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05年第3期●企业研究
理、中介于一身,分工不明确。
按照政策普及率与优惠度排序,土地出让优惠最大、其次是税费减免,创业培训与中介发育以及融资支持排序最低,对比吕薇对北京、上海、深圳的调查结果,可断定现阶段科技园区更多靠土地优惠出让谋取发展空间,而服务配套体系建设相对不足,随着园区土地政策的整理,这方面的优惠面临挑战,完善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园区发展
●肖文海
1.落实现有政策。一些地区出台了大量的
政策文件,但落实力度不够。中部某市1995年就出台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7个文件,涉及融资税收、工商登记、信息咨询、人才培训、,1997年、1998年和20003,1998年至今该市又颁布了,规定全面细致,优惠力,,朝令夕改,反而助长了一些企业的,反观东部创新服务开展得较好的地区,所注,并在配套支持体系上下功夫,狠抓落实,政策透明度高,企业能够专心于生产经营,用于“寻租”获取更优惠政策的投机较少。因此,提高科技园区发展绩效的关键并不是争取更多优惠政策,随着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议的履行,有些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其运用空间也必然会越来越小,重要的是整合各项政策,提高政策的实际执行成效。
2.政、产、学互动。科技园区要成为真正意义的创新中心,就必须努力改善配套支持环境,在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上下功夫,通过发挥科技金融促进会、信用担保协会、各种专业研究会的中间作用,在政府、智力中心以及企业间架起桥梁。针对我国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从旧的科研所转制而来,而企业创办人员大多与原有研究院所存在人事关系,为免去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国有科研院所应该允许一定年限内离开原职的创业人员回到原来岗位重新聘任,此举不仅可鼓励创业人员放手开展工作,也可以密切他们与原有的科研院所的创新关系,有利于实现高科技产业化。
3.明晰中介定位。园区管理委员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所、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孵化器、行业协会都是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方能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当前各相关机构职能模糊、定位不明晰,生产力促进中心政府事业单位性质不突出,科技园区管委会职能庞大,分工不明确,多数创业孵化器由管委会出资入股,行业协会受制于经贸系统,行政色彩浓,甚至只是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不能成为业界、市场与政府部门沟通的中介。有鉴于此,重新定位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职能,并进行相应机构改革实有必要。
4.营造高科技文化氛围。高科技需要高文化来支持,目前一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硬件设施、自然资源、人才条件初步具备,营造科技文化、整合各种要素、激活人力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成为新时期民营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气氛营造依赖于不可编码信息的有效沟通,
这正是复制硅谷经验的困难之处。考虑到人力资本是高科技文化的天然载体,一个可行路径是大批引进国外留学人员,尤其是在国外高科技园有过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台湾新竹园与印度班加罗尔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大批留学人员的返国。我国仅移居美国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到45万之多,其中70%的人才一去不返,成为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科技园区应当在降低进入门槛、落实待遇、吸引人才回流方面拿出大举措。
5.创新服务方式,解决共性难题。针对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应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并能产生丰厚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项目给予经费补助或进行贷款贴息,对处于发展前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成长期的资本投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针对企业技术支持乏力难题,应在重点企业集团和部分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并且具备一定学科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一批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扶持企业建立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科技园区发展
摘 要:创新民营科技服务体系,应落实政策、政产学研互动、发展中介服务,营造氛围、创新方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关键词:民营科技 科技园区 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5)03-148-02一、民营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现状
施、税费减免、1.土地出让。,4万元每亩,最高为10万元每亩,8000,所有园区都出台了投资额达到一定数目可减免土地出让费的规定,园区级别越高,可减免土地出让费的最低投资额就越高,少数县级政府设立的科技园区已名不符实,入园企业多为“五小”,土地近于白送。调查的13个科技园区中,只有一个园区的土地政策没有超出国土资源部的优惠范围,这说明各地优惠出让土地吸引投资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2.税费减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决定,财政部与税务总局曾联合发文,对增值税、所得税与营业税优惠范围作了规定。但在优惠支持下,一些本来并不符合科技部制订的高科技标准的企业也混杂于期中,套取优惠待遇;而科技注册难以把关,地方出于发展政绩需要,对一些本来不符合优惠范围的企业也注册为高科技企业。对于一些不能享受国家规定优惠政策的科技型企业,各地也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确定资助范围,并在所得税上相应出台了“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在抽样调查的126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中,近两年平均纳税额约10万元,对比同类注册资金规模的非科技型企业,表明民营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已落实到位(约为同类规模企业的50%)。
