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
食指 教学目标: 1、认识食指,了解他在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3、诵读《相信未来》 体会其中所蕴涵的青春忧伤和对美好明天的不懈追求。 ,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和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认识食指和《相信未来》 : 1、 从一条新闻导入: 2001 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媒体报道时称之 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 自杀者, 是指 1989 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 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精神 病人,是指近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的食指,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 讨的《相信未来》的作者。 2、 食指其人: 食指不是生来一个精神病患者。注释①: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 1948 年, 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 这段话我要给出 2 个解释。 1 个解释:食指之所以原名郭路生,是因为他是他的母亲在行军途中生 下来的。食指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出生不久,我们国家就解放了。 另 1 个解释:书上说,食指是中国现代诗人,这个表述和我们对当代、 现代的认识有所不同。估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跳出了意识形态的圈囿,不再 区分当代与现代的差异,统一称为“现代”作家。食指是中国当代诗人。事实 上,喜欢或读过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无一不知道诗人食指。有人说,食指是 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 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 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 鼓励、 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食指的命运并不顺达。他先读书,再插队,再当工人,再入伍,再复员。 他从 16 岁开始写诗,写作这首名扬天下的《相信未来》的时候,才 20 岁。 文革期间,真正的文艺创作少之又少,从邻近山西的陕西、内蒙古,到遥远 的黑龙江兵团和云南兵团, 全国只要有知青的地方, 都有郭路生的诗歌传诵, 这是一个多么受欢迎的诗人!
1
72 年,诗人的精神出了问题。关于诗人的精神病病因,有 3 种说法:一 说“文革”的极左思潮影响到部队,他内心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极大的冲突; 二说因入党外调学校档案里有“文革”初期他因写诗被审查的材料;三说诗人 恋爱受挫。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食指也未停止创作。 1998 年, 《文友》将文学奖授予《相信未来》的作者、中国现代诗的一代 先驱食指先生。颁奖仪式在北京第三精神病院举行。 现
在的食指已经出院了,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 3、 关于《相信未来》 : 《相信未来》是在知青中间广为流传,但在文革时期被政府严厉批判的诗。 江青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食指因此被定名为“灰诗人”。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歌,看看食指是如何相信未来而又否定现在的。 二、 诗歌研读: 1、 集体诵读《相信未来》 问题:食指生活的时代,“现在”是怎样的?诗人用哪些诗句来表达? 明确: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问题: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义? 明确: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鲜花——收获的果实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问题:第一、第二诗节中其他意象所表达的意义? 明确: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灰暗的色彩,残酷的现实,诗人的无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 著和理想,在绝望中,诗人诞生了新的信念,给人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 感。 2、 齐诵第一、第二诗节,体会诗人的情感。 3、 第三诗节的节奏处理: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这个诗节里,诗人的情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他眼前出现的,不 再是灰暗的世界,他要用巨手,在海天大幕上,率真而又坚定地写下“相信 未来”。 4、 小结:相信未来,是以上 3 小结反复出现的句子,意在强化诗歌的的 主题、主旋律。
2
5、 个别诵读 4、5、6 三诗节,思考:诗人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所以他 相信未来? 明确:时间会给历史以公正的评价。这三节同样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精神。 6、 男生读最后一小结, 在这个小结里, 诗人直抒胸臆, 以异乎寻常的坚毅、 刚强和执著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 不拔、百折不回、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作品的内在情绪在此得到发展,理 想信念也得到升华。 7、 齐诵这首诗,边读边体会。 8、 和同桌交流读本诗后的感想。 三、总结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诗人呼喊出相信未来的心声,激励了一代又 一代人。八年后,荒唐的“文革”终于成为历史。90 年代后期,诗人的作品也 在社会上得到强烈反响。 诗人的遭遇和经历值得我们同情,而他对未来的那种执着的信念也告 诉我们,任何困难都能够战胜,因为我们有
壮丽而火热的青春在,光明而灿 烂的未来就将来临。 四、 作业:
3
