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沃洛夫-搜狗百科

苏沃洛夫作为一位天才的统帅和军事思想家被载入世界史册。他不仅在军事科学上而且在其它知识领域中都是同时代知识最渊博的人之一。苏沃洛夫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留下了大量的遗产,他以新的结论和原则丰富了整个军事学领域。苏沃洛夫摒弃陈旧的封锁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在其统帅实践中制定并运用了较完善的作战样式和方法,这些作战样式和方祛大大超越了当时的水平,保证俄国军事学术取得了领先地位。他指挥过60多次交战和战斗,屡战屡胜。

苏沃洛夫的战略以极其进取和果断见长。其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在不设防的野战中消灭敌军。战略行动的基本方法是进攻。苏沃洛夫教导说:“军事学术之真谛,是从敌人最要

害的部位直接进攻敌人,而不是采取间接的迂回的方式接敌……只有直接的勇敢的进攻才能制胜。”(《尼古拉总参军事学院教授通报中有关苏沃洛夫的资料汇编》)。在重视进攻的同时,苏沃洛夫认为在个别情况下也可采取防御,甚至为保存兵力避免优势敌人的突击,也可实施退却。他认为,集中兵力兵器于最重要方向具有重大意义。恩格斯写道:“在决战中,在大的战斗中,俄军从来都是以大兵群作战的。苏沃洛夫还在进攻伊兹梅尔和奥恰科夫时便已明白这个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苏沃洛夫不仅是伟大的战略家,而且是卓越的战术家。苏沃洛夫的特殊功绩在于完善同散开队形相结合的纵队战术,这种战术是西方在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战争中创立、尔后由拿破仑发展起来的一种战斗方法。在苏沃洛夫战术中火力与白刃突击有了正确结合。他认为火力对于夺取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他把以死相搏的白刃突击的技艺提到空前的高度。苏沃洛夫的战术是建立在周密了解情况、行动迅速突然的基础上的。并提出观察、快速和猛攻三项战术原则。

苏沃洛夫创立了一整套的教育和训练军队的先进方法。人是制胜的决定因素这一信念是这套方法的基础。苏沃洛夫反对盲目练兵,极力主张激发士兵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努力使士兵在最复杂的战斗条件下大胆主动和巧妙地行动。十分注重使军队训练适应于战争的需要。苏沃洛夫要求部属务必弄清自己所担负任务的实质。他说:“每个战士都应了解自己采用的手段”(《苏沃洛夫文集》)。苏沃洛夫经常关心士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需要,在戎马生活中与他们同甘共苦。苏沃洛夫赢得全军的无限信任和爱戴。

苏沃洛夫的统帅实践在俄军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苏沃洛夫崇拜彼得一世,曾师事鲁缅采夫。他培养出一辈杰出的俄国统帅和军事指挥员,其中最为优秀的是库图佐夫和巴格拉齐昂。米柳京、德拉戈米罗夫、布鲁西洛夫等俄国名将都受过苏沃洛夫思想的熏陶。但是,在俄国革命前的条件下,苏沃洛夫的军事遗产不可能得到广泛运用。维护地主资产阶级制度的将军们千方百计阻挠用苏沃洛夫的原则和传统教育训练军队。

苏沃洛夫为祖国建树的丰功伟绩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才全部得到承认。苏沃洛夫的军事遗产对于苏联军事学术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1918—1920年国内战争和武装干涉时期,列宁、斯维尔德洛夫和波德沃伊斯基审批的第一本红军战士服役手册就引用了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一书的主要原则。年轻的红军战士在对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军作战中都遵循了这些原则。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2年7月29日颁布了设置一、二、三级苏沃洛夫军功勋章的命令。目前已有7000多人荣获这种勋章。1943年8月2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作出了建立苏沃洛夫军事学校的决议。俄国设有苏沃洛夫博物馆;为他立有纪念碑;许多城市居民点和街道以苏沃洛夫的名字命名。苏沃洛夫是最受爱戴的俄国人民的民族英雄之一。

