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的投球技巧 如何正确投球
棒球的投球技巧,如何正确投球?棒球是西方很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棒球的投球技巧,看看棒球有什么样的投球技巧,如何才能正确的投球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投手
棒球是集体项目,但就其组成部份而言,大多数是一对一,个人对个人的对抗,在比赛当中主要是投手和击球员之间的对抗,可以说,51%是个人之间的对抗,49%才是集体对抗。棒球的每个攻守行为,也就是集体行动都首先从投手投球开始,首先从投手向击球员投球,击球员把投手投出来的球击出去开始。
投手投球时,他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帮助他;击球员击球时,他也是孤独的,也没人能帮助他。一投一击之间是个人的对抗。击球员把投来的球击出之后,才有集体的攻守对抗。
棒球的投球技巧 如何正确投球
因此,先有个人之间的对抗,才有集体之间的对抗,个人对抗产生集体对抗,集体对抗是由于个人对抗而产生。
在个人和集体对抗之中,投手投球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投手把球投得很好,就能控制击球员的击球,就能全面控制对方的进攻。有没有进攻,有怎样的进攻,产生不产生集体对抗,产生怎样的集体对抗,是由投手发动的,在极大程度上也是由投手决定的。因此说,投手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局的比赛,且在一场比赛中起70%至80%的作用,这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才得出的结论。
棒球的投球技巧 如何正确投球
投球技巧:
1、保持出球时的身体平衡:
在人类的任何行动中,保持身体平衡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有效的投球技术则尤有生物力学上的重要性,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中,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平衡是控制体力的中心。 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在轴心脚前掌落在投球板前时,身体的运动实际上是一样的,提腿的力量会在头部置于腹部钮扣(体力的中心)前而被上身和轴心脚所吸收,双手应放在身体中部,与下巴和腹部钮扣成一直线,提腿的膝部;臀部和双肩的角度和转动每次都必须一致,正如提腿的高度每次都必一致一样,脚部则应放在提腿的膝部下面。
如何接住棒球——棒球中传接球的技巧要点
教大家如何接住棒球
工具/原料
棒球手套
棒球
方法/步骤
1
戴手套的手微微张开
2
手迎着球的抛物线放在稍下面的位置
3
球来之后千万不要下意识的去捏住球,而是应该有一种球自己钻进手套的感觉,接着手掌轻轻用力往里面一扣,球就被稳稳地接住啦
END
注意事项
握手套的手一定要完全张开
对于来速快力量大的球,接球时适当往后缩手以缓冲球威可以更稳地接住球
棒球的起源与规则技巧
提到棒球,我想大家应该也都有所了解吧,这是一项十分受人喜欢的运动,尤其是在美洲,日韩等地区尤为的盛行,那么你知道棒球的起源是什么吗,以及打棒球的时候都有哪些规则以及技巧呢,现在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棒球的起源是什么
用棒打球的游戏在古代的中国、希腊、埃及和罗马的文物、图象中都有反映。有关的历史记载,是在12世纪中期的法国和西班牙。那时作为当时的一种习俗,在复活节庆祝的游戏:所有人都涌向大街,兴高采烈的各执一根棍棒打一个球。这种游戏传到英国并发展成“板凳球”其形式类似现在的板球,它的名字是由游戏中使用的挤奶女工的小板凳而来的。经过一段年月。小板凳从一只增加到四只,攻守也轮流在各“垒”进行。经逐渐发展、演变,它被称做“圆场棒球”并成为流星与英国,受青少年所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有关这项运动的最早资料是数百年后的1744年出版的《袖珍小画册》刊印的一幅版画,绘有儿童玩棒球的场面。该书同时也提到圆场棒球。
早期到美洲定居的英国侨民也把圆场棒球、板球和器材设备带到了美洲。约在18世纪初,游戏者舍弃了老式的球棒和球,又把木桩埋在地上作为“垒”。游戏的方法是圆场棒球和板球的结合,并增加了游戏者们想出来的新技巧。(游戏方法略)这种原始棒球在当时美洲殖民地的新英格兰地区很普及,但场地的形状和大小各不同。名称也很多,如“城堡球”(Town Ball)、“一只老猫”(One Old Cat)、“马萨诸塞球”(Massachusetts Game)、“门球”(Goal ball),也称“棒球”(Base ball)。
关于近代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还是英国,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19世纪末期,争论逐渐高涨。 被认为“棒球之父”的亨利·切的威克(Henry Chadwick)是棒球记录表的发明人。他表示,美国棒球是出自英国的圆场棒球,它传到美国后,变成了“城堡球”再演变成棒球。他是这种演化的目击者,他在儿童时在英国看到过圆场棒球比赛,在美国,他看到了从圆场棒球——城堡球——棒球的发展过程。
斯波尔丁(A.G.Spalding)是一位著名的运动用品商店的创始人、优秀投手和《棒球指南》的发行人。他声称,棒球是美国人的发明。
