8. 30变为9. 13) 。
三、研究结果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有利也有弊, 这里我们把本项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利弊影响) 总结于表1。)
表1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和对策
影响情况一、正面影响
11改善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 扩大畜产品和园艺作物产
品的出口
(1)扩大园艺作物(蔬菜、水果、花卉等) 生产和出口, 但在短
期内, 影响程度不大, 主要制约因素是产品质量及贮运等基
础设施的限制
(2) 扩大猪肉和禽肉的生产和出口
21从长远看, 有利提高农民的收入
31农产品的总体价格水平下降, 社会总体福利的提高
41农产品进出口总贸易量扩大
51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
二、负面影响
11种植业生产相对萎缩, 主要包括玉米、小麦、油料作物、大
豆、棉花、糖料作物等
21粮食自给率下降、玉米成为主要的进口粮食(饲料)
31农业就业将进一步减少
41在短期内中低收入阶层的以种植业为生计的农民收入将
减少, 贫困人口增加、返贫人口增多, 可能成为新的社会不稳
定因素增加农业科技投资, 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外汇政策(人民币适度贬值) 短期:玉米市场准入量的限制; 外汇政策长期:增加农业科研投资;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技术引进; 从/粮食安全0向/口粮安全0战略转移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利益再分配政策:财政税收与再分配制度, 再就业培训、资金与信贷的支持、市场信息的完善等从/进口替代0向/出口促进0发展战略转移品种改良(质量) 和技术引进贮运、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标准及质量监控系统农产品(尤其是粮食) 市场流通体制改革防疫和监控系统的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户籍制度的改善) ; 农村资金、信贷市场的改革; 土地市场(土地流转) 的建立和完善利益再分配政策港口建设、贮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对策
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育政策51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 玉米、小麦、大豆、油料作物、棉花、利益再分配政策; 劳动、
糖料作物的主产区经济受损, 与国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基础设
施较差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正面影响包括:
(一) 资源的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将得到改善 具体表现为那些国内资源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产品, 如玉米、小麦、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大豆和棉花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或总产值) 中的比例逐渐减少, 而园艺作物(蔬菜、部分水果、花卉等的比例) 将有所扩大。在农业内部畜牧业(除牛奶、羊毛外) 将是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农业部门内的主要受益行业, 受益程度同市场的开放程度成正比。
(二) 从长远看, 有利于提高整体农民的收入 随着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的改善, 随着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由于贸易自由化, 在其他行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 从长远上分析, 农民的收入增长在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要高于基准方案下的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 消费者福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到2005年, 农产品价格在贸易自由化情况下与基准方案相比(表2) , 价格下降幅度小麦为350元P 吨(按1995年不变价计算) , 或下降20%, 玉米下降幅度为379元P 吨(下降25. 9%) , 大豆下降幅度为596元P 吨(下降20. 49%) 。大米价格在市场开放情况下略有增长(3. 5%) 。由于粮食价格的下降给消费者带来福利的增加超过因畜产品价格上升而导致福利的减少, 消费者食物消费的总福利将得到显著提高。
(四) 畜产品和园艺作物产品的出口将增长 到2005年, 猪肉年出口量将由基准方案情况下的24. 1万吨上升到贸易自由化方案下的625. 7万吨, 禽肉将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出口量可达100万吨以上(表3) 。除牛奶及羊毛外, 贸易自由化对畜产品的出口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主要原因有)
表2 到2005年不同方案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
(以1995年不变价计算) (元P 吨)
基准方案
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蛋类
奶类
水产品[***********][***********][1**********]2贸易自由化方案[***********][***********][1**********]9变动百分比(%) 3. 5-20. 0-25. 9-20. 414. 4-1. 0-2. 69. 94. 2-20. 95. 5两方面, 一是贸易自由化提高了大部分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另一方面原因是贸易自由化降低了饲料(尤其是玉米) 的国内市场价格,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对园艺作物产品(蔬菜、水果和花卉) 的出口也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实际的出口能力将受到其产品质量、贮运和保鲜等技术的限制, 在短期内园艺作物产品的出口增加数量不容乐观。 贸易自由化在给中国农业带来一些发展机遇的同时, 它也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
个方面。
(一) 种植业生产将相对萎缩 受影响最大的
农作物为玉米、油料作物、大豆和棉花。同基准方
案相比, 到2005年, 玉米国内生产将减少1000万
吨(减少7. 7%) , 小麦生产减少500万吨(减少4.