相信未来
食指 教学目标: 1、认识食指,了解他在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3、诵读《相信未来》 体会其中所蕴涵的青春忧伤和对美好明天的不懈追求。 ,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和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认识食指和《相信未来》 : 1、 从一条新闻导入: 2001 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媒体报道时称之 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 自杀者, 是指 1989 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 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精神 病人,是指近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的食指,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 讨的《相信未来》的作者。 2、 食指其人: 食指不是生来一个精神病患者。注释①: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 1948 年, 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 这段话我要给出 2 个解释。 1 个解释:食指之所以原名郭路生,是因为他是他的母亲在行军途中生 下来的。食指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出生不久,我们国家就解放了。 另 1 个解释:书上说,食指是中国现代诗人,这个表述和我们对当代、 现代的认识有所不同。估计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跳出了意识形态的圈囿,不再 区分当代与现代的差异,统一称为“现代”作家。食指是中国当代诗人。事实 上,喜欢或读过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无一不知道诗人食指。有人说,食指是 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 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 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 鼓励、 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食指的命运并不顺达。他先读书,再插队,再当工人,再入伍,再复员。 他从 16 岁开始写诗,写作这首名扬天下的《相信未来》的时候,才 20 岁。 文革期间,真正的文艺创作少之又少,从邻近山西的陕西、内蒙古,到遥远 的黑龙江兵团和云南兵团, 全国只要有知青的地方, 都有郭路生的诗歌传诵, 这是一个多么受欢迎的诗人!
1
72 年,诗人的精神出了问题。关于诗人的精神病病因,有 3 种说法:一 说“文革”的极左思潮影响到部队,他内心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极大的冲突; 二说因入党外调学校档案里有“文革”初期他因写诗被审查的材料;三说诗人 恋爱受挫。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食指也未停止创作。 1998 年, 《文友》将文学奖授予《相信未来》的作者、中国现代诗的一代 先驱食指先生。颁奖仪式在北京第三精神病院举行。 现
在的食指已经出院了,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 3、 关于《相信未来》 : 《相信未来》是在知青中间广为流传,但在文革时期被政府严厉批判的诗。 江青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食指因此被定名为“灰诗人”。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歌,看看食指是如何相信未来而又否定现在的。 二、 诗歌研读: 1、 集体诵读《相信未来》 问题:食指生活的时代,“现在”是怎样的?诗人用哪些诗句来表达? 明确: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问题: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义? 明确: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鲜花——收获的果实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问题:第一、第二诗节中其他意象所表达的意义? 明确: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灰暗的色彩,残酷的现实,诗人的无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 著和理想,在绝望中,诗人诞生了新的信念,给人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 感。 2、 齐诵第一、第二诗节,体会诗人的情感。 3、 第三诗节的节奏处理: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这个诗节里,诗人的情绪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他眼前出现的,不 再是灰暗的世界,他要用巨手,在海天大幕上,率真而又坚定地写下“相信 未来”。 4、 小结:相信未来,是以上 3 小结反复出现的句子,意在强化诗歌的的 主题、主旋律。
2
5、 个别诵读 4、5、6 三诗节,思考:诗人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所以他 相信未来? 明确:时间会给历史以公正的评价。这三节同样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精神。 6、 男生读最后一小结, 在这个小结里, 诗人直抒胸臆, 以异乎寻常的坚毅、 刚强和执著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 不拔、百折不回、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作品的内在情绪在此得到发展,理 想信念也得到升华。 7、 齐诵这首诗,边读边体会。 8、 和同桌交流读本诗后的感想。 三、总结 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诗人呼喊出相信未来的心声,激励了一代又 一代人。八年后,荒唐的“文革”终于成为历史。90 年代后期,诗人的作品也 在社会上得到强烈反响。 诗人的遭遇和经历值得我们同情,而他对未来的那种执着的信念也告 诉我们,任何困难都能够战胜,因为我们有
壮丽而火热的青春在,光明而灿 烂的未来就将来临。 四、 作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