1905年,美国成立棒球起源调查委员会并进行工作。1907年作出的调查结果是:棒球是由阿布耐·道布尔戴(Abner Doubleday)将军于1839年在纽约州的库珀斯敦(Cooperstown)发明的。这一结果虽被较普遍的接受,但仍有争议,因为还有另一种说法:阿布耐·道布尔戴是南北战争中联邦政府军的优秀战士,1839年一直在西点军校而没有在库珀斯敦,从来没为棒球做过什么工作甚至没有看过棒球赛。
一些权威人士也对此表示否定,认为棒球是英国移民传到美国,在英国圆场棒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逐渐成为美国的“国球”。
1840年时,棒球在美国青少年中已开展很普及了。1842年,纽约人草拟了一个棒球场地图,成年人也开始喜欢和从事这项游戏,并扶植它发展成一项重要的运动项目。
此后棒球比赛的场地随着游戏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演变。1845年,“纽约人棒球俱乐部”在纽约成立,它是历史上第一个这样的组织。俱乐部立即着手设计满意的比赛场地和制定出标
准的比赛规则。这一标准化的举措,在棒球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845年制定的统一规则,其中 某些规定至今仍在使用。次年,又设计出了扇型场地,并几经修改,一直沿用到现在。 1846年6月19日,在新泽西州埃里西安球场,按制定出的统一规则首次进行了比赛。
1852年,比赛首次使用了正式比赛记录表,运动员首次穿戴服装——白上衣,蓝长裤。 1858年,规定正式比赛为九局,取代了以前以先的21分的一队为获胜队的规定。到1858年,在纽约和新泽西两州已成立了25个业余棒球俱乐部。各俱乐部所有球队进行了比赛,并成立了全国棒球运动员联合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ball Players)。
辛辛那提红袜在美国宣布成立
1865年,棒球运动开始职业化,到1869年,世界上第一只职业棒球队——辛辛那提红袜在美国宣布成立。随之,许多职业球队联合成各种不同的联盟。1871年,职业运动员联合成立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协会,1876年改称全国职业棒球俱乐部联盟,简称全国棒球联盟。是现存职业棒球组织中历史最悠久的。 1875年,开始使用一种简单的分指手套接球。在此之前,是徒手接球。由于球硬度提到,击球技术提高,传球力量和速度加大,职业球队间比赛频繁和激烈,促进了器材、用具的发展和改进。同年,接手开始使用护面。
1979年,美国首次使用正规裁判主持比赛。并举办首届裁判员训练班。
着国际交往不断。棒球越出美国,传导南美洲、亚洲的国家和地区。
1938年,世界业余棒球锦标赛首届比赛在英国伦敦举行。锦标赛每逢双年举行。 1978年5月20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棒球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棒球运动随开展的较早并以传播的全世界,但发展不平衡。在美国、日本被奉为“国球”。在古巴及南美洲、韩国、台湾也很受欢迎,和开展的很普遍运动项目,在欧洲及大洋州的发展和提高也较迅速。
棒球的规则具体有哪些
1、竞赛
比赛需要打9局,每队攻守一次为1局。9局比赛分数累计领先者为胜队。如打成平局,继续比赛,称为延长局比赛,直至决出胜负。棒球比赛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小时左右,如双方比分相差10分及以上时,7局可结束比赛;双方比分相差15分及以上时,5局可结束比赛。
2、得分
进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在三人出局前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3、出局
进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或者防守队为使本队改守为攻,使进攻队失去三次进攻条件之一叫“出局”。
4、安全
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5、投球的规定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动作一经开始后,就不得中途停止,也不得改变投球姿势。在投球动作开始前,投手可以向击球员投球,也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上传牵制球。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称为“不合法投球”,在垒上没有跑垒员时,判给击球员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6、击球和跑垒的规定
进攻队必须按照比赛前交给裁判员的上场队员名单上的“击球次序”依次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踏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时,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挥击和触击的方法击球。