3.配套设施。多数科技园区在城乡结合部展开规划,为促进交通环境与基础设施改善,园区采用以土地换道路的操作手法,将一定数量的园区用地免费出让给开发商,而开发商则保证投资修好一定数目的道路,以此节省政府资金投入。近年南昌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投入不到10亿元,而城市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靠的全是土地经营。为促进通水、通电、通气、通邮,园区组织者多与地方城建合作,而公交车大多在园区核心区一开始建设就得到开通,促进周边土地升值。
4.投资融资。近年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民营科技企业也不例外,虽然多次发布文件,要求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但企业从外部银行获得的贷款仍然有限,在各种融资方式中,企业利用最多的是个人股权投资、企业间借款和银行短期贷款,而企业偏爱的企业债券、风险投资上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的使用率更低。多数企业力图申报当地的创业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能获支持者寥寥。
5.创业培训。近年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组织颇有成效,而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辅导则显不足,问卷中有半数以上创业者与高层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创业辅导,这一比例在县级科技园区为80%,多数调查者表示创业前咨询过专家,但多数企业创办者搞技术出身,对相关政策了解显然尚付阙如,有关科技计划与资助的申报无从了解。
6.科技中介。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多数地区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官办色彩浓厚,调查了解的两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其职能定位尚不明确,而园区中介发育也不明显,由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组建的开发研究机构不多,管委会集开发、管
—148—
《经济师》2005年第3期 ●企业研究
浅析矿山企业的发展模式及其选择
●杨贺盈 李 昕 杨 玲
摘 要: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企业粗放经营模式下的资源、经济、环境发展不相适应给矿山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同行企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文章构建了适合我国矿山企业积极应对挑战,持续发展的几种发展模式,以期能对我国矿山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有所帮助。
关键词:矿山企业 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1004-03--02
一、国外著名矿山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国外著名资源型企业大多都是先由矿山采选业或冶炼业起步,即在企业发展前期,大多采取以某一种资源产品的生产为对象的专业化经营。经多年的发展,逐步向上、下游延伸,然后再向多种经营发展,直至壮大成为有相当大经营规模和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其发展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根据行业的特点、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资源格局的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的。
1.相关多元化模式。相关多元化模式是指矿山企业通过利用生产技术、原材料、生存设备的类似性,寻求与现有矿产品在技术上和市场营销上有最佳协同效果的新产品的经营模式。不相关的多元化经营或混合兼并会导致许多企业兼并后低效运作,经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益。以世界最大的黄金矿业公司纽蒙特矿业公司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混合兼并急剧减少之时,并购开始转向与本行业相关的行业,及时总结了多元化经营战略面临的各方挑战,主动放弃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竞争对手过强的项目,内部进行有效的剥离,集中力量发展核心竞争优势———从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改变了作为一个跨国集团公司极度多元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的规模而不经济。由于公司加强了资源勘、探、采的定位,明确了目标市场,公司的核心金矿得到发展,产生了规模效益;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矿业(铜矿等)的稳定延伸,在保证核心支柱产业迅速增长的同时,发展了替
代资源和相关辅助产业。
2.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是指矿山企业依靠矿区资源,发展矿区探、采、冶的同时,适时发展后续加工工业,在行业内或其原行业的产、供、销售额的机会,市场运作,,,张、兼并、收购等方式,不断将企业的剩余能力进行市场转移,从而使企业的核心能力有了质的变化,脱离了原有市场存在的有碍企业发展的潜在缺陷和经营风险。同时,为了保证企业参与黄金生产产业链的各方“主体赢利”,按照企业经营目示,安格鲁公司的选择是以矿产资源的探、采、冶和黄金饰品的产业链延伸为核心的多元化模式,通过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有力结合,结合黄金饰品的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市场营销达到了企业发展的巅峰。
二、当前我国矿山企业的特点
由于企业的生产对象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矿山企业的生命周期。我国矿山资源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20年。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可避免地经历勘探(此环节目前可通过购买采矿权取得)、开发、衰老、报废这一自然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的矿山企业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源产地,大多数企业处于偏远落后的农村甚至于荒山、沙漠中“,一矿一社会”,企业缺乏相应的区域发展观念和行业战略指导,造成企业的经营观念严重滞后,制约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保持及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资源型行业过于强调企业的劳动密集性,忽视了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导致了我国矿山企业粗放的经营模式。在我国,中小型矿山企业占整个矿山企业的99%以上,极度缺乏大型跨国矿业公司。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矿山的采选回收率有色金属为60%、非金属矿为20%~60%,铁矿约为60%,煤矿平均为30%,与发达国家的80%~85%相比,差距很大。