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题目: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探究
姓名:徐雷锋
学号:[1**********]
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
导师:明军研究员
专业:观赏园艺
提交时间:2014年11月23日
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探究
徐雷锋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中国古代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产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缺乏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和官本位导向也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的缺陷难以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近代科学;原因
引言
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应当说,对于任何一个中国问题的研究者而言,这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刻反思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并指导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为科学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故而,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便具有其现实意义。
地理气候原因限制了近代科学的萌芽
1.适宜的气候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这种适合农作物生产的气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发展。随后,种植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效益最高、成本最低的经济形式。而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复杂的科技。农耕经济的发达形成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难以产生商品经济,这是因为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而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直接结合,为自足而生产产品。显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条件下,由于交换很少进行,商业缺乏发展所需要的广大市场,因而不可能产生商品经济。小规模的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没有西方那样迫切。
而欧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的年、日较差都比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
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阴雨日极多,但强度很小,光照不足。由于气候未能给农业的发展提供足够适宜的条件,因而西欧国家产生了向外寻找资源的动力。而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长期以来发展为一种农庄经济。生产不仅限于一家一户。农庄式生产可以整合生产资料。规模化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作物。由于农庄的专业化生产导致一家农庄不可能生产足够自己日常所需的所有产品。因此需要拿自己的产品与他人进行交换。这种规模化的农业经济很容易产生大规模的交换。从而形成商品经济。地中海的地缘适宜海运,又有利于资源和信息交流,从而使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手工业和工业的产生发展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资本主义产生后,生产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获取高额利润,而能否在追逐剩余价值的竞争中获胜,取决于商品是否有竞争力。资本家要提高商品的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不断采用新的科学发明,不断地以最新的技术来装备自己的企业。这样就大大调动了生产中各种要素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进而也推动了近代科技的进步。
2.封闭的地理位置限制了新文化的交流
中华文化圈在早期被限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其东面濒临浩瀚汹涌的太平洋,这个大洋没有地中海的温驯与平静,其西面与北面是荒寒的戈壁、沙漠、高原,南面是热带丛林,这些不利的条件在早期都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隔绝了我们与外界的往来,造成了西方新观念难以传播,难以推广并成为社会风潮,这也是造成中华文化圈单一和封闭的重要原因。
反观西方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是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做斗争,因此养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学传统,开放的地理环境又使他们与外界多有往来,造成了工商业的发达。商品经济不但可以通过追求利润而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由于地理环境被迫使其中的人民形成了探索及开放的精神与性格,而对外贸易的需求同样也是西方快速发展科技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1.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上持续了较长时间的中央集权统治,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专制统治需要实用性的科技工艺,而扼杀或摒弃独立的思想和知识体系,这导致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强烈的政治实用技艺的特征。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政治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巩固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切与耕战有关的技艺都受到重视。与直接实用和与政事无关的思想,在中国都没有容身之地。中国古代强调实用的技术始终不能发展成真正的近代科学。
此外,绝对的权力首先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其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思想界的封闭和科学精神的匮乏。
反观西方,欧洲自古希腊、罗马以来,形成一种权力的天然平衡机制,这是孕育现代欧洲民主的土壤。在欧洲,没有形成过绝对皇权、相权与教权,而是形成了王权、教权、贵族
三种势力的相互制衡。商业经济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萌芽便易于在这种权力的制衡与规约中产生。而此制衡与规约是法律产生的前提。每一种权力都谋求一种稳定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权力的协约中,规范性的法律产生,而其中特别是民法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资本主义商业有了最基本的保护。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科学产生的真正强大动力。