7%, 表4) 。其他农作物生产依其影响大小分别表3 到2005年不同方案情况下中国畜产品净出口量(千吨) 基准方案猪肉牛肉羊肉241180. 5贸易自由化方案625728. 561. 11181禽肉-291注:净出口数为负值的表示净进口数量
为大豆(生产减少4. 5%) , 棉花(生产减少3. 8%) , 油料作物(生产减少3. 6%) , 糖料作物(生产减少2. 5%) 。
表4 到2005年不同方案情况下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百万吨)
基准方案
粮食生产
其中: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粮食净进口
其中: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粮食自给率(%) [**************]0. 00. 89. 98. 7-0. 296贸易自由化方案[**************]9. 6-6. 422. 339. 31. 388变化百分比(%) -2. 34. 1-4. 7-7. 7-4. 5198na 125352na -8 (二) 粮食自给率将下降 在基准方案情况下, 国家预定的粮食自给率95%的目标基本能够实现, 但在贸易自由化方案的情况下, 到2005年粮食自给率将下降到88%, 其中细粮(基本相当于口粮) 的自给率还可达到94%。玉米将从出口变为进口, 如果2004年以后取消玉米的关税配额则将使玉米进口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3930万吨。
(三) 种植业部门就业将进一步减
少 同基准方案相比, 贸易自由化方其中:口粮9694-2注:假设稻谷的出米率为70%。净进口数据为负的表示净出口数量。
案到2005年种植业部门就业将减少300多万劳动力。虽然被减少的农业劳动力迟早可以在其他行业找到新工作(由于贸易自由化在其他行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 , 但在短期内, 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条件的各种因素的制约, 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如果原来在种植业就业的这些被/解放0出来的劳动力不能及时地在非种植业部门得到就业, 将可能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 以种植业为生计的较贫困的农民将是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最主要受害者 在短期内许多中低收入阶层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以粮棉油生产收入为主的农民, 可能成为)
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受害者或最少的受益者。主要理由如下:首先, 这些农民多以种植业生产为主, 粮食生产又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 靠出售农作物产品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粮棉油生产的萎缩和价格的下降(除水稻外) 将导致种植业收入的下降。其次, 由于他们的教育水平、非农工作的技能、市场信息的获得能力等都可能使他们在短期内在非种植业部门难以及时找到就业机会。由于难以在更优势的行业得到就业, 他们可能维持现状, 继续从事他们以前的生产活动、或停留在已成为非优势的种植业部门; 第三, 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通讯设施、市场信息和发展程度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 这决定了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受益程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 第四, 贸易自由化有助于降低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尤其是化肥农药价格, 但贫困地区的农户由于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水平低于富裕的农户, 决定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受益程度少于其他农民, 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
四、政策建议
以上我们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虽然它只表明开放农产品市场和未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能给农业带来的最大限度的影响, 但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是不可低估的。为了减缓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在短期内所造成的冲击, 在农业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政策上, 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 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 首先, 农业贸易发展战略必须从过去的以发展/进口替代品0(或国内生产保护) 为主的战略尽快向出口促进(外向型农业) 的发展战略转移。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农业产业, 如畜牧业、园艺(蔬菜和特种果树) 产业以及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其次, 政府对农业生产干预必须从过去以对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调控为主的发展战略全面地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方向转移。增加科技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是实现这一战略转移的最有效的措施。第三, 从/食物安全0或/粮食安全0的发展战略向/口粮安全0的发展战略转移。今后粮食中需大量进口的将主要是饲料粮(如玉米) ,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对畜产品消费的需求以及畜产品的出口需求。但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主要不是饲料粮而是口粮, 即大米和小麦, 根据我们的研究, 只要国家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资, 不管在何种方案下, 口粮的自给率都能保持在95%以上的水平。放开非口粮的玉米市场对促进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增加畜产品出口, 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政策措施 加入世贸组织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和舞台, 如果不对现有的农业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制定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政策与对策, 短期内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冲击也许要超过它的正面影响。为此, 在继续同现有的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谈判的同时, 我们建议政府在短期内应尽快地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首先, 尽快做好相关政策的出台工作, 解决好利益再分配问题。