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之"孤烟"解诂

“大漠孤烟直”之“孤烟”解诂

737年(开元三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河西节度使府慰问将士,察访军情,但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记述了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整首诗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更是流传千古,成为经典。后人对这两句诗的练字及意境,基本达成共识:练字方面,字字珠玑,精简凝练,无可替换。意境方面,壮阔雄浑,远大高矗,妙不可言。但对于“孤烟”这两个字,却是争议不断,一直都没有达成共识。对“孤烟”的解释,大体上有这三种:或炊烟、或烽火、或沙尘暴,而且各自的解释自成系统,似乎都无可辩驳。有的从意境出发,有的从事理出发,有的从情感出发,有的两者或三者兼而有之,但他们的结论却莫衷一是。

支持“炊烟”说的主要是从事理和情感出发的,他们认为在唐军打完胜仗之后,欢庆之余难免在精神和体力上会有所放松,所以在进食睡眠方面会恢复往常,即与打仗时那种随时出征突然交战相比,会更加地有规律,暂时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在太阳西下即傍晚时分,也刚好是开始做饭的时间,这时候升起炊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夕阳缓缓下沉,炊烟慢慢上升,缓慢的一上一下,犹如天地即将合拢,加之四周广阔无垠、寂静无声,烘托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氛围,与诗人被排斥被贬黜的失落感慨是互相吻合的。

支持“烽火”说的从事理和意境出发的,“烽火”即“平安火”,唐代时候,如果边境平安无事、没有敌情没有战事威胁的话,就会在瞭望台上点燃一束耐烧的火炬,用以报平安。他们认为那时唐军刚打赢仗,已解除了战事威胁,一定会在瞭望台上点燃平安火,一则报平安;二则向圣上报喜。《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王维虽然被贬黜,心情也是低沉失落的,但在烽火升起的时候,也一定感受到了唐军打胜仗的那种欢欣和狂喜。在烽火熊熊燃烧的火焰的映衬与烘托当中,士兵的那种昂扬向上的情绪得到了翻倍的加强和强化。在这种氛围里,即便在夕阳缓缓下坠的时候,整个画面的意境也是积极向上的,而王维的心情也在那一刻由阴暗转向了明朗。所以,“烽火”说可以说是符合事理和当时的意境的。

支持“沙尘暴”说的则是三者兼而有之。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多发地区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多发于春季,成因是这些地方植被少而且大风天气频繁。首先,“归雁入胡天”一句表明当时的季节是在春天,而沙尘暴多发于春季,此与事实相符。其二,诗句“征蓬出汉塞”中,“征蓬”(菊科,一年生草本,常生长于旷野、荒地、田边或路旁。)为被风吹起的蓬草,飘飘浮浮常无定所,常被古人用以比喻人的命运多舛际遇坎坷。王维被排斥遭贬黜,见到在呼啸如海的风中流离的蓬草,自然随景生情,自蹉自叹起来。此符合王维的心理变化,即情理。大风继续咆哮,远在“征蓬”几里之外的地方,它不断地聚集合拢,慢慢汇聚成几可吸纳一切的沙尘暴,孤行成矗直指天际,由于相隔相当的距离,在视觉错觉的作用下,远远望去确如孤烟一般寂寥。这与西天边际不断沉坠的夕阳相互映衬和融合,形成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即意境。

尽管前面两种说法即“炊烟”说和“烽火”说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并且也或多或少地符合诗人的情感和当时的意境,但在事理即事实上,却都存在与自然规律的相互违背的地方。因此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说法即“沙尘暴”说。

首先,“炊烟”在有风的情况下,即便是微风,也不可能形成“直”的情况,这是由于

柴火(在唐代时是用柴来生火的)所产生的烟是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及一些固体小颗粒(未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微小碳颗粒)组成。这些二氧化碳和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比空气大,一开始在柴火的升腾作用下会往上升,但在风的吹拂之下又很快会歪斜散开最后慢慢下沉。再者,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柴火的烟叶也不可能长久保持“直”的状态,关于这一点,笔者是有亲身体会的——笔者的童年在农村度过,柴火的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一定会在垂直上升到两三米的时候慢慢四下散开,这当然是因为柴火的烟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缘故。而两三米垂直的烟是没有办法与“落日”相互映衬的。基于这一点,“炊烟”说很难成立。