2.重农抑商的政策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治国策略形成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严重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统治阶级看来,农业是本,工商业是末,商人始终以“利”为目标,囤积居奇造成物价的不稳定,须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护、奖励农业,限制、压制工业和商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形成了一种流品文化。行业分流品等级,不仅歧视工商业,更从意识形态上抑制其发展。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战国商鞍变法内容之一即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旨在发展小农私有制。西汉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后来又逐渐演化成“农桑为本,工商为末”,手工业也被置于末业的位置。明清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稀疏出现,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开始采取更多的限制措施。明代时就采取重税、低价收购、借用、任意派索等手段,残暴剥削和摧残工商业。此外,还有最为严厉的手段即禁令,如矿禁和禁盐、茶自由贸易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封建帝王深怕“末”强伤“本”。清雍正皇帝曾说:“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者皆末也”,“逐末之人多,有害于农”。统治者的这种思想必然要导致他们对工商采取压制政策。
重农桑、轻贱工商不仅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行的政策,而且逐渐地成了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随着杜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也日益增加,它不但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农民的分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的转化,也使微弱的手工业资本难以迅速积累起来,严重地侄桔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封建杜会陷于长期停滞的局面。既然工商业得不到顺利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一直停留在较低下的水平,科学技术也就难以实现突破。
3.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导向
中国在汉,唐到宋都取得了一系列值得称赞的成就,而到了元代之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知识分子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于是尊孔读经的人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名士”;而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待遇再也无法和“科举出生、八股取士”的进士们相比了。因此很快就导致了举国上下的知识分子都走八股取士之路,而科举制度考核的内容又是具有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造成了文化、科技的垄断,阻碍了科技的普及,这一思想体系的特点是注重德性修养,倡导“内圣外王”,本质上的道德的哲学,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以伦理为本,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如何管理好社会,而很少关心和探究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如
“天人合一”等观点,在这种以人为核心的单一的哲学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科学研究的主体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而广大平民为了能跻身于上层社会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儒家思想,纲常伦理,古文经学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抱负,想的是入朝为官,注重的是人际关系。自然没有人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在自然现象和科学的思考上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抑制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导致主客体不分
古希腊自然哲学作为理性主义开端,其最大的特点是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体。即要把客观世界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来研究,并把客观世界分为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目的是通过认识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来揭示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分离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思想在最初形成时是把人与天等同起来合二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到了西汉,董仲舒把“天人合一”思想更进一步发展成“天人感应”学说,不仅把自然与人等量齐观,,而且认为自然现象与人世间现象能够相互感应。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哲学中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合二为一的思想消解了科学从哲学之母中孕育而生的可能。这种哲学形成一种包罗万象的宏观体系,却无法向微观方向用功。虽然“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萌芽,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这种主客不分,简单类比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无法使人们的关注聚焦于认识的客体,仅仅宏观上的想像和推断并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从而失去创新的基础。
2.专注于诠释经典使创新受阻
中国的古代思想家在辩论或是写文章时常常爱引经据典,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似乎离开了权威的话就写不了文章。老子没有权威可引用,便捏造个“古之圣人”出来。到了庄子,便虚构了一个“仲尼”,把他当作神灵一样。孔子以文王周公,孟子以孔子作为自己说话写文章的坚强后盾。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怀疑一切,科学进步的动力是批判一切,科学创新是怀疑批判过程的副产品,是基于对科学真理的认识和理解。西方学者认为,所谓“科学真理”都是相对的,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特定阶段认识水平的反映,科学的理论和认识永远也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中国对“真理”的认识,对传统的理解,对权威的态度,对历史的评价总是采取一种认同权威的态度。中国文化传承的特点是“在继承中发展”,而不像西方“在批判中进步”〔2〕〔1〕。。中国学者长期形成了“以传解经”的注疏式学术思路,这种学术思路对传承先哲的思想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一旦形成一种传统,对科学的进步是非常不利的。出于对权威畏惧,古代学者总是把一些新思想、新观念通过隐晦的方式婉转地表达出来,却不利于后来者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创新。创新是对现有知识的否定。是知识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大胆突破现有知识的束缚,就很难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当然,原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认识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看,不能进入否定这一环节,也就无法最终实现认识的升华。
3.模糊的思维方式阻碍近代科学的诞生
从老祖宗起,我们就从不知道给出概念的逻辑定义,从来不会准确界定所讨论的概念的外延,使概念变成了一堆边界不明的气团。“道”、“仁”、“圣人”、“小人”乃至后世的“理”、“气”等等重大概念,从来不曾明确地严格地定义过。
