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与反思
美术0912 谢巧炜 2009920026
摘要:刚刚结束了北京艺术考察之行,在北京期间参观的各大艺术区、美术馆、画廊中发现水墨画的比重占主导地位。中国画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使其具有了特定的艺术价值。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中国画的艺术价值。人们在发现中国画市场价值的同时,中国画市场的大幕就已被逐步地开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水墨画市场也就有了光明的前景。就中国水墨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考察。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品 市场前景
近两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水墨画成交价屡创新高:2010年6月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在北京保利春拍会夜场上拍出4.368亿元;11月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在嘉德秋拍会上以3.08亿元成交;2011年4月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在34.9亿港元的成交额中,中国书画专场获得6.48亿港元的傲人成交价。同年5月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拍出
4.255亿元,创造了齐白石价格最高纪录。中国画的亿元时代已到来,亿元不再是惊喜,而是常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代中国画艺术品市场就开始了长途历史旅程。至90年代中后期一度跌入谷底,新世纪的初期中国画市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大量资金和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形成了很强的聚集效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对中国水墨画画作品的追捧。在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从2003年开始,中国画市场渐渐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和繁荣的阶段。画家的创作热情,海内外收藏家的殷切关注,以及作品价格的不断攀升,都将中国画市场渲染得瑰丽多彩。仅仅几年时间,中国画市场已经完成了本质的蜕变——从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迅速提升为大众市场所关注的焦点。
但是,2006年春拍高潮后,中国画市场行情出现了大幅回落的现象。无论在作品的数量和拍卖额上,还是在作品的成交率上,相对于2005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中国画市场开始刹车减速,这给一直虚高的中国画价格泼了一盆冷水,投资者持币观望的气氛十分明显。由于中国画市场作品价格暴涨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中国画市场的低迷和回落。市
场需要消化价格上升的压力,涨价也是迫使市场转型的契机,以便在未来提高投资者在整体价值链上的利益。中国画市场也需要健康发展,这是画家和市场都必须静下心来直面的问题,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待并让实践和时间给于检验与认同。
中国水墨画艺术品逐渐跨入了现代销售市场。传统中国水墨画作品在未进入市场前,画家主要的创作目的只为个人,是内心对艺术强烈热爱的情感感召和满足实现艺术愿望使然。在惬意之中,创造自然,在自然之中找寻自我快乐。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已成为主导经济,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利益,以及经世致用现实主义的精神推动下,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艺术不再是文人墨客的专属,水墨画艺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水墨艺术开始面向市场,为大众服务,同时也成了获利的最便捷手段,这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传统文人画冠以标榜的非功利的价值追求理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艺术与生存的决择,迫使许多画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后者,投入到了利润与金钱的逐鹿之战中,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士商之间,义利权衡之间,不再是往日的宁静和谐。当前的中国画市场面临新的调整,一方面,作品价格的高涨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消费者开始理性、成熟起来,人们对作品的选择和价值判断不再盲从。对作品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抑制市场过度投机,淘汰不规范的画廊、拍卖公司的一个必然的选择。因此需要对中国画市场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一是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收藏队伍,二是需要新秩序的市场格局、需要有专业智慧的运作方式,才能达到财富和效益的最大化。
众所周知,中国画艺术具有丰富的内在精神,具有一般物质产品所没有的内在含义与巨大精神力量,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中国画传统文化精神最好的诠释。如果没有这充实之美,它能产生令世人赞叹的中国画艺术吗?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令中华子孙永远骄傲的“敦煌艺术”、“富春山居图”等等,应该说这些伟大的劳动艺术品与价值利益毫无瓜葛,他们所创造的只是艺术本体的价值,其精神价值更是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也在变化。当代中国画家一方面需要担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又历经着市场与金钱的诱惑和困扰。是为金钱而生产艺术,成为金钱利益的赢家,还是听命于自由的审美召唤,按照艺术自身的发展与创作规律,与市场保持相对距离,仅为艺术而创造?如果随波逐流,顺应前者,那将成为抹灭良知,亵渎真正艺术美好纯洁的伪艺术家,选择后者,穿梭于各大小艺术品展览交流会等活动,使艺术既突出本体价值又兼具一定的商品性,对于画家而言这应是最佳选择。退一步看,艺术家既使迫于生计,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似乎金钱一时成了目的,但只要是真正的艺术家,他早晚必定会抛开金钱的诱惑,为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自由而矢志不渝。也许齐白石等老
