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地理与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

什麽叫作卦?古人解释:“卦者挂也。”等于没有解释。实际上是说,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个东西,这八个东西的现象挂出来,就是八卦。

这个宇宙就是一本《易经》,宇宙的现象都挂在那里,现在我们先了解它的原理。

第一个乾卦代表天,我们仰头一看,天总是在上面,到了太空倒转头来,头上还是天,天一定在头顶的。

坤卦是地,人类是地球的文化,地总是踩在脚底下,这个地的现象挂在那里。

乾、坤这两个符号,代表了时间、空间、宇宙。在这个天地以内,有两个大东西,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像球一样,不断在转,所以:

离卦代表太阳。坎卦代表月亮。

这两个东西不停地旋转于天地之间,于是有四个卦挂出来了,还有两个卦是雷、风。

震卦代表雷,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知识和观念,来说明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他们认为宇宙间有这种能,电震动了就是雷,一震动以后,对面变成气流了,就是风。

巽卦代表风,亦即是气流,气流震动得太厉害,一摩擦又发电,又回转来了,就是“雷风相薄”,这是雷风两个卦。

还有两个卦是:

艮卦代表高山、陆地。 兑卦代表海洋、河流。

伏羲八卦方位图

这个卦图以前是不用的,在唐宋以前没有看见过,在宋以后才出现这个图。过去研究《易经》,只研究《周易》,研究的人多构成自己的图桉,到宋朝以后,宋版的《易经》始用这里的图桉,变化就从这里来的。其次,我们懂了“卦者挂也”的道理以后,再来看《易经》的卦,不必那麽严重,但亦不简单,要轻鬆地去看。

《说卦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什麽叫“先天”?以哲学的观点说,宇宙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谓的先天,有了宇宙万物,那就是后天了。换言之,我这个人,在母亲未生我以前,是我的先天,生了我以后,就是我这个人的后天。在娘胎里是先天,离开了娘胎是后天,这是先天、后天的观念。

先、后天这两个名词,只是一种代号的作用,以逻辑来说,这只是一种界说,用以划分出阶段范围而已。

伏羲的“先天八卦”,画在纸上是平面的,看起来好像毫无道理。假如有一种仪器,使其立体化,就更容易表现出它的精神了,现在写在纸上的,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譬如现在的乾卦,是““三””这样的三横,但在古代却并不一定是这样画的,像我们在甲骨文中看到的囗和囗都是乾卦。所以大家不要把卦看得那麽呆板严重,好像说门口挂上八卦,把鬼都可以赶跑,那是我们人的伟大,不是卦的伟大。不过到现在,对于卦的符号,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

有人讲《易经》的科学,问老祖宗画卦是怎样来的?答桉是观察来的,是依据科学来的。但是依我的看法,它不像是我们这一个时期的人类文化,而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文化,发达到最高点,把科学的无数法则,归纳又归纳,最后归纳到八个简单的符号──八卦,留下来这麽一点东西,而被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了拿来用。我想我们的老祖宗,说不定还不会有那麽高的智慧,达到能够创造出来《易经》的程度。

《易经》的法则,随便用在哪里都通的,以现在的科学来看,《易经》的法则,用在化学上亦通,用在物理上亦通,所以《易经》的法则,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在,乾、坤、离、坎四个大卦,挂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的,就是天、地、日、月四个大象。

我们继续来探讨先天八卦里的其馀四个卦,先来说【震卦】: 震卦的下面一爻是阳爻,上面两爻是阴爻,这个卦名为震。“震为雷”,它代表的是雷电、动能,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宇宙间有一种动能,而动能最大的现象就是雷电,在先天八卦图上,它的位置放在东北角上。

在震卦的对面西南角上的一个卦是【巽卦】:

巽卦的下面一爻是阴爻,上面两爻是阳爻,恰和震卦的阴阳爻相对,这个卦名是巽,代表宇宙的气,代表风。

仔细再看这两个卦的卦象,震卦正是一种震动的现象,打雷了,雷电震动以后,阳变为阴,阴变为阳,就变成气流了。这两个卦的位置相对,名为“对宫卦”,一般人去算命,算命先生说这命是哪一宫。一般人听到“宫”字,就联想到宫殿,想到自己是皇帝、皇后了。实在不是这个意思,古人说的“宫”,就是位置、方位。震卦的对宫卦就是巽卦,宇宙的雷电一震动,就发生大气流,大气流摩擦,又发生雷电,这两个不断地在互相变化。

