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当然也包括少女,或是自以为是,或是妄自菲薄,总是在懂与不懂之间徘徊。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但有些应该懂得的东西都会在这本书中告诉你。
《少年,你懂的!》是国内第一本完全由在校大学生主编的成长教育类书籍。它以优秀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主,辅以专家精彩点评,再加上家长、老师们的观点,阐释大学并非学业的终点,学习也绝不只是为了高考的观点。
记得小时候我也做过学法交流,包括老师叫同学给大家介绍经验,也读过集结若干篇学法交流的书,但都千篇一律,无非是“我”怎样预习、上课、做作业等,偶尔才会涉及一些小技巧。而这本《少年,你懂的!》则与众不同。它非常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地去讲述,有理科生的感受,有文科生的经验,有参加学科竞赛的,也有参加自主招生的。无论你擅长哪方面,都能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类。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读到这一章的前两篇时我感触比较深。因为我也是在高中时代遇到了一位很棒的语文老师,让我对中文系产生了向往。而那些理科的学科竞赛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记得初二那年刚开始学物理,一年内学校给我们班换了六七位物理老师,于是我的基础打得很不好,物理也因此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可见老师对学生及相应学科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关于自主招生,从文中看出,可以选择其一参加,但不应浪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摆好心态,因为高考分数才是最关键的。
学习当然不能死读书,全面地锻炼、培养自身能力才是正道,否则等到大学时后知后觉追悔莫及。因此,书中那些学生,不论是班干部,还是艺术特长生,抑或是热衷环保的“小卫士”,都让我们看到他们学业之外的另一片灿烂无比的天空。我读中学时很少参加活动,现在想来不免满怀遗憾,不仅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更少了些美好的记忆。
书中特别将男女同学交往问题作为一章专门讨论,这也是比较少见的。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甚至小学时就有开始谈恋爱的。且不说游戏玩笑似的男女生交往,真正的爱情到了大学时代也未必能完全理解。读中学时那些朦胧的情感或痛苦或美好,都是难得的记忆,但愿它不是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而是对你的生活、学习有所促进。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但也不能忽视和父母的沟通,互相理解,彼此才能获得正能量。老师也是一样。我朋友高中时所在的班级,并不是年级里最好的班级,而老师和同学格外团结,又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同学和老师的关系特别好,直到毕业后多年,还经常聚会,说笑打闹,谁有事大家也会热情帮忙。很羡慕这样的班级,即使最终的高考成绩和进入的大学并不十分理想,但收获一群铁哥们好姐妹何尝不是最宝贵的财富?当然,高考虽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就读的高校也决定着你的朋友圈和人脉,慎重思考未来,路还长着呢!
相当钦佩该书主编――桃李情深,年纪轻轻就对教育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并主编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后生可畏。希望大家读了这本“少年人送给少年人的书”,也能有所获益。
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当然也包括少女,或是自以为是,或是妄自菲薄,总是在懂与不懂之间徘徊。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但有些应该懂得的东西都会在这本书中告诉你。
《少年,你懂的!》是国内第一本完全由在校大学生主编的成长教育类书籍。它以优秀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主,辅以专家精彩点评,再加上家长、老师们的观点,阐释大学并非学业的终点,学习也绝不只是为了高考的观点。
记得小时候我也做过学法交流,包括老师叫同学给大家介绍经验,也读过集结若干篇学法交流的书,但都千篇一律,无非是“我”怎样预习、上课、做作业等,偶尔才会涉及一些小技巧。而这本《少年,你懂的!》则与众不同。它非常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地去讲述,有理科生的感受,有文科生的经验,有参加学科竞赛的,也有参加自主招生的。无论你擅长哪方面,都能对号入座,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类。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读到这一章的前两篇时我感触比较深。因为我也是在高中时代遇到了一位很棒的语文老师,让我对中文系产生了向往。而那些理科的学科竞赛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记得初二那年刚开始学物理,一年内学校给我们班换了六七位物理老师,于是我的基础打得很不好,物理也因此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可见老师对学生及相应学科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关于自主招生,从文中看出,可以选择其一参加,但不应浪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摆好心态,因为高考分数才是最关键的。
学习当然不能死读书,全面地锻炼、培养自身能力才是正道,否则等到大学时后知后觉追悔莫及。因此,书中那些学生,不论是班干部,还是艺术特长生,抑或是热衷环保的“小卫士”,都让我们看到他们学业之外的另一片灿烂无比的天空。我读中学时很少参加活动,现在想来不免满怀遗憾,不仅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更少了些美好的记忆。
书中特别将男女同学交往问题作为一章专门讨论,这也是比较少见的。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甚至小学时就有开始谈恋爱的。且不说游戏玩笑似的男女生交往,真正的爱情到了大学时代也未必能完全理解。读中学时那些朦胧的情感或痛苦或美好,都是难得的记忆,但愿它不是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而是对你的生活、学习有所促进。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但也不能忽视和父母的沟通,互相理解,彼此才能获得正能量。老师也是一样。我朋友高中时所在的班级,并不是年级里最好的班级,而老师和同学格外团结,又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同学和老师的关系特别好,直到毕业后多年,还经常聚会,说笑打闹,谁有事大家也会热情帮忙。很羡慕这样的班级,即使最终的高考成绩和进入的大学并不十分理想,但收获一群铁哥们好姐妹何尝不是最宝贵的财富?当然,高考虽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就读的高校也决定着你的朋友圈和人脉,慎重思考未来,路还长着呢!
相当钦佩该书主编――桃李情深,年纪轻轻就对教育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并主编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后生可畏。希望大家读了这本“少年人送给少年人的书”,也能有所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