同时,由于我国矿山企业作为工业产业,一方面,长期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经营观念没有完全放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税赋过重(增值税和资源税),致使,不能运用更多的资金投,普遍竞争力不强。,企业的进入,经营、管理受诸多因,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投融资等面临多重风险。相当一部分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经营范围狭窄,产品单一,社会负担沉重,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我国矿山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从矿山自身的特点分析,随着企业的成长,资源储量在迅速减少,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行业勘察扩充资源储量和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寻找替代产业。从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点分析,企业对市场的波动除了被动地接受之外,要注重从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深挖内在潜力,要勇于去主动地挑战市场、影响市场。从矿山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分析,入世后近期虽然不可能造成强大冲击,但长远看来,加入WTO后,在资源全球化和共同遵守的国际经济准则下,我国矿山企业原有的行业结构不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差、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等都充分暴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相当弱。分析国外先进黄金矿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虽然矿山企业以其产品的无差别性区别于其它行业,对于那些生产差别产品的一般行业沿着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降低成本、发展生产规模的一般战略模式是不适用于矿山企业整个发展过程的。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竞争机制和资源产业的高风险性使得进入该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技术方面的壁垒,而资源产业的升级体现为形成更高专业化层次的规模经济。因此,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妥善处理资金、技术和规模发展之间的矛盾,构建、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综合矿山企业的特征,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以
资源结构开发为导向、重视产业结构开发的协调、强化技术结构开发的目的性和前瞻性,
与自身组织结构和发展规模相配套适应的科研开发机构,并与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中心;针对企业信息不灵、流通渠道不畅的难题,应组建多功能的综合性中介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成果评估和高科技产品孵化等系列服务,通过高交会、博览会、信息发布会,畅通高科技产品流通渠道。
[本文系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政策(2003DGQ3D114)阶段性成果]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吕薇.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责编:吕尚)
—149—
《经济师》2005年第3期●企业研究
理、中介于一身,分工不明确。
按照政策普及率与优惠度排序,土地出让优惠最大、其次是税费减免,创业培训与中介发育以及融资支持排序最低,对比吕薇对北京、上海、深圳的调查结果,可断定现阶段科技园区更多靠土地优惠出让谋取发展空间,而服务配套体系建设相对不足,随着园区土地政策的整理,这方面的优惠面临挑战,完善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园区发展
●肖文海
1.落实现有政策。一些地区出台了大量的
政策文件,但落实力度不够。中部某市1995年就出台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7个文件,涉及融资税收、工商登记、信息咨询、人才培训、,1997年、1998年和20003,1998年至今该市又颁布了,规定全面细致,优惠力,,朝令夕改,反而助长了一些企业的,反观东部创新服务开展得较好的地区,所注,并在配套支持体系上下功夫,狠抓落实,政策透明度高,企业能够专心于生产经营,用于“寻租”获取更优惠政策的投机较少。因此,提高科技园区发展绩效的关键并不是争取更多优惠政策,随着我国对世界贸易组织各项协议的履行,有些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其运用空间也必然会越来越小,重要的是整合各项政策,提高政策的实际执行成效。
2.政、产、学互动。科技园区要成为真正意义的创新中心,就必须努力改善配套支持环境,在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上下功夫,通过发挥科技金融促进会、信用担保协会、各种专业研究会的中间作用,在政府、智力中心以及企业间架起桥梁。针对我国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从旧的科研所转制而来,而企业创办人员大多与原有研究院所存在人事关系,为免去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国有科研院所应该允许一定年限内离开原职的创业人员回到原来岗位重新聘任,此举不仅可鼓励创业人员放手开展工作,也可以密切他们与原有的科研院所的创新关系,有利于实现高科技产业化。
3.明晰中介定位。园区管理委员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所、风险投资公司、创业孵化器、行业协会都是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方能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当前各相关机构职能模糊、定位不明晰,生产力促进中心政府事业单位性质不突出,科技园区管委会职能庞大,分工不明确,多数创业孵化器由管委会出资入股,行业协会受制于经贸系统,行政色彩浓,甚至只是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不能成为业界、市场与政府部门沟通的中介。有鉴于此,重新定位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职能,并进行相应机构改革实有必要。
4.营造高科技文化氛围。高科技需要高文化来支持,目前一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硬件设施、自然资源、人才条件初步具备,营造科技文化、整合各种要素、激活人力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成为新时期民营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气氛营造依赖于不可编码信息的有效沟通,
