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H.Gardner,1943__)的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提供了信息加工如何影响智力行为的另一种新的观点。他给智力下的定义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按照这一定义,智力是看不到也无法测量的,可能是许多不同的神经方面的潜能,它能否引发出来往往取决于那个文化所重视的价值观,所提供的机会以及个人在自身或其他人影响下作出的选择和决定。
加德纳否认存在一个普遍的智力,而提出多元智力观。他不是用传统的智力测验因素分析法去决定智力的多维性,而是从生物科学、发展心理 学的角度和逻辑分析 出发提出人类具有七种不同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有生物学的基础,都有它独特的发展过程,并有不同的最终状态或专家作业的表现形式,以下是他最初提出的七种智力。
语文智力:涉及对口语和书写语言的敏感度,学习多种语言的能力,以及使用语言达到某种特别目标的能力。律师、作家、诗人、记者等通常是具有高度语文智力的人。
逻辑-数学智力:这是指用逻辑去分析问题,善于数学运算,以及用科学方法去探讨问题。数学家、逻辑学家和科学家都特别善于利用逻辑-数学智力。
以上两种智力通常是在学校里最受重视的智力,加德纳认为皮亚杰号称他研究所有智力,但事实上他只着重研究了逻辑-数学智力。
接下来的三项是属于艺术的领域,但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用于其他方面。
音乐智力:包括在音乐演奏、创作和欣赏方面的技能。各种乐器演奏家、作曲家都有很高的音乐智力。
肢体-动觉智力:包括一个用全身或身体的某些部分去解决问题或创作的能力。舞蹈家、演员和运动员是最明显具有肢体-动觉智力的例子,但这一方面的智力对工匠、外科医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家、技师等同样是重要的。
视觉-空间智力:这是指能确认和操作广大空间方面的潜在能力以及较小范围的空间模式的能力。前者是航海家和飞行员所必须具备的,而后者对雕塑家、外科医生、棋手、画家和建筑师都是很重要的。
以下最后两项是属于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际智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了解别人的动机、意图、欲望,并能以此为基础与别人有效共事的能力。推销员、教师、医生、宗教家、政治家和演员都需要有相当敏锐的人际智力。
内省能力:这是指一个人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欲望、恐惧和能力并能有意义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方面的智力对政治家、宗教领袖,甚至教师、家长都是重要的。
最近加德纳在他的智力清单中又加上第八种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这是指一个自然观察者表现出他辨认及分类生活环境中各种物种包括植物类和动物的特长。加德纳认为正如大部分儿童也倾向于主动探索大自然。5岁的儿童大多热衷于恐龙世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有正式科学训练的文化里,自然观察者则是指那些能够使用正式分类学的知识去辨认及分类物种的生物学家。
最后,加德纳对是否存在一种神灵智力感到没有把握。神灵智力是指思考有关宇宙或存在方面问题的智力,在加德纳看来,(神灵是包括一切的,包括心灵、身体、自我、自然、超自然,甚至有些时候是无物无我)。因此他戏谑地说:“我们现在有8又1/2智力.”
