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热点题型汇编

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热点题型汇编

一、离子共存题

1、(2010-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3--+-3++-A .NH

4、Ag 、PO 4、Cl B .Fe 、H 、I 、HCO 3

--2- C .K +、Na +、NO 3、MnO -

4 D .Al 3+、Mg 2+、SO 2

4、CO 3

2、(2011-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2-2- A .H +、I 、NO 3 、SiO 3 B .Ag +、Fe 3+、Cl 、SO 4

-2- C .K +、SO 4 、Cu 2+、NO 3 - D .NH + 、OH 、Cl 、HCO 3 4 --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题

3、(2010-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 g CH4中含有4n A 个C –H 键 B .1 mol·L -1 NaCl溶液含有n A 个Na +

C .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 A 个NO 分子

D .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 A 个CO 2分子

4、(2011-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3 g NO2含有n A 个氧原子

- B .1 L 0.1 mol·L 1氨水含有0.1 n A 个OH -

C .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 A 个CCl 4分子

D .1 mol Fe2+与足量的H 2O 2溶液反应, 转移2 n A 个电子

三、元素周期表题

5、(2010-10)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丙<丁<戊 B .金属性:甲>丙 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 .最外层电子数>乙

6、(2011-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

于第V A 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A .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四、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题

7、(2010-12)HA 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 -1NaA 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Na+) > c(A-) > c(H+) > c(OH-) B .c (Na+) > c(OH-) > c(A-) > c(H+)

C .c (Na+) + c(OH-) = c(A-) + c (H+) D .c (Na+) + c(H+) = c (A-)+ c (OH-)

8、(2011-11)对于0.1 mol·L -1 Na 2SO 3溶液,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溶液pH 降低

- 2-B .c (Na+) = 2c (SO3 ) + c (HSO3 ) + c (H2SO 3)

- 2-C .c (Na+) + c(H+) = 2c (SO3 ) + 2c (HSO3 ) + c (OH-)

2-D .加入少量NaOH 固体,c (SO3 ) 与c (Na+) 均增大

五、基础有机题

9、20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 .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 .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10、(201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 .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 .溴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 .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六、实验装置题

11(2010-22)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Ⅰ: 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 .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 .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 .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 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12(2011-2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 .实验II: 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 .实验III: 微热稀HNO 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 .实验IV: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七、电化学题

13、(2010-23)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 –2e - = Zn2+

B .电池反应为:Zn + Cu2+ = Zn2+ + 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 .电池反应进行时,盐桥中的K +移向ZnSO 4溶液 图9

14、(2011-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 + 2e- = Cu

C .无论a 和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 .a 和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

八、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基本实验操作结合题

图2 15、(2011-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 的活泼性

B .将NaOH 溶液缓慢滴入MgSO 4溶液中,观察Mg (OH )2沉淀的生成

C.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 .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 2固体

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热点题型汇编

一、离子共存题

1、(2010-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3--+-3++-A .NH

4、Ag 、PO 4、Cl B .Fe 、H 、I 、HCO 3

--2- C .K +、Na +、NO 3、MnO -

4 D .Al 3+、Mg 2+、SO 2

4、CO 3

2、(2011-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2-2- A .H +、I 、NO 3 、SiO 3 B .Ag +、Fe 3+、Cl 、SO 4

-2- C .K +、SO 4 、Cu 2+、NO 3 - D .NH + 、OH 、Cl 、HCO 3 4 --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题

3、(2010-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 g CH4中含有4n A 个C –H 键 B .1 mol·L -1 NaCl溶液含有n A 个Na +

C .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 A 个NO 分子

D .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 A 个CO 2分子

4、(2011-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3 g NO2含有n A 个氧原子

- B .1 L 0.1 mol·L 1氨水含有0.1 n A 个OH -

C .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 A 个CCl 4分子

D .1 mol Fe2+与足量的H 2O 2溶液反应, 转移2 n A 个电子

三、元素周期表题

5、(2010-10)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丙<丁<戊 B .金属性:甲>丙 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 .最外层电子数>乙

6、(2011-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

于第V A 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A .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四、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题

7、(2010-12)HA 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 -1NaA 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Na+) > c(A-) > c(H+) > c(OH-) B .c (Na+) > c(OH-) > c(A-) > c(H+)

C .c (Na+) + c(OH-) = c(A-) + c (H+) D .c (Na+) + c(H+) = c (A-)+ c (OH-)

8、(2011-11)对于0.1 mol·L -1 Na 2SO 3溶液,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溶液pH 降低

- 2-B .c (Na+) = 2c (SO3 ) + c (HSO3 ) + c (H2SO 3)

- 2-C .c (Na+) + c(H+) = 2c (SO3 ) + 2c (HSO3 ) + c (OH-)

2-D .加入少量NaOH 固体,c (SO3 ) 与c (Na+) 均增大

五、基础有机题

9、20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 .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 .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10、(201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 .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 .溴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 .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六、实验装置题

11(2010-22)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Ⅰ: 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 .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 .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 .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 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12(2011-2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 .实验II: 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 .实验III: 微热稀HNO 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 .实验IV: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七、电化学题

13、(2010-23)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 –2e - = Zn2+

B .电池反应为:Zn + Cu2+ = Zn2+ + 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 .电池反应进行时,盐桥中的K +移向ZnSO 4溶液 图9

14、(2011-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 + 2e- = Cu

C .无论a 和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 .a 和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

八、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基本实验操作结合题

图2 15、(2011-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 的活泼性

B .将NaOH 溶液缓慢滴入MgSO 4溶液中,观察Mg (OH )2沉淀的生成

C.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 .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 2固体


相关文章

  • 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 镇海中学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02 06:45:5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陈敏)记者昨日从市教 ...查看


  • 辅导班工作计划
  • 高三化学培尖计划 化学组 杨罕恩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 ...查看


  • 山大附中名师分析2016高考试卷
  • 2016-06-09 2016年高考结束,<山西青年报>特邀山大附中高三各学科备课组长,对2016年高考试题(新课标卷)进行评析. 语   数   外 语文:难度适中  作文题目接地气 李翠萍  山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太原市 ...查看


  • 高三各科后期复习策略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泰安一中 刘新宇 离高考只剩三十天多天的时间了,高三同学已进入了后期复习阶段.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广积粮",第二轮复习是"深挖洞",当前的复习主要是通过综合训练进行查缺补漏,从而提 ...查看


  •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与启示
  • ●考试与招生 胄 教 曾兵芳杨连志 [摘要]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高考化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2007-2010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试题特点,探讨其命题规律及趋势,以期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 ...查看


  • 2010年命题意图上海招考热线
  •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 语文--稳定中体现课改精神 变化中彰显命题追求 2010年秋季高考语文卷的命制在稳定中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变化中彰显试题的选拔功能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功能. 1.阅读材料的选文的重要性是 ...查看


  • 2010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 荆州市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质量分析 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贵 一.2010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 2010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湖北卷)中化学试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了<考试大纲> ...查看


  • 2017年下期高三化学备课组计划
  • 2017年下期宁远一中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张 勇 一.指导思想 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2017年教育部提出."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 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查看


  • 2015年高考内容分析
  • 安徽省高考慢慢"靠近"全国卷 今年<高考说明>发放,各科都大幅增加全国卷题例,但考点和题型变化不 大 本报讯 今年高考怎么考? 有哪些变化? 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