突出事例

18世纪俄国大军事家苏沃洛夫非常注意培养训练士兵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苏沃洛夫认为这些是一个士兵必不可少的品质和素质。苏沃洛夫与土兵们在一起时,常常会突然问:“森林里有多少细菌?”“天空中有多少星星?”或者“这个蚁穴里有多少只蚂蚁?”开始,有的士兵不明白他的用意,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回答:“我不知道。”苏沃洛夫最讨厌的就是这句不负责任的“我不知道”,一听这话就异常愤怒。

其实,苏沃洛夫突然地提出一些使人发蒙的问题,正是他训练士兵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的一种方法。他常常说:“谁要是在乎时经不住突然的一问而惊慌失措,那他在战时又怎么能禁得住敌人突然一击呢?”如果苏沃洛夫提出一个明显无法回答的问题,如“那颗星星离地面有多远?”而士兵回答“相当于苏沃洛夫行军路程”,或者某个士兵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反问他:“侯爵大人,你知道我祖母叫什么名字吗?”而他却无法回答,他就格外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士兵不再是一个只知道机械服从命令、向前冲锋而没有头脑的机器,而是成为了一名有头脑、有主动创造精神和敏锐的反应力的真正战士了。这样的战土才能打胜仗。久而久之,苏沃洛夫的战士们都能迅捷自如地回答他提出的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同时,对敌人的一切突然袭击,战士们也都能表现得从容镇定、应付自如,以灵活大胆的反击来回敬敌人。

苏沃洛夫还经常用极为简洁的辞句来表达想法、发布命令,以此来训练士兵们的理解力与悟性。有一次在准备出征的时候,苏沃洛夫下了一道指令,指令只有短短6个字,“不要弄潮子弹。”新来的士兵被搞得不知所措,而跟随过苏沃洛夫一段时间的老兵们立刻就理解了这道指令的含义。他们向新兵们解释,苏沃洛夫是在告诉战士们,他们前进的过程中要涉过一条河,在渡河时战士们要把子弹夹系高一点。又有一次,在战争期间的一天早晨,苏沃洛夫正在洗脸,他的副官斯托雷平站在一边。苏沃洛夫突然抬头问副官,“明天是星期六吗?”斯托雷平回答说是沃洛夫听了依旧在洗脸,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希望炮不怕马,马也不怕炮。”然后再也没说其他的话。靳托雷平听了,马上就明白,苏沃洛夫是在下令明天举行骑兵及炮兵的战斗演习。斯托雷平没有再问苏沃洛夫什么,就转身出去发布命令。果然苏沃洛夫的意思正是这样,他对副官的领悟力非常满意。

苏沃洛夫作为一位天才的统帅和军事思想家被载入世界史册。他不仅在军事科学上而且在其它知识领域中都是同时代知识最渊博的人之一。苏沃洛夫在军事理论和实践方面留下了大量的遗产,他以新的结论和原则丰富了整个军事学领域。苏沃洛夫摒弃陈旧的封锁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在其统帅实践中制定并运用了较完善的作战样式和方法,这些作战样式和方祛大大超越了当时的水平,保证俄国军事学术取得了领先地位。他指挥过60多次交战和战斗,屡战屡胜。

苏沃洛夫的战略以极其进取和果断见长。其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在不设防的野战中消灭敌军。战略行动的基本方法是进攻。苏沃洛夫教导说:“军事学术之真谛,是从敌人最要

害的部位直接进攻敌人,而不是采取间接的迂回的方式接敌……只有直接的勇敢的进攻才能制胜。”(《尼古拉总参军事学院教授通报中有关苏沃洛夫的资料汇编》)。在重视进攻的同时,苏沃洛夫认为在个别情况下也可采取防御,甚至为保存兵力避免优势敌人的突击,也可实施退却。他认为,集中兵力兵器于最重要方向具有重大意义。恩格斯写道:“在决战中,在大的战斗中,俄军从来都是以大兵群作战的。苏沃洛夫还在进攻伊兹梅尔和奥恰科夫时便已明白这个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苏沃洛夫不仅是伟大的战略家,而且是卓越的战术家。苏沃洛夫的特殊功绩在于完善同散开队形相结合的纵队战术,这种战术是西方在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战争中创立、尔后由拿破仑发展起来的一种战斗方法。在苏沃洛夫战术中火力与白刃突击有了正确结合。他认为火力对于夺取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他把以死相搏的白刃突击的技艺提到空前的高度。苏沃洛夫的战术是建立在周密了解情况、行动迅速突然的基础上的。并提出观察、快速和猛攻三项战术原则。