创造条件让部分农民从玉米、小麦、大豆、棉花和油料作物等转移到其他作物、畜牧业及非农生产部门。具体措施包括再就业的培训、资金和信贷的支持、市场信息的提供、财政税收制度完善和再分配等, 减少他们在过渡时期的就业和生产调整成本以及减少他们面临收入减少的可能。其次, 从长远上看, 增加包括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在内的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力, 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 提高农产品质量, 是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确保食物安全的最根本措施。第三, 加速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 提高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和运行效益, 培养和健全市场中介组织; 加快与国内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贮存、)
交通、通讯等设施和港口的建设,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和降低农产品市场的流通费用;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级、包装和质量控制系统。第四, 建立全国和全球性的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市场信息系统, 有重点地研究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有竞争的国家农产品政策及供需平衡变动情况与对策。第五,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人民币的适度贬值, 使汇率恢复到或部分恢复到90年代初的实际汇率水平。人民币从1993年以来, 虽然名义汇率变动不大, 但实际汇率在过去几年已升值30%。/贬值030%也只是把实际汇率恢复到1993年的水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民币在现有高估的水平上/贬值010%, 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农产品在2001年之后将从进口变为出口, 在加入世贸组织情况下粮食自给率在2001-2005年间在还可保持94%) 95%, 口粮自给率达96%) 99%。第六, 有关农产品生产、市场和价格以及国际贸易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管理制度和政府职能都要有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Anders on, Kym:0On the Complexities of China . s WTO Accession 0,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E conomic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1997.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及其自身的影响, 研究报告, 1998。
[3] Huang, Jikun and Chunlai Chen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China:Commodity and Local Agriculture Studies 0, Uni ted Nations ESCAP CGPRT, April 1999.
[4]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1998. 0M ark et Development and Food Consumption in Rural China, 0China E conomic Review, 9(1998) :25-45.
[5]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 elle:1996. 0Technological Change:The Re-Dis covery of the Engin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 na . s Rice Economy, 0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49(1996) :337-369.
[6]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1995. 0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Grain Yields in China, 0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 nomics , 77(1995) :853-864.
[7] Huang, Jikun and Howarth Bouis :1996. 0Stru ctural Changes in Demand for Food in Asia, 0IFPRI . s Food,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2020Paper Series 11, 1996, Internati 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 titute, Washington D. C. .
[8] Huang, Jikun and Cri stina C. David :1993. 0Demand for Cereal Grains in Asia: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 0Agricultural Eco nomics , 8(1993):107-124.
[9] Huang, Jikun , Mark Rosegrant, and Scott Rozelle:1997. 0Public Invest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Reform:A Compre hensive Accounting of Chines e Agricultural Growth, 0Submitted to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 tics.
[10] 黄季火昆、李宁辉:/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模拟模型) CAPSi M 0, 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论文系列,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 1999。
[11] 黄季火昆、罗泽尔:5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6,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 1998。
[12] Wang, Zhi :/The Impact of China and Taiwan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on U. S. and World Agricultural Trade-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 i s 0,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 Technical Bulletin Number1858,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he United States 1997.