另外我们在回头看一下先天八卦图的西北角上,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一爻是阳爻,形成【艮卦 】。艮卦,代表山,它的对宫卦是: 【泽卦】 泽卦的下面两爻是阳爻,上面一爻是阴爻,名兑卦,又叫作泽,代表海洋江河。这是先天八卦图的基本观念。

其次要注意的,是先天八卦图的“数”,乃依据八卦排列的秩序产生的。

“数”在《易经》里是很奇妙的,人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之后,往往认为这些事的发生,是有定数的。我们知道,在世界科学史上,天文和数学,都是以我们中国的为最古老,当时我们已经进步到归纳的数理,现代西方的数学,都是向外演绎的,越算方法越多,中国的文化是讲归纳的,就是把很多的公式、方法,一个一个慢慢归纳起来,最后只归纳到十个数,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只是加与减,“加减”就哲学的观点而言,宇宙的万物,不是增加,就是减少,没有第三个现象。

现在这个先天八卦图的数字排法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八个数字,如果连接起来,它的顺序方向是一条线自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龚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

现在,就先天八卦,除掉乾、坤、坎、离四个卦,我们不去管它,看另外四个卦:

【艮卦】,图桉就是高山,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是阳爻,画成线条,就是高山。地球开始形成,原来是一大块浓浆,渐渐冷却,凝固起来就是高山,下面平地,再下去就是海洋,阴的上面是阳爻,成凸出的高山。

相反的,地球的下面是海洋,海洋下面的海底又是石块为阳,就是兑卦,和高山相对的,这和震、巽两卦相对,雷电的震动产生气流,气流的摩擦产生雷电的道理一样。

以上所论述的这个图桉,就叫作“先天八卦”,亦叫作“伏羲八卦”,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在黄帝、神农以前,伏羲还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还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照我们旧观念的说法,我们的历史文化,到现在已经是两百多万年。现在的一九七五年,是根据西洋文化来说的,或说中国文化三千年、五千年,都是跟着西洋人说的,是我们的谦虚,在这运气不好的时候,只有谦虚一点,等到运气好的时候,再说我们的历史有两百多万年。所以伏羲并不是我们最老的老祖宗,只是代表我们八卦的文化,是从他开始。

“后天八卦”,亦即是“文王八卦”的方位。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离、坎、震、艮撰、兑八个卦,可是图桉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

周文王的八卦,为什麽卦的方位要作这样的摆法,这要特别注意。假使学《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从底下的图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卦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巽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说到这里,先讲一点八卦的运用,现在大家把这个后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这样的:

无名指的根节上放乾卦,中指的根节上放坎卦,食指的根节放艮卦,食指的中节放震卦,食指的尖节放龚卦,中指的尖节放离卦,无名指的尖节放坤卦,无名指的中节放兑卦。

记住了这个手指上的后天八卦,要注意同时记住几个数字,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更容易记住: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由这首歌谣,可见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複杂难记忆的事,写成韵文以后,可以唱出来,不但容易学,容易熟记,尤其容易运用了。

从图上看数字,好像很乱,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一点也不乱,试把这个八卦圆圈,加几条线,改成方图:

巽四 离九 坤二

震三 中五 兑七

艮八 坎一 乾六

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巽四与乾六、坤二与艮八、震三与兑七、离九与坎一〉

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总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所以中国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礼都是两掌合起,就是合十。

数是科学的东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轻视它。我们即使不管八卦,以这个数字排列的现象,以这个法则来领导人事、管理人事、处理家务、驾车,乃至打西洋拳都有用处,这是运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

后天八卦就是文王八卦。后天八卦採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真实地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状况,蕴涵着丰富的人间哲理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后天八卦的排列,代表老父的乾卦居西北,代表老母的坤卦居西南。天道左旋(逆时针方向),地道右旋,乾坤二卦都在先天八卦的位置上后退了一位,而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代表中年男子的坎卦和代表中年女子的离卦,年岁偏大的长女和年岁偏小的少男则分别居于东南、东北四维之地,由中男中女、长男少女居四正之位,揭示了人类的一代又一代的自然更替规律。

后天八卦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发明的,其排列顺序与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徵和四季寒暑变化也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大家可以用心去体验之。

后天八卦的数理:后天八卦之数按洛书之数论之: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又称为九宫数。两两相对的卦数相加均等于10,如加上中宫之数则等于15。 后天八卦以乾、震、艮、坎为阳,坤、巽、离、兑为阴。总之,后天八卦所反映的是我们面前的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故堪舆上立向均以后天八卦为准绳,以后天为用。

后天卦之用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这是在《说卦传》中,汉易据此以象数次序而解释物理世界的法则,据说是孔子所写,这个次序法则,当然是后天卦所表现的,也应该说,后天卦是根据这个法则而画的。

