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建筑改造设计案例解析

  [摘 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运用PDCA循环理论,“掌握业主需求”、“资料收集及复核”、“周边建筑协调处理”、“结构复核及选定”、“反馈式设计补充”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被确定为是可行的,为以后改建类项目提供一种设计思路方法。   [关键词]PDCA 旧建筑 改造 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64-01   1 工程概况   本改造工程位于杭州市,其四周情况描述如下:东侧隔了道围墙后为中学操场,南侧和一层西侧为场地路面,北侧相邻的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两层砖混结构,一楼为后勤办公楼和厨房,二楼现为职工食堂。西侧4.200高层处紧贴的为连接3号楼和食堂的单层钢连廊通道。本改造建筑为层高6.2m的单层锅炉房,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框架结构,现已废弃。业主为了增加食堂用餐区域,拟对废弃的锅炉房进行改建,改建后功能分布为:一层为后勤办公用房,二层新增食堂包厢四间。要求每个房间均带卫生间,并与原连廊和职工食堂连通。改建项目总的建筑面积约为500m2。   2 计划阶段(P)   2.1 现状调查   项目周围场地条件较为复杂,场地狭小,施工干扰大,项目东侧隔了一道围墙后为中学操场;南侧和一层西侧为汽车通道;西侧4.200高层处为紧贴的架空单层钢连廊,是职工食堂通往项目西南侧办公楼的主要通道;北侧为两层砖混结构,一楼为后勤办公楼和厨房,二楼现为单位职工食堂,标高4.200m,局部4.800m;屋面标高8.600m。现场不具备现场浇筑的场地。改建的废弃锅炉房,为层高6.2m单层框架结构,基础为柱下条形基础。已有建筑的施工图没有电子存档,且原始资料不全,给我们现在设计造成一定难度。   2.2 设定目标   (如表1)   2.3 分析原因   运用TQC理论和方法,采用逐条举例再分析再解决的方法,让条理更加清晰,分析有如下几条原因:   序号末端因素[要因确认](是否要因)   1、业主对改造后建筑的功能需求[相对独立的新建就餐区域与已有食堂的功能衔接问题,建筑立面是否与周边环境相统一,施工进度快、周边建筑使用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是)   2、与周边建筑协调关系的处理[与周围建筑的标高不一致,原有建筑保留大包厢标高4.800,其余建筑标高为4.200;厨房与用餐区域的交通关系;外立面的色调、房间的采光及通风、屋面排水等。](是)   3、对原有建筑物资料的收集情况[原有建筑的图纸资料不全,且实际尺寸与图纸有偏差。](是)   4、建筑设计考虑建筑功能布置合理性[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结合业主需求及所采用的结构类型,对改造后的建筑功能应考虑使用功能上的采光、通风、及排水等问题。](否)   5、原结构设计复核及改建结构类型选择[原有锅炉房结构与相连食堂的结构体系不同,锅炉房为框架结构,而相邻的食堂为砖混结构,周边施工环境受限,选择结构体系很关键。](是)   3 制定对策、实施阶段(D)   3.1实施一:及时与业主沟通,掌握业主需求。[2014年4月15日完成]   1、当方案第一时间接到任务时候,首先了解业主的需求,并结合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然后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及相关资料做出方案图让业主确认。   