先生们的艺术创作心路历程,能够佐证这一点。在我看来他的所有作品都可以高价拍卖、竞买,但白石先生的艺术理想却永远归属于他本人,成就属于养育他的祖国和人民。因此他的成功一定是以对艺术价值本体的追求为目的,而并非以追求商品生产价值为目标的,否则他的艺术难以到达如此辉煌的高度。中国画市场的发展仍然处在一个初期的萌芽和发展阶段,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市场机制。这些因素造成了市场矛盾和结构的不对称等问题,让许多投资者无法对画家和作品艺术质量作全面的了解。其次,目前中国画市场的价格泡沫问题。一些当代绘画作品的价格远远高出合理的价格参照体系,违反了收藏市场的基本规律。其三,投资性市场结构的问题。购买者集中在少数人当中,没有形成规模庞大的收藏队伍,制约了市场的发展规模。其四是流通主渠道作用问题。一、二级市场作用的缺失和颠倒,致使市场秩序混乱。其五是鉴赏家专业队伍。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鉴赏家队伍。其六,严重的市场投机行为、市场短视行为给中国画市场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损失。只有处理好中国画得艺术价值的实现与市场价值的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中国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否则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在这个利益法则至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国画的市场发展都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发生无法弥补的错误。
在当下如火如荼的艺术市场中,无视金钱与利益的存在,做一个理想主义者,那是痴人说梦,因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理想一定会被无情的现实击的粉碎。但如果只为金钱而活着,而艺术,使艺术成为赚钱的机器和手段,这就会导致为了追求商品价值的目的而牺牲了艺术本体价值。如果画家在每一笔之间都时刻掂量着能换回多少金钱,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是非标准一定是真假难辨,黑白颠倒的,对于艺术又有何自由与忘我的创作激情可言呢?对艺术与金钱而言,如何才能够达到和谐的万全之策呢?如果生存有了保障,则万万不可以赚钱为目的,而应义无反顾地捍卫艺术尊严,并为中国画的发展与推进贡献绵薄之力,这也许是我们身处无奈先退后进,以守为攻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是我们玩转金钱这把双刃剑的制胜法宝吧。中国画市场是一个有耐力的勇敢者们进行智慧游戏的舞台,没有长远眼光和正确选择的人,只会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中失去存在的根基。
中国画的创作、发现、经营和市场培养,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有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定位和拓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简单地认为只要作品好就一定有市场,就一定能够卖出去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因此,中国画市场的营销需要的是通过有目的有目标的市场运作、市场培育、市场传播,扩大画家作品的影响力,让作品和风格深入人心,提高画家的知名度,从而使真正有价值的书画作品、有潜力的画家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所接受。
水墨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与反思
美术0912 谢巧炜 2009920026
摘要:刚刚结束了北京艺术考察之行,在北京期间参观的各大艺术区、美术馆、画廊中发现水墨画的比重占主导地位。中国画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使其具有了特定的艺术价值。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中国画的艺术价值。人们在发现中国画市场价值的同时,中国画市场的大幕就已被逐步地开启。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水墨画市场也就有了光明的前景。就中国水墨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考察。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品 市场前景
近两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水墨画成交价屡创新高:2010年6月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在北京保利春拍会夜场上拍出4.368亿元;11月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在嘉德秋拍会上以3.08亿元成交;2011年4月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在34.9亿港元的成交额中,中国书画专场获得6.48亿港元的傲人成交价。同年5月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拍出
4.255亿元,创造了齐白石价格最高纪录。中国画的亿元时代已到来,亿元不再是惊喜,而是常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当代中国画艺术品市场就开始了长途历史旅程。至90年代中后期一度跌入谷底,新世纪的初期中国画市场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大量资金和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形成了很强的聚集效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对中国水墨画画作品的追捧。在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从2003年开始,中国画市场渐渐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和繁荣的阶段。画家的创作热情,海内外收藏家的殷切关注,以及作品价格的不断攀升,都将中国画市场渲染得瑰丽多彩。仅仅几年时间,中国画市场已经完成了本质的蜕变——从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迅速提升为大众市场所关注的焦点。
但是,2006年春拍高潮后,中国画市场行情出现了大幅回落的现象。无论在作品的数量和拍卖额上,还是在作品的成交率上,相对于2005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中国画市场开始刹车减速,这给一直虚高的中国画价格泼了一盆冷水,投资者持币观望的气氛十分明显。由于中国画市场作品价格暴涨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中国画市场的低迷和回落。市
场需要消化价格上升的压力,涨价也是迫使市场转型的契机,以便在未来提高投资者在整体价值链上的利益。中国画市场也需要健康发展,这是画家和市场都必须静下心来直面的问题,它需要我们耐心等待并让实践和时间给于检验与认同。