这正是复制硅谷经验的困难之处。考虑到人力资本是高科技文化的天然载体,一个可行路径是大批引进国外留学人员,尤其是在国外高科技园有过工作经验的留学人员。台湾新竹园与印度班加罗尔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大批留学人员的返国。我国仅移居美国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到45万之多,其中70%的人才一去不返,成为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科技园区应当在降低进入门槛、落实待遇、吸引人才回流方面拿出大举措。
5.创新服务方式,解决共性难题。针对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应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并能产生丰厚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项目给予经费补助或进行贷款贴息,对处于发展前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成长期的资本投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针对企业技术支持乏力难题,应在重点企业集团和部分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并且具备一定学科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一批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扶持企业建立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科技园区发展
摘 要:创新民营科技服务体系,应落实政策、政产学研互动、发展中介服务,营造氛围、创新方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关键词:民营科技 科技园区 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5)03-148-02一、民营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现状
施、税费减免、1.土地出让。,4万元每亩,最高为10万元每亩,8000,所有园区都出台了投资额达到一定数目可减免土地出让费的规定,园区级别越高,可减免土地出让费的最低投资额就越高,少数县级政府设立的科技园区已名不符实,入园企业多为“五小”,土地近于白送。调查的13个科技园区中,只有一个园区的土地政策没有超出国土资源部的优惠范围,这说明各地优惠出让土地吸引投资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2.税费减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决定,财政部与税务总局曾联合发文,对增值税、所得税与营业税优惠范围作了规定。但在优惠支持下,一些本来并不符合科技部制订的高科技标准的企业也混杂于期中,套取优惠待遇;而科技注册难以把关,地方出于发展政绩需要,对一些本来不符合优惠范围的企业也注册为高科技企业。对于一些不能享受国家规定优惠政策的科技型企业,各地也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确定资助范围,并在所得税上相应出台了“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在抽样调查的126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中,近两年平均纳税额约10万元,对比同类注册资金规模的非科技型企业,表明民营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已落实到位(约为同类规模企业的50%)。
3.配套设施。多数科技园区在城乡结合部展开规划,为促进交通环境与基础设施改善,园区采用以土地换道路的操作手法,将一定数量的园区用地免费出让给开发商,而开发商则保证投资修好一定数目的道路,以此节省政府资金投入。近年南昌基础设施建设平均投入不到10亿元,而城市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靠的全是土地经营。为促进通水、通电、通气、通邮,园区组织者多与地方城建合作,而公交车大多在园区核心区一开始建设就得到开通,促进周边土地升值。
4.投资融资。近年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民营科技企业也不例外,虽然多次发布文件,要求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但企业从外部银行获得的贷款仍然有限,在各种融资方式中,企业利用最多的是个人股权投资、企业间借款和银行短期贷款,而企业偏爱的企业债券、风险投资上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的使用率更低。多数企业力图申报当地的创业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能获支持者寥寥。
5.创业培训。近年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组织颇有成效,而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辅导则显不足,问卷中有半数以上创业者与高层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创业辅导,这一比例在县级科技园区为80%,多数调查者表示创业前咨询过专家,但多数企业创办者搞技术出身,对相关政策了解显然尚付阙如,有关科技计划与资助的申报无从了解。
6.科技中介。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多数地区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官办色彩浓厚,调查了解的两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其职能定位尚不明确,而园区中介发育也不明显,由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组建的开发研究机构不多,管委会集开发、管
—148—
《经济师》2005年第3期 ●企业研究
浅析矿山企业的发展模式及其选择
●杨贺盈 李 昕 杨 玲
摘 要: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企业粗放经营模式下的资源、经济、环境发展不相适应给矿山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同行企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文章构建了适合我国矿山企业积极应对挑战,持续发展的几种发展模式,以期能对我国矿山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有所帮助。
关键词:矿山企业 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1004-03--02
一、国外著名矿山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国外著名资源型企业大多都是先由矿山采选业或冶炼业起步,即在企业发展前期,大多采取以某一种资源产品的生产为对象的专业化经营。经多年的发展,逐步向上、下游延伸,然后再向多种经营发展,直至壮大成为有相当大经营规模和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其发展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根据行业的特点、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资源格局的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的。