加德纳声称多元智力理论有两项基本主张: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人类认知丰富性的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智力的潜能,我们可以依照各自的倾向或文化的偏好去动员和开发这些智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力组合,因此当我们面对如何开发人力资源的挑战时,应当考虑如何利用每个人的天赋独特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挑战。我们每个教师和父母都知道“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但当我们教育和评论学生的时候却只重视智育,用一个模子去要求所有的儿童而忽略了儿童其他方面的才能。多元智力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发掘,每个儿童都有某些杰出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应该从这方面去肯定儿童,并给他发展这些能力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儿童也会生活得快乐些
学前多元智能教育
项目主办单位概况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是国内最高教科研机构,主持国内幼教、基教、成教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及学科研究工作。各研究室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和教育研究方向。同时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指导各类教育机构提高理论水平开展实践工作。华教机构是中央教科所下属单位,面向全国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机构。为了响应幼儿教育改革目标,真正做到 “素质教育从娃娃做起”有效推进我国幼儿教育质量并使之与国际接轨, 华教联合国内外知名幼教机构,融通中外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优选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先进教育理论。以多元智能为理念,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各个角度积极开发挖掘孩子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教材的适用性及本土化,在中央教科所众多专家参与指导下,华教与美国吉的堡教育机构联手,围绕幼儿多元智能开发,精心整和编著的学前多元智能教材,通过教学实践,推广科学的教育观。以全国连锁加盟实验园的形式,推广多元智能教法,以实验园为基点,以点带面,来提高我国各地区幼儿教育教学水平,为未来优秀人才做良好的储备。
多元智能理论介绍
美国哈佛大学豪尔.迦纳(Howard Gardner) 教授和塔虎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大卫.费尔德曼(David Feldman)教授通过对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研究及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而提出的 “多元智能论”, 打破了一般传统智慧理论所信奉的两个基本假设:人类的认知是一元化的;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力就可适切地描述每个人。多元智力理论的首要目标是拓宽对大脑功能——智力的认识。该理论认为,所有的个体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是八个领域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
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指能观察与辨别有关动物、植物、矿物等自然生态现象,并对人类活动,包括文化、行为、环境有整体分析的能力等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在多元智能理论里,智力有了新的诠释即: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理想的多元智能幼儿园特点
理想的多元智能幼儿园会以非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模式的多元课程,运用不同的途径,让孩子学习和理解各类学科、生活技能,并且鼓励孩子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和社会适应上,同时鼓励孩子发挥其独特智能,或把不同智能组合,发挥更大的潜能。此外,他们也会把校园、教室经营得像博物馆、图书馆、社区、动物园般新奇、引人入胜,而且有一种自由、尊重的气氛,让孩子愉快的探索,融合多样的指导方法,鼓励孩子在不受限制且目标明确的环境中,汲取灵感,深入研究。
《学前多元智能》教材特点介绍
在当今这样一个彰显个性,强调人的发展与自我实现、求索人文关怀的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目标。幼儿教育是终生教育的起点,为了推进我国幼教事业的长足发展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以正式出版的幼儿园教材为依据,幼儿园教材是经过不断研究、总结、提炼而形成的,能够反映不同知识领域的基本要素,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依据,所以选择优质的幼儿园教材非常重要。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综合性课程的发展,综合性课程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主题活动,即围绕一定的主题来组织儿童的学习经验,这正符合多元智能观的理念。在中央教科所众多专家指导下,中央教科所华教与美国吉的堡教育机构的专业研发团队根据迦纳和费尔德曼的多元智能理念,以主题网的教学架构围绕多元智能的八大内容研发编辑而成的学前多元智能教材,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幼儿教育教学情景中。
教材体现了以“主题”教育为主线,为教师留有生成课程的空间作为补充教育形式。如:教师可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儿歌、拍手、跺脚、摇头摆尾、唱歌等,培育孩子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孩子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与乐,从而热爱音乐。
根据多元智能八大内容及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年龄幼儿的教学重点;每月围绕一个“生活化”主题,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区、环境、一学年按八个主题的形式来组织幼儿的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小班教材上册第一课主题为“上学记”,教学重点是对刚入园的小宝宝学习适应幼儿园生活并减少分离焦虑,与入园期宝宝生活非常贴切。