中国人思维方式归结为长于综合短于分析,强调模糊乏精确定量,重思辨而轻实证,满足于直观外推和经验以及一元性压抑创造性。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才导致近代科技的落后。作者还指出,今天,我们在思维方式上,肩负着补课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也唯其如此,中国科学才有全面赶超西方之希望。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混沌的整体性、和谐的辩证性、直观性、功利性、经学性、政治伦理性等个方面,并指出这种思维方式的不足之处,早就为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的落后埋下了种子〔3〕。
中国古代学者倡导的是“用心悟道”、“心包万理”。而不是锻造思维的工具和手段。这种主观内求的思维方式把认识活动纳入到了道德修养的范畴,这种内省的智慧使中国学者很难发现书本以外的自然知识。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格致”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近代科学很难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综上所述,由于地理气候产生的古代经济方式、长期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既没有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需求,也缺乏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方法。我们应正视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到近代科学的原因,才可以使我们在现在和将来的科学发展中抓住机遇,实现飞跃。中国的科学传统在近代的落伍,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永远步西方的后尘。西方的科学传统在近代科学的诞生中大放异彩,并不表明在未来仍能独领风骚。我们既不能厚彼薄已,也不能妄自尊大,而应该理性地审视自我,发现科学传统中的缺陷,思维方式上的不足,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做出与自己地位相称的科学成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雁,严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与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27.
〔2〕鲍健强.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比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30(3):249—255〔3〕王立民.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之比较及其现代整合[J].理论探讨,2001,(5):40—41
Inquire into the reason why modern science didn't originate in
China
XU Lei-feng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excell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which induced lack of motiv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the heavy agriculture business suppression policy and ranking guide also hindered the generation of modern science.The defect of cognitive sty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difficult to keep up with the step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Needham puzzle ;modern science ;reasons
中国农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题目: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探究
姓名:徐雷锋
学号:[1**********]
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
导师:明军研究员
专业:观赏园艺
提交时间:2014年11月23日
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探究
徐雷锋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中国古代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产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缺乏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和官本位导向也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的缺陷难以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近代科学;原因
引言
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应当说,对于任何一个中国问题的研究者而言,这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刻反思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并指导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为科学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故而,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便具有其现实意义。
地理气候原因限制了近代科学的萌芽
1.适宜的气候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冷夏热,冬干夏雨。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长,一般并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长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节。这种适合农作物生产的气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发展。随后,种植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效益最高、成本最低的经济形式。而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复杂的科技。农耕经济的发达形成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难以产生商品经济,这是因为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而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直接结合,为自足而生产产品。显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条件下,由于交换很少进行,商业缺乏发展所需要的广大市场,因而不可能产生商品经济。小规模的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没有西方那样迫切。
而欧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的年、日较差都比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
