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识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幻灯片1

项目1 识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科学技术出版社

幻灯片2

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三视图与物体方位之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并能用其分析基本体的视图

4.通过投影基础理论的教学及画图、读图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重点难点提示

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空间概念的建立及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幻灯片3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任务分析:汽车是由许多形状各异的零部件组成的,而各个零部件结构形状的表达一般是采用正投影原理绘制该零件的三视图,即用平面图形来表达实物的空间形体。下面有一张组合体的三视图,能否想像出该组合体的立体形状吗?

简述任务

通过对简单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三视图的绘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并能画出各种简单零件的三视图。

幻灯片4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一、投影的概述

1. 投影法的概念

一种用投影线通过物体,在给定投影平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2. 投影法的种类

1) 中心投影法:投影线从一点发出的投影法是中心投影法。如图1-1。

2) 平行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方法,就称为平行投影法。 幻灯片5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一、投影的概述

3.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1) 真实性 当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则直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实形。

2) 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则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3) 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但小于实长;平面的投影面积变小,形状与原来形状相似。

幻灯片6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1. 三视图的形成

幻灯片7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1.

三视图的形成

幻灯片8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

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

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

2. 三视图投影规律

幻灯片9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 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幻灯片10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1)分析形体的形状

(2)选择主视图

幻灯片11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3)作图

①画作图基准线(如中心线、对称线及某些边线),如图1-9b 所示。

②画弯板的三视图时,可暂不考虑物体上的开槽与切角,而先画出完整的底板和竖板,如图1-9c 所示。。

幻灯片12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3)作图

③画左端方槽的三面投影(图1-9d )。④画右边两个切角的三面投影(图1-9e )。⑤检查底稿,擦去多余图线,按规定线型描深加粗,完成三视图(图1-9f )。

幻灯片13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根据下图的实物图,画出三视图,尺寸按图中量取(取整)

幻灯片14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任务分析:

通过对三视图的形体分析,想象物体的形状,再用橡皮泥制作出其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观察模型,熟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幻灯片15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和切割两种形式而常见的组合体则是这两种方式的综合。

幻灯片16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二、组合体中各基本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1.平齐与不平齐 是指两基本几何体以平面的方式相互接触。

幻灯片17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二、组合体中各基本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2.相切 相切是指两基本几何体表面(平面与曲面;曲面与曲面)光滑过渡。

幻灯片18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二、组合体中各基本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3. 相交 相交是指两基本体表面(平面与曲面)彼此相交。

幻灯片19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三、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一步,按线框,分部分。从侧面图形上看可以分为三线框,如图1-14中1、2、3。 第二步,对投影,想形状。分别根据不同线框,对照其余图样,想象形状,并分别用橡皮泥捏出模型。

第三步,合起来,想整体。根据视图中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方式,综合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灯片20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四、课堂练习

根据已知给出的视图,进行形体分析,想象空间形体形状,并用橡皮泥制作其模型。

幻灯片1

项目1 识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科学技术出版社

幻灯片2

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三视图与物体方位之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并能用其分析基本体的视图

4.通过投影基础理论的教学及画图、读图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重点难点提示

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空间概念的建立及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幻灯片3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任务分析:汽车是由许多形状各异的零部件组成的,而各个零部件结构形状的表达一般是采用正投影原理绘制该零件的三视图,即用平面图形来表达实物的空间形体。下面有一张组合体的三视图,能否想像出该组合体的立体形状吗?

简述任务

通过对简单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三视图的绘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并能画出各种简单零件的三视图。

幻灯片4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一、投影的概述

1. 投影法的概念

一种用投影线通过物体,在给定投影平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2. 投影法的种类

1) 中心投影法:投影线从一点发出的投影法是中心投影法。如图1-1。

2) 平行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方法,就称为平行投影法。 幻灯片5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一、投影的概述

3.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1) 真实性 当直线或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则直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实形。

2) 积聚性 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则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

3) 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但小于实长;平面的投影面积变小,形状与原来形状相似。

幻灯片6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1. 三视图的形成

幻灯片7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1.

三视图的形成

幻灯片8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

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

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

2. 三视图投影规律

幻灯片9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 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

幻灯片10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1)分析形体的形状

(2)选择主视图

幻灯片11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3)作图

①画作图基准线(如中心线、对称线及某些边线),如图1-9b 所示。

②画弯板的三视图时,可暂不考虑物体上的开槽与切角,而先画出完整的底板和竖板,如图1-9c 所示。。

幻灯片12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1.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3)作图

③画左端方槽的三面投影(图1-9d )。④画右边两个切角的三面投影(图1-9e )。⑤检查底稿,擦去多余图线,按规定线型描深加粗,完成三视图(图1-9f )。

幻灯片13

任务一 三视图的识读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根据下图的实物图,画出三视图,尺寸按图中量取(取整)

幻灯片14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任务分析:

通过对三视图的形体分析,想象物体的形状,再用橡皮泥制作出其立体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观察模型,熟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幻灯片15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和切割两种形式而常见的组合体则是这两种方式的综合。

幻灯片16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二、组合体中各基本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1.平齐与不平齐 是指两基本几何体以平面的方式相互接触。

幻灯片17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二、组合体中各基本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2.相切 相切是指两基本几何体表面(平面与曲面;曲面与曲面)光滑过渡。

幻灯片18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二、组合体中各基本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3. 相交 相交是指两基本体表面(平面与曲面)彼此相交。

幻灯片19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三、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一步,按线框,分部分。从侧面图形上看可以分为三线框,如图1-14中1、2、3。 第二步,对投影,想形状。分别根据不同线框,对照其余图样,想象形状,并分别用橡皮泥捏出模型。

第三步,合起来,想整体。根据视图中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方式,综合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灯片20

任务二 泥切组合体的模型

四、课堂练习

根据已知给出的视图,进行形体分析,想象空间形体形状,并用橡皮泥制作其模型。


相关文章

  • 2017年山东春季高考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知识考试说明
  • 2017年山东春季高考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知识考试说明 本专业知识考试说明以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 指导方案».教育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和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 际为编写依据, 以教育部职成教司 ...查看


  •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基础.机械图样的表达.机械图样的识读.计算机绘图基础等.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 ...查看


  • [机械制图]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 <机械制图>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 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制定时间 :XXXX 年X 月 制定人:XXXX 二. 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 学时:108 先修课程:无 授课对象:高技工学生 后续课程: ...查看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课程类型: 技术基础课 适用专业:机电.汽修 主撰人: 刘巧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培养学 生 ...查看


  • 高中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全册教案
  •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 ...查看


  •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施工图识读技法
  • 基本资料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施工图识读技法 作者: 高霞 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0 页数: 定价: 28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系列介绍了建筑采暖.通风.空调设备安装施工图的组成.表示方法.识读技巧及相关规范,附大量实例 ...查看


  • 建筑制图教学大纲
  • <建筑制图 >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学 分: 4 总 学 时:72 理论学时: 42 实践学时: 30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建筑制图>是<建筑工程技术& ...查看


  • 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判断题
  • 1. 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图纸大小可以随意确定 ( ) 2. 比例是指图样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 3.2:1是缩小比例.( ) 4. 绘制机械图样时,尽量采用1:1的比例( ) 5. 使用圆规画图时,应尽量使钢针和铅笔芯垂直于纸 ...查看


  • [三视图]教学反思:案例反思与学法探究
  •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陈醉 背景:2007年,我省将全面开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2006年,我有幸作为黑龙江省开设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学校中的一名通用技术教师,先一步进行实践性的尝试.2006年12月8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室主任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