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教师校本培训心得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2014年8月20日-21日我院开展了暑假教师校本培训。
此次培训是针对所有专任教师、兼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两天的专家讲座,第二阶段是为期十二天的实践操作训练。
本次培训我院请来了黄河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罗金胜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的消化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的李春林等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职业教育教学开展讲座,扩宽了我们的眼界,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扩展了我们的教学思路。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河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罗金胜主任的讲座。罗主任从专业与课程、学情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资源库建设、国家资源共享课、教学空间等多个方面展开讲座。提出教育教学应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所教的内容应当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学得会、用得上”。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理解了“高等职业教育”,使我们耳目一新。其中,对于“专业与课程”,罗主任提出:职业教育应当打破知识系统性学科体系,建立能力主导型的行为体系。这给我很大的启发。首先,我们应该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方面,它是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当前主要是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它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现方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金主任还对高等职业教育学情进行分析。其中提到了生源状况,对于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普遍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从学力方面来说,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起点低,自学能力差;第二,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纪律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三,从能力方面来看,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信息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沟通交流能力强。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根据生源的特点,充分利用其优点来弥补其缺点,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
的动手能力,而适当降低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做到够用即可。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对学生进行肯定,从而树立其自信心。
对于课程设计方面,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应做到以下六点:第一,课程的设计要服务区域经济,符合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进步。第二,课程设计应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学得会,用得上”为最基本要求。第三,贯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第四,“教、学、做”一体化。第五,“知识+技能+态度”的过程考核。第六,体现学习者为中心。以上六点启发我们,课程的设计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着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职业素养的形成。并且应强调师生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应体现学习者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于指导者与评价者,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并对学生完成的成果进行检验、评价。
此次培训加强了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更新了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年8月24日
暑假教师校本培训心得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2014年8月20日-21日我院开展了暑假教师校本培训。
此次培训是针对所有专任教师、兼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两天的专家讲座,第二阶段是为期十二天的实践操作训练。
本次培训我院请来了黄河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罗金胜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的消化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的李春林等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职业教育教学开展讲座,扩宽了我们的眼界,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扩展了我们的教学思路。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河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罗金胜主任的讲座。罗主任从专业与课程、学情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资源库建设、国家资源共享课、教学空间等多个方面展开讲座。提出教育教学应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所教的内容应当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学得会、用得上”。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理解了“高等职业教育”,使我们耳目一新。其中,对于“专业与课程”,罗主任提出:职业教育应当打破知识系统性学科体系,建立能力主导型的行为体系。这给我很大的启发。首先,我们应该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方面,它是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当前主要是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它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现方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部署,也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金主任还对高等职业教育学情进行分析。其中提到了生源状况,对于职业教育院校的生源普遍存在以下特点:第一,从学力方面来说,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起点低,自学能力差;第二,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纪律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三,从能力方面来看,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信息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沟通交流能力强。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根据生源的特点,充分利用其优点来弥补其缺点,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
的动手能力,而适当降低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做到够用即可。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对学生进行肯定,从而树立其自信心。
对于课程设计方面,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应做到以下六点:第一,课程的设计要服务区域经济,符合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进步。第二,课程设计应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以“学得会,用得上”为最基本要求。第三,贯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第四,“教、学、做”一体化。第五,“知识+技能+态度”的过程考核。第六,体现学习者为中心。以上六点启发我们,课程的设计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着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职业素养的形成。并且应强调师生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应体现学习者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于指导者与评价者,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并对学生完成的成果进行检验、评价。
此次培训加强了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更新了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