2、在方案阶段及时主动与业主保持沟通,尽可能避免在施工图时发生大的修改调整。   3.2 实施二:勘察目前改建建筑物,收集改造建筑的原始资料,现场勘探并复核建筑尺寸及标高等信息。[2014年4月20日完成]   1、组织设计人员现场勘察改建锅炉房的尺寸信息及周围环境。   2、建筑及结构主设人翻查原编录资料,复核原图纸信息。   3.3 实施三:与周边建筑协调关系的处理,减少改建项目前后功能变化引起的荷载差异。[2014年4月20日完成]   1、改造区域的东面、南面无建筑相连,选用钢结构幕墙,解决房间采光、通风等要求。   2、 东侧增设通道解决一楼厨房和食堂包厢的交通问题,保证新增包厢的独立性。   3、改建项目选用加层钢结构体系,屋面采用100mm夹芯彩钢板屋面,大大减少荷载。   3.4实施四:原有结构计算复核,确定该方案的可行性。[2014年4月25日完成]   1、结构人员根据建筑布置图建模复算原有构件及基础,复算结果原有框架梁、柱和基础可以满足改建后承载力要求。   2、改建项目选用加层钢框架体系,楼面采用压型楼板,屋面采用非上人压型钢板。   3、包厢内分割墙轻钢龙骨分割板,外墙采用钢结构幕墙。   3.5 实施五:设计优化及评审。[2014年5月1日完成]   1、考虑原有结构的承载力及层高,改造后的建筑均采用轻型材料,二层楼面120mm压型钢板+15mm厚实木复合地板面层,屋面采用100mm夹芯彩钢板屋面,外墙为了美观及功能采光需要采用玻璃幕墙结构,屋顶处也在夹芯彩钢板上铺了一层油毡瓦面。   2、减小西侧钢连廊宽度,由3.8m减小为2.4m,在腾出的1.2m包厢内走廊上部,采用钢柱上外挑20cm的内檐沟,用于排放钢连廊屋面雨水。   3.6 实施六:反馈式设计补充:隐蔽工程、施工过程处理。[2014年6月30日完成]   1、通过收集原有建筑的相关资料,结合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设备情况,选用钢框架结构,楼面采用压型钢板,檐沟采用内檐沟,内分隔墙采用轻钢龙骨隔板,外墙采用玻璃幕墙。   2、外走廊处理采用钢结构外挑,内支撑点固定在原有砌体墙上和框架梁上,本次做法还在支撑点处增加了一道H250x125x6x9热轧H型钢斜撑,增加悬挑结构刚度及整体稳定性。   3、在现场有2个外落钢柱基础由于地下1米处有管道布置,采用桥架形式避开管道做基础。   4.检查阶段(C)   1)针对原有建筑周边实际情况,我小组提出针对不同建筑结构体系连接互通,建筑功能改变,保留已有建筑的基础上,加层改建废弃锅炉房,采用现场勘察、优化调整、及时处理的方法,满足了业主的各项需求。根据我方提供的建筑及钢结构施工图,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单位要求进行施工,满足设计预期工期要求,达到了建筑功能合理、结构安全、造价经济、按时完工的预定的活动目标。   2)经现场观测检查,其基础沉降、钢结构焊接等施工做法均满足规范要求。   5.总结阶段(A)   通过本次对改建项目实施步骤的分析,对于刚拿到手的改建项目,需对原有建筑的建筑功能、结构类型、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设计、业主、施工、监理等各方的多角度分析,才能取得符合实际情况的建筑方案。   结合工程实践,通过PDCA循环理论,采用“掌握业主需求”、“资料收集及复核”、“周边建筑协调处理”、“结构复核及选定”、“反馈式设计补充”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被确定为是可行的,并保证了工程建设按预定工期施工有序推进,为类似改建项目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果。

