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凡高的[向日葵]论绘画笔触的表现力

改革与开放

2012年1月刊

从凡高的《向日葵》论绘画笔触的表现力

姜周

(山东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色彩与和谐的类型,它推动了色彩方面的大胆创新,增强了综合形体的表现,具有强烈的现代油画笔触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凡高的向日葵是他最成功的作品,是他艺术和热情的高度的集中。”这幅画的成就依赖于黄色(从柠檬黄到橙黄)与蓝色的对比关系。使得这幅美妙的图画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对当代油画的笔触表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凡高《向日葵》绘画笔触文森特·凡高1853年生于荷兰格罗渥忒-松丹特,他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凡高对待绘画极为严肃认真,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在钻研素描、解剖、透视。不管他的艺术怎样刺伤了我们的感情,触犯了我们的趣味,我们仍然不能不对这种艺术赞美不止,不能不赞美这是一个对善良、对美和对创作都充满着渴望、想象自由的人。凡高经历许多过错,付出很多痛苦的代价,以及他为艺术而献出生命的代价,终于创造了若干绝对完美的、全然不负其声望的作品。我们不应忘记,他的创作在艺术的发展上具有何其深远的意义,因为它推动了色彩方面的大胆创新,增强了综合形体的表现力。凡高的作品风格曾得到“野兽派画家”和“表现派画家”的关注,只可惜在他创作的后期,由于极端的孤独和渴望知音,精神上开始出现种种问题,直到1890年,经过痛苦地挣扎,凡高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现代油画产生的背景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

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

19世纪的欧洲油画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虽主要体

现在艺术主题和内容上,但油画技法也相应各具面貌。如新古典主义注重油画中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符合古典传统的造型法则;浪漫主义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图中运

一、凡高的作品

使凡高的创作手法发生改变的动力,来自于巴黎社交界、毕沙罗和日本画家,然而其根本原因应该从画家自己的想象力中去寻找,他的想象力不是渐进地,而是跃进地发展着的。此时,凡高这个后起之秀,已经站到先进绘画的最前沿了。不过,直到此刻,凡高毕竟还是一个模仿者,而非真正的创造者。直到1887-1888年间,凡高的绘画风格才逐渐形成。凡高喜欢运用纯色点画的绘画技术,他用一道一道的笔触。显然,凡高的重点不是关心正确的表现方法。他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出自己对所画的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他不大注意他所谓的“立体的真实”,即大自然的照相式的精确图画。只要符合他的目标,他就会夸张甚至改变事物的外形。这样,他通过一条不同的道路走到一个路口,他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有意识地抛弃“模仿自然”的绘画目标。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他于l888年8月完成的那幅《向日葵》。凡高素爱以这种花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像马赛人爱吃加蒜的鱼羹那样,津津有味地画了许多。“我想画上半打‘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韦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这幅画的成就依赖于黄色(从柠檬黄到橙黄)与蓝色的对比关系。使得这幅美妙的图画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

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

从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油画比较狭窄的艺术功能和一体化的写实手法已经达到自身体系的高度饱和,因而在哲学观念、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于解体。油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艺术创造原则,艺术家自由构造的油画艺术形象被视为新的真实。艺术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印象派之后的三位画家率先离弃了传统油画模式。凡高以疾急奔放的笔触,使浓厚、明亮的色彩充满强烈的力感,表现内心情绪的不安。高更以象征的色彩和造型构成画面,作品的空间与传统的形式相违,具有非描述性的神秘气氛。塞尚探研用几何形构成艺术形象,创造出画面是一个富有自身秩序的世界。他们的作品成为油画面貌剧变的标志。

在20世纪油画中,由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约艺术形式呈现多种倾向,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

(二)现代油画的笔触之美

油画之美,它是综合诸种油画形式因素的视觉美感享受。暂且撇开丰富的色彩层次不说,油画笔触所构成油画作品非同凡响的魅力,就足以使人面对油画作品津津乐道了。油画笔触相当于中

二、现代绘画—油画

-190-

改革与开放

2012年1月刊

从凡高的《向日葵》论绘画笔触的表现力

姜周

(山东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色彩与和谐的类型,它推动了色彩方面的大胆创新,增强了综合形体的表现,具有强烈的现代油画笔触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凡高的向日葵是他最成功的作品,是他艺术和热情的高度的集中。”这幅画的成就依赖于黄色(从柠檬黄到橙黄)与蓝色的对比关系。使得这幅美妙的图画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对当代油画的笔触表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凡高《向日葵》绘画笔触文森特·凡高1853年生于荷兰格罗渥忒-松丹特,他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凡高对待绘画极为严肃认真,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在钻研素描、解剖、透视。不管他的艺术怎样刺伤了我们的感情,触犯了我们的趣味,我们仍然不能不对这种艺术赞美不止,不能不赞美这是一个对善良、对美和对创作都充满着渴望、想象自由的人。凡高经历许多过错,付出很多痛苦的代价,以及他为艺术而献出生命的代价,终于创造了若干绝对完美的、全然不负其声望的作品。我们不应忘记,他的创作在艺术的发展上具有何其深远的意义,因为它推动了色彩方面的大胆创新,增强了综合形体的表现力。凡高的作品风格曾得到“野兽派画家”和“表现派画家”的关注,只可惜在他创作的后期,由于极端的孤独和渴望知音,精神上开始出现种种问题,直到1890年,经过痛苦地挣扎,凡高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现代油画产生的背景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

