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来说一下痛经的治疗经验:
大多数痛经我用下方肌注:
.对于难治疗的, 我常用中药来辨证, 基本方如下:
当归15克 红花15克 乌药30克 元胡10克 川楝子10克 香附18克 益母草30克 其他的随证加减。我用5%碳酸氢钠溶液250ml ,每日一次,
5. 神经性头痛怎样治疗?-------------------神经性头痛我用口服天麻片+谷维素片+去痛片。
6. 中医辨症血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这几年病毒感染是热门话题,所以就多说几句。
--------------------------痛经的处理是:硝苯地平舍下含服,是甜的,效果很好也很快,加消炎痛一片口服。-----------------------痛经,我爱用元胡止痛片3片,注射一只VitK3。
2. 小儿咳嗽有什么特效药吗?--------------我来答:小儿咳嗽在中医属于一个病,分型有 风寒咳嗽-----散寒宣肺——今弗草散;风热咳嗽—— 疏风肃肺——桑菊饮;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 在西医属一个症状,要根据临床表现用药。
3. 急性口腔溃疡我的处理是:
Cap Cefalexin 0.375 Tab VitB2 20mg Cap Cimitidin 200mg 溶菌酶片 5-10#
Tab ABOB 0.2/一天3次口服,另外加思密达加水弄成糊状涂患处.效果很好.
(3)痰多而粘的加下组 5%GS 250毫升 沐舒坦 两支
(4)有心衰的可以加利尿药物 用西地兰0.2入壶 (5)能量补充
5%GS 300-500毫升 维生素C 2.0 VB6 0.2 KCI 1.0
此外根据情况给予吸氧,等处理.有糖尿病的令加其他药物就是(胰岛素)及对证处理
4. 耳源性眩晕有什么快速止晕的办法吗?
--------根据血管病变对症治疗,如降低血压,扩张血管,并给以镇静剂等。发作期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前治起来很慢,现在用阿昔洛韦也快。
---------------------------------------------- 这是讲发热和出疹时间的关系。 水痘--发热第一天出疹。 腥红热--发热第二天出疹。 天花--发热第三天出疹。 麻疹--发热第四天出疹。 斑疹伤寒--发热第五天出疹。 伤寒--发热第六天出疹。 水痘是最容易发现的,因为发热就有疹出,以头面胸腹为多见,痒,以红斑,丘疹,水泡,结痂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极易诊断。
治疗上,以阿昔洛韦抗病毒,或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银翘汤加减,忌用激素。大部分患者都很快痊愈。
腥红热因为是第二天出疹,就常害我挨患者埋怨了,第一天因高热来打针,第二天热没退,反而出了一身疹子。 腥红热为细小密集的腥红色皮疹,疹间无正常皮肤。有环口苍白圈,杨梅舌,咽部充血明显,疹退后有脱屑。我还见过一种腥红热样皮疹,因皮肤外伤,链球菌感染而来的,愈后无脱屑。
治疗,β内酰胺类首选,青霉素。 手足口病也常见,一种肠病毒感染,以患儿手、足、口处有类似于水痘样的疱疹而多见,常有患者问这是不是水痘。我见过的常有高热,但也能抗病毒治疗痊愈。甚至我的儿子,发热三十九度,只用了抗病毒口服液和对症治疗,没有输液,三天完全好了。可是患者不会等,不会让孩子烧三天,早该说我不会看病,转诊了。
7. 感冒患者最轻的,只有轻微咽痛,
低热,没有特殊体征的,我就给吃银翘片。
大部分不到一周时间就好了。
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常有高热,就得点滴了,以抗病毒为主,常也须用抗生素,像穿琥宁、炎琥宁、莪术油都用过。 有急性扁桃体炎的,就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
