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研究
浅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承德市双滦区教育体育局
关秀峰
摘要: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构成了我国会计体系中的两大类。企业会计,是以核算资本金的循环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适用于我国所有的企业单位;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其所属行政单位和各级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财政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促进国家财政收支任务圆满实现的财政管理活动。
关键词:预算会计特点企业会计区别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会计。与企业会计比
较,预算会计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财政性”的特点。“公共性”是预算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属于政府和公共部门,以实现公共职能为目的,以公共资产为核算对象,以公共实务为核算依据,以公共业务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非营利性”是指预算会计主体不以营利为目的;“财政性”是指单位预算会计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一定的资金领拨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预算会计在国家政权和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则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有些分配在短期内无法体现现实效益,但从长期看,却效益很好;有的项目的效益不能从自身得以体现,而是通过别的项目体现出来,因而预算会计的投资效益又有间接性。预算会计投资的目的是以社会效益为主是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又一特征。
▲▲二、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相比,由于核算对象、任务及业务性质等的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具体来说: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企业会计则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核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在内容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预算会计中,我们长期习惯于收入、支出和结存三个要素,这主要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财政全部包揽,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1998年开始执行的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财政部提出了五大会计要素理论,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或: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比如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于投资基金对应;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一般不实施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属于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
(5)预算会计组织关系明确,系统性强。由于预算会计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国家预算又是全国统一的预算。所以,我国的预算会计形成了一个亿核算资金为主要内容的全国集中统一的核算网络和管理体系。这种组织关系不仅系统性强,而且组织关系相当明确。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纵向可分为从中央到乡镇五级;每一级政府财政从预算会计都有所属的一、二、三级行政单位会计和同级事业单位会计。这种纵向的上下级之间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同级财政与部门之间是横向的指导与接受指导的关系。上级单位不仅核算、反映和监督本单位资金活动,还反映和监督包括下属单位在内的全系统资金活动。这与企业会计上下级之间基本不存在从属关系,具有独立性的特点恰恰相反。
▲▲一、预算会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在会计制度上具有以下特征
1、不设利润科目,而设结余科目。利润既可看作企业当年收
入与成本费用相抵而形成的结余,同时也可看作资本的报酬,但是结余仅仅表明行政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的结果,不是资本的报酬;企业会计中利润表明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是资本的报酬形式,而行政事业单位的结余只表明了收支的对比情况。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的结余并不是表明其财务状况就好,把结余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的,甚至作为考核预算单位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不合理的。
2、预算会计以资金核算为中心设置会计科目体系。具体说就是以收入和支出为中心建立的科目体系。这一点与以财产核算为中心建立会计科目体系的企业会计不同。
3、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在会计核算中,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两个重要的原则。其本质上就是会计如何处理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而预算会计则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核算,但对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的经营性收支业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
4、预算会计投资目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具有宏观性和间接性。
企业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资本金的循环其主要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性和微观性。而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财政资金的活动,其投资的主要目标是从财力上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投资的结果,在预算会计核算上体现为大量反映“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因为预算会计投资是为了国家的宏观政策,所以国家财政资金的每项收支,都涉及到社会生产各环节,影响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关系,这一切都决定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宏观性。预算会计投资的目的主要是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有些项目从微观看效果不佳,但从宏观,
财会研究
浅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承德市双滦区教育体育局
关秀峰
摘要: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构成了我国会计体系中的两大类。企业会计,是以核算资本金的循环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适用于我国所有的企业单位;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其所属行政单位和各级事业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财政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促进国家财政收支任务圆满实现的财政管理活动。
关键词:预算会计特点企业会计区别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会计。与企业会计比
较,预算会计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财政性”的特点。“公共性”是预算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属于政府和公共部门,以实现公共职能为目的,以公共资产为核算对象,以公共实务为核算依据,以公共业务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非营利性”是指预算会计主体不以营利为目的;“财政性”是指单位预算会计与国家财政之间存在一定的资金领拨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预算会计在国家政权和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则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有些分配在短期内无法体现现实效益,但从长期看,却效益很好;有的项目的效益不能从自身得以体现,而是通过别的项目体现出来,因而预算会计的投资效益又有间接性。预算会计投资的目的是以社会效益为主是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又一特征。
▲▲二、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相比,由于核算对象、任务及业务性质等的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具体来说: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企业会计则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核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在内容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预算会计中,我们长期习惯于收入、支出和结存三个要素,这主要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财政全部包揽,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1998年开始执行的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财政部提出了五大会计要素理论,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或: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企业会计的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比如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于投资基金对应;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一般不实施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属于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
(5)预算会计组织关系明确,系统性强。由于预算会计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国家预算又是全国统一的预算。所以,我国的预算会计形成了一个亿核算资金为主要内容的全国集中统一的核算网络和管理体系。这种组织关系不仅系统性强,而且组织关系相当明确。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纵向可分为从中央到乡镇五级;每一级政府财政从预算会计都有所属的一、二、三级行政单位会计和同级事业单位会计。这种纵向的上下级之间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同级财政与部门之间是横向的指导与接受指导的关系。上级单位不仅核算、反映和监督本单位资金活动,还反映和监督包括下属单位在内的全系统资金活动。这与企业会计上下级之间基本不存在从属关系,具有独立性的特点恰恰相反。
▲▲一、预算会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在会计制度上具有以下特征
1、不设利润科目,而设结余科目。利润既可看作企业当年收
入与成本费用相抵而形成的结余,同时也可看作资本的报酬,但是结余仅仅表明行政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的结果,不是资本的报酬;企业会计中利润表明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是资本的报酬形式,而行政事业单位的结余只表明了收支的对比情况。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的结余并不是表明其财务状况就好,把结余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的,甚至作为考核预算单位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不合理的。
2、预算会计以资金核算为中心设置会计科目体系。具体说就是以收入和支出为中心建立的科目体系。这一点与以财产核算为中心建立会计科目体系的企业会计不同。
3、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在会计核算中,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两个重要的原则。其本质上就是会计如何处理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处理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而预算会计则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核算,但对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的经营性收支业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
4、预算会计投资目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具有宏观性和间接性。
企业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资本金的循环其主要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性和微观性。而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财政资金的活动,其投资的主要目标是从财力上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投资的结果,在预算会计核算上体现为大量反映“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因为预算会计投资是为了国家的宏观政策,所以国家财政资金的每项收支,都涉及到社会生产各环节,影响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关系,这一切都决定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宏观性。预算会计投资的目的主要是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有些项目从微观看效果不佳,但从宏观,