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投3个“好球”(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肩部上沿与裤腰上沿的中间平行线以下,一般是胸前的位置;低限在双膝髌骨下沿以上之间的立体空间区域叫“好球区”。投手合法投出的球在落地之前通过好球区即判为“好球”),击球员三击不中判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一垒。
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应向一垒跑进。到达一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必须按一、二、三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
击球员击出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合法进垒并触踏一、
二、三垒到达本垒时,得1分。击出合法腾空球,在球落地前直接超出外场规定界线时(正规场地没有围墙),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须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7、封杀和触杀规定
封杀
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做“封杀”。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触杀
守场员用手或手套牢固地将球握住,用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防守行为叫“触杀”。触杀行为一般是在跑垒员非被迫进垒时(即自由进垒)守场员采用的一种方式。
打棒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相关的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人的状态都能够变得很好,而且规则也是棒球比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注意好这些相关方面。 棒球怎么进攻
比赛时,每个队上场9名队员,全场一共是18人。
9名队员是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右外野、中外野。 棒球比赛一共是9局,每局两队轮流进攻。投球的一方是防守方,击球的一方是进攻方。 从空中往下看棒球场,呈一个扇形。在扇形中有一个正方形(称内场)。正方形和扇形的共同的一个直角是捕手的位置,也就是本垒。正方形的正中是投手的位置。正方形的其他三个角,分别是一垒、二垒、三垒。在扇形的剩余部分(除去内野)里,平均分布着左中右外野手。游击手的位置不太清楚,但是在场中左右策应的。
比赛开始,进攻一名队员站在捕手侧前方(进攻一棒),准备击打投手扔过来的球。投手投第一球,击球手没打中,捕手稳稳的抓住了球。第二球第三球仍然稳稳的落入了捕手的头套里。这叫做三振出局。
进攻方的这名队员便出局了,接着进攻方会派上第二棒队员击打,如果二棒也出局了,那换上三棒,三棒再出局,那么进攻方得0分,双方转换攻守位置。进攻方必须出局三人才转换攻防位置。
进攻技术
包括击球、跑垒和滑垒等,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1)击球
有持棒挥击和持棒触击两种方法。击球员双手握棒,根据投手的投球动作和来球的路线采取相应的击球方式,力争将球击到守方队员接不到的远方或空档。
(2)跑垒
击球员击出球后,在守方队员未接到球的瞬间,立即上垒,抢垒位。
(3)滑垒
跑垒员身体贴地面滑动的占垒动作,有侧身倒地踏垒和俯冲倒地踏垒。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观察: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不击,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积极迎击第一个球: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打带跑:即把球击到1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2垒或抢到3垒,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跑了再打:跑垒员先偷垒,击球员随后击球。
(6)触击牺牲打: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1垒或(3垒),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垒,击球员牺牲自己,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1,3跑垒员双偷垒:制造3垒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棒球如何防守
一、投手
棒球是集体项目,但就其组成部份而言,大多数是一对一,个人对个人的对抗,在比赛当中主要是投手和击球员之间的对抗,可以说,51%是个人之间的对抗,49%才是集体对抗。
棒球的每个攻守行为,也就是集体行动都首先从投手投球开始,首先从投手向击球员投球,击球员把投手投出来的球击出去开始。
投手投球时,他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帮助他;击球员击球时,他也是孤独的,也没人能帮助他。一投一击之间是个人的对抗。击球员把投来的球击出之后,才有集体的攻守对抗。因此,先有