有气管-支气管炎的,咳嗽的,还得分辨有无支原体感染,如患者不去化验,方胰酶散,都能取得良效。 大一点的孩子,就麻烦的多。 由于吃了不洁食物引起的,发病较快,便次较多,便质更稀,我喜欢给口服庆大霉素颗粒,庆大的效果是很好的,既然静脉毒性大,就口服吧,肠内血药浓度又高,吸收又不到1%,我喜欢用。 那种呕吐首发,泻下如水的就更麻烦你只好凭经验。阿奇霉素,红霉素,肝肾损害那么大,会严格掌握应用,就会漏下患者去其它医院了,说我不会看支原体。 金钱草50 海金砂20 鸡内金20 威灵仙30 茯苓15 泽泻10 石韦10 车前子15 冬葵子10 白芍10白茅根10 藕节10 甘草10 单位为克。
本方疗效很好,但如用请辨证加减。(上方用于淋症,石淋。为石韦散加减。用于有热证,带血尿的患者。我的老师用了一辈子了,老师原来是肾内科主任,现在退休了,坐门诊。
如从现代的研究上讲,石韦散的功用就不用说了,前三味药,“三金”排石的效果是大家公认的,威灵仙有确切的解痉挛功能。
其它的可能也就随证加减了。 关于地塞米松
严格的掌握38.5度以下不用退热,不到39度以上不用激素。
可是行不通啊,退热慢了,不只是患者说,怎么连个小发烧也治不了,同事也不高兴,说你不用别人也用,
我不得不用,但是尽可能的用于高热病例,能用安瑞克之类好转就不用。
记得刚上班时,学着老大夫的方子用药。那时荨麻疹我们会这样用药:扑尔敏2#地塞米松2#一日三次口服。就这样学着用的处方,吓坏我了。
8. 我的小儿腹泻患者 我的小儿腹泻患
者,就从最小的说起吧。
出生几天的,或者说单纯吃母乳的很小孩子,腹泻次数又不多,便质略稀薄,大多是酶类缺乏,给予胖得生,现在叫复
了。病毒我们又没什么好办法,只好对症治疗。思密达口服。补液。大多是失水多于失钠吧,我就给2/3高张的,7.6.5.4. 液。有的时候也会好的很慢。
有时候还用葛根芩连汤+六一散。 菌群失调来的腹泻也大有人在,所以妈咪爱,整肠生才那么好卖。
口服补液最好,又简单。氯化钠3.5克 葡萄糖20克 碳酸氢钠2.5克 现在我发现又加了枸橼酸钾1.5克。 我写了一个大概,欢迎大家补充批评。
9. 癫狂梦醒汤应用一例
写几个药方的应用吧,用着还好的。 回想一下王清任的一个方子,癫狂梦醒汤,还能记得方歌吗?
癫狂梦醒桃仁功,香附青柴半木通。 陈腹赤桑苏子炒,倍加甘草缓其中。 我偏爱这些活血的方子,辨证常注意血瘀的一面。
患者女性,属羊。平素少言,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信奉基督教,一直认为人应该吃素,不应该看电视,她不但不与人交往,真的连电视都不看。家人不理解,而其它基督教徒也不理解她,也不与她来往。那天她的母亲家里杀了一只羊,大家都去吃肉,她不去,大家也没太在意,可以女儿回家时发现她已经意识不清了。她喝了农药。
桃仁20 柴胡15 香附10 赤芍10 半夏10 陈皮15 甘草10煅龙骨50(先) 煅牡蛎50(先) 炒枣仁20 夜交藤15 石菖蒲15 茵陈10 单位为克
以痰瘀互结辨证,治以活血化瘀,醒神开窍。
患者吃了反应很好,一周以后,说不必吃安定也能睡得着了,家人说可以交流了,半个月以后能做家务了。能问周围的人为什么不理她了。大家回答她说,你也是这几天才同我们说话的。药吃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很不错。后来她慢慢地开始嫌苦,家人看她不错,就停了。 等我再听说她的消息时,她又住院了。后来再没消息了。
银甲丸治带下(方歌是我自己编的): 银甲银翘升麻藤, 公英鳖甲紫地丁. 椿蒲青叶并琥珀, 茵桔湿热带下停. 主治:湿热蕴结下焦
适应证:黄白带, 赤白带(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 宫颈炎等下焦炎证)
处方:银花15g 连翘15g 升麻15g 红藤24g 蒲公英24g 生鳖甲24g 紫花地丁30g 生蒲黄12g 椿根皮12g 大青叶12g 桔梗12g 琥珀12g 茵陈12g
原方为丸剂, 我一直加减作汤剂服, 一是取效快, 二是可以对证加减.