教材通过科学整合设计把发展幼儿的八大智能生动地融入教学活动情景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幼儿生活。如:童言童语突出言语智能;魔数魔术突出逻辑-数学;五颜六色突出空间智能;蹦蹦跳跳突出肢体-运动智能;哼哼唱唱突出音乐智能;有你有我突出人际智能,千变万化则突出自然观察智能。每种智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连、渗透、互补、共同促进整体活动运作。
教材隐含了蒙台梭利的教育观,从幼儿的需要、兴趣出发,借助益智游戏“寓教于玩”,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开启、发掘儿童的潜能。
教材将人文关怀和自然科学、知识吸纳和品德养成有机融合。
教材内容强调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如:社区、动物园、商店等等,以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
教师手册的编辑为教师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性。如:主题树状图呈现、每月教学重点、活动图文分析、每月教学用具清单等都为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和组织活动提供了帮助。
教材设计科学附有幼儿使用的游戏操作页,有利于幼儿操作活动,富于童智童趣。如:运笔练习(通过画线、填图、走迷宫等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来训练幼儿握笔写字的技巧);创意涂鸦(幼儿的想像空间是无限延伸的,以简单的构图刺激孩子的创造力与想像力)。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精细的动作技能。此外,还有录音带及供教师使用的教学活动的建议等等。
一个年轻的女音乐教师领头,七个孩子依次站在台阶上边唱音符边跳台阶,音阶往上走,身体往上蹦。这是著名影片《音乐之声》中女主角玛利亚教七个孩子“do、re、mi”的情景。其实这是教师不自觉地运用了多元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视觉智能)在教音乐,使这些孩子很快理解了音阶的意义,在其心理上获得了表征。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智力远不止是传统智力理论所说的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它们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智力至少包括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后来他又提出存在智能,并探索道德智能的适当性。
多元智力理论突破了传统IQ智力论的界线,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智慧的本质,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使我们有可能探索更多语文教学的方法。加德纳有言“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Teaching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s,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笔者对其后半句尤感兴趣,即其他方面智能可以用来开发语言智能。笔者试图从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举例来谈谈多元智力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用音乐智能。诗词多可以谱曲之后吟唱,所以天然地与音乐发生联系。故诗词教学可以多多引入音乐。如学习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半节课下来基本成诵,学生对蕴含其中的情感也产生了共鸣,印象极为深刻,到一年之后的高考复习时还能清晰回忆,默写轻松过关。另外,我们还可以让那些音乐智能特别强的人编一些歌谣口诀,以较好地掌握难记的字词、概念、规则以及解题的步骤策略等。音乐与语言的联系特别紧密,从某种角度说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不用翻译。
2、用身体智能。有些较难理解的词句如果与身体有关联,那么就可以用身体智能来教学。比如初一课文中有一生词“忸怩”,有些学生不太明白。教师就可以请身体智能较强的同学用身体动作来表演,有些学生踊跃上台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这比单纯的“以词解词”要有效得多,学生因此而真正获得对这个词的理解。“为理解而教”是加德纳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另外,可以演小品、排剧本、分角色朗读等来学习课文,加深理解,并进行再创造。
3、用数理逻辑智能。比如高考卷中的科技类或社科类说明文的解读,可以让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学生讲出他解题的步骤,有时候让他大声说出尽可能细的思维过程。也可以用分类、比较、思维训练等形式来进行一些语文活动,以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4、用自然智能。如果教学内容是与自然密切相关的,那么用自然智能是相当有效的。如写题为“春天在哪里”的小作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到教室外面“找春天”,让他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来全方位地仔细地观察春天、体味春天。回到教室后,让他们闭上眼睛回忆先前所感的全部形象。然后讨论“春天在哪里”,以分享观察经验,触发学习兴趣。
5、用人际交往智能。这种方法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最为常见,有小组讨论、代表课堂发言等合作学习形式。小组活动即“生生互动”有时候比“师生互动”的效果要好上几倍。各小组在讨论后,可以让学生自行决定发言形式,可以是身体语言(身体智能),也可以是画图说明(空间视觉智能),当然也可以是直接口语解说(语言智能)。这种方法如果能少一点花哨,多一点踏实,教学效果应该相当不错,语文教学的许多精彩可能就在此时降临。
6、用空间智能。文学作品的鉴赏尤其是古诗鉴赏往往需要发挥想象,因为诗歌的空白和跳跃相当大,就可以运用空间智能来进行想象联想的训练,以更好地理解欣赏作品。比如杜甫诗《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两句,可以让学生仔细品味、揣摩、想象,然后让他们用图画来表达出这种意境。另外,如果让学生在写作文前能够回忆联想想象,让脑海里充满了非常具体的形象,那么写起来就可能一挥而就,非常迅捷而且生动。形象思维特别好的人其实就是空间智能较强的人。