苏沃洛夫创立了一整套的教育和训练军队的先进方法。人是制胜的决定因素这一信念是这套方法的基础。苏沃洛夫反对盲目练兵,极力主张激发士兵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努力使士兵在最复杂的战斗条件下大胆主动和巧妙地行动。十分注重使军队训练适应于战争的需要。苏沃洛夫要求部属务必弄清自己所担负任务的实质。他说:“每个战士都应了解自己采用的手段”(《苏沃洛夫文集》)。苏沃洛夫经常关心士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需要,在戎马生活中与他们同甘共苦。苏沃洛夫赢得全军的无限信任和爱戴。

苏沃洛夫的统帅实践在俄军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苏沃洛夫崇拜彼得一世,曾师事鲁缅采夫。他培养出一辈杰出的俄国统帅和军事指挥员,其中最为优秀的是库图佐夫和巴格拉齐昂。米柳京、德拉戈米罗夫、布鲁西洛夫等俄国名将都受过苏沃洛夫思想的熏陶。但是,在俄国革命前的条件下,苏沃洛夫的军事遗产不可能得到广泛运用。维护地主资产阶级制度的将军们千方百计阻挠用苏沃洛夫的原则和传统教育训练军队。

苏沃洛夫为祖国建树的丰功伟绩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才全部得到承认。苏沃洛夫的军事遗产对于苏联军事学术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1918—1920年国内战争和武装干涉时期,列宁、斯维尔德洛夫和波德沃伊斯基审批的第一本红军战士服役手册就引用了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一书的主要原则。年轻的红军战士在对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军作战中都遵循了这些原则。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2年7月29日颁布了设置一、二、三级苏沃洛夫军功勋章的命令。目前已有7000多人荣获这种勋章。1943年8月2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作出了建立苏沃洛夫军事学校的决议。俄国设有苏沃洛夫博物馆;为他立有纪念碑;许多城市居民点和街道以苏沃洛夫的名字命名。苏沃洛夫是最受爱戴的俄国人民的民族英雄之一。

突出事例

18世纪俄国大军事家苏沃洛夫非常注意培养训练士兵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苏沃洛夫认为这些是一个士兵必不可少的品质和素质。苏沃洛夫与土兵们在一起时,常常会突然问:“森林里有多少细菌?”“天空中有多少星星?”或者“这个蚁穴里有多少只蚂蚁?”开始,有的士兵不明白他的用意,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回答:“我不知道。”苏沃洛夫最讨厌的就是这句不负责任的“我不知道”,一听这话就异常愤怒。

其实,苏沃洛夫突然地提出一些使人发蒙的问题,正是他训练士兵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的一种方法。他常常说:“谁要是在乎时经不住突然的一问而惊慌失措,那他在战时又怎么能禁得住敌人突然一击呢?”如果苏沃洛夫提出一个明显无法回答的问题,如“那颗星星离地面有多远?”而士兵回答“相当于苏沃洛夫行军路程”,或者某个士兵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反问他:“侯爵大人,你知道我祖母叫什么名字吗?”而他却无法回答,他就格外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士兵不再是一个只知道机械服从命令、向前冲锋而没有头脑的机器,而是成为了一名有头脑、有主动创造精神和敏锐的反应力的真正战士了。这样的战土才能打胜仗。久而久之,苏沃洛夫的战士们都能迅捷自如地回答他提出的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同时,对敌人的一切突然袭击,战士们也都能表现得从容镇定、应付自如,以灵活大胆的反击来回敬敌人。