我遇到过不少西医常规治疗无效, 服此方2-3剂见效的, 我自己也作过一百多例对比效果很好, 后来就中西合璧了
1. 我来说一下痛经的治疗经验:
大多数痛经我用下方肌注:
.对于难治疗的, 我常用中药来辨证, 基本方如下:
当归15克 红花15克 乌药30克 元胡10克 川楝子10克 香附18克 益母草30克 其他的随证加减。我用5%碳酸氢钠溶液250ml ,每日一次,
5. 神经性头痛怎样治疗?-------------------神经性头痛我用口服天麻片+谷维素片+去痛片。
6. 中医辨症血瘀,血府逐瘀汤加减。
这几年病毒感染是热门话题,所以就多说几句。
--------------------------痛经的处理是:硝苯地平舍下含服,是甜的,效果很好也很快,加消炎痛一片口服。-----------------------痛经,我爱用元胡止痛片3片,注射一只VitK3。
2. 小儿咳嗽有什么特效药吗?--------------我来答:小儿咳嗽在中医属于一个病,分型有 风寒咳嗽-----散寒宣肺——今弗草散;风热咳嗽—— 疏风肃肺——桑菊饮;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 在西医属一个症状,要根据临床表现用药。
3. 急性口腔溃疡我的处理是:
Cap Cefalexin 0.375 Tab VitB2 20mg Cap Cimitidin 200mg 溶菌酶片 5-10#
Tab ABOB 0.2/一天3次口服,另外加思密达加水弄成糊状涂患处.效果很好.
(3)痰多而粘的加下组 5%GS 250毫升 沐舒坦 两支
(4)有心衰的可以加利尿药物 用西地兰0.2入壶 (5)能量补充
5%GS 300-500毫升 维生素C 2.0 VB6 0.2 KCI 1.0
此外根据情况给予吸氧,等处理.有糖尿病的令加其他药物就是(胰岛素)及对证处理
4. 耳源性眩晕有什么快速止晕的办法吗?
--------根据血管病变对症治疗,如降低血压,扩张血管,并给以镇静剂等。发作期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前治起来很慢,现在用阿昔洛韦也快。
---------------------------------------------- 这是讲发热和出疹时间的关系。 水痘--发热第一天出疹。 腥红热--发热第二天出疹。 天花--发热第三天出疹。 麻疹--发热第四天出疹。 斑疹伤寒--发热第五天出疹。 伤寒--发热第六天出疹。 水痘是最容易发现的,因为发热就有疹出,以头面胸腹为多见,痒,以红斑,丘疹,水泡,结痂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极易诊断。
治疗上,以阿昔洛韦抗病毒,或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银翘汤加减,忌用激素。大部分患者都很快痊愈。
腥红热因为是第二天出疹,就常害我挨患者埋怨了,第一天因高热来打针,第二天热没退,反而出了一身疹子。 腥红热为细小密集的腥红色皮疹,疹间无正常皮肤。有环口苍白圈,杨梅舌,咽部充血明显,疹退后有脱屑。我还见过一种腥红热样皮疹,因皮肤外伤,链球菌感染而来的,愈后无脱屑。
治疗,β内酰胺类首选,青霉素。 手足口病也常见,一种肠病毒感染,以患儿手、足、口处有类似于水痘样的疱疹而多见,常有患者问这是不是水痘。我见过的常有高热,但也能抗病毒治疗痊愈。甚至我的儿子,发热三十九度,只用了抗病毒口服液和对症治疗,没有输液,三天完全好了。可是患者不会等,不会让孩子烧三天,早该说我不会看病,转诊了。
7. 感冒患者最轻的,只有轻微咽痛,
低热,没有特殊体征的,我就给吃银翘片。
大部分不到一周时间就好了。
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常有高热,就得点滴了,以抗病毒为主,常也须用抗生素,像穿琥宁、炎琥宁、莪术油都用过。 有急性扁桃体炎的,就用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