  [摘 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运用PDCA循环理论,“掌握业主需求”、“资料收集及复核”、“周边建筑协调处理”、“结构复核及选定”、“反馈式设计补充”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被确定为是可行的,为以后改建类项目提供一种设计思路方法。   [关键词]PDCA 旧建筑 改造 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164-01   1 工程概况   本改造工程位于杭州市,其四周情况描述如下:东侧隔了道围墙后为中学操场,南侧和一层西侧为场地路面,北侧相邻的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两层砖混结构,一楼为后勤办公楼和厨房,二楼现为职工食堂。西侧4.200高层处紧贴的为连接3号楼和食堂的单层钢连廊通道。本改造建筑为层高6.2m的单层锅炉房,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框架结构,现已废弃。业主为了增加食堂用餐区域,拟对废弃的锅炉房进行改建,改建后功能分布为:一层为后勤办公用房,二层新增食堂包厢四间。要求每个房间均带卫生间,并与原连廊和职工食堂连通。改建项目总的建筑面积约为500m2。   2 计划阶段(P)   2.1 现状调查   项目周围场地条件较为复杂,场地狭小,施工干扰大,项目东侧隔了一道围墙后为中学操场;南侧和一层西侧为汽车通道;西侧4.200高层处为紧贴的架空单层钢连廊,是职工食堂通往项目西南侧办公楼的主要通道;北侧为两层砖混结构,一楼为后勤办公楼和厨房,二楼现为单位职工食堂,标高4.200m,局部4.800m;屋面标高8.600m。现场不具备现场浇筑的场地。改建的废弃锅炉房,为层高6.2m单层框架结构,基础为柱下条形基础。已有建筑的施工图没有电子存档,且原始资料不全,给我们现在设计造成一定难度。   2.2 设定目标   (如表1)   2.3 分析原因   运用TQC理论和方法,采用逐条举例再分析再解决的方法,让条理更加清晰,分析有如下几条原因:   序号末端因素[要因确认](是否要因)   1、业主对改造后建筑的功能需求[相对独立的新建就餐区域与已有食堂的功能衔接问题,建筑立面是否与周边环境相统一,施工进度快、周边建筑使用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是)   2、与周边建筑协调关系的处理[与周围建筑的标高不一致,原有建筑保留大包厢标高4.800,其余建筑标高为4.200;厨房与用餐区域的交通关系;外立面的色调、房间的采光及通风、屋面排水等。](是)   3、对原有建筑物资料的收集情况[原有建筑的图纸资料不全,且实际尺寸与图纸有偏差。](是)   4、建筑设计考虑建筑功能布置合理性[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结合业主需求及所采用的结构类型,对改造后的建筑功能应考虑使用功能上的采光、通风、及排水等问题。](否)   5、原结构设计复核及改建结构类型选择[原有锅炉房结构与相连食堂的结构体系不同,锅炉房为框架结构,而相邻的食堂为砖混结构,周边施工环境受限,选择结构体系很关键。](是)   3 制定对策、实施阶段(D)   3.1实施一:及时与业主沟通,掌握业主需求。[2014年4月15日完成]   1、当方案第一时间接到任务时候,首先了解业主的需求,并结合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然后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及相关资料做出方案图让业主确认。   2、在方案阶段及时主动与业主保持沟通,尽可能避免在施工图时发生大的修改调整。   3.2 实施二:勘察目前改建建筑物,收集改造建筑的原始资料,现场勘探并复核建筑尺寸及标高等信息。[2014年4月20日完成]   1、组织设计人员现场勘察改建锅炉房的尺寸信息及周围环境。   2、建筑及结构主设人翻查原编录资料,复核原图纸信息。   3.3 实施三:与周边建筑协调关系的处理,减少改建项目前后功能变化引起的荷载差异。[2014年4月20日完成]   1、改造区域的东面、南面无建筑相连,选用钢结构幕墙,解决房间采光、通风等要求。   2、 东侧增设通道解决一楼厨房和食堂包厢的交通问题,保证新增包厢的独立性。   3、改建项目选用加层钢结构体系,屋面采用100mm夹芯彩钢板屋面,大大减少荷载。   3.4实施四:原有结构计算复核,确定该方案的可行性。[2014年4月25日完成]   1、结构人员根据建筑布置图建模复算原有构件及基础,复算结果原有框架梁、柱和基础可以满足改建后承载力要求。   2、改建项目选用加层钢框架体系,楼面采用压型楼板,屋面采用非上人压型钢板。   3、包厢内分割墙轻钢龙骨分割板,外墙采用钢结构幕墙。   3.5 实施五:设计优化及评审。[2014年5月1日完成]   1、考虑原有结构的承载力及层高,改造后的建筑均采用轻型材料,二层楼面120mm压型钢板+15mm厚实木复合地板面层,屋面采用100mm夹芯彩钢板屋面,外墙为了美观及功能采光需要采用玻璃幕墙结构,屋顶处也在夹芯彩钢板上铺了一层油毡瓦面。   2、减小西侧钢连廊宽度,由3.8m减小为2.4m,在腾出的1.2m包厢内走廊上部,采用钢柱上外挑20cm的内檐沟,用于排放钢连廊屋面雨水。   3.6 实施六:反馈式设计补充:隐蔽工程、施工过程处理。[2014年6月30日完成]   1、通过收集原有建筑的相关资料,结合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设备情况,选用钢框架结构,楼面采用压型钢板,檐沟采用内檐沟,内分隔墙采用轻钢龙骨隔板,外墙采用玻璃幕墙。   2、外走廊处理采用钢结构外挑,内支撑点固定在原有砌体墙上和框架梁上,本次做法还在支撑点处增加了一道H250x125x6x9热轧H型钢斜撑,增加悬挑结构刚度及整体稳定性。   3、在现场有2个外落钢柱基础由于地下1米处有管道布置,采用桥架形式避开管道做基础。   4.检查阶段(C)   1)针对原有建筑周边实际情况,我小组提出针对不同建筑结构体系连接互通,建筑功能改变,保留已有建筑的基础上,加层改建废弃锅炉房,采用现场勘察、优化调整、及时处理的方法,满足了业主的各项需求。根据我方提供的建筑及钢结构施工图,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单位要求进行施工,满足设计预期工期要求,达到了建筑功能合理、结构安全、造价经济、按时完工的预定的活动目标。   2)经现场观测检查,其基础沉降、钢结构焊接等施工做法均满足规范要求。   5.总结阶段(A)   通过本次对改建项目实施步骤的分析,对于刚拿到手的改建项目,需对原有建筑的建筑功能、结构类型、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设计、业主、施工、监理等各方的多角度分析,才能取得符合实际情况的建筑方案。   结合工程实践,通过PDCA循环理论,采用“掌握业主需求”、“资料收集及复核”、“周边建筑协调处理”、“结构复核及选定”、“反馈式设计补充”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被确定为是可行的,并保证了工程建设按预定工期施工有序推进,为类似改建项目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果。