第二种说法“烽火”说,也存在与事实相左的地方。在唐代,确有“烽火”即“平安火”,据《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这也证明了“烽火”的确切存在。但“烽火”的烟与柴火的烟的组成并无太大的不同,都是由二氧化碳和微碳颗粒组成的。而且,如果要造成浓浓的黑烟,就必须使“烽火”燃烧不充分,而燃烧不充分,所产生的固体颗粒就越多,其密度也比空气更大,因而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也越短,同时也更容易四下消散。所以“烽火”的烟也不可能形成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中“直”的状态。

综上所述,王维“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沙尘暴”应该是确凿的。

“大漠孤烟直”之“孤烟”解诂

737年(开元三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河西节度使府慰问将士,察访军情,但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记述了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整首诗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更是流传千古,成为经典。后人对这两句诗的练字及意境,基本达成共识:练字方面,字字珠玑,精简凝练,无可替换。意境方面,壮阔雄浑,远大高矗,妙不可言。但对于“孤烟”这两个字,却是争议不断,一直都没有达成共识。对“孤烟”的解释,大体上有这三种:或炊烟、或烽火、或沙尘暴,而且各自的解释自成系统,似乎都无可辩驳。有的从意境出发,有的从事理出发,有的从情感出发,有的两者或三者兼而有之,但他们的结论却莫衷一是。

支持“炊烟”说的主要是从事理和情感出发的,他们认为在唐军打完胜仗之后,欢庆之余难免在精神和体力上会有所放松,所以在进食睡眠方面会恢复往常,即与打仗时那种随时出征突然交战相比,会更加地有规律,暂时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在太阳西下即傍晚时分,也刚好是开始做饭的时间,这时候升起炊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夕阳缓缓下沉,炊烟慢慢上升,缓慢的一上一下,犹如天地即将合拢,加之四周广阔无垠、寂静无声,烘托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氛围,与诗人被排斥被贬黜的失落感慨是互相吻合的。

支持“烽火”说的从事理和意境出发的,“烽火”即“平安火”,唐代时候,如果边境平安无事、没有敌情没有战事威胁的话,就会在瞭望台上点燃一束耐烧的火炬,用以报平安。他们认为那时唐军刚打赢仗,已解除了战事威胁,一定会在瞭望台上点燃平安火,一则报平安;二则向圣上报喜。《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王维虽然被贬黜,心情也是低沉失落的,但在烽火升起的时候,也一定感受到了唐军打胜仗的那种欢欣和狂喜。在烽火熊熊燃烧的火焰的映衬与烘托当中,士兵的那种昂扬向上的情绪得到了翻倍的加强和强化。在这种氛围里,即便在夕阳缓缓下坠的时候,整个画面的意境也是积极向上的,而王维的心情也在那一刻由阴暗转向了明朗。所以,“烽火”说可以说是符合事理和当时的意境的。

支持“沙尘暴”说的则是三者兼而有之。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多发地区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多发于春季,成因是这些地方植被少而且大风天气频繁。首先,“归雁入胡天”一句表明当时的季节是在春天,而沙尘暴多发于春季,此与事实相符。其二,诗句“征蓬出汉塞”中,“征蓬”(菊科,一年生草本,常生长于旷野、荒地、田边或路旁。)为被风吹起的蓬草,飘飘浮浮常无定所,常被古人用以比喻人的命运多舛际遇坎坷。王维被排斥遭贬黜,见到在呼啸如海的风中流离的蓬草,自然随景生情,自蹉自叹起来。此符合王维的心理变化,即情理。大风继续咆哮,远在“征蓬”几里之外的地方,它不断地聚集合拢,慢慢汇聚成几可吸纳一切的沙尘暴,孤行成矗直指天际,由于相隔相当的距离,在视觉错觉的作用下,远远望去确如孤烟一般寂寥。这与西天边际不断沉坠的夕阳相互映衬和融合,形成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即意境。

尽管前面两种说法即“炊烟”说和“烽火”说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并且也或多或少地符合诗人的情感和当时的意境,但在事理即事实上,却都存在与自然规律的相互违背的地方。因此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说法即“沙尘暴”说。