1.相关多元化模式。相关多元化模式是指矿山企业通过利用生产技术、原材料、生存设备的类似性,寻求与现有矿产品在技术上和市场营销上有最佳协同效果的新产品的经营模式。不相关的多元化经营或混合兼并会导致许多企业兼并后低效运作,经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益。以世界最大的黄金矿业公司纽蒙特矿业公司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混合兼并急剧减少之时,并购开始转向与本行业相关的行业,及时总结了多元化经营战略面临的各方挑战,主动放弃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竞争对手过强的项目,内部进行有效的剥离,集中力量发展核心竞争优势———从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改变了作为一个跨国集团公司极度多元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的规模而不经济。由于公司加强了资源勘、探、采的定位,明确了目标市场,公司的核心金矿得到发展,产生了规模效益;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矿业(铜矿等)的稳定延伸,在保证核心支柱产业迅速增长的同时,发展了替
代资源和相关辅助产业。
2.一体化模式。一体化模式是指矿山企业依靠矿区资源,发展矿区探、采、冶的同时,适时发展后续加工工业,在行业内或其原行业的产、供、销售额的机会,市场运作,,,张、兼并、收购等方式,不断将企业的剩余能力进行市场转移,从而使企业的核心能力有了质的变化,脱离了原有市场存在的有碍企业发展的潜在缺陷和经营风险。同时,为了保证企业参与黄金生产产业链的各方“主体赢利”,按照企业经营目示,安格鲁公司的选择是以矿产资源的探、采、冶和黄金饰品的产业链延伸为核心的多元化模式,通过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有力结合,结合黄金饰品的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市场营销达到了企业发展的巅峰。
二、当前我国矿山企业的特点
由于企业的生产对象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矿山企业的生命周期。我国矿山资源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20年。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可避免地经历勘探(此环节目前可通过购买采矿权取得)、开发、衰老、报废这一自然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的矿山企业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源产地,大多数企业处于偏远落后的农村甚至于荒山、沙漠中“,一矿一社会”,企业缺乏相应的区域发展观念和行业战略指导,造成企业的经营观念严重滞后,制约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保持及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资源型行业过于强调企业的劳动密集性,忽视了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导致了我国矿山企业粗放的经营模式。在我国,中小型矿山企业占整个矿山企业的99%以上,极度缺乏大型跨国矿业公司。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矿山的采选回收率有色金属为60%、非金属矿为20%~60%,铁矿约为60%,煤矿平均为30%,与发达国家的80%~85%相比,差距很大。同时,由于我国矿山企业作为工业产业,一方面,长期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经营观念没有完全放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税赋过重(增值税和资源税),致使,不能运用更多的资金投,普遍竞争力不强。,企业的进入,经营、管理受诸多因,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投融资等面临多重风险。相当一部分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经营范围狭窄,产品单一,社会负担沉重,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我国矿山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从矿山自身的特点分析,随着企业的成长,资源储量在迅速减少,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行业勘察扩充资源储量和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寻找替代产业。从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点分析,企业对市场的波动除了被动地接受之外,要注重从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深挖内在潜力,要勇于去主动地挑战市场、影响市场。从矿山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分析,入世后近期虽然不可能造成强大冲击,但长远看来,加入WTO后,在资源全球化和共同遵守的国际经济准则下,我国矿山企业原有的行业结构不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差、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等都充分暴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相当弱。分析国外先进黄金矿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虽然矿山企业以其产品的无差别性区别于其它行业,对于那些生产差别产品的一般行业沿着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降低成本、发展生产规模的一般战略模式是不适用于矿山企业整个发展过程的。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竞争机制和资源产业的高风险性使得进入该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技术方面的壁垒,而资源产业的升级体现为形成更高专业化层次的规模经济。因此,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妥善处理资金、技术和规模发展之间的矛盾,构建、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综合矿山企业的特征,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以
资源结构开发为导向、重视产业结构开发的协调、强化技术结构开发的目的性和前瞻性,
与自身组织结构和发展规模相配套适应的科研开发机构,并与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中心;针对企业信息不灵、流通渠道不畅的难题,应组建多功能的综合性中介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成果评估和高科技产品孵化等系列服务,通过高交会、博览会、信息发布会,畅通高科技产品流通渠道。
[本文系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政策(2003DGQ3D114)阶段性成果]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吕薇.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责编:吕尚)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