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务主管要提高财务管理,必须从培养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培育财务工作的和谐氛围,以及提高主管自身的管理素质等方面入手,着重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协调能力,对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帮助,发挥好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及掌握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词:财务主管;管理素质;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075-02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逐步成为企业的主导性管理,财务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财务主管如何抓住关键,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注重培育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职业特征的、调整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作为财务主管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培育正派的作风 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真诚待人、严于律己,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对同事都必须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待工作必须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守准则,不做假账。 (二)要培育爱岗敬业精神 优秀的财务人员首先应当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把财务工作视为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做到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一丝不苟、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三)要培育诚实守信的信誉 视企业的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严守企业的各种商业机密,不受任何利益所诱惑,不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说任何对企业不利的话,不做任何对企业不利的事,自觉维护企业形象。 (四)要培育廉洁自律的素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自觉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敢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二、注重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 要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财务主管必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掌握最新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处理好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财务主管人员重点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 (一)财务专业知识 所谓财务专业知识是指企业一切活动和营运情况能在会计账目中全面体现。企业在进行各种财务经营决策时,都要用到会计账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所以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一要对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原则、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专户等一系列会计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二要对本企业经济业务涉及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投资、负债、经营业务收支、费用与税金、利润与利润分配等财务核算知识,做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三要能够掌握企业的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等知识;四要掌握也是做好一名优秀财务必不可少的财务管理知识,包括本企业的筹资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收支管理、外汇业务管理、纳税筹划管理等知识。 (二)财务法律法规知识 为使自己所从事的财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受法律法规保护,掌握一些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是一名优秀财务人员必不可少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等。 (三)有关税收法规知识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方面的特征。对于企业来说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利润。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税收筹划管理,因此,这就需要财务人员掌握一定的税法知识。一要了解一般税收常识;二要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处罚等内容;三要熟练掌握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四)网络软件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在大多数企业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比较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使得现阶段各种层次电算化水平并存,大多数企业电算化还停留在会计核算电算化阶段,只是应用于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如何使本企业的电算化发挥出管理和决策作用,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所必须掌握和研究的课题。一要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的基础知识;二是会计电算化核算、管理等知识;三是重点对网络财务知识和ERP系统知识进行积累和研究。 (五)全面的经济知识 时代召唤着具有高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全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请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或财务高管,从这点反映出国内企业正在迅速与国际接轨。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除了具备上述知识外,还要具备经济、审计、法律、英文等综合知识。 (六)本企业的生产技术及环节也要了解 作为一名财务主管人员不了解本企业的生产特点无法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及资金管理,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特点,才能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成本管理建议及做到游刃有余的资金控制。 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为财务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时间的自由支配,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使得许多善于学习的财务人员如饥似渴,财务人员要想博学多才,不只是靠一朝一夕,而应注重平时积累。 三、注重培育财务工作的和谐氛围 为了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心应手,上下内外各方面关系融洽,要着力提高三种能力,以努力创造财务工作的和谐氛围。 (一)沟通协调能力 财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依靠所有的财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大力配合,与部属及其他业务部门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并始终把自己作为合作团体中的一员。要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的财务人员,必须多花时间、精力增强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二)综合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信任、训练、指导他人通过自己努力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要学会有效地培育和使用各方面的力量,使一个人的智慧和才干变成众人的智慧和才能,而不需事必躬亲,要将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同时,要培育外部协调公关能力,搞好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主管部门等外部机构的关系,要保证为企业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做出财务人员应有的贡献。 (三)洞察应变能力 财务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为企业主管出谋献策,便于主管有效地预测和把握方向,能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事态,促使企业走出危机。 四、注意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 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主管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尤为重要。要熟悉财务的基础知识,尤其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会计法规,经常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对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帮助,为财务工作创造和谐的氛围,当财务工作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的工作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出面协调,准确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要自觉加强对市场经济全面知识的学习,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对自身知识进行充电,以掌握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作为企业财务主管,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向管理要效益就能从口头变为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样,财务主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才能不断提高。
