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定人员数量的基本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
定额×定额完成率)
,
(2)
(3
)
(4)
2按设备定员:
3、按岗位定员:
(1
)设备岗位定员: (工人劳动效率=劳动
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根据统计调查掌握企业医务所(院)全年员工诊病的人数资料。选择诊病人次数最
多的月份,求出平均每天诊病的人次数和标准差。 平均每天诊断的人数—
X =ΣX / n
代表平均每天诊病的人数;X 代表除公休节假日以外每天就
诊人次
数;n 代表制度工日数;σ 代表平均每天诊病人数的标准差。
2.测定每位医务人员每天准备工作,接待每一位患者,以及必要的休息时间。
3.测定必要的医务人员数。
在核算出必要的医务人员人数后,还应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助人员和勤杂工(如按上例,
各配备1 人)。考虑夜班工人的医疗保健需要,应再增1 名医务人员。最后初步核算出该医
务所定员人数为
:
二、人员招聘配置
1、人员招聘成本效用的评估: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费用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费用
2、招聘收益成本比: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3、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1)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按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排职位。
(2)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每个岗位都挑最好的人来做。
(3)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二者都考虑
5、员工指派任务法:——匈牙利法
条件:员工数名与任务数目相等,求解的是最小化问题如工作时间最小化、费用最小化。
步骤:
(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构造矩阵一;
(2)对矩阵一进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矩阵二;
(3)检查矩阵二,若矩阵二中各行各列均有“0”,则跳过此步,否则进行列约减,即每一列数据减去本列数据中的最小数;
(4)画“盖0”线
(5)数据转化。找出未被盖0线覆盖的数中的最小值入,未被盖0线覆盖的数减去入,交叉点加上入
(6)重复(4)(5),直到盖0线的数目等于矩阵维数
(7)求最优解。找出只含有一个0的行或列,将0打√;将√所在行列的其他0打×;重复,直到每一行、列都有√;将√0所代表的员工工作时间相加即为最短时间。
三、人工成本核算
1、人工成本总额=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工会经费+招工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用等)
(2)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3)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
2、用目标人工费用(也称计划人工费用)和目标净产值率(也称计划净产值率)及
目标劳动分配率(也称计划劳动分配率)三项指标计算出目标销售额(也称计划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
3、运用劳动分配率求出合理薪资的增长幅度。
(1)上年度劳动分配率=上年度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或净产值)
(2
)目标劳动分配率
(3
)人工成本增长率
4、销售净额基准法 ×100%—100%
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上年平均薪酬×(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率
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
推销人员的人工费用率
目标销售毛利
标准工作时间为:职工每昼夜工作8 小时为标准工作日;每周40 小时为标准工作周,即每周工作5 天,休息2 天。结合休息休假制度中的有关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规定,每月标准工作时间为20.92 天,折算为每月167.4 小时。
一、核定人员数量的基本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
定额×定额完成率)
,
(2)
(3
)
(4)
2按设备定员:
3、按岗位定员:
(1
)设备岗位定员: (工人劳动效率=劳动
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根据统计调查掌握企业医务所(院)全年员工诊病的人数资料。选择诊病人次数最
多的月份,求出平均每天诊病的人次数和标准差。 平均每天诊断的人数—
X =ΣX / n
代表平均每天诊病的人数;X 代表除公休节假日以外每天就
诊人次
数;n 代表制度工日数;σ 代表平均每天诊病人数的标准差。
2.测定每位医务人员每天准备工作,接待每一位患者,以及必要的休息时间。
3.测定必要的医务人员数。
在核算出必要的医务人员人数后,还应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助人员和勤杂工(如按上例,
各配备1 人)。考虑夜班工人的医疗保健需要,应再增1 名医务人员。最后初步核算出该医
务所定员人数为
:
二、人员招聘配置
1、人员招聘成本效用的评估: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费用
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费用
2、招聘收益成本比: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3、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
(1)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按每人得分最高的一项给其排职位。
(2)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每个岗位都挑最好的人来做。
(3)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二者都考虑
5、员工指派任务法:——匈牙利法
条件:员工数名与任务数目相等,求解的是最小化问题如工作时间最小化、费用最小化。
步骤:
(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构造矩阵一;
(2)对矩阵一进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矩阵二;
(3)检查矩阵二,若矩阵二中各行各列均有“0”,则跳过此步,否则进行列约减,即每一列数据减去本列数据中的最小数;
(4)画“盖0”线
(5)数据转化。找出未被盖0线覆盖的数中的最小值入,未被盖0线覆盖的数减去入,交叉点加上入
(6)重复(4)(5),直到盖0线的数目等于矩阵维数
(7)求最优解。找出只含有一个0的行或列,将0打√;将√所在行列的其他0打×;重复,直到每一行、列都有√;将√0所代表的员工工作时间相加即为最短时间。
三、人工成本核算
1、人工成本总额=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工会经费+招工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用等)
(2)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3)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
2、用目标人工费用(也称计划人工费用)和目标净产值率(也称计划净产值率)及
目标劳动分配率(也称计划劳动分配率)三项指标计算出目标销售额(也称计划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
3、运用劳动分配率求出合理薪资的增长幅度。
(1)上年度劳动分配率=上年度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或净产值)
(2
)目标劳动分配率
(3
)人工成本增长率
4、销售净额基准法 ×100%—100%
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上年平均薪酬×(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率
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
推销人员的人工费用率
目标销售毛利
标准工作时间为:职工每昼夜工作8 小时为标准工作日;每周40 小时为标准工作周,即每周工作5 天,休息2 天。结合休息休假制度中的有关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的规定,每月标准工作时间为20.92 天,折算为每月167.4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