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阴雨日极多,但强度很小,光照不足。由于气候未能给农业的发展提供足够适宜的条件,因而西欧国家产生了向外寻找资源的动力。而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长期以来发展为一种农庄经济。生产不仅限于一家一户。农庄式生产可以整合生产资料。规模化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作物。由于农庄的专业化生产导致一家农庄不可能生产足够自己日常所需的所有产品。因此需要拿自己的产品与他人进行交换。这种规模化的农业经济很容易产生大规模的交换。从而形成商品经济。地中海的地缘适宜海运,又有利于资源和信息交流,从而使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手工业和工业的产生发展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资本主义产生后,生产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获取高额利润,而能否在追逐剩余价值的竞争中获胜,取决于商品是否有竞争力。资本家要提高商品的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不断采用新的科学发明,不断地以最新的技术来装备自己的企业。这样就大大调动了生产中各种要素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进而也推动了近代科技的进步。
2.封闭的地理位置限制了新文化的交流
中华文化圈在早期被限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其东面濒临浩瀚汹涌的太平洋,这个大洋没有地中海的温驯与平静,其西面与北面是荒寒的戈壁、沙漠、高原,南面是热带丛林,这些不利的条件在早期都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隔绝了我们与外界的往来,造成了西方新观念难以传播,难以推广并成为社会风潮,这也是造成中华文化圈单一和封闭的重要原因。
反观西方地理环境,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是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做斗争,因此养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学传统,开放的地理环境又使他们与外界多有往来,造成了工商业的发达。商品经济不但可以通过追求利润而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由于地理环境被迫使其中的人民形成了探索及开放的精神与性格,而对外贸易的需求同样也是西方快速发展科技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1.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上持续了较长时间的中央集权统治,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专制统治需要实用性的科技工艺,而扼杀或摒弃独立的思想和知识体系,这导致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强烈的政治实用技艺的特征。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政治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巩固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切与耕战有关的技艺都受到重视。与直接实用和与政事无关的思想,在中国都没有容身之地。中国古代强调实用的技术始终不能发展成真正的近代科学。
此外,绝对的权力首先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其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思想界的封闭和科学精神的匮乏。
反观西方,欧洲自古希腊、罗马以来,形成一种权力的天然平衡机制,这是孕育现代欧洲民主的土壤。在欧洲,没有形成过绝对皇权、相权与教权,而是形成了王权、教权、贵族
三种势力的相互制衡。商业经济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萌芽便易于在这种权力的制衡与规约中产生。而此制衡与规约是法律产生的前提。每一种权力都谋求一种稳定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权力的协约中,规范性的法律产生,而其中特别是民法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资本主义商业有了最基本的保护。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科学产生的真正强大动力。
2.重农抑商的政策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治国策略形成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严重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统治阶级看来,农业是本,工商业是末,商人始终以“利”为目标,囤积居奇造成物价的不稳定,须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护、奖励农业,限制、压制工业和商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形成了一种流品文化。行业分流品等级,不仅歧视工商业,更从意识形态上抑制其发展。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战国商鞍变法内容之一即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旨在发展小农私有制。西汉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后来又逐渐演化成“农桑为本,工商为末”,手工业也被置于末业的位置。明清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稀疏出现,封建统治者对工商业开始采取更多的限制措施。明代时就采取重税、低价收购、借用、任意派索等手段,残暴剥削和摧残工商业。此外,还有最为严厉的手段即禁令,如矿禁和禁盐、茶自由贸易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封建帝王深怕“末”强伤“本”。清雍正皇帝曾说:“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者皆末也”,“逐末之人多,有害于农”。统治者的这种思想必然要导致他们对工商采取压制政策。
重农桑、轻贱工商不仅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行的政策,而且逐渐地成了人们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随着杜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也日益增加,它不但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农民的分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的转化,也使微弱的手工业资本难以迅速积累起来,严重地侄桔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封建杜会陷于长期停滞的局面。既然工商业得不到顺利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一直停留在较低下的水平,科学技术也就难以实现突破。
3.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导向
中国在汉,唐到宋都取得了一系列值得称赞的成就,而到了元代之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知识分子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于是尊孔读经的人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名士”;而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待遇再也无法和“科举出生、八股取士”的进士们相比了。因此很快就导致了举国上下的知识分子都走八股取士之路,而科举制度考核的内容又是具有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造成了文化、科技的垄断,阻碍了科技的普及,这一思想体系的特点是注重德性修养,倡导“内圣外王”,本质上的道德的哲学,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以伦理为本,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如何管理好社会,而很少关心和探究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如
“天人合一”等观点,在这种以人为核心的单一的哲学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科学研究的主体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而广大平民为了能跻身于上层社会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儒家思想,纲常伦理,古文经学等,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抱负,想的是入朝为官,注重的是人际关系。自然没有人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在自然现象和科学的思考上