摘要:财务主管要提高财务管理,必须从培养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培育财务工作的和谐氛围,以及提高主管自身的管理素质等方面入手,着重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协调能力,对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帮助,发挥好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及掌握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词:财务主管;管理素质;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075-02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逐步成为企业的主导性管理,财务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财务主管如何抓住关键,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注重培育财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职业特征的、调整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作为财务主管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培育正派的作风 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真诚待人、严于律己,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对同事都必须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待工作必须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守准则,不做假账。 (二)要培育爱岗敬业精神 优秀的财务人员首先应当热爱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把财务工作视为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做到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一丝不苟、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三)要培育诚实守信的信誉 视企业的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严守企业的各种商业机密,不受任何利益所诱惑,不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说任何对企业不利的话,不做任何对企业不利的事,自觉维护企业形象。 (四)要培育廉洁自律的素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自觉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敢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二、注重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 要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财务主管必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掌握最新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处理好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财务主管人员重点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 (一)财务专业知识 所谓财务专业知识是指企业一切活动和营运情况能在会计账目中全面体现。企业在进行各种财务经营决策时,都要用到会计账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所以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一要对会计核算前提、会计原则、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专户等一系列会计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二要对本企业经济业务涉及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投资、负债、经营业务收支、费用与税金、利润与利润分配等财务核算知识,做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三要能够掌握企业的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等知识;四要掌握也是做好一名优秀财务必不可少的财务管理知识,包括本企业的筹资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收支管理、外汇业务管理、纳税筹划管理等知识。 (二)财务法律法规知识 为使自己所从事的财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受法律法规保护,掌握一些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是一名优秀财务人员必不可少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等。 (三)有关税收法规知识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方面的特征。对于企业来说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利润。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税收筹划管理,因此,这就需要财务人员掌握一定的税法知识。一要了解一般税收常识;二要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处罚等内容;三要熟练掌握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四)网络软件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在大多数企业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比较晚,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使得现阶段各种层次电算化水平并存,大多数企业电算化还停留在会计核算电算化阶段,只是应用于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如何使本企业的电算化发挥出管理和决策作用,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所必须掌握和研究的课题。一要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的基础知识;二是会计电算化核算、管理等知识;三是重点对网络财务知识和ERP系统知识进行积累和研究。 (五)全面的经济知识 时代召唤着具有高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全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请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或财务高管,从这点反映出国内企业正在迅速与国际接轨。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除了具备上述知识外,还要具备经济、审计、法律、英文等综合知识。 (六)本企业的生产技术及环节也要了解 作为一名财务主管人员不了解本企业的生产特点无法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及资金管理,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特点,才能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成本管理建议及做到游刃有余的资金控制。 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为财务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时间的自由支配,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使得许多善于学习的财务人员如饥似渴,财务人员要想博学多才,不只是靠一朝一夕,而应注重平时积累。 三、注重培育财务工作的和谐氛围 为了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心应手,上下内外各方面关系融洽,要着力提高三种能力,以努力创造财务工作的和谐氛围。 (一)沟通协调能力 财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依靠所有的财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大力配合,与部属及其他业务部门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并始终把自己作为合作团体中的一员。要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的财务人员,必须多花时间、精力增强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二)综合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信任、训练、指导他人通过自己努力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要学会有效地培育和使用各方面的力量,使一个人的智慧和才干变成众人的智慧和才能,而不需事必躬亲,要将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同时,要培育外部协调公关能力,搞好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主管部门等外部机构的关系,要保证为企业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做出财务人员应有的贡献。 (三)洞察应变能力 财务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为企业主管出谋献策,便于主管有效地预测和把握方向,能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事态,促使企业走出危机。 四、注意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 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主管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尤为重要。要熟悉财务的基础知识,尤其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会计法规,经常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对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帮助,为财务工作创造和谐的氛围,当财务工作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的工作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出面协调,准确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要自觉加强对市场经济全面知识的学习,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对自身知识进行充电,以掌握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作为企业财务主管,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向管理要效益就能从口头变为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样,财务主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才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