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不再说谎
课程标准明确倡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为什么学生作文时喜欢说假话呢?我认为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写什么”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生活圈子狭小,不可能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缺乏生活的自我体验。没有留心周围的事物的习惯,看到的事情,如过往云烟,发现的眼光消失,因而作文时无材料可写。二是“怎样写”的问题。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知识和经验,不能正确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时不再胡编乱造,而是“我手写我心”呢?下面结合本人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教学生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就能储备大量的生活素材,提笔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没什么东西可写了。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观察呢?
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什么叫特点呢?简单地说,就是这个事物所特有的,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东西。比方说小乌龟翻身,它先是伸出头颈朝地面一顶,四脚一划,然后硬壳一弓,身子便翻过来了。小乌龟翻身的模样便是它的特点。 如果我们到野外去是为了寻找春天的足迹,那么就要抓住那些能表现春天到来的事物进行观察。我们要注意观察:地上的小草绿了没有?柳树枝上发芽了没有?燕子飞回来没有?迎春花开了吗?还有,孩子们衣着上有什么变化?因为,这些事物都是春天到来的信息,要仔细观察。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只有掌握了实物的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也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
在观察中要多动脑筋,多思索。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看到它们是“什么样”,还要问几个“为什么”,了解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如拿写“春天”来说,你到野外去寻找春天,观察了各种事物以后,就得好好想一想:这些事物在春天有什么特点,与夏、秋、冬各个季节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经过这样深入思考,才能把握住春天的本质,抓住将春天的特点。
二.教学生学会写日记。
日记是什么?日记就是天天记录自己生活中值得写下的东西。它可以写生活 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写人、写物、写景,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事,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事。无论大事或小事,没什么限制。一篇日记,短的只有几行,一段话,长的也可以很长,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这都没有什么限制。低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写几句话的日记。这样的日记,写起来并不难,人人都可以写,人人也可以学会写。只要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真实地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日记。
日记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等内容的。因此,它必须真实,它绝不能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否则就失去了写日记的意义。古人说:“真实是善美之首,虚假是丑恶之源。”这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写的是真人、真事、真思想,不能瞎编。说假话,弄虚作假,只能是害己又害人。生活中的东西很多,写日记时要有所选择,写那些有记录价值的东西,思想要健康,所记的东西,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益。
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也从中得益不少。例如鲁迅、郭沫若、叶圣陶这些大文豪都写了很多的日记,要学生以他们为榜样。若学生能
坚持写日记,就能积累起写作的材料,就会感到有东西可写。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泉,日记是生活的记录。
三.教学生积累语言,在表达上下功夫,提高写作的能力。
每天写日记时,要学会把口语变成书面语言,让它能准确地表现事物,表达 思想;语句在通顺的基础上还要力求流利、生动、贴切,要逐步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形象鲜明、更有艺术感染力,语言文字更美。当然,这非一日之功,而是要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慢慢学会,逐步提高。
还有,要引导学生大量地读书,读好书。所谓好书就是名著,中外名著。日 本的加藤斋孝教授提倡的是大量的阅读名著、大声地朗读和背诵,让身体来记住那些经典作品。这话说得很朴实,也很精彩。身体是自己的,名著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什么时候想用就可以用。
长此以往,学生作文时就会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中的谎言将不复存在。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让作文不再说谎
课程标准明确倡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为什么学生作文时喜欢说假话呢?我认为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写什么”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生活圈子狭小,不可能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缺乏生活的自我体验。没有留心周围的事物的习惯,看到的事情,如过往云烟,发现的眼光消失,因而作文时无材料可写。二是“怎样写”的问题。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知识和经验,不能正确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时不再胡编乱造,而是“我手写我心”呢?下面结合本人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教学生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就能储备大量的生活素材,提笔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没什么东西可写了。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观察呢?
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什么叫特点呢?简单地说,就是这个事物所特有的,而其他事物所没有的东西。比方说小乌龟翻身,它先是伸出头颈朝地面一顶,四脚一划,然后硬壳一弓,身子便翻过来了。小乌龟翻身的模样便是它的特点。 如果我们到野外去是为了寻找春天的足迹,那么就要抓住那些能表现春天到来的事物进行观察。我们要注意观察:地上的小草绿了没有?柳树枝上发芽了没有?燕子飞回来没有?迎春花开了吗?还有,孩子们衣着上有什么变化?因为,这些事物都是春天到来的信息,要仔细观察。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只有掌握了实物的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也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
在观察中要多动脑筋,多思索。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看到它们是“什么样”,还要问几个“为什么”,了解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如拿写“春天”来说,你到野外去寻找春天,观察了各种事物以后,就得好好想一想:这些事物在春天有什么特点,与夏、秋、冬各个季节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经过这样深入思考,才能把握住春天的本质,抓住将春天的特点。
二.教学生学会写日记。
日记是什么?日记就是天天记录自己生活中值得写下的东西。它可以写生活 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写人、写物、写景,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事,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事。无论大事或小事,没什么限制。一篇日记,短的只有几行,一段话,长的也可以很长,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这都没有什么限制。低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写几句话的日记。这样的日记,写起来并不难,人人都可以写,人人也可以学会写。只要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真实地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日记。
日记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等内容的。因此,它必须真实,它绝不能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否则就失去了写日记的意义。古人说:“真实是善美之首,虚假是丑恶之源。”这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写的是真人、真事、真思想,不能瞎编。说假话,弄虚作假,只能是害己又害人。生活中的东西很多,写日记时要有所选择,写那些有记录价值的东西,思想要健康,所记的东西,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益。
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也从中得益不少。例如鲁迅、郭沫若、叶圣陶这些大文豪都写了很多的日记,要学生以他们为榜样。若学生能
坚持写日记,就能积累起写作的材料,就会感到有东西可写。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泉,日记是生活的记录。
三.教学生积累语言,在表达上下功夫,提高写作的能力。
每天写日记时,要学会把口语变成书面语言,让它能准确地表现事物,表达 思想;语句在通顺的基础上还要力求流利、生动、贴切,要逐步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形象鲜明、更有艺术感染力,语言文字更美。当然,这非一日之功,而是要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慢慢学会,逐步提高。
还有,要引导学生大量地读书,读好书。所谓好书就是名著,中外名著。日 本的加藤斋孝教授提倡的是大量的阅读名著、大声地朗读和背诵,让身体来记住那些经典作品。这话说得很朴实,也很精彩。身体是自己的,名著变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什么时候想用就可以用。
长此以往,学生作文时就会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中的谎言将不复存在。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