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是说,宇宙是无限复杂的,其复杂性表现在宇宙间不存在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系统,高度统一的宇宙之所以如此复杂,原因是在于系统的性能和功效是不守恒的。换言之,系统发生变化时,质量、能量守恒,但性能、功效不守恒。在这里,“变化”的含义包括:(1)子系统构成大系统(即部分组成整体);(2)大系统分解为子系统(整体分解为部分);(3)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变。“不守恒”的含义包括:(1)产生新性能、新功效;(2)原有的性能、功效增强、减弱或消失。系统性能、功效的不守恒性是普遍的和无限的。其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系统都具有该属性。其无限性是由系统性能和功效变化的“发散型”特点所决定的。所谓发散型特点是指,系统由低层次子系统合成高层次大系统时,其性能和功效是复杂化的,新的高层次系统将具有低层次系统的基本属性,但同时又会产生低层次系统所不具备的新属性。这也正是宇宙所以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所以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可以通过信息的不守恒得到证明。系统的三大基元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其中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即系统在发生变化时,物质不生不灭,能量不增不减,即使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也是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进行,其总量是守恒的。但是信息则不然,信息是不守恒的。信息可以发生,可以湮灭;可以放大,可以缩小;可以干扰,可以失真。系统的性能和功效是由系统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量及其构成所决定的,而且一切性能和功效都是通过信息表现的。守恒的物质与能量和不守恒的信息所组成的系统,其性能和功效必然是不守恒的。实际上,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无需做严格的证明,因为如果系统的性能功效守恒,那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实际也就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关于系统性能功效的“整体大于部分和”定律,也就是系统理论关于“1+1>2”的定律。这一定律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一堆钟表零件,在单独情况下,就只具有一些个别功能,比如一个小齿轮,可起传动作用,一个小旋钮可用来上发条等等。而当把这些零件按照一定的机制组装成钟表时,就具备了一个新功能即报时。再比如,一个收音机在单独情况下只能用来接受无线电波,一个录音机在单独情况下只能用来录音。而当按照一定的结构把这两者组装成收录机时,就具备了一个新功能即内录,即在播音的同时录音。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无论是对于无机系统和生物系统,还是对于社会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就物质生产来说,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以获得有用产品的过程。很显然,产品的性能和功效不同于原材料。这就是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的作用。再从管理活动的本质来看,管理活动所从事的首先正是使得从事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的人构成系统,构成社会系统。毫无疑问,社会系统的功效是任何单个人或无组织的人群或小团体所不具备的。在这里,系统理论所揭示的所谓“管理的本质”[1],与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由以上不难看出,管理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本书,观点有时候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因为《现代管理学基础》实际上是由13
个人集体编写的),这充分地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成熟性。所以,我们这里的结论,也只能看作是一家之言。但是,对于我们的整个研究来说,这一结论的获得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是说,宇宙是无限复杂的,其复杂性表现在宇宙间不存在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系统,高度统一的宇宙之所以如此复杂,原因是在于系统的性能和功效是不守恒的。换言之,系统发生变化时,质量、能量守恒,但性能、功效不守恒。在这里,“变化”的含义包括:(1)子系统构成大系统(即部分组成整体);(2)大系统分解为子系统(整体分解为部分);(3)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变。“不守恒”的含义包括:(1)产生新性能、新功效;(2)原有的性能、功效增强、减弱或消失。系统性能、功效的不守恒性是普遍的和无限的。其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系统都具有该属性。其无限性是由系统性能和功效变化的“发散型”特点所决定的。所谓发散型特点是指,系统由低层次子系统合成高层次大系统时,其性能和功效是复杂化的,新的高层次系统将具有低层次系统的基本属性,但同时又会产生低层次系统所不具备的新属性。这也正是宇宙所以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所以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可以通过信息的不守恒得到证明。系统的三大基元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其中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即系统在发生变化时,物质不生不灭,能量不增不减,即使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也是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进行,其总量是守恒的。但是信息则不然,信息是不守恒的。信息可以发生,可以湮灭;可以放大,可以缩小;可以干扰,可以失真。系统的性能和功效是由系统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量及其构成所决定的,而且一切性能和功效都是通过信息表现的。守恒的物质与能量和不守恒的信息所组成的系统,其性能和功效必然是不守恒的。实际上,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无需做严格的证明,因为如果系统的性能功效守恒,那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实际也就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关于系统性能功效的“整体大于部分和”定律,也就是系统理论关于“1+1>2”的定律。这一定律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一堆钟表零件,在单独情况下,就只具有一些个别功能,比如一个小齿轮,可起传动作用,一个小旋钮可用来上发条等等。而当把这些零件按照一定的机制组装成钟表时,就具备了一个新功能即报时。再比如,一个收音机在单独情况下只能用来接受无线电波,一个录音机在单独情况下只能用来录音。而当按照一定的结构把这两者组装成收录机时,就具备了一个新功能即内录,即在播音的同时录音。
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无论是对于无机系统和生物系统,还是对于社会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就物质生产来说,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以获得有用产品的过程。很显然,产品的性能和功效不同于原材料。这就是系统的性能功效不守恒定律的作用。再从管理活动的本质来看,管理活动所从事的首先正是使得从事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的人构成系统,构成社会系统。毫无疑问,社会系统的功效是任何单个人或无组织的人群或小团体所不具备的。在这里,系统理论所揭示的所谓“管理的本质”[1],与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
由以上不难看出,管理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本书,观点有时候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因为《现代管理学基础》实际上是由13
个人集体编写的),这充分地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不成熟性。所以,我们这里的结论,也只能看作是一家之言。但是,对于我们的整个研究来说,这一结论的获得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