苏沃洛夫还经常用极为简洁的辞句来表达想法、发布命令,以此来训练士兵们的理解力与悟性。有一次在准备出征的时候,苏沃洛夫下了一道指令,指令只有短短6个字,“不要弄潮子弹。”新来的士兵被搞得不知所措,而跟随过苏沃洛夫一段时间的老兵们立刻就理解了这道指令的含义。他们向新兵们解释,苏沃洛夫是在告诉战士们,他们前进的过程中要涉过一条河,在渡河时战士们要把子弹夹系高一点。又有一次,在战争期间的一天早晨,苏沃洛夫正在洗脸,他的副官斯托雷平站在一边。苏沃洛夫突然抬头问副官,“明天是星期六吗?”斯托雷平回答说是沃洛夫听了依旧在洗脸,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希望炮不怕马,马也不怕炮。”然后再也没说其他的话。靳托雷平听了,马上就明白,苏沃洛夫是在下令明天举行骑兵及炮兵的战斗演习。斯托雷平没有再问苏沃洛夫什么,就转身出去发布命令。果然苏沃洛夫的意思正是这样,他对副官的领悟力非常满意。


相关文章

  • 西方军事著作
  •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战争论>是一部运用辩证方法全面论述战争基本原理的资产阶级军事经典著作.作者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一1831)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小税吏家庭,是德国近代的一位&quo ...查看


  • 揭秘世界十位最伟大军事家
  • 这些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这个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军事统帅跟他们比就是略逊一筹,不计其数的著名将才跟这些人比,也是暗淡了许多.从影响力来说,这些人也是无比巨大的. 下面将为大家揭秘世界十位最伟大的军事家. ↓↓↓ 10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 ...查看


  • 世界名人传记主题阅读 1
  • 2011-05-25 02:31:16|  分类: ◆百万书库 |字号 订阅 艾森豪维尔传 巴顿 库图佐夫 隆美尔 马歇尔 麦克阿瑟 蒙哥马利 苏沃洛夫 朱可夫 伏尔泰 卢梭 马克思 萨特 释迦牟尼 苏格拉底 西蒙波娃 亚里士多德 耶稣 安 ...查看


  • 国民大革命-搜狗百科
  • 过程 兴起 高潮 失败 标志 原因 搜狗百科 1张 国民大革命 听语音 同义词大革命时期一般指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 更多义项 大革命时期 收起义项列表 大革命是指从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 ...查看


  • 等位基因-搜狗搜索旗下的百科产品
  • 等位基因(allele又作allelomorph)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它可能出现在染色体某特定座位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中的一个.若一个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座位上的基因以两个以上的状态存在,便称为复等位 ...查看


  • 宇文化及(隋末叛军首领)-搜狗百科
  • 宇文化及,系鲜卑族.宇文述曾为晋王杨广夺得太子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宇文化及杨广即位后,对他甚为恩宠,拜他为左卫大将军,封许国公,势倾朝廷.在这样的大官僚家庭中,宇文化及从小就过着舒适奢靡的公子哥儿生活,满身纨绔习气.宇文化及为人凶残阴险,依 ...查看


  • 彭春(清朝康熙年间名将)-搜狗百科
  • 彭春,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何和礼四世孙.何和礼子和硕图,进爵三等公:子何尔本.哲尔本.苏布递袭,至衮布,以恩诏进一等.朋春,哲尔本子也,顺治九年,袭封.康熙十五年,加太子太保,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调本旗满洲. 二十一年,偕郎坦率兵至黑龙江 ...查看


  • 钱大昕(清代学者)-搜狗百科
  • 钱大昕生于1728年正月七日(2月16日),死于1804年十月初一日(11月2日).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 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 ...查看


  • 北燕文成帝-搜狗百科
  • 高云任冯跋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封武邑公.正始三年(409年),高云为幸臣离班.桃仁杀害.冯跋平定事变,被众将推为天王,改元太平. 冯跋即位后,继续沿用后燕制度,同时汲取后燕败亡教训,"历意农桑,勤于政事&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