中国水墨画艺术品逐渐跨入了现代销售市场。传统中国水墨画作品在未进入市场前,画家主要的创作目的只为个人,是内心对艺术强烈热爱的情感感召和满足实现艺术愿望使然。在惬意之中,创造自然,在自然之中找寻自我快乐。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已成为主导经济,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利益,以及经世致用现实主义的精神推动下,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艺术不再是文人墨客的专属,水墨画艺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水墨艺术开始面向市场,为大众服务,同时也成了获利的最便捷手段,这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传统文人画冠以标榜的非功利的价值追求理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艺术与生存的决择,迫使许多画家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后者,投入到了利润与金钱的逐鹿之战中,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士商之间,义利权衡之间,不再是往日的宁静和谐。当前的中国画市场面临新的调整,一方面,作品价格的高涨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消费者开始理性、成熟起来,人们对作品的选择和价值判断不再盲从。对作品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抑制市场过度投机,淘汰不规范的画廊、拍卖公司的一个必然的选择。因此需要对中国画市场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一是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收藏队伍,二是需要新秩序的市场格局、需要有专业智慧的运作方式,才能达到财富和效益的最大化。
众所周知,中国画艺术具有丰富的内在精神,具有一般物质产品所没有的内在含义与巨大精神力量,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中国画传统文化精神最好的诠释。如果没有这充实之美,它能产生令世人赞叹的中国画艺术吗?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令中华子孙永远骄傲的“敦煌艺术”、“富春山居图”等等,应该说这些伟大的劳动艺术品与价值利益毫无瓜葛,他们所创造的只是艺术本体的价值,其精神价值更是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也在变化。当代中国画家一方面需要担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又历经着市场与金钱的诱惑和困扰。是为金钱而生产艺术,成为金钱利益的赢家,还是听命于自由的审美召唤,按照艺术自身的发展与创作规律,与市场保持相对距离,仅为艺术而创造?如果随波逐流,顺应前者,那将成为抹灭良知,亵渎真正艺术美好纯洁的伪艺术家,选择后者,穿梭于各大小艺术品展览交流会等活动,使艺术既突出本体价值又兼具一定的商品性,对于画家而言这应是最佳选择。退一步看,艺术家既使迫于生计,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似乎金钱一时成了目的,但只要是真正的艺术家,他早晚必定会抛开金钱的诱惑,为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自由而矢志不渝。也许齐白石等老
先生们的艺术创作心路历程,能够佐证这一点。在我看来他的所有作品都可以高价拍卖、竞买,但白石先生的艺术理想却永远归属于他本人,成就属于养育他的祖国和人民。因此他的成功一定是以对艺术价值本体的追求为目的,而并非以追求商品生产价值为目标的,否则他的艺术难以到达如此辉煌的高度。中国画市场的发展仍然处在一个初期的萌芽和发展阶段,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市场机制。这些因素造成了市场矛盾和结构的不对称等问题,让许多投资者无法对画家和作品艺术质量作全面的了解。其次,目前中国画市场的价格泡沫问题。一些当代绘画作品的价格远远高出合理的价格参照体系,违反了收藏市场的基本规律。其三,投资性市场结构的问题。购买者集中在少数人当中,没有形成规模庞大的收藏队伍,制约了市场的发展规模。其四是流通主渠道作用问题。一、二级市场作用的缺失和颠倒,致使市场秩序混乱。其五是鉴赏家专业队伍。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鉴赏家队伍。其六,严重的市场投机行为、市场短视行为给中国画市场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损失。只有处理好中国画得艺术价值的实现与市场价值的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中国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否则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在这个利益法则至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国画的市场发展都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发生无法弥补的错误。
在当下如火如荼的艺术市场中,无视金钱与利益的存在,做一个理想主义者,那是痴人说梦,因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理想一定会被无情的现实击的粉碎。但如果只为金钱而活着,而艺术,使艺术成为赚钱的机器和手段,这就会导致为了追求商品价值的目的而牺牲了艺术本体价值。如果画家在每一笔之间都时刻掂量着能换回多少金钱,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是非标准一定是真假难辨,黑白颠倒的,对于艺术又有何自由与忘我的创作激情可言呢?对艺术与金钱而言,如何才能够达到和谐的万全之策呢?如果生存有了保障,则万万不可以赚钱为目的,而应义无反顾地捍卫艺术尊严,并为中国画的发展与推进贡献绵薄之力,这也许是我们身处无奈先退后进,以守为攻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是我们玩转金钱这把双刃剑的制胜法宝吧。中国画市场是一个有耐力的勇敢者们进行智慧游戏的舞台,没有长远眼光和正确选择的人,只会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中失去存在的根基。
中国画的创作、发现、经营和市场培养,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有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定位和拓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简单地认为只要作品好就一定有市场,就一定能够卖出去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因此,中国画市场的营销需要的是通过有目的有目标的市场运作、市场培育、市场传播,扩大画家作品的影响力,让作品和风格深入人心,提高画家的知名度,从而使真正有价值的书画作品、有潜力的画家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