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羲之(晋王羲之,字逸少)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年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欲看尔用笔法。”父见其少,曰:“待尔成人,吾授之。”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月,书便大进。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42-349年)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太 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练习】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晋王羲之,七岁善书 善:
(2)待尔成人,吾授也 授:
(3)父喜,遂与之 遂:
(4)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 语:
2. 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4. 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案】:
1. 善:善于,擅长 授:传授 遂:于是,就 语:告诉
2.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3. 他流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超过我。”
4. 天资聪颖,喜好读书,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
【翻译】
晋朝的王羲之,七岁时就擅长书法。(他) 十二岁时,在父亲枕头下看见藏有前朝的《笔说》,便偷偷地阅读。父亲说:“你为何偷我的藏书?”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说:“(他)想要看你运笔的方法”父亲见他还小,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把)它传授给你。”王羲之跪着请求说:“倘若等到我成人(你再把它传授给我的话),恐怕就阻扰了我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把书传授给他。不满一月,(王羲之的)书法就大大进步。卫夫人见了
王羲之的书法,对太常王策说:“这个孩子一定是见到并用了《笔说》这本书,近来我看他的书法,就有老成智慧。”他(王策)流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超过我。”
(一)王羲之(晋王羲之,字逸少)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年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欲看尔用笔法。”父见其少,曰:“待尔成人,吾授之。”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月,书便大进。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42-349年)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太 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练习】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晋王羲之,七岁善书 善:
(2)待尔成人,吾授也 授:
(3)父喜,遂与之 遂:
(4)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 语:
2. 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4. 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案】:
1. 善:善于,擅长 授:传授 遂:于是,就 语:告诉
2.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3. 他流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超过我。”
4. 天资聪颖,喜好读书,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
【翻译】
晋朝的王羲之,七岁时就擅长书法。(他) 十二岁时,在父亲枕头下看见藏有前朝的《笔说》,便偷偷地阅读。父亲说:“你为何偷我的藏书?”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说:“(他)想要看你运笔的方法”父亲见他还小,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把)它传授给你。”王羲之跪着请求说:“倘若等到我成人(你再把它传授给我的话),恐怕就阻扰了我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把书传授给他。不满一月,(王羲之的)书法就大大进步。卫夫人见了
王羲之的书法,对太常王策说:“这个孩子一定是见到并用了《笔说》这本书,近来我看他的书法,就有老成智慧。”他(王策)流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超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