[13]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贸易体系改革与我国农产品贸易战略选择0, 1999年.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1) )
农业经济问题 1999年第8期
p 热点难点问题p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
黄季火昆 李宁辉 陈春来X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世界及中国自身经济的影响最近两年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系列有关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影响预测的研究报告(Anderson, 1997; Wang, 199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998; 中国农业大学, 1999) 相继出版, 更是成为各种报刊、新闻媒介报道的热点。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在一个国家内部各部门和各利益群体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最近我们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冲击是不可低估的(Huangand Chen, 1999) 。
我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在国内各部门、各利益群体间和各时期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加入世贸组织对广大的农产品消费者利多弊少, 但在短期内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和许多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的中低收入阶层农民的收入和就业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对从事种植业的许多生产者的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农作物生产将相对萎缩, 农产品进口增加、农业就业减少, 部分现有的农业劳动力以及社会新增的劳动力必须转移到或直接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加入世贸组织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和舞台, 只是一种潜力。它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是机遇, 更是挑战。要把这种挑战变为机遇, 把贸易自由化提供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总体福利提高的潜力变为现实, 要减少它对中国农业在短期内造成的冲击, 需要政府尽快在农业发展战略和对策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否则在短期内它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冲击也许要超过它的正面影响。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 这比争取早日加入世贸组织更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坚持以市场为取向, 经过20年的努力, 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渐地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或为主的) 资源配置机制, 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制定国家政策的决策支持系统。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模拟模型(China . s Agricultural Pol-i c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Model , 简称C APSiM)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在C APSiM 模型中, 市场的供给(如国内生产、库存减少和进口) 和需求(如国内消费、库存增加、出口) 的平衡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来实现。它是一个部门均衡模型, 能对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政X 本项研究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9725001) 资助
)
策评估, 分析和预测这些政策的变动对农产品供需和市场及贸易的影响, 为政府制定农业的发展政策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CAPSiM 模型中的各种消费品需求弹性的估计主要采用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lmostIdeal Demand System, AIDS) 。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和城市住户收入和支出调查的数据, 以及我们的一些住户补充调查(在国家统计局的农村和城市住户收入和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查) , 我们对AIDS 模型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计量经济估计。需求模型系数和弹性的计量经济估计结果详见Huang and David (1993) , Huang and Bouis (1996) , Huang and Rozelle (1998) , 黄季火昆和罗泽尔(1998) 。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的实证分析(计量经济估计) 采用了多种模型, 其中主要有:调整成本型的动态供给反应系统模型(Dynamic supply response system w ith adjustment cost approach) 和技术内生型的供给反应模型(Supply model with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采用调整成本型的动态供给反应系统模型估计参数是因为它能衡量一些准固定投入品(如劳动力和种植面积) 的动态调整过程, 同时还会对价格和其他的外生变量的变化做出反应。对该模型系数的计量经济估计结果详见Huang , Rosegrant and Rozelle (1997) , 黄季火昆和罗泽尔(1998) 。对技术内生型的供给反应模型系数的计量经济估计结果详见Huang, and Rozelle (1996) 。
对我们模型所无法估计到的一些供给和需求参数或弹性, 我们参考了其它一些研究结果, 并根据齐次性和对称性等理论条件进行了推算。根据供给和需求模型估计出的各种弹性和市场均衡条件, 我们建立了CAPSiM 。CAPSi M 系统分五个子模型群, 分别为:国内农产品生产供给模型、国内消费品需求模型、农产品库存模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模型、以及农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当处于均衡状况(总供给=总需求) 的市场受到任何外界政策及非政策因素冲击时, 该均衡模型会通过其内在的各种经济关系, 调整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以及价格等, 在一定时期内又达到新的均衡状况, 而且在任何确定的条件下, 这种均衡状况(或市场的均衡点) 是唯一的。CAPSiM 模型的详细介绍见黄季火昆和李宁辉(1999) 。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还在谈判之中, 为了探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项采取了一个间接的测定方法, 即通过分析贸易自由化(或自由贸易) 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来探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可能产生的最大限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转移和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贸易自由化趋势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此我们设置了3种不同的方案, 利用CAPSi M 模型, 对未来农产品的生产、消费、进出口和市场价格等进行了预测。