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中河岸景观设计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水利水电

水利建设中河岸景观设计探讨

张祖鑫

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利工程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防洪减灾和兴利,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水利建设中重视河岸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而且能起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统筹兼顾、协同发展的作用,提升地区形象,美化地区环境。

关键词:河岸景观;水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1-0035-01

1 传统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得到防洪抗灾安全保障的同时,对自然的河流湖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1.1 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堤岸硬化、河流渠化现象严重,河岸泛洪区消失。这些改变使得洪水快速排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无法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的储量。

1.2 对生态的影响

水生动植物尤其是两栖动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其难以生存,水利工程隔断水域也使得鱼类的生存繁衍受到限制,水污染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1.3 对景观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局部损坏植被和影响当地生态,枯水季节两岸裸露地区常成为垃圾聚集地,严重影响了水域景观性。

2 河岸景观设计元素 2.1 沿河绿地

河流景观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的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水利工程的轮廓,延续水利文化。同时以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形象。

2.2 扩展沿河水面

增加蓄水面积,形成人工湖美景。便于居民欣赏水域景观,在景观建设中需要有亲水性,创造人与水接近的条件,如亲水平台、亲水广场、景观桥梁、亲水步道、滨水建筑。河道景观设计考虑观赏者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比如站在桥上所看的“流轴景”,站在彼岸所看的“对岸景”,身处滨河建筑上的“鸟瞰景”。

2.3 水土保持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坡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毛石可以采用景观性比较好的黄石、卵石、千层石等景观石。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砂及草籽的混合物或者生态混凝土等现代材料,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4 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多为当地树种,譬如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樱花、桃树等花乔木和黄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藤类和灌木类,以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在线条优美起伏的绿色地形上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达到区域绿化四季长青、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2.5 景观小品

通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形态小品结合其使用功能宣传景观主题和文化节。如雕塑小品(主题雕塑、典故浮雕) 、水景小品(喷泉、跌水、假山) 、围栏小品(栏杆、景墙、花架) 。另外还有功能性小品,如:展示小品(说明牌、指示牌) 、卫生小品(厕所、果皮箱) 、亮化小品(草坪灯、景观灯) 、休憩小品(亭、廊、座椅) 。这些元素结合主题文化、塑造主题形象。

2.6 夜景亮化

通过亮化、绿化和水面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信托,达到沿河两岸的植物和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亮化中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水景亮化是水利景观的点睛之笔,合理运用“点线面”布局。高低错落,明暗相间。切忌不论主次、不分空间的滥用光源。

4 河岸景观设计探索

近年来,沛县十分重视河岸景观,注重把城市水利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市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

4.1 河岸景观设计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

河岸景观建设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利用水体的多样化与河岸景观融为一体

水体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水体的多样性,可以为河岸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4.3 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岸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入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

总之,从景观的角度,水是城市的镜子,也是城市的面子。河岸景观建设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水利景观建设还需要不懈的努力。是水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因此要用一种新的立场、新的态度、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敏. 浅谈城市滨河河岸园林景观设计[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2):156.

[2]Denancé M.景观与建筑的可持续平衡——法国朗莱塔珀默尔特河岸开发[J].设计家,2013(2):62-66.

[3]刘晓丽,仇占一,黎豪毅. 乐昌峡水利枢纽下游左岸道路景观规划设计[J].广东水利水电,2012(8):68-72.

2015年21期 35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水利水电

水利建设中河岸景观设计探讨

张祖鑫

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利工程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防洪减灾和兴利,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水利建设中重视河岸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而且能起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统筹兼顾、协同发展的作用,提升地区形象,美化地区环境。

关键词:河岸景观;水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1-0035-01

1 传统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得到防洪抗灾安全保障的同时,对自然的河流湖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1.1 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堤岸硬化、河流渠化现象严重,河岸泛洪区消失。这些改变使得洪水快速排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无法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的储量。

1.2 对生态的影响

水生动植物尤其是两栖动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其难以生存,水利工程隔断水域也使得鱼类的生存繁衍受到限制,水污染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1.3 对景观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局部损坏植被和影响当地生态,枯水季节两岸裸露地区常成为垃圾聚集地,严重影响了水域景观性。

2 河岸景观设计元素 2.1 沿河绿地

河流景观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的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水利工程的轮廓,延续水利文化。同时以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形象。