孔子的这几句话,简单地解释是:

太阳在东方升起,震为东,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

不久就表现了它影响万物的能力,万物滋长,巽为东南,春夏之间,上午(齐乎巽),至正中则光辉而治。

离为南,日正当中,为夏,万物都在充分发育(相见乎离)。

日偏西时,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勃之象已收,坤为地(致役乎坤)。

日落时,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气象,这时兑卦已是一阴来到,一切开始进入阴的境界(说言乎兑)。

入夜,也是深秋之时,阳能的乾卦进入阴境,阴阳就有交战的现象(战乎乾)。

子夜,孟冬之时,万物所归,在极阴的境界中,一阳在其中矣,这是新的转机,坎中满(劳乎坎)。

夜去冬尽,宇宙问一切开始暗中萌动了,新的阳能又起来了(成言乎艮)。

什麽叫作卦?古人解释:“卦者挂也。”等于没有解释。实际上是说,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个东西,这八个东西的现象挂出来,就是八卦。

这个宇宙就是一本《易经》,宇宙的现象都挂在那里,现在我们先了解它的原理。

第一个乾卦代表天,我们仰头一看,天总是在上面,到了太空倒转头来,头上还是天,天一定在头顶的。

坤卦是地,人类是地球的文化,地总是踩在脚底下,这个地的现象挂在那里。

乾、坤这两个符号,代表了时间、空间、宇宙。在这个天地以内,有两个大东西,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像球一样,不断在转,所以:

离卦代表太阳。坎卦代表月亮。

这两个东西不停地旋转于天地之间,于是有四个卦挂出来了,还有两个卦是雷、风。

震卦代表雷,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知识和观念,来说明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他们认为宇宙间有这种能,电震动了就是雷,一震动以后,对面变成气流了,就是风。

巽卦代表风,亦即是气流,气流震动得太厉害,一摩擦又发电,又回转来了,就是“雷风相薄”,这是雷风两个卦。

还有两个卦是:

艮卦代表高山、陆地。 兑卦代表海洋、河流。

伏羲八卦方位图

这个卦图以前是不用的,在唐宋以前没有看见过,在宋以后才出现这个图。过去研究《易经》,只研究《周易》,研究的人多构成自己的图桉,到宋朝以后,宋版的《易经》始用这里的图桉,变化就从这里来的。其次,我们懂了“卦者挂也”的道理以后,再来看《易经》的卦,不必那麽严重,但亦不简单,要轻鬆地去看。

《说卦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什麽叫“先天”?以哲学的观点说,宇宙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谓的先天,有了宇宙万物,那就是后天了。换言之,我这个人,在母亲未生我以前,是我的先天,生了我以后,就是我这个人的后天。在娘胎里是先天,离开了娘胎是后天,这是先天、后天的观念。

先、后天这两个名词,只是一种代号的作用,以逻辑来说,这只是一种界说,用以划分出阶段范围而已。

伏羲的“先天八卦”,画在纸上是平面的,看起来好像毫无道理。假如有一种仪器,使其立体化,就更容易表现出它的精神了,现在写在纸上的,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譬如现在的乾卦,是““三””这样的三横,但在古代却并不一定是这样画的,像我们在甲骨文中看到的囗和囗都是乾卦。所以大家不要把卦看得那麽呆板严重,好像说门口挂上八卦,把鬼都可以赶跑,那是我们人的伟大,不是卦的伟大。不过到现在,对于卦的符号,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

有人讲《易经》的科学,问老祖宗画卦是怎样来的?答桉是观察来的,是依据科学来的。但是依我的看法,它不像是我们这一个时期的人类文化,而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文化,发达到最高点,把科学的无数法则,归纳又归纳,最后归纳到八个简单的符号──八卦,留下来这麽一点东西,而被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了拿来用。我想我们的老祖宗,说不定还不会有那麽高的智慧,达到能够创造出来《易经》的程度。

《易经》的法则,随便用在哪里都通的,以现在的科学来看,《易经》的法则,用在化学上亦通,用在物理上亦通,所以《易经》的法则,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现在,乾、坤、离、坎四个大卦,挂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的,就是天、地、日、月四个大象。

我们继续来探讨先天八卦里的其馀四个卦,先来说【震卦】: 震卦的下面一爻是阳爻,上面两爻是阴爻,这个卦名为震。“震为雷”,它代表的是雷电、动能,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宇宙间有一种动能,而动能最大的现象就是雷电,在先天八卦图上,它的位置放在东北角上。

在震卦的对面西南角上的一个卦是【巽卦】:

巽卦的下面一爻是阴爻,上面两爻是阳爻,恰和震卦的阴阳爻相对,这个卦名是巽,代表宇宙的气,代表风。

仔细再看这两个卦的卦象,震卦正是一种震动的现象,打雷了,雷电震动以后,阳变为阴,阴变为阳,就变成气流了。这两个卦的位置相对,名为“对宫卦”,一般人去算命,算命先生说这命是哪一宫。一般人听到“宫”字,就联想到宫殿,想到自己是皇帝、皇后了。实在不是这个意思,古人说的“宫”,就是位置、方位。震卦的对宫卦就是巽卦,宇宙的雷电一震动,就发生大气流,大气流摩擦,又发生雷电,这两个不断地在互相变化。

另外我们在回头看一下先天八卦图的西北角上,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一爻是阳爻,形成【艮卦 】。艮卦,代表山,它的对宫卦是: 【泽卦】 泽卦的下面两爻是阳爻,上面一爻是阴爻,名兑卦,又叫作泽,代表海洋江河。这是先天八卦图的基本观念。

其次要注意的,是先天八卦图的“数”,乃依据八卦排列的秩序产生的。

“数”在《易经》里是很奇妙的,人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之后,往往认为这些事的发生,是有定数的。我们知道,在世界科学史上,天文和数学,都是以我们中国的为最古老,当时我们已经进步到归纳的数理,现代西方的数学,都是向外演绎的,越算方法越多,中国的文化是讲归纳的,就是把很多的公式、方法,一个一个慢慢归纳起来,最后只归纳到十个数,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只是加与减,“加减”就哲学的观点而言,宇宙的万物,不是增加,就是减少,没有第三个现象。

现在这个先天八卦图的数字排法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八个数字,如果连接起来,它的顺序方向是一条线自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龚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

现在,就先天八卦,除掉乾、坤、坎、离四个卦,我们不去管它,看另外四个卦:

【艮卦】,图桉就是高山,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是阳爻,画成线条,就是高山。地球开始形成,原来是一大块浓浆,渐渐冷却,凝固起来就是高山,下面平地,再下去就是海洋,阴的上面是阳爻,成凸出的高山。

相反的,地球的下面是海洋,海洋下面的海底又是石块为阳,就是兑卦,和高山相对的,这和震、巽两卦相对,雷电的震动产生气流,气流的摩擦产生雷电的道理一样。

以上所论述的这个图桉,就叫作“先天八卦”,亦叫作“伏羲八卦”,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在黄帝、神农以前,伏羲还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还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照我们旧观念的说法,我们的历史文化,到现在已经是两百多万年。现在的一九七五年,是根据西洋文化来说的,或说中国文化三千年、五千年,都是跟着西洋人说的,是我们的谦虚,在这运气不好的时候,只有谦虚一点,等到运气好的时候,再说我们的历史有两百多万年。所以伏羲并不是我们最老的老祖宗,只是代表我们八卦的文化,是从他开始。

“后天八卦”,亦即是“文王八卦”的方位。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离、坎、震、艮撰、兑八个卦,可是图桉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

周文王的八卦,为什麽卦的方位要作这样的摆法,这要特别注意。假使学《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从底下的图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卦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巽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说到这里,先讲一点八卦的运用,现在大家把这个后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这样的:

无名指的根节上放乾卦,中指的根节上放坎卦,食指的根节放艮卦,食指的中节放震卦,食指的尖节放龚卦,中指的尖节放离卦,无名指的尖节放坤卦,无名指的中节放兑卦。

记住了这个手指上的后天八卦,要注意同时记住几个数字,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更容易记住: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由这首歌谣,可见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複杂难记忆的事,写成韵文以后,可以唱出来,不但容易学,容易熟记,尤其容易运用了。

从图上看数字,好像很乱,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一点也不乱,试把这个八卦圆圈,加几条线,改成方图:

巽四 离九 坤二

震三 中五 兑七

艮八 坎一 乾六

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巽四与乾六、坤二与艮八、震三与兑七、离九与坎一〉

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总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所以中国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礼都是两掌合起,就是合十。

数是科学的东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轻视它。我们即使不管八卦,以这个数字排列的现象,以这个法则来领导人事、管理人事、处理家务、驾车,乃至打西洋拳都有用处,这是运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

后天八卦就是文王八卦。后天八卦採用类比的思维方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真实地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状况,蕴涵着丰富的人间哲理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后天八卦的排列,代表老父的乾卦居西北,代表老母的坤卦居西南。天道左旋(逆时针方向),地道右旋,乾坤二卦都在先天八卦的位置上后退了一位,而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代表中年男子的坎卦和代表中年女子的离卦,年岁偏大的长女和年岁偏小的少男则分别居于东南、东北四维之地,由中男中女、长男少女居四正之位,揭示了人类的一代又一代的自然更替规律。