这3种方案分别为:A 、基准方案、B 、贸易自由化方案、C 、人民币贬值方案。基准方案假设中国不加入世贸组织, 在今后继续实行现有的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方案假设中国在2000年开始加快贸易自由化的进展, 到2005年达到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 其结果代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最大极限。人民币贬值方案假设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在今后1-2年内保持稳定(如1美元=8. 30人民币) , 而在2001年开始贬值10%(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2001年) 2005年由8. 30变为9. 13) 。
三、研究结果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有利也有弊, 这里我们把本项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利弊影响) 总结于表1。)
表1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和对策
影响情况一、正面影响
11改善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 扩大畜产品和园艺作物产
品的出口
(1)扩大园艺作物(蔬菜、水果、花卉等) 生产和出口, 但在短
期内, 影响程度不大, 主要制约因素是产品质量及贮运等基
础设施的限制
(2) 扩大猪肉和禽肉的生产和出口
21从长远看, 有利提高农民的收入
31农产品的总体价格水平下降, 社会总体福利的提高
41农产品进出口总贸易量扩大
51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
二、负面影响
11种植业生产相对萎缩, 主要包括玉米、小麦、油料作物、大
豆、棉花、糖料作物等
21粮食自给率下降、玉米成为主要的进口粮食(饲料)
31农业就业将进一步减少
41在短期内中低收入阶层的以种植业为生计的农民收入将
减少, 贫困人口增加、返贫人口增多, 可能成为新的社会不稳
定因素增加农业科技投资, 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外汇政策(人民币适度贬值) 短期:玉米市场准入量的限制; 外汇政策长期:增加农业科研投资;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技术引进; 从/粮食安全0向/口粮安全0战略转移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利益再分配政策:财政税收与再分配制度, 再就业培训、资金与信贷的支持、市场信息的完善等从/进口替代0向/出口促进0发展战略转移品种改良(质量) 和技术引进贮运、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标准及质量监控系统农产品(尤其是粮食) 市场流通体制改革防疫和监控系统的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户籍制度的改善) ; 农村资金、信贷市场的改革; 土地市场(土地流转) 的建立和完善利益再分配政策港口建设、贮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对策
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育政策51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 玉米、小麦、大豆、油料作物、棉花、利益再分配政策; 劳动、
糖料作物的主产区经济受损, 与国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基础设
施较差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正面影响包括:
(一) 资源的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将得到改善 具体表现为那些国内资源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产品, 如玉米、小麦、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大豆和棉花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或总产值) 中的比例逐渐减少, 而园艺作物(蔬菜、部分水果、花卉等的比例) 将有所扩大。在农业内部畜牧业(除牛奶、羊毛外) 将是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农业部门内的主要受益行业, 受益程度同市场的开放程度成正比。
(二) 从长远看, 有利于提高整体农民的收入 随着农业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的改善, 随着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由于贸易自由化, 在其他行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 从长远上分析, 农民的收入增长在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要高于基准方案下的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 消费者福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到2005年, 农产品价格在贸易自由化情况下与基准方案相比(表2) , 价格下降幅度小麦为350元P 吨(按1995年不变价计算) , 或下降20%, 玉米下降幅度为379元P 吨(下降25. 9%) , 大豆下降幅度为596元P 吨(下降20. 49%) 。大米价格在市场开放情况下略有增长(3. 5%) 。由于粮食价格的下降给消费者带来福利的增加超过因畜产品价格上升而导致福利的减少, 消费者食物消费的总福利将得到显著提高。
(四) 畜产品和园艺作物产品的出口将增长 到2005年, 猪肉年出口量将由基准方案情况下的24. 1万吨上升到贸易自由化方案下的625. 7万吨, 禽肉将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出口量可达100万吨以上(表3) 。除牛奶及羊毛外, 贸易自由化对畜产品的出口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主要原因有)
表2 到2005年不同方案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
(以1995年不变价计算) (元P 吨)
基准方案
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蛋类
奶类
水产品[***********][***********][1**********]2贸易自由化方案[***********][***********][1**********]9变动百分比(%) 3. 5-20. 0-25. 9-20. 414. 4-1. 0-2. 69. 94. 2-20. 95. 5两方面, 一是贸易自由化提高了大部分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另一方面原因是贸易自由化降低了饲料(尤其是玉米) 的国内市场价格,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对园艺作物产品(蔬菜、水果和花卉) 的出口也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实际的出口能力将受到其产品质量、贮运和保鲜等技术的限制, 在短期内园艺作物产品的出口增加数量不容乐观。 贸易自由化在给中国农业带来一些发展机遇的同时, 它也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
个方面。
(一) 种植业生产将相对萎缩 受影响最大的
农作物为玉米、油料作物、大豆和棉花。同基准方
案相比, 到2005年, 玉米国内生产将减少1000万
吨(减少7. 7%) , 小麦生产减少500万吨(减少4.
