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第31卷第10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Oct.2012Vol.31No.10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0.026
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12
石冬喜,钱志良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江苏苏州215009;2.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00)
摘“生力军”,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支
高职教育课程有着自己的特点。基于此,在指出目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建议,以期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措施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0-0062-02
课程模式,即把课程分为公本上是沿用了苏联的“三段式”
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进行教学。其结构比例呈金字塔型,即公共课最大、专业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最小。这种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对于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普通高等教育是适合的,但对高职教育来说,却严重地影响了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
[1]
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和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教育部
(高教[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一、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96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逐年提高,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到21世纪20年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人才靠教育,而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靠高职教育。毋庸置疑,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可以发现当前而且不少问题与矛盾有愈演愈高职教育实则存在诸多问题,
烈之势,不仅已经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必须引起各方高度且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业内外说法很多,的关注。对于时下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建议也不少。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着力于内涵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注重提高质量,提高办学效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目前好多人都认为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次级教育,不同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认为高职教育在水平上低于大学本科的教育。然而好多高职学生的教材都采用的是本科生的教材,并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高职教育课程要体现出自己的职业性和“高”“职”。发展性,体现出自己的与
三、如何对高职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在安排课程时必须深入企业调研,确定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绘制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框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所构建起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即理论教学需的知识和能力,
模块: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及公共选修课四个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实验与检测、实习与实训、工程实践三个模块。按课程结构模块化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课程及课程内容
[2]
。课程体系设置要按照“根据市场设专业、
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最早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仿照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建立起来的。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科学型人才,其课程模式从1952年院校调整后基
“工商融合”根据职业定课程、根据岗位练技能”和继续推进特色建设的原则,以深化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大市场调研的深度和广度,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丰富专业培养内涵,优化课程设置,实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优化
收稿日期:2012-04-19
作者简介:石冬喜(1984-),男,江苏苏州人,讲师,苏州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钱志良(1957-),男,江苏无锡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62—
2012年10月第31卷第10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Oct.2012Vol.31No.10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0.026
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12
石冬喜,钱志良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江苏苏州215009;2.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00)
摘“生力军”,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支
高职教育课程有着自己的特点。基于此,在指出目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建议,以期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措施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0-0062-02
课程模式,即把课程分为公本上是沿用了苏联的“三段式”
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进行教学。其结构比例呈金字塔型,即公共课最大、专业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最小。这种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对于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普通高等教育是适合的,但对高职教育来说,却严重地影响了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
[1]
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和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教育部
(高教[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一、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96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逐年提高,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到21世纪20年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人才靠教育,而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靠高职教育。毋庸置疑,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可以发现当前而且不少问题与矛盾有愈演愈高职教育实则存在诸多问题,
烈之势,不仅已经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必须引起各方高度且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业内外说法很多,的关注。对于时下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建议也不少。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着力于内涵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注重提高质量,提高办学效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目前好多人都认为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次级教育,不同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认为高职教育在水平上低于大学本科的教育。然而好多高职学生的教材都采用的是本科生的教材,并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高职教育课程要体现出自己的职业性和“高”“职”。发展性,体现出自己的与
三、如何对高职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在安排课程时必须深入企业调研,确定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绘制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框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所构建起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即理论教学需的知识和能力,
模块: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及公共选修课四个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实验与检测、实习与实训、工程实践三个模块。按课程结构模块化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课程及课程内容
[2]
。课程体系设置要按照“根据市场设专业、
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最早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仿照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建立起来的。本科教育培养的是科学型人才,其课程模式从1952年院校调整后基
“工商融合”根据职业定课程、根据岗位练技能”和继续推进特色建设的原则,以深化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大市场调研的深度和广度,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丰富专业培养内涵,优化课程设置,实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优化
收稿日期:2012-04-19
作者简介:石冬喜(1984-),男,江苏苏州人,讲师,苏州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钱志良(1957-),男,江苏无锡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