7、用自省智能。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学习语文同样如此。最有效最常见的方法是写日记,以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学习策略。另外,在语文课堂上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反省,去吸收新的信息,去和新的想法较量,去尝试把碎片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方面智能较强的学生将会从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总之,其他各种智能都可以作为教师语文教学的凭借和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手段,每一种智能都可以用来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表现。当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不同个性来选择恰当的多元智能,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另外,多元智能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多元的评估体系。在加德纳看来,“评估是多元智能教育的组成要素”,“评估在教育中扮演了中心的角色”,并“认识到只有设计出能够公正地评估每一智能的方法,多元智能理论才能真正受到重视”。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估,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估;既要重视当下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潜在智能的评价。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档案夹作为评估工具之一,这非常好,可能是以后评估的方向。总之,评价的第一要义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多元智能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
加德纳(H.Gardner,1943__)的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提供了信息加工如何影响智力行为的另一种新的观点。他给智力下的定义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按照这一定义,智力是看不到也无法测量的,可能是许多不同的神经方面的潜能,它能否引发出来往往取决于那个文化所重视的价值观,所提供的机会以及个人在自身或其他人影响下作出的选择和决定。
加德纳否认存在一个普遍的智力,而提出多元智力观。他不是用传统的智力测验因素分析法去决定智力的多维性,而是从生物科学、发展心理 学的角度和逻辑分析 出发提出人类具有七种不同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有生物学的基础,都有它独特的发展过程,并有不同的最终状态或专家作业的表现形式,以下是他最初提出的七种智力。
语文智力:涉及对口语和书写语言的敏感度,学习多种语言的能力,以及使用语言达到某种特别目标的能力。律师、作家、诗人、记者等通常是具有高度语文智力的人。
逻辑-数学智力:这是指用逻辑去分析问题,善于数学运算,以及用科学方法去探讨问题。数学家、逻辑学家和科学家都特别善于利用逻辑-数学智力。
以上两种智力通常是在学校里最受重视的智力,加德纳认为皮亚杰号称他研究所有智力,但事实上他只着重研究了逻辑-数学智力。
接下来的三项是属于艺术的领域,但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用于其他方面。
音乐智力:包括在音乐演奏、创作和欣赏方面的技能。各种乐器演奏家、作曲家都有很高的音乐智力。
肢体-动觉智力:包括一个用全身或身体的某些部分去解决问题或创作的能力。舞蹈家、演员和运动员是最明显具有肢体-动觉智力的例子,但这一方面的智力对工匠、外科医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家、技师等同样是重要的。
视觉-空间智力:这是指能确认和操作广大空间方面的潜在能力以及较小范围的空间模式的能力。前者是航海家和飞行员所必须具备的,而后者对雕塑家、外科医生、棋手、画家和建筑师都是很重要的。
以下最后两项是属于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际智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了解别人的动机、意图、欲望,并能以此为基础与别人有效共事的能力。推销员、教师、医生、宗教家、政治家和演员都需要有相当敏锐的人际智力。
内省能力:这是指一个人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欲望、恐惧和能力并能有意义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方面的智力对政治家、宗教领袖,甚至教师、家长都是重要的。
最近加德纳在他的智力清单中又加上第八种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这是指一个自然观察者表现出他辨认及分类生活环境中各种物种包括植物类和动物的特长。加德纳认为正如大部分儿童也倾向于主动探索大自然。5岁的儿童大多热衷于恐龙世界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有正式科学训练的文化里,自然观察者则是指那些能够使用正式分类学的知识去辨认及分类物种的生物学家。
最后,加德纳对是否存在一种神灵智力感到没有把握。神灵智力是指思考有关宇宙或存在方面问题的智力,在加德纳看来,(神灵是包括一切的,包括心灵、身体、自我、自然、超自然,甚至有些时候是无物无我)。因此他戏谑地说:“我们现在有8又1/2智力.”
加德纳声称多元智力理论有两项基本主张: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人类认知丰富性的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智力的潜能,我们可以依照各自的倾向或文化的偏好去动员和开发这些智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力组合,因此当我们面对如何开发人力资源的挑战时,应当考虑如何利用每个人的天赋独特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挑战。我们每个教师和父母都知道“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但当我们教育和评论学生的时候却只重视智育,用一个模子去要求所有的儿童而忽略了儿童其他方面的才能。多元智力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发掘,每个儿童都有某些杰出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应该从这方面去肯定儿童,并给他发展这些能力的机会,这样我们的儿童也会生活得快乐些
学前多元智能教育
