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固镇设施农业建设工作方案
为了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发挥和扩大设施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农民增收,特提出此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深入实施“三线、四区”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从我镇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比较优势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支撑,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手段,大力推进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为主要特征的效益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有效增长。
二、发展目标
年底,发展温室、大棚2000亩以上;建设鸭棚200棚以上;食用菌扩展到300棚以上;龙虾发展到5000亩以上;培育1个高新苗木花卉示范园。实现土地产出率每亩过万元,农业劳动生产率每人2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一)以龙东双孢菇示范小区为中心,建设150栋菇棚,主要生产村居:龙东、中三、韩庄、前程子、中二、奚阁。以镇西(龙西)、镇东、邵马、焦刘4个示范小区为中心建设150栋菇棚。
(二)扶持森磊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建设鸭棚150亩;扩建三河尖、张王两个肉鸭规模养殖场,分别达到70棚和30棚。
(三)建设三条温室大棚生产线。一是青焦、零号路线,主要生
产村居:邵马村、张王村、三河尖、焦刘村、新建村、新建居;二是龙河路线,主要生产村居:果园村、后洼村、桃园村;三是沛龙路线,主要生产村居:镇东居、三里居、龙东村。三条生产线建设三个二百亩规模连片示范方,发展温室大棚2000亩。
(四)培育一个高新苗木花卉示范园。
示范园位于零号路南,姚楼河东部,占地500亩。一期示范园位于张耿庄地段,占地120亩,引进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形成数百个品种的花卉、苗木,内设农家小院,园林广场,温室茶座,集观光、营销于一体。计划1-2年完成,带动全镇发展苗木、花卉2000亩,使特色“小盆景”裂变成长为美丽的“大花园”。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职责
指挥:于帆(全面负责“三棚”建设工作)
副指挥:蒋涛、张兴和(具体负责“三棚”建设工作)
成员:王苏沛(负责项目资金落实)
胡新东(负责项目引进、技术服务、种苗落实、规划设计) 燕伟、尤志国(负责土地流转)
张永红、吴传华(负责具体落实工作)
王云云、许庆贵(负责宣传工作)
各村居支部书记(负责架材落实、土地流转、工作协调等)
(二)打造多元投入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争取县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作为发展设施农业的补贴资金,同时,镇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设施农业发展基金,上不封顶,对应县政策给予同等补助,同时给予两年土地租金补助,用于扶持、支持设施农业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农民投资主体的作用。依托农民多年的积累,做好宣传发动,鼓励农民大投入,谋求大回报。三是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拉动作用。积极与金融部
门协调,加大信贷力度,建立信用村,优先安排用于设施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四是充分发挥工商资本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创造条件,搞好服务,放手让外地企业和客商建设设施农业基地,经营设施农业。
(三)打造土地规模经营平台。
充分利用我县作为全省土地流转示范县的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力争年内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同时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鼓励种养大户、经纪人等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年内在新建居、三河尖、张耿庄、镇东居等村、居流转土地1000亩。
(四)打造技术服务平台。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农技服务部门将积极适应新形势,调整方向,采取农技人员包片到户的形式,加强对设施农业建设进行全方位指导。二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将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栽培技术,采取“一户一卡”的生产形式,引导农民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组织生产,提高设施农产品品质。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施农业大户进行商标注册,开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和特色品种原产地保护认证,创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我镇设施农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龙固镇设施农业建设工作方案
为了实现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发挥和扩大设施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农民增收,特提出此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深入实施“三线、四区”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从我镇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比较优势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支撑,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手段,大力推进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为主要特征的效益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有效增长。
二、发展目标
年底,发展温室、大棚2000亩以上;建设鸭棚200棚以上;食用菌扩展到300棚以上;龙虾发展到5000亩以上;培育1个高新苗木花卉示范园。实现土地产出率每亩过万元,农业劳动生产率每人2万元。
三、工作重点
(一)以龙东双孢菇示范小区为中心,建设150栋菇棚,主要生产村居:龙东、中三、韩庄、前程子、中二、奚阁。以镇西(龙西)、镇东、邵马、焦刘4个示范小区为中心建设150栋菇棚。
(二)扶持森磊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建设鸭棚150亩;扩建三河尖、张王两个肉鸭规模养殖场,分别达到70棚和30棚。
(三)建设三条温室大棚生产线。一是青焦、零号路线,主要生
产村居:邵马村、张王村、三河尖、焦刘村、新建村、新建居;二是龙河路线,主要生产村居:果园村、后洼村、桃园村;三是沛龙路线,主要生产村居:镇东居、三里居、龙东村。三条生产线建设三个二百亩规模连片示范方,发展温室大棚2000亩。
(四)培育一个高新苗木花卉示范园。
示范园位于零号路南,姚楼河东部,占地500亩。一期示范园位于张耿庄地段,占地120亩,引进园艺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形成数百个品种的花卉、苗木,内设农家小院,园林广场,温室茶座,集观光、营销于一体。计划1-2年完成,带动全镇发展苗木、花卉2000亩,使特色“小盆景”裂变成长为美丽的“大花园”。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职责
指挥:于帆(全面负责“三棚”建设工作)
副指挥:蒋涛、张兴和(具体负责“三棚”建设工作)
成员:王苏沛(负责项目资金落实)
胡新东(负责项目引进、技术服务、种苗落实、规划设计) 燕伟、尤志国(负责土地流转)
张永红、吴传华(负责具体落实工作)
王云云、许庆贵(负责宣传工作)
各村居支部书记(负责架材落实、土地流转、工作协调等)
(二)打造多元投入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争取县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作为发展设施农业的补贴资金,同时,镇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设施农业发展基金,上不封顶,对应县政策给予同等补助,同时给予两年土地租金补助,用于扶持、支持设施农业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农民投资主体的作用。依托农民多年的积累,做好宣传发动,鼓励农民大投入,谋求大回报。三是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拉动作用。积极与金融部
门协调,加大信贷力度,建立信用村,优先安排用于设施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四是充分发挥工商资本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创造条件,搞好服务,放手让外地企业和客商建设设施农业基地,经营设施农业。
(三)打造土地规模经营平台。
充分利用我县作为全省土地流转示范县的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力争年内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同时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鼓励种养大户、经纪人等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年内在新建居、三河尖、张耿庄、镇东居等村、居流转土地1000亩。
(四)打造技术服务平台。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农技服务部门将积极适应新形势,调整方向,采取农技人员包片到户的形式,加强对设施农业建设进行全方位指导。二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将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栽培技术,采取“一户一卡”的生产形式,引导农民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组织生产,提高设施农产品品质。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施农业大户进行商标注册,开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和特色品种原产地保护认证,创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我镇设施农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