个人之间的对抗,才有集体之间的对抗,个人对抗产生集体对抗,集体对抗是由于个人对抗而产生。
在个人和集体对抗之中,投手投球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投手把球投得很好,就能控制击球员的击球,就能全面控制对方的进攻。有没有进攻,有怎样的进攻,产生不产生集体对抗,产生怎样的集体对抗,是由投手发动的,在极大程度上也是由投手决定的。
因此说,投手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局的比赛,且在一场比赛中起70%至80%的作用,这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才得出的结论。
投球技巧
保持出球时的身体平衡
在人类的任何行动中,保持身体平衡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有效的投球技术则尤有生物力学上的重要性,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中,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平衡是控制体力的中心。 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在轴心脚前掌落在投球板前时,身体的运动实际上是一样的,提腿的力量会在头部置于腹部钮扣(体力的中心)前而被上身和轴心脚所吸收,双手应放在身体中部,与下巴和腹部钮扣成一直线。
提腿的膝部;臀部和双肩的角度和转动每次都必须一致,正如提腿的高度每次都必一致一样,脚部则应放在提腿的膝部下面。
如果身体重心在提腿达到最高点时,固定在轴心脚的前掌,那么身体的平衡是可以做到的。在正面投球,投手之所以后撤一步,其唯一理由是便于把轴心脚放投手板之上,在投手板后面作多余的动作只会有碍平衡。
在提腿提到最高点时,任何动作都有短斩的停顿,这时,投手具有最大的潜在力量,以便在伸踏脚向本垒板伸踏时变成投球动力。
投手在提腿提到最高点,双肩靠近体前时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后脚(轴心脚)膝微屈,以保持稳定,此时投手绝不可挺立不住而垮下来,在后脚膝保持弯曲来保持身体向本垒板下俯动作的稳定同时。
他的提腿膝部应在向本垒板移动前向下移动,双手靠拢直至身体开始向投球方向下俯。 身体重心的转移
当从投球土墩上向下传球时,身体向本垒板移动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方向,就是投手从轴心脚前掌触板到伸踏脚前掌落地过程身体重心的位置。如果动作是从平衡开始,那么,双脚把身体重心从后移前时(由于力学使用)应该还是平衡的。
按技术效应,这种转移在伸踏过程中仍然是平衡重心的转移,而且只能通过轴心脚前掌触板到伸踏脚前掌落地来完成。
投手投球是由双脚到指尖的过程,投球是带有旋转成分的方向性技术。良好的指向能增大身体重心从轴心脚转移到身踏脚落地并以投球土墩下移到土墩陡坡而产生的力学动量。
棒球的投球技巧 如何正确投球
棒球的投球技巧,如何正确投球?棒球是西方很受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棒球的投球技巧,看看棒球有什么样的投球技巧,如何才能正确的投球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投手
棒球是集体项目,但就其组成部份而言,大多数是一对一,个人对个人的对抗,在比赛当中主要是投手和击球员之间的对抗,可以说,51%是个人之间的对抗,49%才是集体对抗。棒球的每个攻守行为,也就是集体行动都首先从投手投球开始,首先从投手向击球员投球,击球员把投手投出来的球击出去开始。
投手投球时,他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帮助他;击球员击球时,他也是孤独的,也没人能帮助他。一投一击之间是个人的对抗。击球员把投来的球击出之后,才有集体的攻守对抗。
棒球的投球技巧 如何正确投球
因此,先有个人之间的对抗,才有集体之间的对抗,个人对抗产生集体对抗,集体对抗是由于个人对抗而产生。
在个人和集体对抗之中,投手投球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投手把球投得很好,就能控制击球员的击球,就能全面控制对方的进攻。有没有进攻,有怎样的进攻,产生不产生集体对抗,产生怎样的集体对抗,是由投手发动的,在极大程度上也是由投手决定的。因此说,投手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局的比赛,且在一场比赛中起70%至80%的作用,这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才得出的结论。
棒球的投球技巧 如何正确投球
投球技巧:
1、保持出球时的身体平衡:
在人类的任何行动中,保持身体平衡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有效的投球技术则尤有生物力学上的重要性,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中,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平衡是控制体力的中心。 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在轴心脚前掌落在投球板前时,身体的运动实际上是一样的,提腿的力量会在头部置于腹部钮扣(体力的中心)前而被上身和轴心脚所吸收,双手应放在身体中部,与下巴和腹部钮扣成一直线,提腿的膝部;臀部和双肩的角度和转动每次都必须一致,正如提腿的高度每次都必一致一样,脚部则应放在提腿的膝部下面。