7%, 表4) 。其他农作物生产依其影响大小分别表3 到2005年不同方案情况下中国畜产品净出口量(千吨) 基准方案猪肉牛肉羊肉241180. 5贸易自由化方案625728. 561. 11181禽肉-291注:净出口数为负值的表示净进口数量
为大豆(生产减少4. 5%) , 棉花(生产减少3. 8%) , 油料作物(生产减少3. 6%) , 糖料作物(生产减少2. 5%) 。
表4 到2005年不同方案情况下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百万吨)
基准方案
粮食生产
其中: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粮食净进口
其中: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粮食自给率(%) [**************]0. 00. 89. 98. 7-0. 296贸易自由化方案[**************]9. 6-6. 422. 339. 31. 388变化百分比(%) -2. 34. 1-4. 7-7. 7-4. 5198na 125352na -8 (二) 粮食自给率将下降 在基准方案情况下, 国家预定的粮食自给率95%的目标基本能够实现, 但在贸易自由化方案的情况下, 到2005年粮食自给率将下降到88%, 其中细粮(基本相当于口粮) 的自给率还可达到94%。玉米将从出口变为进口, 如果2004年以后取消玉米的关税配额则将使玉米进口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3930万吨。
(三) 种植业部门就业将进一步减
少 同基准方案相比, 贸易自由化方其中:口粮9694-2注:假设稻谷的出米率为70%。净进口数据为负的表示净出口数量。
案到2005年种植业部门就业将减少300多万劳动力。虽然被减少的农业劳动力迟早可以在其他行业找到新工作(由于贸易自由化在其他行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 , 但在短期内, 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条件的各种因素的制约, 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如果原来在种植业就业的这些被/解放0出来的劳动力不能及时地在非种植业部门得到就业, 将可能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 以种植业为生计的较贫困的农民将是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最主要受害者 在短期内许多中低收入阶层以种植业收入为主的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以粮棉油生产收入为主的农民, 可能成为)
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受害者或最少的受益者。主要理由如下:首先, 这些农民多以种植业生产为主, 粮食生产又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 靠出售农作物产品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粮棉油生产的萎缩和价格的下降(除水稻外) 将导致种植业收入的下降。其次, 由于他们的教育水平、非农工作的技能、市场信息的获得能力等都可能使他们在短期内在非种植业部门难以及时找到就业机会。由于难以在更优势的行业得到就业, 他们可能维持现状, 继续从事他们以前的生产活动、或停留在已成为非优势的种植业部门; 第三, 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通讯设施、市场信息和发展程度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 这决定了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受益程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 第四, 贸易自由化有助于降低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尤其是化肥农药价格, 但贫困地区的农户由于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水平低于富裕的农户, 决定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受益程度少于其他农民, 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
四、政策建议
以上我们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虽然它只表明开放农产品市场和未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能给农业带来的最大限度的影响, 但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是不可低估的。为了减缓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在短期内所造成的冲击, 在农业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政策上, 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 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 首先, 农业贸易发展战略必须从过去的以发展/进口替代品0(或国内生产保护) 为主的战略尽快向出口促进(外向型农业) 的发展战略转移。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农业产业, 如畜牧业、园艺(蔬菜和特种果树) 产业以及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其次, 政府对农业生产干预必须从过去以对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调控为主的发展战略全面地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方向转移。增加科技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是实现这一战略转移的最有效的措施。第三, 从/食物安全0或/粮食安全0的发展战略向/口粮安全0的发展战略转移。今后粮食中需大量进口的将主要是饲料粮(如玉米) ,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对畜产品消费的需求以及畜产品的出口需求。但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主要不是饲料粮而是口粮, 即大米和小麦, 根据我们的研究, 只要国家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资, 不管在何种方案下, 口粮的自给率都能保持在95%以上的水平。放开非口粮的玉米市场对促进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增加畜产品出口, 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政策措施 加入世贸组织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和舞台, 如果不对现有的农业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制定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政策与对策, 短期内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冲击也许要超过它的正面影响。为此, 在继续同现有的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谈判的同时, 我们建议政府在短期内应尽快地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首先, 尽快做好相关政策的出台工作, 解决好利益再分配问题。创造条件让部分农民从玉米、小麦、大豆、棉花和油料作物等转移到其他作物、畜牧业及非农生产部门。具体措施包括再就业的培训、资金和信贷的支持、市场信息的提供、财政税收制度完善和再分配等, 减少他们在过渡时期的就业和生产调整成本以及减少他们面临收入减少的可能。其次, 从长远上看, 增加包括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在内的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力, 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 提高农产品质量, 是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确保食物安全的最根本措施。第三, 加速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 提高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和运行效益, 培养和健全市场中介组织; 加快与国内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贮存、)