相关文章

  • 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_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解析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 --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解析 卫东风 孙 毓(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奥塞车站成功改造成 ...查看


  • 2015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
  • 2015消防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 第 1题:案例分析(本题20分) 某电厂调度楼共6层,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每个总线回路最大负载能力为256个报警点,每层有70个报警点,共分2 ...查看


  •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补充资料
  • |安全工程学院 全国一级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补充资料 (内部资料,严禁复制) 环球优路教育·教学教研中心 二零一五年二月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补充资料 案例分析1 某商业综合体规划总建筑面积4 ...查看


  • 2016一级建造师真题(含解析)
  • 2016一级建造师真题(含解析) 2016年一级建造师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 打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http://url.cn/kA0To3 (选中链接后点击"打开链接&q ...查看


  • 二级建造师机电专业真题
  •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2009年<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真题考试时间:18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单选题(共20分)多选题(共20分)案例分析题(共80分)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 ...查看


  • 近十年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研究综述
  • 第31卷第6期 2011年12月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Vol. 31. No. 6Dec. 2011 近十年我国历史地段保护研究综述 胡超文 (1.东北大学 2.惠州学院 摘 ...查看


  • 休闲观光农庄六大开发模式和经典案例
  • 休闲观光农庄六大开发模式和经典案例 一.景观休闲型 以赏花经济为主导,以特色节庆为引领的开发模式.该模式旅游发展 的重点: 1.规模取胜,通常大面积的同类或多种花卉,形成视觉冲击: 2.景观塑形,通过地形设计.人造花卉雕塑.花卉人文景观等优 ...查看


  • 2011-2012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11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机电程管理与实务机电程管理与实务>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输电线路勘察定位时,要确定( ) ...查看


  • 国外废弃地景观改造的多元解析
  • 国外废弃地景观改造的多元解析 □ 张健健 [摘 要]世界范围的经济转型给当代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废弃场地,包括废弃的工厂.垃圾场.军事基地.滨水区等.这些场地往往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对于城市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城市对于废弃地的改造有比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