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近年需求量预测:2013年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达到11亿吨
阿里巴巴五金 2013-01-07 专题: 业界动态 打印
中国钢铁近年需求量预测:2013年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达到11亿吨 高品位铁矿石进口量有增无减
中国粗钢产需双双达到或超过8亿吨,势必催生巨大的铁矿石需求。有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达到11亿吨,同比增长4%左右。据此测算,如果未来中国粗钢产需量能够跃上9亿吨台阶,届时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有13亿吨之多。 由于国产矿石品位较低,且埋藏较深,在其开采与富集过程中,其能耗与排放物较多,因此国产铁矿使用越多,意味着在同等粗钢产量之下,中国的能源耗用越多,环境污染亦更加严重,这是不可持续的。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从加强生态建设的大格局出发,今后中国铁矿石需求结构中,尤其是铁矿石的新增需求量中,应当更多地向进口高品位矿倾斜。据此预计,今后若干年内,中国高品位铁矿石的进口量(含境外权益矿),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对外依赖度会长期保持在50%,甚至60%以上。
2012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钢铁需求占全球钢铁需求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61%增至73%。中国钢铁消费量2012年预计将增长6%至6.806亿吨。2011年我国钢材产量为8.78亿吨,粗钢产量6.83亿吨,消耗煤炭6.15亿吨,预计2015年消耗煤炭将达6.75亿吨,年均消耗增加2221万吨,2011年耗煤净增加为5098万吨。
其次,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48.6%提高到60%左右。生产炉型大型化、企业规模化、钢材产品高技术化、整体行业向节能化等发展;全球钢铁消费2011年将保持强劲增长,增幅达6.5%,总量达13.98亿吨;而2012年增速将放缓至5.4%,总量为14.74亿吨。
预计中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8亿吨-9亿吨;2015年粗钢消费量将达到8亿吨。未来将关停400立方米以下高炉、30吨以下转炉和电弧炉,“十二五”期间,国家确定了单位能耗指标是降低16%,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要低于580千克标煤,并发展废钢回收利用系统,增加利用废钢生产钢铁的能力,还将出台废钢进口相关支持政策。
未来中国粗钢需求有望达到9亿吨
随着201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粗钢消费亦会提速,最迟到2015年,中国粗钢需求量即可达到8亿吨。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中国粗钢需求还将继续增长,直到跃上9亿吨台阶。
中国粗钢需求9亿吨原因分析
今后中国粗钢需求9亿吨,主要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人口的超级消费力量迸发。中国80后、90后及其子女,作为新消费人口,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产阶级,构成了中国前所未有超级消费力量,并由于几代人的收入积累给力,各类商品,尤其是大型商品,譬如住房、汽车与家用电器等,其消费数量往往超出前辈人数倍与十数倍。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这将直接、间接地创造了大量钢铁需求。即便9亿吨的粗钢需求,分散到13亿人口之中,也不过是人均690公斤。如果剔除因为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许多钢铁的直接与间接出口,真正属于中国的人均粗钢消费量可能不足600公斤。况且,西方发达国家曾经100多年的工业化及其钢铁积蓄过程,中国要缩短到50年内完成,这就会显著增强一段时期内的中国粗钢消费强度。所以,未来中国9亿吨的粗钢需求量不足为奇。
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中国80后、90后人口及其子女,不仅商品消费能力强大,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城市欲望,尤其是大都市欲望,由此展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小城镇人口,向城市,向大都市的梯次迁徙浪潮。中国领导人已经关注到新人口的这种强烈城市欲望,开始将城镇化作为重大经济战略方向,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国家层面的城镇发展规划,预计经批准后,很快就会有步骤展开。有人测算认为未来城镇化可以启动40万亿内需,因此将其比喻为中国最大的钢铁需求项目,如果加上派生量,所产生的钢铁需求无疑是很庞大的,可能会有十几、数十亿吨。
三是经济产业的填平补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项目欠账较多,因此成为经济短板,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上述经济短板的填平补齐,势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上述经济短板的填平补齐,则需要大量投资。比如消除环境污染方面,需要成千上万的污水、有害气体与垃圾的处理设备,需要一个强大的环境保护装备制造与安装行业,也会产生巨大钢铁需求。