2.2 扩展沿河水面

增加蓄水面积,形成人工湖美景。便于居民欣赏水域景观,在景观建设中需要有亲水性,创造人与水接近的条件,如亲水平台、亲水广场、景观桥梁、亲水步道、滨水建筑。河道景观设计考虑观赏者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比如站在桥上所看的“流轴景”,站在彼岸所看的“对岸景”,身处滨河建筑上的“鸟瞰景”。

2.3 水土保持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坡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毛石可以采用景观性比较好的黄石、卵石、千层石等景观石。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砂及草籽的混合物或者生态混凝土等现代材料,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4 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多为当地树种,譬如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樱花、桃树等花乔木和黄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藤类和灌木类,以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在线条优美起伏的绿色地形上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达到区域绿化四季长青、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2.5 景观小品

通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形态小品结合其使用功能宣传景观主题和文化节。如雕塑小品(主题雕塑、典故浮雕) 、水景小品(喷泉、跌水、假山) 、围栏小品(栏杆、景墙、花架) 。另外还有功能性小品,如:展示小品(说明牌、指示牌) 、卫生小品(厕所、果皮箱) 、亮化小品(草坪灯、景观灯) 、休憩小品(亭、廊、座椅) 。这些元素结合主题文化、塑造主题形象。

2.6 夜景亮化

通过亮化、绿化和水面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信托,达到沿河两岸的植物和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亮化中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水景亮化是水利景观的点睛之笔,合理运用“点线面”布局。高低错落,明暗相间。切忌不论主次、不分空间的滥用光源。

4 河岸景观设计探索

近年来,沛县十分重视河岸景观,注重把城市水利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市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

4.1 河岸景观设计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

河岸景观建设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利用水体的多样化与河岸景观融为一体

水体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水体的多样性,可以为河岸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4.3 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岸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入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

总之,从景观的角度,水是城市的镜子,也是城市的面子。河岸景观建设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水利景观建设还需要不懈的努力。是水利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因此要用一种新的立场、新的态度、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敏. 浅谈城市滨河河岸园林景观设计[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2):156.

[2]Denancé M.景观与建筑的可持续平衡——法国朗莱塔珀默尔特河岸开发[J].设计家,2013(2):62-66.

[3]刘晓丽,仇占一,黎豪毅. 乐昌峡水利枢纽下游左岸道路景观规划设计[J].广东水利水电,2012(8):68-72.

2015年21期 35


相关文章

  • 正槽式河岸溢洪道的设计探讨
  • [摘要]正槽式溢洪道的泄水槽与堰上水流方向一致,所以其水流平顺,超泄能力大,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水头和流量,是一种采用最多的河岸溢洪道形式. [关键词]正槽式:河岸溢洪道:设计:问题 1. 前言 (1)溢洪道是水库枢纽中的主要 ...查看


  •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的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加速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在水利方面对河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生态角度研'究河道生态修复课 ...查看


  •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方法探讨
  •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方法探讨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其进行生态性的恢复,对于提升城市景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淄博涝淄河综合治理工程情况,对城市河 ...查看


  • 河道生态治理设计方案的确定
  • [摘 要]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如何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工程的安全.投资.管理.效益关系重大,因此,本文就此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河道:生态:治理:设计 广义的河道生态治理设计与狭义的生态治理设计有着含义 ...查看


  • 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功能研究进展_杨永刚
  • 第31卷 第5期 2011年9月 中 国 沙 漠 JO U RN A L O F DESERT R ESEA RCH V ol. 31 No. 5S ep. 2011 文章编号:1000-694X (2011) 05-1242-05 流域生 ...查看


  • 河道清淤工程中滑坡成因和处理措施
  • 工程施工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3年第12卷第6期 河道清淤工程中滑坡成因和处理措施 黄世靖 (广西聚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 ...查看


  • 城市生态水系的特征要素及其规划
  • 第32卷第1l期2010年I1月 人民黄河 YEI.LOW RIVER V01.32,No.11 N'w..2010 [综合] 城市生态水系的特征要素及其规划 何予川1,吴海亮1,张军梅2 (1.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 ...查看


  • 俞孔坚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 第25卷第9期 2005年9月生 态 学 报Vol.25,No.9Sep.,2005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朱 强,俞孔坚,李迪华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 100871) 摘要: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 ...查看


  • 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 22 勘 察 科 学 技 术 2009年第1期 高密度电阻率法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葛如冰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 510060) 提要 该文从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介绍分析了几种最常见的问题, 如有效数据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