项目主办单位概况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是国内最高教科研机构,主持国内幼教、基教、成教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及学科研究工作。各研究室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和教育研究方向。同时配合国家教育改革,指导各类教育机构提高理论水平开展实践工作。华教机构是中央教科所下属单位,面向全国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机构。为了响应幼儿教育改革目标,真正做到 “素质教育从娃娃做起”有效推进我国幼儿教育质量并使之与国际接轨, 华教联合国内外知名幼教机构,融通中外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优选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先进教育理论。以多元智能为理念,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各个角度积极开发挖掘孩子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教材的适用性及本土化,在中央教科所众多专家参与指导下,华教与美国吉的堡教育机构联手,围绕幼儿多元智能开发,精心整和编著的学前多元智能教材,通过教学实践,推广科学的教育观。以全国连锁加盟实验园的形式,推广多元智能教法,以实验园为基点,以点带面,来提高我国各地区幼儿教育教学水平,为未来优秀人才做良好的储备。
多元智能理论介绍
美国哈佛大学豪尔.迦纳(Howard Gardner) 教授和塔虎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大卫.费尔德曼(David Feldman)教授通过对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研究及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而提出的 “多元智能论”, 打破了一般传统智慧理论所信奉的两个基本假设:人类的认知是一元化的;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力就可适切地描述每个人。多元智力理论的首要目标是拓宽对大脑功能——智力的认识。该理论认为,所有的个体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是八个领域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语言文字智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
能力。’、自然观察者智能—指能观察与辨别有关动物、植物、矿物等自然生态现象,并对人类活动,包括文化、行为、环境有整体分析的能力等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在多元智能理论里,智力有了新的诠释即: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理想的多元智能幼儿园特点
理想的多元智能幼儿园会以非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不同模式的多元课程,运用不同的途径,让孩子学习和理解各类学科、生活技能,并且鼓励孩子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和社会适应上,同时鼓励孩子发挥其独特智能,或把不同智能组合,发挥更大的潜能。此外,他们也会把校园、教室经营得像博物馆、图书馆、社区、动物园般新奇、引人入胜,而且有一种自由、尊重的气氛,让孩子愉快的探索,融合多样的指导方法,鼓励孩子在不受限制且目标明确的环境中,汲取灵感,深入研究。
《学前多元智能》教材特点介绍
在当今这样一个彰显个性,强调人的发展与自我实现、求索人文关怀的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目标。幼儿教育是终生教育的起点,为了推进我国幼教事业的长足发展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以正式出版的幼儿园教材为依据,幼儿园教材是经过不断研究、总结、提炼而形成的,能够反映不同知识领域的基本要素,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依据,所以选择优质的幼儿园教材非常重要。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综合性课程的发展,综合性课程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主题活动,即围绕一定的主题来组织儿童的学习经验,这正符合多元智能观的理念。在中央教科所众多专家指导下,中央教科所华教与美国吉的堡教育机构的专业研发团队根据迦纳和费尔德曼的多元智能理念,以主题网的教学架构围绕多元智能的八大内容研发编辑而成的学前多元智能教材,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幼儿教育教学情景中。
教材体现了以“主题”教育为主线,为教师留有生成课程的空间作为补充教育形式。如:教师可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儿歌、拍手、跺脚、摇头摆尾、唱歌等,培育孩子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孩子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与乐,从而热爱音乐。
根据多元智能八大内容及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年龄幼儿的教学重点;每月围绕一个“生活化”主题,内容涵盖个人、家庭、社区、环境、一学年按八个主题的形式来组织幼儿的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小班教材上册第一课主题为“上学记”,教学重点是对刚入园的小宝宝学习适应幼儿园生活并减少分离焦虑,与入园期宝宝生活非常贴切。
教材通过科学整合设计把发展幼儿的八大智能生动地融入教学活动情景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幼儿生活。如:童言童语突出言语智能;魔数魔术突出逻辑-数学;五颜六色突出空间智能;蹦蹦跳跳突出肢体-运动智能;哼哼唱唱突出音乐智能;有你有我突出人际智能,千变万化则突出自然观察智能。每种智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连、渗透、互补、共同促进整体活动运作。
教材隐含了蒙台梭利的教育观,从幼儿的需要、兴趣出发,借助益智游戏“寓教于玩”,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开启、发掘儿童的潜能。
教材将人文关怀和自然科学、知识吸纳和品德养成有机融合。
教材内容强调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如:社区、动物园、商店等等,以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
教师手册的编辑为教师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性。如:主题树状图呈现、每月教学重点、活动图文分析、每月教学用具清单等都为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和组织活动提供了帮助。
教材设计科学附有幼儿使用的游戏操作页,有利于幼儿操作活动,富于童智童趣。如:运笔练习(通过画线、填图、走迷宫等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来训练幼儿握笔写字的技巧);创意涂鸦(幼儿的想像空间是无限延伸的,以简单的构图刺激孩子的创造力与想像力)。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精细的动作技能。此外,还有录音带及供教师使用的教学活动的建议等等。