据钢联资讯报道,受到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下游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钢铁行业总体陷入低迷。同时,钢铁产能过剩加剧、原料成本依旧处于高位、去库存进程缓慢、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等制约着钢铁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由于去年第四季度钢厂大幅减产及春节后传统旺季的到来,今年以来,钢材价格仅在2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现过小幅上涨,随后再次掉头向下,截至目前,钢价处于今年以来最低位。钢联资讯认为,前5个月,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94.26%,6月份盈利能力可能进一步下滑。
上半年新增产能3500万吨铁矿石价格挤压行业利润
来自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与此同时,国内钢铁产能还在进一步扩张。据钢联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新上高炉27座,炼铁产能合计新增3500万吨左右。而今年前5个月,国内累计实现生铁产量2.78亿吨,同比仅增加703.6万吨。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产品竞争加剧,一方面难以使钢厂在行业低迷的时候齐心减产,除非全行业出现大幅亏损;另一方面,高位运行的粗钢产量难以使铁矿石价格出现实质性下跌,虽然国内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从2009年的70%下降到60%,不过铁矿石价格话语权依然薄弱。
据中钢协统计,今年前2个月,国内大中型钢企亏损28.04亿元,同比减少191.47亿元,这是进入新世纪(8.95,-0.14,-1.54%)以来,钢铁行业继2008年第四季度之后再次出现全行业亏损。而在国内钢材价格弱势下行之际,国内钢厂开始全面复产,使得铁矿石价格反而出现回升。
此外,据中钢协统计,6月中旬预估全国日均粗钢产量为197.05万吨,依旧徘徊在200万吨附近。由于钢铁产能过剩严重,国内钢厂没有出现实质性减产,造成了6月份钢价下跌而矿价上升的形势。同时,国内钢厂盈利能力不断下降。据我的钢铁网监测,唐山地区Q235坯出厂价减去Q235坯成本价之后,7月初仅获利10元/吨。而今年1月10日至2月24日期间,唐山地区Q235坯出厂价与Q235坯成本价之差一直为负,从侧面印证了钢铁行业前2月出现了亏损。
受高温天气及利润下滑影响,预计7月份钢厂将继续减产,但是力度依旧不大,而铁矿石价格的高企也将继续使钢铁行业陷入微利的尴尬境地。
钢材去库存进程缓慢出口形势逐步好转
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的疲软、钢材价格的弱势一直打击贸易商的囤货热情,国内钢材社会库存居高不下,去库存化进程缓慢。据我的钢铁网库存调查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21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为1542.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111万吨。虽然国内钢材库存连续18周下降,但库存降幅却偏低,从今年高点到目前降幅仅18.8%,仅高于2010年连续8周下降的降幅。
不过,上半年,我国出口形势逐步向好,前5月累计出口钢材2204万吨,同比增长10.1%。5月份出口钢材5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26%,是2010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分出口地区来看,我国对美国、东南亚地区出口保持增长,对欧洲地区出口
不断下滑。今年1月至4月,我国对美国出口钢材60.8万吨,同比增长36%。同期,我国对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尼钢材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了46%、22%、42%和44%。不过,由于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依旧低迷,经济形势复杂难测,预计下半年出口量与上半年持平。 从整个上半年来看,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下游用钢行业需求疲软,使钢铁行业景气度低迷,钢材价格弱势下行。不过,受铁矿石阶段性供大于求、成本下降影响,预计第二季度钢铁行业盈利情况好于第一季度。同时,今年以来,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近一个月
内更是两次降息,表明政府力图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下半年重点基建项目加快开工提供资金保障。而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出台新一轮“家电新政”、“汽车新政”的实施、民间资本“开闸”等政策,也为低迷的市场起到提振作用。短期内,钢材价格依旧处于触底阶段,预计第三季度国内钢材市场会逐步向好,不过,国内钢铁行业“高产能、高成本、高库存、低效益”短期内难以扭转,下半年,钢铁行业可能依旧处于微利的态势。
据5日即将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披露,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