如何接住棒球——棒球中传接球的技巧要点
教大家如何接住棒球
工具/原料
棒球手套
棒球
方法/步骤
1
戴手套的手微微张开
2
手迎着球的抛物线放在稍下面的位置
3
球来之后千万不要下意识的去捏住球,而是应该有一种球自己钻进手套的感觉,接着手掌轻轻用力往里面一扣,球就被稳稳地接住啦
END
注意事项
握手套的手一定要完全张开
对于来速快力量大的球,接球时适当往后缩手以缓冲球威可以更稳地接住球
棒球的起源与规则技巧
提到棒球,我想大家应该也都有所了解吧,这是一项十分受人喜欢的运动,尤其是在美洲,日韩等地区尤为的盛行,那么你知道棒球的起源是什么吗,以及打棒球的时候都有哪些规则以及技巧呢,现在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棒球的起源是什么
用棒打球的游戏在古代的中国、希腊、埃及和罗马的文物、图象中都有反映。有关的历史记载,是在12世纪中期的法国和西班牙。那时作为当时的一种习俗,在复活节庆祝的游戏:所有人都涌向大街,兴高采烈的各执一根棍棒打一个球。这种游戏传到英国并发展成“板凳球”其形式类似现在的板球,它的名字是由游戏中使用的挤奶女工的小板凳而来的。经过一段年月。小板凳从一只增加到四只,攻守也轮流在各“垒”进行。经逐渐发展、演变,它被称做“圆场棒球”并成为流星与英国,受青少年所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有关这项运动的最早资料是数百年后的1744年出版的《袖珍小画册》刊印的一幅版画,绘有儿童玩棒球的场面。该书同时也提到圆场棒球。
早期到美洲定居的英国侨民也把圆场棒球、板球和器材设备带到了美洲。约在18世纪初,游戏者舍弃了老式的球棒和球,又把木桩埋在地上作为“垒”。游戏的方法是圆场棒球和板球的结合,并增加了游戏者们想出来的新技巧。(游戏方法略)这种原始棒球在当时美洲殖民地的新英格兰地区很普及,但场地的形状和大小各不同。名称也很多,如“城堡球”(Town Ball)、“一只老猫”(One Old Cat)、“马萨诸塞球”(Massachusetts Game)、“门球”(Goal ball),也称“棒球”(Base ball)。
关于近代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还是英国,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19世纪末期,争论逐渐高涨。 被认为“棒球之父”的亨利·切的威克(Henry Chadwick)是棒球记录表的发明人。他表示,美国棒球是出自英国的圆场棒球,它传到美国后,变成了“城堡球”再演变成棒球。他是这种演化的目击者,他在儿童时在英国看到过圆场棒球比赛,在美国,他看到了从圆场棒球——城堡球——棒球的发展过程。
斯波尔丁(A.G.Spalding)是一位著名的运动用品商店的创始人、优秀投手和《棒球指南》的发行人。他声称,棒球是美国人的发明。
1905年,美国成立棒球起源调查委员会并进行工作。1907年作出的调查结果是:棒球是由阿布耐·道布尔戴(Abner Doubleday)将军于1839年在纽约州的库珀斯敦(Cooperstown)发明的。这一结果虽被较普遍的接受,但仍有争议,因为还有另一种说法:阿布耐·道布尔戴是南北战争中联邦政府军的优秀战士,1839年一直在西点军校而没有在库珀斯敦,从来没为棒球做过什么工作甚至没有看过棒球赛。
一些权威人士也对此表示否定,认为棒球是英国移民传到美国,在英国圆场棒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逐渐成为美国的“国球”。
1840年时,棒球在美国青少年中已开展很普及了。1842年,纽约人草拟了一个棒球场地图,成年人也开始喜欢和从事这项游戏,并扶植它发展成一项重要的运动项目。
此后棒球比赛的场地随着游戏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演变。1845年,“纽约人棒球俱乐部”在纽约成立,它是历史上第一个这样的组织。俱乐部立即着手设计满意的比赛场地和制定出标
准的比赛规则。这一标准化的举措,在棒球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845年制定的统一规则,其中 某些规定至今仍在使用。次年,又设计出了扇型场地,并几经修改,一直沿用到现在。 1846年6月19日,在新泽西州埃里西安球场,按制定出的统一规则首次进行了比赛。
1852年,比赛首次使用了正式比赛记录表,运动员首次穿戴服装——白上衣,蓝长裤。 1858年,规定正式比赛为九局,取代了以前以先的21分的一队为获胜队的规定。到1858年,在纽约和新泽西两州已成立了25个业余棒球俱乐部。各俱乐部所有球队进行了比赛,并成立了全国棒球运动员联合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ball Players)。
辛辛那提红袜在美国宣布成立
1865年,棒球运动开始职业化,到1869年,世界上第一只职业棒球队——辛辛那提红袜在美国宣布成立。随之,许多职业球队联合成各种不同的联盟。1871年,职业运动员联合成立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协会,1876年改称全国职业棒球俱乐部联盟,简称全国棒球联盟。是现存职业棒球组织中历史最悠久的。 1875年,开始使用一种简单的分指手套接球。在此之前,是徒手接球。由于球硬度提到,击球技术提高,传球力量和速度加大,职业球队间比赛频繁和激烈,促进了器材、用具的发展和改进。同年,接手开始使用护面。