交通、通讯等设施和港口的建设,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和降低农产品市场的流通费用;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级、包装和质量控制系统。第四, 建立全国和全球性的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市场信息系统, 有重点地研究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有竞争的国家农产品政策及供需平衡变动情况与对策。第五, 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人民币的适度贬值, 使汇率恢复到或部分恢复到90年代初的实际汇率水平。人民币从1993年以来, 虽然名义汇率变动不大, 但实际汇率在过去几年已升值30%。/贬值030%也只是把实际汇率恢复到1993年的水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民币在现有高估的水平上/贬值010%, 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农产品在2001年之后将从进口变为出口, 在加入世贸组织情况下粮食自给率在2001-2005年间在还可保持94%) 95%, 口粮自给率达96%) 99%。第六, 有关农产品生产、市场和价格以及国际贸易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管理制度和政府职能都要有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Anders on, Kym:0On the Complexities of China . s WTO Accession 0,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E conomic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1997.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及其自身的影响, 研究报告, 1998。
[3] Huang, Jikun and Chunlai Chen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China:Commodity and Local Agriculture Studies 0, Uni ted Nations ESCAP CGPRT, April 1999.
[4]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1998. 0M ark et Development and Food Consumption in Rural China, 0China E conomic Review, 9(1998) :25-45.
[5]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 elle:1996. 0Technological Change:The Re-Dis covery of the Engin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 na . s Rice Economy, 0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49(1996) :337-369.
[6] Huang, Jikun and Scott Rozelle:1995. 0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Grain Yields in China, 0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 nomics , 77(1995) :853-864.
[7] Huang, Jikun and Howarth Bouis :1996. 0Stru ctural Changes in Demand for Food in Asia, 0IFPRI . s Food,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2020Paper Series 11, 1996, Internati 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 titute, Washington D. C. .
[8] Huang, Jikun and Cri stina C. David :1993. 0Demand for Cereal Grains in Asia: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 0Agricultural Eco nomics , 8(1993):107-124.
[9] Huang, Jikun , Mark Rosegrant, and Scott Rozelle:1997. 0Public Invest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Reform:A Compre hensive Accounting of Chines e Agricultural Growth, 0Submitted to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 tics.
[10] 黄季火昆、李宁辉:/中国农业政策分析和模拟模型) CAPSi M 0, 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论文系列,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 1999。
[11] 黄季火昆、罗泽尔:5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6,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 1998。
[12] Wang, Zhi :/The Impact of China and Taiwan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on U. S. and World Agricultural Trade-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 i s 0,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 Technical Bulletin Number1858,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he United States 1997.
[13]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贸易体系改革与我国农产品贸易战略选择0, 1999年.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