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

19世纪的欧洲油画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虽主要体

现在艺术主题和内容上,但油画技法也相应各具面貌。如新古典主义注重油画中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符合古典传统的造型法则;浪漫主义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图中运

一、凡高的作品

使凡高的创作手法发生改变的动力,来自于巴黎社交界、毕沙罗和日本画家,然而其根本原因应该从画家自己的想象力中去寻找,他的想象力不是渐进地,而是跃进地发展着的。此时,凡高这个后起之秀,已经站到先进绘画的最前沿了。不过,直到此刻,凡高毕竟还是一个模仿者,而非真正的创造者。直到1887-1888年间,凡高的绘画风格才逐渐形成。凡高喜欢运用纯色点画的绘画技术,他用一道一道的笔触。显然,凡高的重点不是关心正确的表现方法。他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出自己对所画的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他不大注意他所谓的“立体的真实”,即大自然的照相式的精确图画。只要符合他的目标,他就会夸张甚至改变事物的外形。这样,他通过一条不同的道路走到一个路口,他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有意识地抛弃“模仿自然”的绘画目标。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他于l888年8月完成的那幅《向日葵》。凡高素爱以这种花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像马赛人爱吃加蒜的鱼羹那样,津津有味地画了许多。“我想画上半打‘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韦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这幅画的成就依赖于黄色(从柠檬黄到橙黄)与蓝色的对比关系。使得这幅美妙的图画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

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

从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油画比较狭窄的艺术功能和一体化的写实手法已经达到自身体系的高度饱和,因而在哲学观念、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于解体。油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艺术创造原则,艺术家自由构造的油画艺术形象被视为新的真实。艺术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印象派之后的三位画家率先离弃了传统油画模式。凡高以疾急奔放的笔触,使浓厚、明亮的色彩充满强烈的力感,表现内心情绪的不安。高更以象征的色彩和造型构成画面,作品的空间与传统的形式相违,具有非描述性的神秘气氛。塞尚探研用几何形构成艺术形象,创造出画面是一个富有自身秩序的世界。他们的作品成为油画面貌剧变的标志。

在20世纪油画中,由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约艺术形式呈现多种倾向,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

(二)现代油画的笔触之美

油画之美,它是综合诸种油画形式因素的视觉美感享受。暂且撇开丰富的色彩层次不说,油画笔触所构成油画作品非同凡响的魅力,就足以使人面对油画作品津津乐道了。油画笔触相当于中

二、现代绘画—油画

-190-


相关文章

  • 感悟梵高 --观梵高作品有感
  • 感悟凡高 文\李红东 凡高用火热的心.激扬的笔去描绘生活.他的画作像一团火,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他宛如太阳,却被太阳熔化了. 每当看到梵高的画作时就会心情澎湃.激动不已,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我的感受.只有用身体的语言,用 ...查看


  • 印象主义绘画绘画 教案
  • 课 题: 印象主义绘画绘画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欣赏课本全一册第二十七课印象 主义绘画,本科内容由一课时完成.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 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 ...查看


  • 梵高向日葵赏析
  • 梵·高<向日葵>赏析 梵·高身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强调艺术形象要渗透作者本身的主观感情和情绪,反对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片面追求客观表现及光和色彩.画面色彩浓烈,不拘一格,充斥着强烈的个性色彩,直接反映了画家的某种情绪 ...查看


  • 画家笔下的色彩
  •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 教材分析:本科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映,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设计思路:以各种向日葵照片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映.教材选择 ...查看


  • [梵高]教学设计
  • <梵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画家凡•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凡•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 内容分析 重点: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 ...查看


  • 梵高[星月夜]
  • 梵高<星月夜> 作者简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1853年3月30日梵高生于 ...查看


  • 四年级美术下册 画家梵高1教案 人美版
  • 画家凡高 教材分析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凡 ...查看


  • 印象派作品
  • <印象派作品> 印象派画家作品介绍 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色彩非常漂亮,是现在学美术的人几乎必须学习和知道的一 个画派.这里向你作知识性的介绍. 印象派的名称因为莫奈的一张"印象·日出"而来:因此莫奈是最忠实的印象 ...查看


  • 向日葵的花文化概述
  • 向日葵的花文化概述 学生 张丹 10级旅游管理专业 成绩 一.向日葵概述 形态学特征 1年生草本,高1.0-3.5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 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