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小辑--粮食与作物类民间谚语

民间谚语小辑

粮食与作物类民间谚语

1. 堆金不如积谷。

2. 屋里人支,人要粮撑。

3. 浅水插秧,寸水返青。

4. 谷出水来浇,麦出火来烧。

5.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

6. 夏至栽禾,饿死鸡婆。(江西)

7. 稻花要雨,麦花要风。

8. 见穗一条,三十六朝。

9. 小暑捋,大暑割。

10. 大暑不割禾,一天丢一箩。(江西)

11. 晚稻不过秋,过秋九不收。(长江流域)

12. 麦熟一夜,禾熟三朝。

13. 谷倒(倒伏)满仓,麦倒精光。

14. 好麦不见叶,好谷不见穗。

15. 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

16. 稻香只怕风来摆,麦香只怕雨来淋。

17.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18. 谷怕老来寒。

19. 人怕老来穷,稻怕秋旱。

20. 人怕老来病,稻怕钻心虫。

21. 人怕老来穷,禾怕午时风。

22. 水田有稗草,好象毒蛇咬。

23. 锄谷七遍自成米。

24. 锄谷三遍,八米二糠。

25. 今年棉花明年稻,水旱轮作产量高。

26. 谷黄怕虫豆怕荚,芝麻怕的正开花。

27. 砂土花生粘土麦。

28. 阳坡麦子阴坡谷。

29. 菜地麦子用手扬,一亩能抵三亩粮。

30. 薄地种不出壮麦子。(华北)

31. 白露前,快种麦。

32.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河南)

33.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浙江)

34. 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35.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华北南部)

36. 七月葱,八月蒜,九月油,十月麦。(江西)

37. 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38. 大麦(收割)不过芒种,小麦(收割)不过夏至。(江西)(小麦)

39.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华北)

40. 麦不离豆,豆不离麦。

41. 水粪点窟,灰粪盖种。(江西)

42. 无灰不种麦。

43. 麦子种得密,麦头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44. 冬天压麦泥,胜过一条被。

45. 麦怕胎里风,谷怕老来雨。

46. 豆子不怕连夜雨,麦子不怕火烧天。

47. 水稻水多是糖浆,小麦水多是砒孀。

48. 冬麦深,春麦浅。

49. 一冬无雪麦不结。

50. 入冬小麦三层雪,来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

51. 谷熟一时,麦熟一晌。(华北)

52. 麦倒一包糠,谷倒一包秧。

53. 若要玉米结,除非叶接叶;若要玉米大,不可叶打架。

54. 玉米去了头(雄蕊),力气大如牛。

55. 谷子早种三天好,迟了三天就成草。(白族)

56. 高粱开花连天旱,坐在家里吃好饭。

57. 谷子高粱一百天。

58. 旱锄谷子,湿锄芝麻。

59. 立秋三天遍地红。

60. 高粱地里卧下狗(稀植),一亩可打好几斗。

61.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62.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长江中游)

63. 伏里种豆,收也不厚。

64. 豆苗要整齐,种子在地皮。

65. 豆锄三遍,荚生连串。

66. 蚕豆要深,大豆要浅。

67. 蚕豆开花三面花,只是骗人家;蚕豆花开一面花,喜煞人家。

68. 蚕豆,种不过重阳,收不过端午。(江西)

69. 豌豆不择地,瘦坡结好子。

70. 豌豆不要粪,只要有灰拌。

71.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72. 头伏油麻二伏粟,三伏赤豆正督督(合适)。

73. 豆田年年调,豆子年年好。

74.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75. 出土到开花,八九(七十二天)就到家。

76. 十八天一抓,十八天开花,十八天结实,十八天归家。

77. 荞麦是个女儿,要的是点雨儿。

78. 三伏有雨,好种荞麦。

79. 麦子不怕火烧天,荞麦不怕雨连绵。

80. 高高荞麦不如矮矮豆。

81. 番薯是个宝,可蒸可煮可煎炒。

82. 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83. 大暑早、处暑迟,立秋晚暑正当时。

84. 山芋不怕羞,一直栽到秋。(江苏)

85. 山地直插,平地斜插。

86. 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87. 塘深鱼肥,垄高薯壮。

88. 种薯不翻藤,白白累一年。

89.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

90. 四月种芋,一本万利;五月种芋,一本一利。(白族)

返回目录

感谢光临如约书馆

民间谚语小辑

粮食与作物类民间谚语

1. 堆金不如积谷。

2. 屋里人支,人要粮撑。

3. 浅水插秧,寸水返青。

4. 谷出水来浇,麦出火来烧。

5.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

6. 夏至栽禾,饿死鸡婆。(江西)

7. 稻花要雨,麦花要风。

8. 见穗一条,三十六朝。

9. 小暑捋,大暑割。

10. 大暑不割禾,一天丢一箩。(江西)

11. 晚稻不过秋,过秋九不收。(长江流域)

12. 麦熟一夜,禾熟三朝。

13. 谷倒(倒伏)满仓,麦倒精光。

14. 好麦不见叶,好谷不见穗。

15. 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

16. 稻香只怕风来摆,麦香只怕雨来淋。

17.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18. 谷怕老来寒。

19. 人怕老来穷,稻怕秋旱。

20. 人怕老来病,稻怕钻心虫。

21. 人怕老来穷,禾怕午时风。

22. 水田有稗草,好象毒蛇咬。

23. 锄谷七遍自成米。

24. 锄谷三遍,八米二糠。

25. 今年棉花明年稻,水旱轮作产量高。

26. 谷黄怕虫豆怕荚,芝麻怕的正开花。

27. 砂土花生粘土麦。

28. 阳坡麦子阴坡谷。

29. 菜地麦子用手扬,一亩能抵三亩粮。

30. 薄地种不出壮麦子。(华北)

