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提要] 汇率是影响贸易条件的要素之一,在当前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依据2005年7月到2012年11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有效汇率;进口额;出口额
一、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由于汇率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调节杠杆,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价格及国际竞争力。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必然会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通过建立我国贸易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出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模型,采用2005年7月到2012年11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最小二乘回归(OLS)、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出口贸易的研究,我国学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献。沈国兵、杨毅(2005)通过1990~2004年月度数据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进口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是很小的,并且前者变动对后者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变动对前者的影响。长期内,中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徐明东(2007)选取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方法,考虑了FDI存量和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后,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显著影响了我国进口、出口和净出口贸易。肖阶龙(2008)以1985~2005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具有同相性特征。李汉君(2010)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得出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汇率是贸易条件的格兰杰原因被接受。何建奎、马红(2012)以1995年至2011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VAR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静态影响及短期动态影响。结果发现,长期进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均不显著,单纯的汇率调整不能有效改善我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但以上研究大多采用进、出口贸易和汇率的年度为频度,样本容量较小,本文以月度为频度,样本容量达到87个,更具有说服性;其次,以往研究都没有以2005年7月为分界线,没有在汇率改革之后研究新汇率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数据区间从汇改第一个月起到2012年11月,更能够反映目前的贸易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提要] 汇率是影响贸易条件的要素之一,在当前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依据2005年7月到2012年11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有效汇率;进口额;出口额
一、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由于汇率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调节杠杆,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价格及国际竞争力。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必然会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通过建立我国贸易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出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模型,采用2005年7月到2012年11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最小二乘回归(OLS)、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出口贸易的研究,我国学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献。沈国兵、杨毅(2005)通过1990~2004年月度数据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进口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是很小的,并且前者变动对后者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变动对前者的影响。长期内,中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协整关系。徐明东(2007)选取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方法,考虑了FDI存量和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后,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显著影响了我国进口、出口和净出口贸易。肖阶龙(2008)以1985~2005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具有同相性特征。李汉君(2010)以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得出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汇率是贸易条件的格兰杰原因被接受。何建奎、马红(2012)以1995年至2011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VAR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静态影响及短期动态影响。结果发现,长期进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均不显著,单纯的汇率调整不能有效改善我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但以上研究大多采用进、出口贸易和汇率的年度为频度,样本容量较小,本文以月度为频度,样本容量达到87个,更具有说服性;其次,以往研究都没有以2005年7月为分界线,没有在汇率改革之后研究新汇率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数据区间从汇改第一个月起到2012年11月,更能够反映目前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