中国钢铁近年需求量预测:2013年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达到11亿吨
阿里巴巴五金 2013-01-07 专题: 业界动态 打印
中国钢铁近年需求量预测:2013年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达到11亿吨 高品位铁矿石进口量有增无减
中国粗钢产需双双达到或超过8亿吨,势必催生巨大的铁矿石需求。有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达到11亿吨,同比增长4%左右。据此测算,如果未来中国粗钢产需量能够跃上9亿吨台阶,届时中国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会有13亿吨之多。 由于国产矿石品位较低,且埋藏较深,在其开采与富集过程中,其能耗与排放物较多,因此国产铁矿使用越多,意味着在同等粗钢产量之下,中国的能源耗用越多,环境污染亦更加严重,这是不可持续的。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从加强生态建设的大格局出发,今后中国铁矿石需求结构中,尤其是铁矿石的新增需求量中,应当更多地向进口高品位矿倾斜。据此预计,今后若干年内,中国高品位铁矿石的进口量(含境外权益矿),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对外依赖度会长期保持在50%,甚至60%以上。
2012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钢铁需求占全球钢铁需求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61%增至73%。中国钢铁消费量2012年预计将增长6%至6.806亿吨。2011年我国钢材产量为8.78亿吨,粗钢产量6.83亿吨,消耗煤炭6.15亿吨,预计2015年消耗煤炭将达6.75亿吨,年均消耗增加2221万吨,2011年耗煤净增加为5098万吨。
其次,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48.6%提高到60%左右。生产炉型大型化、企业规模化、钢材产品高技术化、整体行业向节能化等发展;全球钢铁消费2011年将保持强劲增长,增幅达6.5%,总量达13.98亿吨;而2012年增速将放缓至5.4%,总量为14.74亿吨。
预计中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8亿吨-9亿吨;2015年粗钢消费量将达到8亿吨。未来将关停400立方米以下高炉、30吨以下转炉和电弧炉,“十二五”期间,国家确定了单位能耗指标是降低16%,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要低于580千克标煤,并发展废钢回收利用系统,增加利用废钢生产钢铁的能力,还将出台废钢进口相关支持政策。
未来中国粗钢需求有望达到9亿吨
随着201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粗钢消费亦会提速,最迟到2015年,中国粗钢需求量即可达到8亿吨。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中国粗钢需求还将继续增长,直到跃上9亿吨台阶。
中国粗钢需求9亿吨原因分析
今后中国粗钢需求9亿吨,主要动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人口的超级消费力量迸发。中国80后、90后及其子女,作为新消费人口,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产阶级,构成了中国前所未有超级消费力量,并由于几代人的收入积累给力,各类商品,尤其是大型商品,譬如住房、汽车与家用电器等,其消费数量往往超出前辈人数倍与十数倍。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这将直接、间接地创造了大量钢铁需求。即便9亿吨的粗钢需求,分散到13亿人口之中,也不过是人均690公斤。如果剔除因为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许多钢铁的直接与间接出口,真正属于中国的人均粗钢消费量可能不足600公斤。况且,西方发达国家曾经100多年的工业化及其钢铁积蓄过程,中国要缩短到50年内完成,这就会显著增强一段时期内的中国粗钢消费强度。所以,未来中国9亿吨的粗钢需求量不足为奇。
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中国80后、90后人口及其子女,不仅商品消费能力强大,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城市欲望,尤其是大都市欲望,由此展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小城镇人口,向城市,向大都市的梯次迁徙浪潮。中国领导人已经关注到新人口的这种强烈城市欲望,开始将城镇化作为重大经济战略方向,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国家层面的城镇发展规划,预计经批准后,很快就会有步骤展开。有人测算认为未来城镇化可以启动40万亿内需,因此将其比喻为中国最大的钢铁需求项目,如果加上派生量,所产生的钢铁需求无疑是很庞大的,可能会有十几、数十亿吨。
三是经济产业的填平补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项目欠账较多,因此成为经济短板,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上述经济短板的填平补齐,势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上述经济短板的填平补齐,则需要大量投资。比如消除环境污染方面,需要成千上万的污水、有害气体与垃圾的处理设备,需要一个强大的环境保护装备制造与安装行业,也会产生巨大钢铁需求。