1979年,美国首次使用正规裁判主持比赛。并举办首届裁判员训练班。
着国际交往不断。棒球越出美国,传导南美洲、亚洲的国家和地区。
1938年,世界业余棒球锦标赛首届比赛在英国伦敦举行。锦标赛每逢双年举行。 1978年5月20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棒球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棒球运动随开展的较早并以传播的全世界,但发展不平衡。在美国、日本被奉为“国球”。在古巴及南美洲、韩国、台湾也很受欢迎,和开展的很普遍运动项目,在欧洲及大洋州的发展和提高也较迅速。
棒球的规则具体有哪些
1、竞赛
比赛需要打9局,每队攻守一次为1局。9局比赛分数累计领先者为胜队。如打成平局,继续比赛,称为延长局比赛,直至决出胜负。棒球比赛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小时左右,如双方比分相差10分及以上时,7局可结束比赛;双方比分相差15分及以上时,5局可结束比赛。
2、得分
进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在三人出局前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3、出局
进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或者防守队为使本队改守为攻,使进攻队失去三次进攻条件之一叫“出局”。
4、安全
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5、投球的规定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动作一经开始后,就不得中途停止,也不得改变投球姿势。在投球动作开始前,投手可以向击球员投球,也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上传牵制球。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称为“不合法投球”,在垒上没有跑垒员时,判给击球员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
6、击球和跑垒的规定
进攻队必须按照比赛前交给裁判员的上场队员名单上的“击球次序”依次入场击球。击球时,不得踏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时,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挥击和触击的方法击球。
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投3个“好球”(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肩部上沿与裤腰上沿的中间平行线以下,一般是胸前的位置;低限在双膝髌骨下沿以上之间的立体空间区域叫“好球区”。投手合法投出的球在落地之前通过好球区即判为“好球”),击球员三击不中判出局。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一垒。
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应向一垒跑进。到达一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必须按一、二、三及本垒顺序跑垒,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跑垒员可以偷垒,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
击球员击出腾空球时,跑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合法进垒并触踏一、
二、三垒到达本垒时,得1分。击出合法腾空球,在球落地前直接超出外场规定界线时(正规场地没有围墙),为“本垒打”,击球员安全得1分。但击球员仍须按规定路线踏触3个垒再回到本垒,才算合法得分。
7、封杀和触杀规定
封杀
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做“封杀”。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守垒员只要接球用脚触垒即可封杀跑垒员出局。 触杀
守场员用手或手套牢固地将球握住,用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防守行为叫“触杀”。触杀行为一般是在跑垒员非被迫进垒时(即自由进垒)守场员采用的一种方式。
打棒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相关的规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人的状态都能够变得很好,而且规则也是棒球比赛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注意好这些相关方面。 棒球怎么进攻
比赛时,每个队上场9名队员,全场一共是18人。
9名队员是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野、右外野、中外野。 棒球比赛一共是9局,每局两队轮流进攻。投球的一方是防守方,击球的一方是进攻方。 从空中往下看棒球场,呈一个扇形。在扇形中有一个正方形(称内场)。正方形和扇形的共同的一个直角是捕手的位置,也就是本垒。正方形的正中是投手的位置。正方形的其他三个角,分别是一垒、二垒、三垒。在扇形的剩余部分(除去内野)里,平均分布着左中右外野手。游击手的位置不太清楚,但是在场中左右策应的。