有气管-支气管炎的,咳嗽的,还得分辨有无支原体感染,如患者不去化验,方胰酶散,都能取得良效。 大一点的孩子,就麻烦的多。 由于吃了不洁食物引起的,发病较快,便次较多,便质更稀,我喜欢给口服庆大霉素颗粒,庆大的效果是很好的,既然静脉毒性大,就口服吧,肠内血药浓度又高,吸收又不到1%,我喜欢用。 那种呕吐首发,泻下如水的就更麻烦你只好凭经验。阿奇霉素,红霉素,肝肾损害那么大,会严格掌握应用,就会漏下患者去其它医院了,说我不会看支原体。 金钱草50 海金砂20 鸡内金20 威灵仙30 茯苓15 泽泻10 石韦10 车前子15 冬葵子10 白芍10白茅根10 藕节10 甘草10 单位为克。
本方疗效很好,但如用请辨证加减。(上方用于淋症,石淋。为石韦散加减。用于有热证,带血尿的患者。我的老师用了一辈子了,老师原来是肾内科主任,现在退休了,坐门诊。
如从现代的研究上讲,石韦散的功用就不用说了,前三味药,“三金”排石的效果是大家公认的,威灵仙有确切的解痉挛功能。
其它的可能也就随证加减了。 关于地塞米松
严格的掌握38.5度以下不用退热,不到39度以上不用激素。
可是行不通啊,退热慢了,不只是患者说,怎么连个小发烧也治不了,同事也不高兴,说你不用别人也用,
我不得不用,但是尽可能的用于高热病例,能用安瑞克之类好转就不用。
记得刚上班时,学着老大夫的方子用药。那时荨麻疹我们会这样用药:扑尔敏2#地塞米松2#一日三次口服。就这样学着用的处方,吓坏我了。
8. 我的小儿腹泻患者 我的小儿腹泻患
者,就从最小的说起吧。
出生几天的,或者说单纯吃母乳的很小孩子,腹泻次数又不多,便质略稀薄,大多是酶类缺乏,给予胖得生,现在叫复
了。病毒我们又没什么好办法,只好对症治疗。思密达口服。补液。大多是失水多于失钠吧,我就给2/3高张的,7.6.5.4. 液。有的时候也会好的很慢。
有时候还用葛根芩连汤+六一散。 菌群失调来的腹泻也大有人在,所以妈咪爱,整肠生才那么好卖。
口服补液最好,又简单。氯化钠3.5克 葡萄糖20克 碳酸氢钠2.5克 现在我发现又加了枸橼酸钾1.5克。 我写了一个大概,欢迎大家补充批评。
9. 癫狂梦醒汤应用一例
写几个药方的应用吧,用着还好的。 回想一下王清任的一个方子,癫狂梦醒汤,还能记得方歌吗?
癫狂梦醒桃仁功,香附青柴半木通。 陈腹赤桑苏子炒,倍加甘草缓其中。 我偏爱这些活血的方子,辨证常注意血瘀的一面。
患者女性,属羊。平素少言,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信奉基督教,一直认为人应该吃素,不应该看电视,她不但不与人交往,真的连电视都不看。家人不理解,而其它基督教徒也不理解她,也不与她来往。那天她的母亲家里杀了一只羊,大家都去吃肉,她不去,大家也没太在意,可以女儿回家时发现她已经意识不清了。她喝了农药。
桃仁20 柴胡15 香附10 赤芍10 半夏10 陈皮15 甘草10煅龙骨50(先) 煅牡蛎50(先) 炒枣仁20 夜交藤15 石菖蒲15 茵陈10 单位为克
以痰瘀互结辨证,治以活血化瘀,醒神开窍。
患者吃了反应很好,一周以后,说不必吃安定也能睡得着了,家人说可以交流了,半个月以后能做家务了。能问周围的人为什么不理她了。大家回答她说,你也是这几天才同我们说话的。药吃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很不错。后来她慢慢地开始嫌苦,家人看她不错,就停了。 等我再听说她的消息时,她又住院了。后来再没消息了。
银甲丸治带下(方歌是我自己编的): 银甲银翘升麻藤, 公英鳖甲紫地丁. 椿蒲青叶并琥珀, 茵桔湿热带下停. 主治:湿热蕴结下焦
适应证:黄白带, 赤白带(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 宫颈炎等下焦炎证)
处方:银花15g 连翘15g 升麻15g 红藤24g 蒲公英24g 生鳖甲24g 紫花地丁30g 生蒲黄12g 椿根皮12g 大青叶12g 桔梗12g 琥珀12g 茵陈12g
原方为丸剂, 我一直加减作汤剂服, 一是取效快, 二是可以对证加减.
我遇到过不少西医常规治疗无效, 服此方2-3剂见效的, 我自己也作过一百多例对比效果很好, 后来就中西合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