后天八卦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发明的,其排列顺序与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徵和四季寒暑变化也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大家可以用心去体验之。

后天八卦的数理:后天八卦之数按洛书之数论之: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又称为九宫数。两两相对的卦数相加均等于10,如加上中宫之数则等于15。 后天八卦以乾、震、艮、坎为阳,坤、巽、离、兑为阴。总之,后天八卦所反映的是我们面前的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故堪舆上立向均以后天八卦为准绳,以后天为用。

后天卦之用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这是在《说卦传》中,汉易据此以象数次序而解释物理世界的法则,据说是孔子所写,这个次序法则,当然是后天卦所表现的,也应该说,后天卦是根据这个法则而画的。

孔子的这几句话,简单地解释是:

太阳在东方升起,震为东,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

不久就表现了它影响万物的能力,万物滋长,巽为东南,春夏之间,上午(齐乎巽),至正中则光辉而治。

离为南,日正当中,为夏,万物都在充分发育(相见乎离)。

日偏西时,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勃之象已收,坤为地(致役乎坤)。

日落时,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气象,这时兑卦已是一阴来到,一切开始进入阴的境界(说言乎兑)。

入夜,也是深秋之时,阳能的乾卦进入阴境,阴阳就有交战的现象(战乎乾)。

子夜,孟冬之时,万物所归,在极阴的境界中,一阳在其中矣,这是新的转机,坎中满(劳乎坎)。

夜去冬尽,宇宙问一切开始暗中萌动了,新的阳能又起来了(成言乎艮)。


相关文章

  • 青囊经(黄石公著)
  • 上卷 经曰: 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弘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阳以 ...查看


  • 玄空飞星风水实用学基础篇
  • 玄空飞星风水实用学 风水,顾名思义,也就是风与水的结合,那么什么是风水呢?在众多的书籍中,我们也许都知道,所谓的藏风纳水,也就是风水.这是历来公认的名词,主要来源于"葬经"一书,所谓定义.也就成了世间公认的名词了. 那么 ...查看


  • 玄空大卦易缘风水真传秘法
  • 易缘风水 阴阳宅挨星理气真诀面授班 自古以来,风水真诀永远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易缘传授的绝对是每个求学者梦寂以求的绝学,而不是数学游戏的玄空飞星.也不是所谓的八宅真法,更不是一文不值的过路阴阳,这些风水在易缘眼里简值一文不值,全部都是垃圾 ...查看


  • 杨公风水真谛秘本一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书札记(下)
  • 杨公风水真谛秘本一 目录 五行.理气----------------------------------1 河图.洛书----------------------------------2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查看


  • 风水罗盘是风水重要理论的集大成者
  • 风水上认为,选择阴宅或阳宅方位的主要目标就是气的探求和阴阳平衡,方位的鉴定必须符合人的出生生辰,以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以及卦之间的变化,从而判断吉凶祸福. 而这个工具就是罗盘. 罗盘就是风水重要理论的集大成者. 一.理集阴阳二气 无极 ...查看


  • 河图洛书八卦在风水中的运用
  • 2010-10-13 02:21:16 有关河图.洛书的传说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相传远古氏时,有一匹神异的马浮出洛阳东北的黄河,它背上有从一到十的数字花纹,象征吉庆,人们把它画下来,这就是"河图".又相传在大禹治水时,洛 ...查看


  • 玄空飞星学基础
  • 第一:阳宅学基础知识 阳宅吉凶决定因素 选址:形势定吉凶. 宅基:土质符合要求. 建筑:坚固.布局合理.阳宅风水 采光:阳光足够. 通风:空气流通但不气泄. 人:命理八字. 理气:飞星.命理.八宅并重. 阳宅学的几个方面: 1.选址:建筑选 ...查看


  • 风水学入门讲义
  • 风水学入门讲义 编者按:人类一直在追求和平的环境和健康的体魄,然而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却往往联系得如此紧密,大大超出了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对于许多民族和国家的人来说,不会认为自身的健康和自己的住宅以及过世家人陵墓的方 ...查看


  • 玄空风水基础知识讲座6
  • 玄空风水基础知识6 第四节 先后天八卦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先天八卦用来配河图,后天八卦用来配洛书.这是一个大原则. 一 先天八卦 先天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在周易卜卦中我们经常运用的先天数配后天八卦方位,但在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