比赛开始,进攻一名队员站在捕手侧前方(进攻一棒),准备击打投手扔过来的球。投手投第一球,击球手没打中,捕手稳稳的抓住了球。第二球第三球仍然稳稳的落入了捕手的头套里。这叫做三振出局。
进攻方的这名队员便出局了,接着进攻方会派上第二棒队员击打,如果二棒也出局了,那换上三棒,三棒再出局,那么进攻方得0分,双方转换攻守位置。进攻方必须出局三人才转换攻防位置。
进攻技术
包括击球、跑垒和滑垒等,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1)击球
有持棒挥击和持棒触击两种方法。击球员双手握棒,根据投手的投球动作和来球的路线采取相应的击球方式,力争将球击到守方队员接不到的远方或空档。
(2)跑垒
击球员击出球后,在守方队员未接到球的瞬间,立即上垒,抢垒位。
(3)滑垒
跑垒员身体贴地面滑动的占垒动作,有侧身倒地踏垒和俯冲倒地踏垒。
一般是按照全队所规定的战术及教练临场发的战术暗号进行,常用的进攻战术有。
(1)观察:即投手投来的第一个球,不击,以观察投手的动作及实力。
(2)积极迎击第一个球: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3)击出高远球:准备牺牲自己促使同队进垒得分。
(4)打带跑:即把球击到1垒跑垒员身后的空隙地带,使其他跑垒员安全进到2垒或抢到3垒,破坏对方企图制造双杀的机会。
(5)跑了再打:跑垒员先偷垒,击球员随后击球。
(6)触击牺牲打:击球员用触击将球击向1垒或(3垒),击出地滚球引诱守队“杀”1垒,击球员牺牲自己,使同队进垒或返回本垒得分。
(7)1,3跑垒员双偷垒:制造3垒跑垒员返回本垒得分机会。
棒球如何防守
一、投手
棒球是集体项目,但就其组成部份而言,大多数是一对一,个人对个人的对抗,在比赛当中主要是投手和击球员之间的对抗,可以说,51%是个人之间的对抗,49%才是集体对抗。
棒球的每个攻守行为,也就是集体行动都首先从投手投球开始,首先从投手向击球员投球,击球员把投手投出来的球击出去开始。
投手投球时,他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帮助他;击球员击球时,他也是孤独的,也没人能帮助他。一投一击之间是个人的对抗。击球员把投来的球击出之后,才有集体的攻守对抗。因此,先有
个人之间的对抗,才有集体之间的对抗,个人对抗产生集体对抗,集体对抗是由于个人对抗而产生。
在个人和集体对抗之中,投手投球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投手把球投得很好,就能控制击球员的击球,就能全面控制对方的进攻。有没有进攻,有怎样的进攻,产生不产生集体对抗,产生怎样的集体对抗,是由投手发动的,在极大程度上也是由投手决定的。
因此说,投手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局的比赛,且在一场比赛中起70%至80%的作用,这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才得出的结论。
投球技巧
保持出球时的身体平衡
在人类的任何行动中,保持身体平衡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有效的投球技术则尤有生物力学上的重要性,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中,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平衡是控制体力的中心。 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在轴心脚前掌落在投球板前时,身体的运动实际上是一样的,提腿的力量会在头部置于腹部钮扣(体力的中心)前而被上身和轴心脚所吸收,双手应放在身体中部,与下巴和腹部钮扣成一直线。
提腿的膝部;臀部和双肩的角度和转动每次都必须一致,正如提腿的高度每次都必一致一样,脚部则应放在提腿的膝部下面。
如果身体重心在提腿达到最高点时,固定在轴心脚的前掌,那么身体的平衡是可以做到的。在正面投球,投手之所以后撤一步,其唯一理由是便于把轴心脚放投手板之上,在投手板后面作多余的动作只会有碍平衡。
在提腿提到最高点时,任何动作都有短斩的停顿,这时,投手具有最大的潜在力量,以便在伸踏脚向本垒板伸踏时变成投球动力。
投手在提腿提到最高点,双肩靠近体前时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后脚(轴心脚)膝微屈,以保持稳定,此时投手绝不可挺立不住而垮下来,在后脚膝保持弯曲来保持身体向本垒板下俯动作的稳定同时。
他的提腿膝部应在向本垒板移动前向下移动,双手靠拢直至身体开始向投球方向下俯。 身体重心的转移
当从投球土墩上向下传球时,身体向本垒板移动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方向,就是投手从轴心脚前掌触板到伸踏脚前掌落地过程身体重心的位置。如果动作是从平衡开始,那么,双脚把身体重心从后移前时(由于力学使用)应该还是平衡的。
按技术效应,这种转移在伸踏过程中仍然是平衡重心的转移,而且只能通过轴心脚前掌触板到伸踏脚前掌落地来完成。
投手投球是由双脚到指尖的过程,投球是带有旋转成分的方向性技术。良好的指向能增大身体重心从轴心脚转移到身踏脚落地并以投球土墩下移到土墩陡坡而产生的力学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