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及解直角三角形] 1

《三角函数及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Ⅰ、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Ⅱ、本章知识点:

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

在是三角形ABC中,∠C=90°,

(1) 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A 的对边a = 斜边c

(2)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A 的邻边b = 斜边c

(3)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A 的对边a = ∠A 的邻边b

(4)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

即cot A =∠A 的邻边b = ∠A 的对边a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的三角函数。

注意:(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的,要避免应用时对任意的三角形随便

套用定义;

(2)sinA不是sin与A的乘积,是三角形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sinA”表示一个

比值,其他三个三角函数记号也是一样的;

(3)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形三边长短无关,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

2、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平方关系:sin α+cos α=1,α为锐角,即同一锐角的正弦和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 22

cot α=1,α为锐角,即同一锐角的正切与余切的积为1,互为倒数; (2)倒数关系:tan α

(3)商的关系:tan α=sin α, cos α

cos αcot α=, sin α

α为锐角,即同一锐角的正弦与余弦的商等于正切,同一锐角的余弦与正弦的商等

于余切。

注意:(1)这些关系式都是恒等式,正反均可运用,同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变形, 如:sin A

,cos A =

(2)sinα是(sinα)的简写,读作“sinα”的平方;不能将sinα写成

sinα,前者是α的正弦值的平方,后者表示α的正弦值。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特殊角有0°、30°、45°、60°、9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如下表:

22222

注意: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用下述方法:0°、30°、45°、60°、90°的正弦值分

4、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诱导公式)

若∠A+∠B=90°,

则sinA=cos(90°-A)=cosB,

cosA=sin(90°-A)=sinB,

tanA=cot(90°-A)=cotB,

cotA=tan(90°-A)=tanB。

即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用计算器计算三角函数值

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由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是必须掌握的。

6、三角函数值的变换范围及规律

(1)当0°<α<90°时,sinα、tanα随着α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cosα、cotα随着α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当0°≤α≤90°时,0≤sinα≤1,0≤cosα≤1。

7、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b =c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8、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1)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用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

(2)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基本类型

①已知两边长;

②已知一锐角和一边。

注意:已知两锐角不能解直角三角形。

9、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斜用切(正切、余切,宁乘毋除,取原避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当已知或求解中有斜边时,就用正弦或余弦,无斜边时,就用正切或余切;当所求的元素既可用乘法又

222a b a b ,cosA=,tanA=,cotA=。 c c b a

可用除法时,则用乘法,不用除法;既可以由已知数据又可由中间数据求解时,则用已知数据,尽量避免用中间数据。

10、解非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往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作辅助线的一般思路是:

(1)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2)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

11、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的步骤

(1)审题

①分析题意,理解实际问题的意义,看懂题目给出的示意图或自己画出的示意图,找出要解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移到直角三角形的各元素上,找出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

③根据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2)解题

注意精确度

(3)答

注意答的完整及注明单位

Ⅲ、本章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此部分内容经常用到数形结合思想,对于每一个题都可结合图形分析,会更清楚简捷。数与形相结合,是问题清晰,思路简捷有条理,是几何知识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最应该坚持实施的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法:锐角三角函数中包含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对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都可从特殊角开始。

转化思想:把直角三角形的线段比,转化为三角函数值或面积的比。

数学的建模思想: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即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构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三角函数及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Ⅰ、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Ⅱ、本章知识点:

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

在是三角形ABC中,∠C=90°,

(1) 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A 的对边a = 斜边c

(2)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A 的邻边b = 斜边c

(3)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A 的对边a = ∠A 的邻边b

(4)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

即cot A =∠A 的邻边b = ∠A 的对边a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的三角函数。

注意:(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的,要避免应用时对任意的三角形随便

套用定义;

(2)sinA不是sin与A的乘积,是三角形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sinA”表示一个

比值,其他三个三角函数记号也是一样的;

(3)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形三边长短无关,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