31. 白露前,快种麦。

32.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河南)

33.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浙江)

34. 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35.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华北南部)

36. 七月葱,八月蒜,九月油,十月麦。(江西)

37. 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38. 大麦(收割)不过芒种,小麦(收割)不过夏至。(江西)(小麦)

39.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华北)

40. 麦不离豆,豆不离麦。

41. 水粪点窟,灰粪盖种。(江西)

42. 无灰不种麦。

43. 麦子种得密,麦头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44. 冬天压麦泥,胜过一条被。

45. 麦怕胎里风,谷怕老来雨。

46. 豆子不怕连夜雨,麦子不怕火烧天。

47. 水稻水多是糖浆,小麦水多是砒孀。

48. 冬麦深,春麦浅。

49. 一冬无雪麦不结。

50. 入冬小麦三层雪,来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

51. 谷熟一时,麦熟一晌。(华北)

52. 麦倒一包糠,谷倒一包秧。

53. 若要玉米结,除非叶接叶;若要玉米大,不可叶打架。

54. 玉米去了头(雄蕊),力气大如牛。

55. 谷子早种三天好,迟了三天就成草。(白族)

56. 高粱开花连天旱,坐在家里吃好饭。

57. 谷子高粱一百天。

58. 旱锄谷子,湿锄芝麻。

59. 立秋三天遍地红。

60. 高粱地里卧下狗(稀植),一亩可打好几斗。

61.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62.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长江中游)

63. 伏里种豆,收也不厚。

64. 豆苗要整齐,种子在地皮。

65. 豆锄三遍,荚生连串。

66. 蚕豆要深,大豆要浅。

67. 蚕豆开花三面花,只是骗人家;蚕豆花开一面花,喜煞人家。

68. 蚕豆,种不过重阳,收不过端午。(江西)

69. 豌豆不择地,瘦坡结好子。

70. 豌豆不要粪,只要有灰拌。

71.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72. 头伏油麻二伏粟,三伏赤豆正督督(合适)。

73. 豆田年年调,豆子年年好。

74.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75. 出土到开花,八九(七十二天)就到家。

76. 十八天一抓,十八天开花,十八天结实,十八天归家。

77. 荞麦是个女儿,要的是点雨儿。

78. 三伏有雨,好种荞麦。

79. 麦子不怕火烧天,荞麦不怕雨连绵。

80. 高高荞麦不如矮矮豆。

81. 番薯是个宝,可蒸可煮可煎炒。

82. 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83. 大暑早、处暑迟,立秋晚暑正当时。

84. 山芋不怕羞,一直栽到秋。(江苏)

85. 山地直插,平地斜插。

86. 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87. 塘深鱼肥,垄高薯壮。

88. 种薯不翻藤,白白累一年。

89.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

90. 四月种芋,一本万利;五月种芋,一本一利。(白族)

返回目录

感谢光临如约书馆


相关文章

  • 粮食与作物类谚语
  • 粮食与作物类民间谚语 1. 堆金不如积谷. 2. 屋里人支,人要粮撑. 3. 浅水插秧,寸水返青. 4. 谷出水来浇,麦出火来烧. 5.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 6. 夏至栽禾,饿死鸡婆.(江西) 7. 稻花要雨,麦花要风. 8. 见穗一条, ...查看


  • 试探布依族语言的文化价值
  • 试探布依族语言的文化价值 黄 伟(布依族)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着的,它不仅是传递和积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和保存者. 语言是一个民族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它维系着全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因而最能 ...查看


  • 一些国学.谚语中的生物学道理趣谈
  • 一些国学.谚语中的生物学道理趣谈 摘要:选取一些与生物生物相关的国学语句.谚语,介绍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同时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国学.谚语.生物 在我国传统的国学典籍.日常谚语中包含大量与农业生产有关的 ...查看


  • 2000(4)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_曾毅平
  • 第22卷 第4期 2000年7月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Vol . 22 No . 4 Jul ...查看


  • 正月里来节日多
  • 2013年0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过年时种"谷子""打囤"等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愉悦的象征.大多数人家只是在对小康社会生活的预习和对传统民俗 ...查看


  • [引用]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 妙音居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引用]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默认分类 2011-02-25 08:16:56 阅读1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一笑堂<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 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 新上日志&l ...查看


  • 新作文素材--节约 光盘行动
  • 新作文素材"光盘"行动专题: 如何建设一个富裕的节俭社会 [情境聚焦] 解放观点: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每年饭店里倒掉的剩菜剩饭,足够养活2亿人.不少网友用"触 ...查看


  • 外国民间故事试题
  • <中外民间故事>试题 一.给带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铜钿 (tián diàn) 蟠(pán fán )桃会 打烊(yàng yáng) 棕榈(lǘ lú) 碓舂(duìchōng duīchōng ) 糌粑(zānbā z ...查看


  •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
  •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七年级(1)班同学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达成的共识,你认为正确的有 ( ) 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②南方地域辽阔 ③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④南方战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