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抑制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导致主客体不分
古希腊自然哲学作为理性主义开端,其最大的特点是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体。即要把客观世界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来研究,并把客观世界分为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目的是通过认识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来揭示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分离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思想在最初形成时是把人与天等同起来合二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到了西汉,董仲舒把“天人合一”思想更进一步发展成“天人感应”学说,不仅把自然与人等量齐观,,而且认为自然现象与人世间现象能够相互感应。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哲学中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合二为一的思想消解了科学从哲学之母中孕育而生的可能。这种哲学形成一种包罗万象的宏观体系,却无法向微观方向用功。虽然“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萌芽,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这种主客不分,简单类比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无法使人们的关注聚焦于认识的客体,仅仅宏观上的想像和推断并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从而失去创新的基础。
2.专注于诠释经典使创新受阻
中国的古代思想家在辩论或是写文章时常常爱引经据典,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似乎离开了权威的话就写不了文章。老子没有权威可引用,便捏造个“古之圣人”出来。到了庄子,便虚构了一个“仲尼”,把他当作神灵一样。孔子以文王周公,孟子以孔子作为自己说话写文章的坚强后盾。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怀疑一切,科学进步的动力是批判一切,科学创新是怀疑批判过程的副产品,是基于对科学真理的认识和理解。西方学者认为,所谓“科学真理”都是相对的,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特定阶段认识水平的反映,科学的理论和认识永远也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中国对“真理”的认识,对传统的理解,对权威的态度,对历史的评价总是采取一种认同权威的态度。中国文化传承的特点是“在继承中发展”,而不像西方“在批判中进步”〔2〕〔1〕。。中国学者长期形成了“以传解经”的注疏式学术思路,这种学术思路对传承先哲的思想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一旦形成一种传统,对科学的进步是非常不利的。出于对权威畏惧,古代学者总是把一些新思想、新观念通过隐晦的方式婉转地表达出来,却不利于后来者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创新。创新是对现有知识的否定。是知识的进一步发展,不能大胆突破现有知识的束缚,就很难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当然,原有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认识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看,不能进入否定这一环节,也就无法最终实现认识的升华。
3.模糊的思维方式阻碍近代科学的诞生
从老祖宗起,我们就从不知道给出概念的逻辑定义,从来不会准确界定所讨论的概念的外延,使概念变成了一堆边界不明的气团。“道”、“仁”、“圣人”、“小人”乃至后世的“理”、“气”等等重大概念,从来不曾明确地严格地定义过。
中国人思维方式归结为长于综合短于分析,强调模糊乏精确定量,重思辨而轻实证,满足于直观外推和经验以及一元性压抑创造性。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才导致近代科技的落后。作者还指出,今天,我们在思维方式上,肩负着补课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也唯其如此,中国科学才有全面赶超西方之希望。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混沌的整体性、和谐的辩证性、直观性、功利性、经学性、政治伦理性等个方面,并指出这种思维方式的不足之处,早就为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的落后埋下了种子〔3〕。
中国古代学者倡导的是“用心悟道”、“心包万理”。而不是锻造思维的工具和手段。这种主观内求的思维方式把认识活动纳入到了道德修养的范畴,这种内省的智慧使中国学者很难发现书本以外的自然知识。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格致”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近代科学很难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综上所述,由于地理气候产生的古代经济方式、长期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既没有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需求,也缺乏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方法。我们应正视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到近代科学的原因,才可以使我们在现在和将来的科学发展中抓住机遇,实现飞跃。中国的科学传统在近代的落伍,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永远步西方的后尘。西方的科学传统在近代科学的诞生中大放异彩,并不表明在未来仍能独领风骚。我们既不能厚彼薄已,也不能妄自尊大,而应该理性地审视自我,发现科学传统中的缺陷,思维方式上的不足,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做出与自己地位相称的科学成果,为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雁,严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与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27.
〔2〕鲍健强.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比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30(3):249—255〔3〕王立民.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之比较及其现代整合[J].理论探讨,2001,(5):40—41
Inquire into the reason why modern science didn't originate in
China
XU Lei-feng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excell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which induced lack of motiv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the heavy agriculture business suppression policy and ranking guide also hindered the generation of modern science.The defect of cognitive sty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difficult to keep up with the step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 words:Needham puzzle ;modern science ;rea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