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5期中复习答案[语文]

启悟中学八下语文文期中复习(第五单元)

班级:座号:

《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

家。

二、解释加点词

向上;指往高处和远处;向东或向西;消净,散净;飞

奔的马; 通“啭”,鸟叫声;通“返”,返回;古附在整数

词之后,表示约数; 至,到达;筹划,治理;独一无二;

停,断;向上;上面;一直;笔直;数词,十的十倍;数词,

极言其多;

三、句子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

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译为湍急的江流(比)

箭还要快。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凶奇的山

峰,就会平息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

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五、合作探究:

①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文章写景的顺序是 先水后山 。

③请找出文章第二段中描写“水”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A句子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水的清澈。赏析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水的湍急、迅猛。

④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的理解。

附: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一些像

吴均一样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

避世隐居,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的思想感情。

《五柳先生传》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著有《陶

渊明集》。

二、解释加点词

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

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知道;使„„快乐。

三、句子翻译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2)、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四、课文理解

1、文章从、了“五柳先生”的兴趣和爱好,表现了“五柳先生” 淡泊

名利 、 率真自然 、 安贫乐道 、 兴趣高雅 的性格特点。

《马说》

一、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

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1]祖籍河南邓州,

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二、解释加点词

一、通假字

通“饲”,喂; 通 “现”,表现 ;通“才”,才能; 通

“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能力;能够; 马鞭子;

用鞭子打; 吃尽;使„„尽,竭尽;

辱没;行千里。

三、翻译句子

1、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2、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句,省略主语“食马者”。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状语后置,“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后置。

四、课文理解

1、文章采用象征手法。伯乐象征;千里

马象征 有用的人才 ;食马者象征不能识别、重用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2、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千里马。

②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千里马常有 , 而伯

乐不常有 。 ③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④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⑤表现食马者的愚昧无知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⑥强烈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无马 ⑦《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作者写作此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附:《马说》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

之间。韩愈初登仕途,虽不得志,但仍无遁迹山林之意;相

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终因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

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揭露了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重用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

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

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

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二、解释加点词

通“肢”; 通“披”,穿;腰佩;用笔;每天;周到;到,

到达;跑;这,此; 曾经; 又一次,继续。热水。

1、文中写到“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作者在读书时遇到哪

三个方面的“苦”,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无书之苦”:借、抄、按时还; ② “无师之苦”:趋百里外、尊师;

2、作者写这篇赠序给马生的用意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才,报效朝庭、服务社会。

背诵默写

1、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启悟中学八下语文文期中复习(第五单元)

班级:座号:

《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

家。

二、解释加点词

向上;指往高处和远处;向东或向西;消净,散净;飞

奔的马; 通“啭”,鸟叫声;通“返”,返回;古附在整数

词之后,表示约数; 至,到达;筹划,治理;独一无二;

停,断;向上;上面;一直;笔直;数词,十的十倍;数词,

极言其多;

三、句子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

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译为湍急的江流(比)

箭还要快。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凶奇的山

峰,就会平息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

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五、合作探究:

①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文章写景的顺序是 先水后山 。

③请找出文章第二段中描写“水”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A句子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水的清澈。赏析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水的湍急、迅猛。

④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的理解。

附: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一些像

吴均一样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

避世隐居,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的思想感情。

《五柳先生传》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著有《陶

渊明集》。

二、解释加点词

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

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知道;使„„快乐。

三、句子翻译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2)、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四、课文理解

1、文章从、了“五柳先生”的兴趣和爱好,表现了“五柳先生” 淡泊

名利 、 率真自然 、 安贫乐道 、 兴趣高雅 的性格特点。

《马说》

一、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

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1]祖籍河南邓州,

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二、解释加点词

一、通假字

通“饲”,喂; 通 “现”,表现 ;通“才”,才能; 通

“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能力;能够; 马鞭子;

用鞭子打; 吃尽;使„„尽,竭尽;

辱没;行千里。

三、翻译句子

1、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2、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句,省略主语“食马者”。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状语后置,“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后置。

四、课文理解

1、文章采用象征手法。伯乐象征;千里

马象征 有用的人才 ;食马者象征不能识别、重用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2、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千里马。

②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千里马常有 , 而伯

乐不常有 。 ③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 ④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见,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⑤表现食马者的愚昧无知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⑥强烈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的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无马 ⑦《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作者写作此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

附:《马说》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

之间。韩愈初登仕途,虽不得志,但仍无遁迹山林之意;相

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终因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

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揭露了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重用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

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

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

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二、解释加点词

通“肢”; 通“披”,穿;腰佩;用笔;每天;周到;到,

到达;跑;这,此; 曾经; 又一次,继续。热水。

1、文中写到“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作者在读书时遇到哪

三个方面的“苦”,又是怎样克服的?

①“无书之苦”:借、抄、按时还; ② “无师之苦”:趋百里外、尊师;

2、作者写这篇赠序给马生的用意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才,报效朝庭、服务社会。

背诵默写

1、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八下语教材分析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土门子中学 芦宇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 ...查看


  • 八下语文期中复习
  • 八下语文期中复习 重点:背诵第二.五单元重点课文<任务单>及<作业本>中的习题. 基础知识复习: 一.词语与拼音 绯fýi红 不逊xùn 诘jiã责 油光可鉴jiàn 抑yì扬顿挫cuî 深恶wù痛疾 匿nì名 畸j ...查看


  • 语六考试后的反思400字
  • 2015期中考试后的反思400字 期中考试后的反思400字范文一: 这次期中考试,我考的不是很好. 物理只有60,这让我很失望也辜负了老师家长对我的期忘.虽然这次考试题目较难甚至有点超出了所学的范围,但我认为这都是次要的,问题多是出现在自己 ...查看


  • 2013年上学期初中语文教案上交时间安排表
  • 2013年春季初中语文教案上交时间.篇目安排 周次 七下 八下 九下 上交时间 1 -- -- -- 开学第一周 2 第一单元 1 长江 第一单元 1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1 范进中举 2 孔乙己 比较·探究 我的叔叔于勒乞丐 3月6 3 ...查看


  • 关于考试日记300字
  • 篇一:期中考试 2012年4月16日阴星期一 今天刚刚期中考试,真是好难啊,语文好多题目都没学过,也许是我课外积累不够吧,总之现在考卷好灵活啊.刚刚考完试,同学们就唧唧喳喳地讨论开了.老师也批评我们. 明天就要去大剧院演出了,老师又加紧时间 ...查看


  • 期中考试前作文
  • 篇一:期中考试之前 今天早上天气灰蒙蒙,也正如我的心情一样.我妈早上要去打工,她怕我到处乱跑就把大门给锁上了.我根本没法出去,妈妈说是怕我到处跑受什么伤,我倒觉得自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瞧瞧我家隔壁的几个孩子整天到处跑来跑 ...查看


  • 中小学英语文章和书籍 3
  •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8 句型转换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period3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课件u ...查看


  • 八下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 八下思品期中复习提纲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① 教育的好处 个人 家庭 国家 ② 受教育是我们的义务 ③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 ④ 我们要抓住时机和机会 物质性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2.人身权利P24 人格权 (首要权利.基础权利.根本权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