据钢联资讯报道,受到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下游行业需求疲软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钢铁行业总体陷入低迷。同时,钢铁产能过剩加剧、原料成本依旧处于高位、去库存进程缓慢、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等制约着钢铁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由于去年第四季度钢厂大幅减产及春节后传统旺季的到来,今年以来,钢材价格仅在2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现过小幅上涨,随后再次掉头向下,截至目前,钢价处于今年以来最低位。钢联资讯认为,前5个月,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94.26%,6月份盈利能力可能进一步下滑。
上半年新增产能3500万吨铁矿石价格挤压行业利润
来自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与此同时,国内钢铁产能还在进一步扩张。据钢联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新上高炉27座,炼铁产能合计新增3500万吨左右。而今年前5个月,国内累计实现生铁产量2.78亿吨,同比仅增加703.6万吨。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产品竞争加剧,一方面难以使钢厂在行业低迷的时候齐心减产,除非全行业出现大幅亏损;另一方面,高位运行的粗钢产量难以使铁矿石价格出现实质性下跌,虽然国内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从2009年的70%下降到60%,不过铁矿石价格话语权依然薄弱。
据中钢协统计,今年前2个月,国内大中型钢企亏损28.04亿元,同比减少191.47亿元,这是进入新世纪(8.95,-0.14,-1.54%)以来,钢铁行业继2008年第四季度之后再次出现全行业亏损。而在国内钢材价格弱势下行之际,国内钢厂开始全面复产,使得铁矿石价格反而出现回升。
此外,据中钢协统计,6月中旬预估全国日均粗钢产量为197.05万吨,依旧徘徊在200万吨附近。由于钢铁产能过剩严重,国内钢厂没有出现实质性减产,造成了6月份钢价下跌而矿价上升的形势。同时,国内钢厂盈利能力不断下降。据我的钢铁网监测,唐山地区Q235坯出厂价减去Q235坯成本价之后,7月初仅获利10元/吨。而今年1月10日至2月24日期间,唐山地区Q235坯出厂价与Q235坯成本价之差一直为负,从侧面印证了钢铁行业前2月出现了亏损。
受高温天气及利润下滑影响,预计7月份钢厂将继续减产,但是力度依旧不大,而铁矿石价格的高企也将继续使钢铁行业陷入微利的尴尬境地。
钢材去库存进程缓慢出口形势逐步好转
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的疲软、钢材价格的弱势一直打击贸易商的囤货热情,国内钢材社会库存居高不下,去库存化进程缓慢。据我的钢铁网库存调查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21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为1542.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111万吨。虽然国内钢材库存连续18周下降,但库存降幅却偏低,从今年高点到目前降幅仅18.8%,仅高于2010年连续8周下降的降幅。
不过,上半年,我国出口形势逐步向好,前5月累计出口钢材2204万吨,同比增长10.1%。5月份出口钢材5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26%,是2010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分出口地区来看,我国对美国、东南亚地区出口保持增长,对欧洲地区出口
不断下滑。今年1月至4月,我国对美国出口钢材60.8万吨,同比增长36%。同期,我国对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尼钢材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了46%、22%、42%和44%。不过,由于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依旧低迷,经济形势复杂难测,预计下半年出口量与上半年持平。 从整个上半年来看,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下游用钢行业需求疲软,使钢铁行业景气度低迷,钢材价格弱势下行。不过,受铁矿石阶段性供大于求、成本下降影响,预计第二季度钢铁行业盈利情况好于第一季度。同时,今年以来,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近一个月
内更是两次降息,表明政府力图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下半年重点基建项目加快开工提供资金保障。而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出台新一轮“家电新政”、“汽车新政”的实施、民间资本“开闸”等政策,也为低迷的市场起到提振作用。短期内,钢材价格依旧处于触底阶段,预计第三季度国内钢材市场会逐步向好,不过,国内钢铁行业“高产能、高成本、高库存、低效益”短期内难以扭转,下半年,钢铁行业可能依旧处于微利的态势。
据5日即将发布的“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披露,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