一个年轻的女音乐教师领头,七个孩子依次站在台阶上边唱音符边跳台阶,音阶往上走,身体往上蹦。这是著名影片《音乐之声》中女主角玛利亚教七个孩子“do、re、mi”的情景。其实这是教师不自觉地运用了多元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视觉智能)在教音乐,使这些孩子很快理解了音阶的意义,在其心理上获得了表征。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智力远不止是传统智力理论所说的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它们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智力至少包括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后来他又提出存在智能,并探索道德智能的适当性。
多元智力理论突破了传统IQ智力论的界线,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智慧的本质,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使我们有可能探索更多语文教学的方法。加德纳有言“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Teaching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s,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笔者对其后半句尤感兴趣,即其他方面智能可以用来开发语言智能。笔者试图从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举例来谈谈多元智力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用音乐智能。诗词多可以谱曲之后吟唱,所以天然地与音乐发生联系。故诗词教学可以多多引入音乐。如学习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半节课下来基本成诵,学生对蕴含其中的情感也产生了共鸣,印象极为深刻,到一年之后的高考复习时还能清晰回忆,默写轻松过关。另外,我们还可以让那些音乐智能特别强的人编一些歌谣口诀,以较好地掌握难记的字词、概念、规则以及解题的步骤策略等。音乐与语言的联系特别紧密,从某种角度说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不用翻译。
2、用身体智能。有些较难理解的词句如果与身体有关联,那么就可以用身体智能来教学。比如初一课文中有一生词“忸怩”,有些学生不太明白。教师就可以请身体智能较强的同学用身体动作来表演,有些学生踊跃上台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这比单纯的“以词解词”要有效得多,学生因此而真正获得对这个词的理解。“为理解而教”是加德纳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另外,可以演小品、排剧本、分角色朗读等来学习课文,加深理解,并进行再创造。
3、用数理逻辑智能。比如高考卷中的科技类或社科类说明文的解读,可以让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学生讲出他解题的步骤,有时候让他大声说出尽可能细的思维过程。也可以用分类、比较、思维训练等形式来进行一些语文活动,以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4、用自然智能。如果教学内容是与自然密切相关的,那么用自然智能是相当有效的。如写题为“春天在哪里”的小作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到教室外面“找春天”,让他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来全方位地仔细地观察春天、体味春天。回到教室后,让他们闭上眼睛回忆先前所感的全部形象。然后讨论“春天在哪里”,以分享观察经验,触发学习兴趣。
5、用人际交往智能。这种方法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最为常见,有小组讨论、代表课堂发言等合作学习形式。小组活动即“生生互动”有时候比“师生互动”的效果要好上几倍。各小组在讨论后,可以让学生自行决定发言形式,可以是身体语言(身体智能),也可以是画图说明(空间视觉智能),当然也可以是直接口语解说(语言智能)。这种方法如果能少一点花哨,多一点踏实,教学效果应该相当不错,语文教学的许多精彩可能就在此时降临。
6、用空间智能。文学作品的鉴赏尤其是古诗鉴赏往往需要发挥想象,因为诗歌的空白和跳跃相当大,就可以运用空间智能来进行想象联想的训练,以更好地理解欣赏作品。比如杜甫诗《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两句,可以让学生仔细品味、揣摩、想象,然后让他们用图画来表达出这种意境。另外,如果让学生在写作文前能够回忆联想想象,让脑海里充满了非常具体的形象,那么写起来就可能一挥而就,非常迅捷而且生动。形象思维特别好的人其实就是空间智能较强的人。
7、用自省智能。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学习语文同样如此。最有效最常见的方法是写日记,以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学习策略。另外,在语文课堂上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反省,去吸收新的信息,去和新的想法较量,去尝试把碎片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方面智能较强的学生将会从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总之,其他各种智能都可以作为教师语文教学的凭借和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方法和手段,每一种智能都可以用来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表现。当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不同个性来选择恰当的多元智能,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另外,多元智能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多元的评估体系。在加德纳看来,“评估是多元智能教育的组成要素”,“评估在教育中扮演了中心的角色”,并“认识到只有设计出能够公正地评估每一智能的方法,多元智能理论才能真正受到重视”。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估,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估;既要重视当下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潜在智能的评价。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档案夹作为评估工具之一,这非常好,可能是以后评估的方向。总之,评价的第一要义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多元智能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