2、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平方关系:sin α+cos α=1,α为锐角,即同一锐角的正弦和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 22

cot α=1,α为锐角,即同一锐角的正切与余切的积为1,互为倒数; (2)倒数关系:tan α

(3)商的关系:tan α=sin α, cos α

cos αcot α=, sin α

α为锐角,即同一锐角的正弦与余弦的商等于正切,同一锐角的余弦与正弦的商等

于余切。

注意:(1)这些关系式都是恒等式,正反均可运用,同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变形, 如:sin A

,cos A =

(2)sinα是(sinα)的简写,读作“sinα”的平方;不能将sinα写成

sinα,前者是α的正弦值的平方,后者表示α的正弦值。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特殊角有0°、30°、45°、60°、9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如下表:

22222

注意: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用下述方法:0°、30°、45°、60°、90°的正弦值分

4、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诱导公式)

若∠A+∠B=90°,

则sinA=cos(90°-A)=cosB,

cosA=sin(90°-A)=sinB,

tanA=cot(90°-A)=cotB,

cotA=tan(90°-A)=tanB。

即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用计算器计算三角函数值

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由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是必须掌握的。

6、三角函数值的变换范围及规律

(1)当0°<α<90°时,sinα、tanα随着α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cosα、cotα随着α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当0°≤α≤90°时,0≤sinα≤1,0≤cosα≤1。

7、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b =c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8、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1)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用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

(2)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基本类型

①已知两边长;

②已知一锐角和一边。

注意:已知两锐角不能解直角三角形。

9、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斜用切(正切、余切,宁乘毋除,取原避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当已知或求解中有斜边时,就用正弦或余弦,无斜边时,就用正切或余切;当所求的元素既可用乘法又

222a b a b ,cosA=,tanA=,cotA=。 c c b a

可用除法时,则用乘法,不用除法;既可以由已知数据又可由中间数据求解时,则用已知数据,尽量避免用中间数据。

10、解非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往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作辅助线的一般思路是:

(1)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2)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

11、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的步骤

(1)审题

①分析题意,理解实际问题的意义,看懂题目给出的示意图或自己画出的示意图,找出要解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移到直角三角形的各元素上,找出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

③根据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2)解题

注意精确度

(3)答

注意答的完整及注明单位

Ⅲ、本章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此部分内容经常用到数形结合思想,对于每一个题都可结合图形分析,会更清楚简捷。数与形相结合,是问题清晰,思路简捷有条理,是几何知识中最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最应该坚持实施的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法:锐角三角函数中包含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对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都可从特殊角开始。

转化思想:把直角三角形的线段比,转化为三角函数值或面积的比。

数学的建模思想: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即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构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第七讲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联结组成的平面图形.(如图(1)中,线段AB.线段AC.线段BC首尾顺次联结组成的图形) [注]三条线段必须 ...查看


  • 三角形定义
  •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顶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的内角: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查看


  • 小学三角形知识点教师版
  • 三角形 知识点回顾 一.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二.三角形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只有3条高. ...查看


  • 三角形分割
  • [试题资料] 三角形的分割(1) 立新小学有块植物园地,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上面种植花草. 一次他们想把这块三角形的园地分成 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以便种植两种不同的花籽进行试验. 怎么分呢?他们请数学小组的同学们帮忙, 呵,数学小组的同学们马上 ...查看


  •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根据三角形角.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 2. 经历操作.分析思考的过程,感悟分类.抽象概念的数学思想. 3. 在操作.思考中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按照三角形角.边的特点给三 ...查看


  •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一
  •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一: 1.从生活中引入,感受数学之美. 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是现代化的建设工地,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始,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美是由许多几何图形构成的,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 ...查看


  •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及其特性,并能按照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数学意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 ...查看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2
  •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2页的例1.例 2.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 ...查看


  • 三角形内角和
  •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丁明艳 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7页 二.课题确定的背景及意义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 ...查看


  • 八年级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复习
  • 第11章 三角形小结复习 ⒈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边A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