首先,“炊烟”在有风的情况下,即便是微风,也不可能形成“直”的情况,这是由于

柴火(在唐代时是用柴来生火的)所产生的烟是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及一些固体小颗粒(未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微小碳颗粒)组成。这些二氧化碳和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比空气大,一开始在柴火的升腾作用下会往上升,但在风的吹拂之下又很快会歪斜散开最后慢慢下沉。再者,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柴火的烟叶也不可能长久保持“直”的状态,关于这一点,笔者是有亲身体会的——笔者的童年在农村度过,柴火的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一定会在垂直上升到两三米的时候慢慢四下散开,这当然是因为柴火的烟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缘故。而两三米垂直的烟是没有办法与“落日”相互映衬的。基于这一点,“炊烟”说很难成立。

第二种说法“烽火”说,也存在与事实相左的地方。在唐代,确有“烽火”即“平安火”,据《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这也证明了“烽火”的确切存在。但“烽火”的烟与柴火的烟的组成并无太大的不同,都是由二氧化碳和微碳颗粒组成的。而且,如果要造成浓浓的黑烟,就必须使“烽火”燃烧不充分,而燃烧不充分,所产生的固体颗粒就越多,其密度也比空气更大,因而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也越短,同时也更容易四下消散。所以“烽火”的烟也不可能形成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中“直”的状态。

综上所述,王维“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沙尘暴”应该是确凿的。


相关文章

  • 阅读大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阅读大漠 于文胜 沙漠,是一部天书.每一粒沙,都是一个字符. 我向往沙漠,又惧怕沙漠. 向往沙漠,是因为那一行从漠峰上走过的驼队,驼颈上传出的铃声.惧怕沙漠,是因为漫天飞舞的沙粒,让人看不清世界,读不懂人生. 我最 ...查看


  • 大漠胡杨1
  • 大漠胡杨 --传说,大漠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 当风暴遮天盖地席卷苍穹, 淹没太阳,扫荡群星, 是谁像海潮般呼啸? 是大漠胡杨的群英! 当野火把大漠烧得通红, 鸟儿飞不过,石头也哀鸣. 是谁用牺牲的头颅铺一条生路, 是大漠胡杨萌芽 ...查看


  • 360个人图书馆[大漠书画院]一周年寄语
  • 360个人图书馆 <大漠书画院>一周年寄语 我的360个人图书馆<大漠书画院>已满一周岁了(6月14日)!在过去风雨兼程的一年中,感谢360平台全体员工及360书馆新老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热切关怀,让我在360空间找到了 ...查看


  • 试读[使至塞上]的诗意
  • 试读<使至塞上>的诗意 作者:水清宏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5年第02期 [摘要]<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对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查看


  • 大漠诗社简介
  • 大漠诗社简介 大漠诗社成立于2006年3月,现有社员150人,诗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繁荣诗词.诗歌艺术为己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与交流活动,先后出版社员作品选<大漠诗刊>10期,并有二十多首诗发表在县级诗刊& ...查看


  • 名句中的人生
  • 名句中的人生: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人世间只有正直无私.具备崇高品德的人,才能" 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达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的人生境界.唐诗中不乏豪言壮语,也有许多佳句颇能激 ...查看


  • 大漠的青春
  • 大漠的青春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都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而我们脚踏着茫茫的戈壁荒漠,用我们年轻的心谱写出属于新一代石油人的青春. --题记 馨香一瓣,彩华飘香为谁恋:掬水留香,岁月飘零何以堪:暮然,回首,青春恋痕心飘香 ...查看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摘 要]边塞诗的创作在唐代达到鼎盛,自成一家风格.掌握积累边塞诗的一些知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抓住边塞诗的意象,认识边塞诗.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范围狭窄,多是和边塞.战争有关.2.总结边塞诗的内容,领会其思想情感 ...查看


  • 围观海昏侯|远走大漠的昌邑国子民
  • 海昏国位于今鄱阳湖西岸,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世代承袭,共传四代,延续到了东汉.第一代海昏侯为刘贺,2015年,刘贺墓的考古发掘惊艳了世界-- 「围观海昏侯」话题 37,缘起台北所见居延汉简,数枚写有"昌邑国"的竹简,让 ...查看


  • [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读后感--[真正的宝藏是友谊]作文
  • <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读后感--<真正的宝藏是友谊>作文(1) 读了<老鼠记者大漠寻宝记>以后我发现,友谊才是真正的宝藏. 杰罗尼摩虽然在寻找宝藏的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总会有朋友在默默的帮助杰罗尼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